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我看過的少年恐怖小說

讀書時我當年是看少年恐怖小說來學英文的,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幾本。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與The Thief of Always的格局有點像上篇提及的The Devil's Footsteps(還有Stephen Kings的It也是,不過我只看過電影版)。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的作者是Ray Bradbury(原來他今年九十歲)。他的科幻和恐怖短篇都很精彩,不比Stephen King遜色。故事說一個邪惡的馬戲團來到小鎮上,情節我已忘了,只記得追看性強。我也看過電影版,最記得其中兩幕:兩個孩子在遊樂場的「鏡迷宮」內轉來轉去;以及一個女巫(?)坐在旋轉木馬上,每轉一圈便年老一截,直到變成骷髏。



The Thief of Always的作者是Clive Barker。他主要寫成人恐怖小說,但也有寫幾本是寫給兒童/青少年看的。除了這本還有Abarat系列,寫了兩集,聞說還有三集。


The Thief of Always的主角是一個不喜歡上學的小孩。有一天,他獲神秘人邀請入住一個很大的莊園,那裡有吃不完的糖果,玩不完的玩意,一年有四個季節,也有其他小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但其實這個莊園的主人想奪取他們的時間(人生)。主角和他的朋友需要運用智謀逃走,過程非常難辛。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莊園內有一個水池,裡面有很多很大條的魚,但是,牠們原來不是魚,而是被魔法變成魚的小朋友。他們被困在這裡已不知有多少年了!


Cliver Barker除了愛寫,也愛畫,他的插圖為小說生色不少。他在Abarat系列的畫作更為精彩。我更曾在書店見過他的畫集。



 



還看過一本叫Fog,隱約記得故事的主人翁Christina寄住在親戚家,卻發現某(些)人是惡魔/巫婆(不記得了,總之是壞人),但卻沒人相信她,更給壞人發現她知道他(們)的身份。


還有Christopher Pike的著作,我看了很多,會在下篇blog介紹。


這類兒童恐怖書,好處是結局都是好的,會有點bitter-sweet但不會太悲慘。成長,總是帶點bitter-sweet。


 



from Abarat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偶然看到的一本書:《惡魔的足跡》



某星期六要上班,下班後,到了大會堂圖書館借書。


原本只想借完就走,但在書架上見到某本書脊吸引的書,禁不住拿起來看。最初在書架前站著看,過了一會累得想蹲著看。於是索性找位置坐下來看。


書名叫《惡魔的足跡》(The Devil's Footsteps by E.E. Richardson),是本從外文翻譯過來的青少年恐怖小說(horror fiction)。這類書我曾看很多。當初學英文時,只有心機看重口味的小說(指情節刺激),所以啃下不少。


《惡魔的足跡》的題材和我所看過的故事類似。都是小孩見到惡魔,但沒有大人發現/相信,小孩只能獨力面對。故事是這樣的,男主角的哥哥因為不相信一首童謠的內容,結果讓「黑暗人


」(The Dark Man)捉去。主角知道黑暗人一直在鎮內的暗角捉走小孩,但大人卻不知道/扮作不知道。他自失去哥哥後一直感到內疚,又害怕黑暗人捉走其他小孩,但卻沒人分擔。直至一天,他終於遇上兩位相信黑暗人的小孩。他們三人決定尋找黑暗人......


故事情節看似公式,但作者在細節上用心。他寫主角失去哥哥後他父母的反應,寫得很傳神,令人懷疑他有同樣經歷。他的哥哥聰明頑皮,愛取笑他和捉弄他。儘管如此,他到哪裡玩也會帶著弟弟。有哥哥在,家裡充滿生氣。但在他離去後的每一天,一家人吃飯時再沒有聲響,家裡再沒歡笑,母親像失了神。他的父母不是不照顧他,但是當他成績不好或出夜街時,父母都不會管。


父母不理他,比罵他更令人難受。他說哥哥不在後,他每次打電話回家,都不會說「是我」,就怕父母想起哥哥。事實上他也很少致電回家,他通常回家後便會躲在房裡。他連家裡的電話號碼也不太記得。


