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是我的comfort food,我這數月又重讀了一批。多數作品我已忘記兇手是誰,但有的會隱約記得行兇手法或作者的誤導手法,不過這無損我的閱讀樂趣。有些作品在重讀時令我有新體會,找到與第一次讀時不同的樂趣。我也忘了克莉絲蒂的幽默感,有些文字令人忍俊不禁。
以下的讀後感次序按我喜愛的程度排列︰
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是我的comfort food,我這數月又重讀了一批。多數作品我已忘記兇手是誰,但有的會隱約記得行兇手法或作者的誤導手法,不過這無損我的閱讀樂趣。有些作品在重讀時令我有新體會,找到與第一次讀時不同的樂趣。我也忘了克莉絲蒂的幽默感,有些文字令人忍俊不禁。
以下的讀後感次序按我喜愛的程度排列︰
我的母親於日佔時期在香港出生。她在一個大家庭成長,排行第五,上有兄姊,下弟妹。
從小到大,她和家人住過港島許多地方,包括般咸道、東邊街、普慶坊、蒲飛路等。外公是海味行的買手,外婆是家庭主婦。她家是個小康之家,儘管一家人也過著艱難的日子,但印象中並未挨過餓。不過她記得她與其中一位姐姐曾共用一對外出鞋,有一次兩人都想上街,爭著要那對鞋。她爭輸了,便只能待在家裡。不過,快樂的時候也有不少。她告訴我,外公經常帶她看西片,她喜愛的外國男星包括格力哥利柏、查爾登希士頓、孟甘穆利奇里夫、慧雲李等,她看電影的興趣一直持續至中年。
《靈魂奇遇記》(Soul) (我的「雲宵電影」) (有劇透)︰
Pixer常拍一些大人小孩也有所得著的動畫——成年人會有所共鳴或獲得啟發,小孩也會得到看動畫的樂趣。我以為《靈魂奇遇記》講「死」,原來電影講得更多的是「生」,透過一個靈魂講人生的意義。
讀書時期,我們常被問及有什麼夢想或理想。大家都喜歡聽尋夢的熱血故事。但若一個人沒有夢想、沒有為人生定下目標,或是原本有夢想,卻因為現實原因而要放棄,那他們該如何自處呢?
今年看少了很多電影,比上年看的更少,年尾可能連五大也選不出來。趁還記得,先「快炒」一下觀後感吧。
《狂舞派3》︰
《狂舞派》我當年看得很開心,對這套卻很失望,覺得內容幼稚 (像俗語說的「中二病」),角色太功能性,道理講得太生硬。
這本書,我想列入「不要先看任何介紹,揭開來看就好」系列,因為裡頭有不少驚喜—從內容、寫作形式到書籍設計。不過若你想讀下去的話,也歡迎你😉。
加拿大多倫多一個人口只有3千多的小鎮發生謀殺案,死者謝利是高中生,是美式足球校隊成員,是同學眼中的明星; 同校的香港移民少女阿雪罪名成立,被判處終身監禁。在她坐牢16年後,一間電視台拍攝了一套名為《不白之冤》的真實罪案紀錄片,嘗試為她翻案。死者的弟弟格蘭也有看,並在看畢每一集後拍youtube片回應。到底當年的真相是怎樣的?電視台或格蘭能找出真正兇手嗎?