還有,就是小孩尋找黑暗人的過程。雖然見不到真身,但他們就是知道黑暗人的「地盤」在哪裡。黑暗人也不弱,會以幻象來迷惑他們。幸好三個小孩當中只有兩個有陰影(一個小孩喜歡的女孩被捉去了,像主角的哥哥般失蹤多年。另一個小孩只是擔心他的妹妹),在互相扶持下最終可正面與黑暗人對決。


(這幾句有雷)黑暗人給主角的誘惑很厲害,連成人也難以抗拒。就是讓他回到哥哥未死的時候。主角即時想像有哥哥的家是多麼快樂,失去他是多麼難受。加上哥哥怪他當年拋下自己逃走,令他很內疚。他的決定不容易。


我想不到,一個情節公式的青少年故事可以execute得這麼好!


可以說是--世上沒有純文學與通俗小說之分,只有好小說和壞小說之分。



P.S. 一直看書至圖書館快關門才離去,當我不將書放回書架,感到周圍的讀者少了很多。有點涼意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看電影《Kafka》,玩一場尋找卡夫卡的遊戲


(女主角很cool)


Steven Soderbergh的電影《Kafka》,不是單純拍卡夫卡的生平,也不是拍他的小說,而是將卡夫卡這個人放進一部黑色電影裡,卻又將他的生平和他的小說元素融入其中。


我只讀過卡夫卡的部份小說,並大致瞭解他的生平,便足夠我在電影內發現他的小說元素和人生碎片,就像玩尋賓遊戲一樣,很有趣。



戲中的卡夫卡和現實的卡夫卡一樣,都在工人事故保險公司上班。公司很大,有很多員工,但人與人的關係疏離,上司只會計算你對公司的頁獻和有沒有躲懶,而不會與你講人情。片中那間公司大而沉悶,能給觀眾帶來這種感覺。



片中的城堡神秘莫測,遙不可及。如果沒有「受邀」,根本不知道如何進入。城堡在布拉格的高處,人人都望得到,卻從沒聽聞有誰能內進。情況就如同小說《城堡》一樣。在戲中,編導圓卡夫卡/K的心願,讓他進入城堡之中。



公司/城堡的人派了兩個臥底來監視他,那二人是孖仔,舉動滑稽惹笑,卻不懷好意。他們是《審判》內逮捕K的二人組,以及《城堡》內派來作K的助理的二人組的混合和變奏。(《審判》的男主角有朝一日被逮補,卻不獲告之罪名,令我聯想到好些國內新聞)


除了卡夫卡的小說情節外,編導也將卡夫卡本人的真實遭遇編織進電影之中。如他告知朋友他正在寫一個人變成甲蟲的故事;如他碰到曾經解除婚約的未婚妻(他立時顯得不知所惜);如他父親的背影看上去很巨大,難以親近;又如他拜托朋友在他死後將他所有的手稿燒掉(但在戲中那好友變成了看守墳場的人--那人向他示好並主動幫助他,令人感動)。最令人感到難過的描寫,是他在電影尾聲開始咳血,令人想到他命不久矣。


電影情節反而沒什麼好說的,在戲中「尋找卡夫卡」比看電影更有趣。



(他經常瞪大眼,一副驚弓之鳥的表情)


男主角是Jeremy Irons,看戲時不認得他。可能是黑白攝影加化妝造型的關係,他頗像我心目中的卡夫卡--敏感,cynical,有少許反叛,在愛情上懦弱。黑白攝影為電影加添氣氛。布拉格的夜景很美!