在疫情下,我一個人獨佔窗邊的三個座位,除了空姐空少派餐的時候,我不需與任何人溝通。而到埗加國後,都是一個人辦各種手續、取行李、做檢測、等酒店專車。只不過在踏入酒店房間後,我便由見到人變為見不到任何人。
當地手提電話號碼的另一個用途,是用來申請外賣程式戶口。
最近在ViuTV網頁找非劇集類節目,但有興趣的綜藝我已經看了,又不想看真人騷,於是便找旅遊節目來看。隨意開了幾個來看,看了一會便發覺「唔對路」,有的加入了劇情,有的加入了遊戲,例如要主持人在外地「做任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明白派藝員到外地玩遊戲是綜藝節目的一種,但這類節目要參與的藝員夠吸引才成 (像《花姐Error遊》),不是任何一個藝員也達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若去的國家本身很有特色 (不是港人去慣的日台星馬泰),又當為旅遊節目宣傳時,我會期望節目多著墨當地的景色和風土人情,而不是主持人自身。
前陣子cut了Netflix,又不想特意找link追劇,於是到ViuTV的網站找找有什麼節目可以看。最受歡迎的Mirror和Error綜藝節目,除了《Error自救TV》,我已全部看完。我也看完《納米無明火》,《空肚講宵夜》也追至最新一集。
劇集方面,除了在這裏寫過的之外,我還看了《教束》和《大叔的愛》,之後便不知道還有什麼劇好看了。不合口味的,我不會開來看。有興趣的,也怕「中伏」,因為中過。 (例如《婚內情》,演員好看,本來不錯,但劇情越來越荒謬。) 看來看去,最後選了懸疑劇《已讀不回》,反正我還未看過孤泣的小說,加上我對推理劇的要求比較低。但這套新加坡與香港的合拍劇,我看了幾集便看不下去—人物樣板,演出沒有說服力,愛情描寫老套,劇情誇張......
我是《明報》的多年讀者,由小時候最喜歡(甚至只看)副刊,到現時只會看星期日的《明報》,為的是副刊「星期日生活」。這是我現時唯一會買的實體報紙。
「星期日生活」的內容有時事評論、影評、書評、人物訪問、專題文章、專欄文章、短篇小說、食譜、漫畫等,很多文章都頗長篇,總是看不完。以往我會將有興趣或覺得應該要讀的幾頁儲起來慢慢看,有很多個假日我都會花時間「清報紙」。現在我不再那麼貪心,不再受「應該讀」限制,有興趣和有信心自己之後會讀的才儲起來,並儘量即日看完。
回了一趟加拿大,想分享一下那邊的防疫措施與隔離體驗。
先講防疫措施。
加拿大在年初立例,由2月下旬開始,入境人士在到達當天在機場做了Covid-19檢測後,須入住政府指定的酒店隔離3天等待結果,若沒有染症便可到其他地方繼續隔離,一共隔離14天。在隔離的第10天,入境人士需要用政府派的工具自行做檢測。檢測和首3天酒店(包三餐)的費用約加幤2000元,須自費。入境人士需要下載一個政府app,每天登入申報健康狀況,政府也會突擊致電。
因為曾在加拿大居住,所以想看多點加國作者的小說。Louise Penny雖好,但她寫的是偵探小說,裡頭的小鎮亦太夢幻,我有興趣看一些描寫平凡人日常生活的小說。機緣巧合之下,我遇上Stuart McLean的短篇小說集——Home from the Vinyl Cafe。
Stuart McLean是加拿大滿地可(Montreal)的一個電台廣播員,為CBC電台主持一個叫The Vinyl Cafe的節目,並為節目創作同名小故事。這些小故事環繞著一個平凡的加拿大家庭展開——丈夫Dave是一間黑膠唱片店的老闆,與妻子Morley育有一女一子。妻子是家庭主婦,女兒Stephanie正值青春期,兒子Sam在讀小學。Suart以幽默的筆觸寫下這家人的日常事,並將這些小故事結集成書。Home from the Vinyl Cafe: A Year of Stories 是其中一本,描述這家人一年四季的小故事。故事由冬天開始,在下一年的冬天作結,可謂「冬去冬又來」。
香港的墜落速度很快,深愛香港的人,若不懂排解心情,適當地抽離一下,很易會受情緒困擾。
從一位《蘋果日報》前記者的個人專欄中看到他分享了一件事。他說他有同事在《蘋果》停刊前已不堪壓力辭職。在她上班的最後一天,與同事們吃farewell飯,人人心情低落,有人說不要再談新聞吧,不如找些開心事談談,但整桌人搜索枯腸,也想不到一件開心事。