我也曾站在布拉格的街上看城堡。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對副線感受更深--電影《報應》



(含嚴重劇透--未看戲的人最好不要讀啦~)


《報應》這套電影,主線是黃秋生這個角色的遭遇。他是惡霸,處事不近人情,將身邊的人全當奴僕,結果女兒Janice Man被綁架撕票,他遭到「報應」。

可能因為Janice Man的角色本身也很任性和對人態度惡劣,所以我覺得如果女兒之死是對黃秋生的「報應」,倒不如說他生了這麼一個女兒是報應,或者女兒遭身邊人出賣是對她自己的報應。


如果電影主題是發生在黃秋生身上的報應,我覺得橋段不夠巧妙。我一直以為綁架他女兒的兇手是有苦衷的,而綁架目的與秋生的惡行有關(例如他或他的親人被秋生的公司逼遷而走投無路),結果卻不是。他撕票的原因有點弱。


另外,電影有一幕講黃秋生在波利維亞的「天空之鏡」懷念他的女兒。本來是重要的一幕,但整片白茫茫的鹽湖倒映著的卻是黃秋生...... 和他的座駕,感覺像雜誌上的汔車廣告,非常突兀。那場戲,好像是用藍幕做出來的(無論是與不是,也達不到應有效果)。


雖然對主線不滿,不過,電影也有觸動我的地方。那就是任賢齊的角色。


他作風低調,外表忠厚老實,但原來曾入黑道,對追蹤、迫供甚至殺人都有一手。


他曾坐牢,妻子怕了他,不願見她,他只能定期與年幼的兒子見面。


因為他坐牢,家人成了要社署跟進的一個case。當任問他兒子為什麼他們要見社工時,兒子說有一個坐牢父親的單親家庭,就當然是問題家庭了。這句話想必直插他的心。雖然他曾犯案坐牢,但他仍然愛兒子,想他好。但他兒子好像感受不到他的愛。他躲在兒子學校附近偷望他,兒子發現後有好一段時間不願再見他。


可能他在家時很凶,可能他與妻子關係不好常常吵架,才導致兒子不喜歡他。但電影從父親的角度看,令我同情這位父親。


他曾坐牢,想必不想再進監獄,但當老闆付一大筆錢給他揪出凶手,為他復仇時,他為了能將錢給妻兒,便決定幫忙。而且,他與老闆的女兒是好友,見她無辜死去,也想找到凶手。因為這個任務,他要進入黑暗殘酷的世界,隨時事敗身亡。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會與對方講仁義道德,也沒有任何人與他講仁義道德。老實說,迫供和謀殺的方法也很殘忍。想起任初出道時是演《夏日的麼麼茶》和《星願》那種電影,便覺得他現在的角色變化很大。


有一幕令我真正動容的,是他事成後要「著草」,所以到兒子學校附近打電話向他告別。他說將有一段時間出國公幹(忘了是幾個月還是幾年),見不到兒子。正在和同學嬉戲的兒子只是淡淡地回應,更撒謊說有另一個來電,以便盡快掛線。他望著兒子那無憂無慮的樣子微笑,但笑得有點苦澀。他冒大險,差點丟掉性命去賺錢給兒子,但兒子卻對他沒有感情。他因為有錢留給兒子而笑,但兒子可能永遠不知道那些錢是怎樣賺回來的。「就算我死了他也不會傷心」--可能他那時候這樣想著。


很奇怪,他的兒子只出現兩幕,卻帶來這麼大的效果。可能黃秋生與他女兒角色性格都不討好(並非演得不好),所以才不能令我產生共鳴。而得不到回應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是我們較常經歷的事吧。


《B+偵探》觀後感


(注意:有嚴重劇透!)


去看《B+偵探》的原因之一,是某天外出吃飯後剛好碰到電影舉行首映禮,見到郭富成和廖啟智。對前者我一向不來電,只因他初出道時太作狀,亦不是我杯茶(如果是我杯茶我便不會覺得他作狀了)。後者我則很喜歡。沒有刻意去看,卻不經不過看了他很多電影和電視劇(他扮奸扮忠或扮傻都同樣有說服力)。當影迷大嗌郭時,我心裡喊的是廖。首映引起了我對這套電影的好奇心,我覺得是種緣份。


另外,就是無線在周末播影《C+偵探》。「佬型」的郭富城演符碌又固執的偵探,讓我另眼相看,覺得他演戲終於走對路。雖然查案過程不算嚴謹,又加入「鬼怪」作祟,但氣氛營造得很好,既恐怖又帶點幽默的調子令電影變得有趣,泰國街景很有特色。我覺得最恐怖是那個抄寫「我錯了」的小孩,有《閃靈》裡那幾百頁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的影子。最後從一張相片帶出事發經過,讓人感受到兇手的冷血和被害者的無辜。快速的剪接和詭異的配樂令人看得心跳加速。