跟著栗子的的介紹看了「福爾摩斯小姐」系列第一至三集,它們分別是《貝克街的淑女偵探》、《莫里亞提密碼》和《堅決谷謀殺案》。
看此系列的最大樂趣不是查案部份,而是看活在十九世紀英國的福爾摩斯小姐如何擺脫女子必定要嫁人的命運,爭取自由與經濟獨立。
前陣子在某閱讀群組見到有讀者評論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讓我重看了這位偵探小說女王的幾部作品。
先回顧一下我閱讀克莉絲蒂的歷程,曾在這裡寫過一篇「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但那已是2006年的事了。現在想再寫一寫。
雖然溫哥華很多餐廳都長壽,但也有結業了的,最令我懷念的是一間意大利餐廳。
溫哥華華裔移民多,來到這裡,香港人不用改變飲食習慣,可照樣吃亞洲菜。讀書時除了吃漢堡包那類快餐,我和朋友最常光顧的就是港式茶餐廳和波霸奶茶店(即「珍珠奶茶」)。光顧這類食店,除了因為合胃口外,還因為價錢較便宜。
不過,我們偶爾還是會光顧西餐廳,我和朋友們都喜歡到一間距離大家的住處都近的意大利餐廳。
灣仔在這幾十年間變化很大。隨著社區重建,這裡多了很多高消費的店舖和餐廳,遊人多了很多。幸好太原街的玩具店和排檔仍在,三不賣野葛菜水、新景園咖喱小廚、波士頓餐廳仍在。
小時候不知道有日、月、星這三條街,直至出來工作後,與同事到秀華坊的一間畫廊看展覽,順道逛逛鄰近的幾條街,才發現這個像世外桃園的小區。由聖佛蘭士街至日月星街,藏著不少藝術小店、酒吧和畫廊,感覺上是外國人住的地方。想不到,曾經的上司B租了這裡來住。
有次回加拿大,發現很多以前光顧過的餐廳仍然「健在」,沒有結業沒有搬遷,覺得很神奇。在香港,當你愛上一間餐廳,便要告訴自己要多多光顧,因為你不知道她何時會結業。已經歷過很多次愛店結業,多得已麻木了。想趁仍記得,記一記一些在我心留下位置的店。不過,難忘的未必是那間店,而是附帶的回憶。
Created by @chefjacqueslamerde on Instagram |
常常見到fine dining這個詞。究竟什麼是fine dining?是否就是碟子大、份量細、價錢貴?
去年,朋友看完木村拓哉的東京大飯店,很想試fine dining,邀我一起試一間曾在日本摘下米芝蓮一星的法國餐廳的香港店。我平常是不會捨得花這麼多錢吃一餐的,但那陣子剛看完美國烹飪比賽The Final Table,也一直對fine dining好奇,而且難得有朋友有興趣,便決定一試。不過當時在練跑,便說要跑夠十次才去吃。但跑夠十次了,疫情又加劇,最後等到疫情緩和才去吃。
這是一套迷你劇,有兩集,全長三小時,於1973年在德國的電視台播出。在法斯寶達的作品之中,這套不是經典,且又是電視劇形式,可能因此,劇集直至2010年才獲修復。
這是一個科幻故事,講述虛擬世界和住在其中的「人」的故事。故事講述一間公司開發了一套像《模擬城市》般的電腦程式,模擬現實世界的運作,用來作市場預測。住在裡頭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只是個程式。有日,負責這個項目的技術主管開始變得瘋瘋癲癲,不久後便神秘死亡,並開始有怪事發生。接任的主管發現事有蹺蹊,暗地裡展開調查。
「若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開出版社吧!」——這句話是做出版社的人的自嘲之言,也適用於辦雜誌和開書店。這種說法看似誇張,但不無道理。賣書利潤微薄,書又容易耗損。互聯網上的文字資訊太多,現代人接收資訊除了圖書以外,還有很多選擇。
而《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的作者陳夏民不單開出版社,還主力出版純文學,而且以「詩。三連發」 (連續三個月每月出版一本詩集)打頭炮。這個敢於將出版社開在家鄉桃園的小伙子,真是吃了豹子膽!
2020年,看了兩場音樂show,先講達明一派《REPLAY 神經/意難平》2020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