懷著對《C+偵探》的好感看《B+偵探》,卻感到有點失望。


電影並非拍得很差。節奏依然緊湊,兇案依然恐怖。謀殺兩個女子的兩幕令人看得透不過氣。最令我失望的,是故事。


兇手是精神病人,更有「人格分裂」。這個安排看似方便,因為一句「有精神病」很易將一切自圓其說。但如果犯人的背景和性格寫得不好,故事沒有邏輯,就算玩「人格分裂」也不會成為賣點。編導用了很多篇幅來描寫兇手的背景,他的人格分裂舉動令我不寒而慓,但卻有點難明。他的人格究竟是怎樣分裂的?他到底有多少個人格(自己、父親、女人......)?為何在差館時沒有「發作」?他編故事製作「廣播劇」是一個好點子,但這是角色扮演,並不是人格分裂。還是他在人格分裂外還有妄想症?我看時卻感到很混亂,覺得編導一時一樣,好像想他包纜所有精神病病徵。特別是最後那場,他在短時間內人格變來變去,並不斷要眼前人扮演他生命裡遇到的各種人物。那好像超越了「人格分裂」這個病。


電影暗示主角有童年陰影,才導致人格分裂;但我認為他受到的最大打擊是姐姐向他吐露真相(真正的)。在這之前,姐姐待他不錯。如劇情安排他之後才有病,我會覺得合理些,也會更同情他。姐姐待他這麼好(表面上),他還要攻擊她的男友,令我覺得他很討厭。


另外,電影強調他和陳探(郭富城的角色)都是孤兒,但卻沒有帶出更深一層意思。因為大家都是孤兒,所以陳探會明白他多一點嗎?除了同樣是孤兒,陳探與他還有沒有別的相似之處?如果電影能拍一點陳探的童年回憶,顯示他的童年陰影,或會更有效果,亦令我們更有興趣知道他父母雙亡的秘密(現在我只是有興趣知道下集由誰飾演這個關鍵人物)。


(更嚴重的劇透)


另一樣令我失望之處,就是導演將廖啟智的角色(澤少)弄死了。是因為他沒有簽約拍下集?還是是因為編導想讓郭富城的角色更無助,令電影更悲情?可能導演最終是想郭在第三集《B+偵探》中「打大佬」,所以要令他這麼絕望,要他孤軍作戰。但是,我覺得既然這兩位演員的互動這麼好看,為何不像福爾摩斯系列般以福爾摩斯與華生作主打,每次調查不同案件?懸疑+喜劇是個好配搭。查案部份令電影氣氛緊張,兩個演員的互動為觀眾帶來comic relief。我不知道其他觀眾是怎麼想的,我自己便不需要案件很「爆」和大灑狗血。像Mentalist,明明偵探有一段悲慘過去,但劇集的調子仍可以幽默輕鬆。(但看第二輯時,已感到Red John這條線玩得太過火了)不過這只是我的口味。


電影新加入了譚耀文這個角色,演一個高傲又攬功的警探。可惜他卻像紙老虎,看上去沒有威脅性,找人嚇陳探一幕更顯示他的幼稚。他是惡,但不是邪惡。如果他演得高深莫測一點,或索性變成搞笑角色,可能會更好看。


噢,還未提配樂。配樂令電影更有懸疑和恐怖的感覺。我特別喜歡過場的泰國流行曲,令電影不致這麼沈重。但片尾那段超級吵耳的音樂,目的應是用來讓觀眾更期待下一集的,卻有點用過了頭。如果電影能加插點回憶鏡頭,增強陳探父母雙亡的懸念,可能會讓我期待下集發展。老實說,我不關心真相。


P.S. 電影中有處不知是否刻意的笑位,就是郭富成問自己「細路都會殺人?」--令人聯想到他的前作《殺人犯》。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三體1》讀後感4

寫科幻小說,是理科頭腦與文科頭腦的結合。不單要有科學知識,也要有文筆。劉慈欣文筆流暢,塑造的人物性格立體。例如史強,他的缺點是粗魯、沒禮貌、不守規矩,優點是為人實際、處事果段、有頭腦。他雖然最初對汪淼態度惡劣,但故事發展下去,他對這小子還是挺關心的。他表面大大咧咧,對世界上發生的事好像莫不關心,沒有動感情。但其實,他是對世事想通想透才會有如此表現。


他發現參加「三體運動」的人有計劃地阻止人類的科學發展,擾亂科學家的思想,將畢身研究科學理論的人迫得自殺。越是研究基礎理論的人,越會受影響。套史強的說話,就是「你們研究的東西愈是沒有實際用處,愈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 它就越怕」。這令我想起文革。實際的人會懂得找方法生存,但有信念的人卻因為一直的信念/信仰全盤被推翻而感到非常痛苦。自殺的很多都是文人和藝術家。文革擾亂的,正是人們的思想,這是最可怕的一種政治技倆。史強為人實際,不傷春悲秋,所以他是容易生存的那類人。


他寫葉文潔亦寫得很好。這位女子貫徹始終地理想主義。在她身上發生的每次事令她逐漸不相信人類。當最終有人真心待她好時,她卻無法回應,因為她的心已死。這裡令人覺得特別唏噓。但她仍懷有一種天真,因她將沒法投放在人類(除了她的女兒)身上的感情投射在外星人身上。她做的事可圈可點,可我是同情她的。


《三體》有一處寫得很妙的地方,就是當人類知道世上存在「三體文明」後的反應。人類組織了三體叛軍,成員多為知識份子和精英。叛軍分為兩派。「降臨派」對人類本性已徹底絕望。人類的行為根本一直在將人類導向滅亡,所以他們盡力幫助外星人來地球。就算他們消滅人類也沒所謂。「拯救派」的本質是一個宗教團體。他們希望更高等的異種文明來「教育」人類。他們將外星人當為神,但「與其他宗教相反,處於危難中的是主,而負有拯救責任的是信徒」。他們盡力幫助「三體人」解決三個太陽的問題,那樣他們就不必來地球。隨後,三體叛軍出現了第三個派別,叫「倖存派」。他們希望「三體人」將來到達地球後,能不殺自己的子孫。所以他們希望先為三體侵略者服務,與他們打好關係。這與歷史上的「漢奸」無異。作者可能有深切感受,所以寫得很諷刺。他說「倖存派成員都來自較低的社會階層,且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居多」!


作者的文筆好,為這個科幻故事加添了感情。最後節錄我喜歡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在書中出現了兩次,設計十分巧妙--


這天葉文潔值夜勤,這是最孤寂的時刻,在靜靜的午夜,宇宙向它的聆聽者展示著廣漠的荒涼。葉文潔感到這條無限長的曲線就是宇宙的抽象,一頭連著無限的過去,另一頭連著無限的未來,中間只有無規律無生命的隨機起伏,一個個高低錯落的波峰就像一粒粒大小不等的沙子,整條曲線就象是所有沙粒排成行形成的一維沙漠,荒涼寂寥,長得更令人無法忍受。你可以沿著它向前向後走無限遠,但永遠找不到歸宿。


如果要我簡單地總結一下我對作者劉慈欣的感覺,我會說他很聰明。這篇小說寫得很聰明。那種感覺就像姜文拍《讓子彈飛》給我的感覺。他寫作時應該仔細計劃過怎樣寫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他成功了!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三體1》讀後感3

所有教寫作的書都強調一部小說的開頭十分重要,因為它要吸引讀者看下去。我覺得寫類型小說更要如此。

《三體1》一開始,主角汪淼便被兩個警察和兩名軍人找上,其中一人更是「長得五大三粗,一臉橫肉,穿著件髒兮兮的皮夾克,渾身菸味......」,十分惹厭。他不理汪淼的阻止在他家內抽菸,更開始以粗魯的態度盤問汪淼。因為這位人兄說話實在野蠻,但又令人想起真實生活中的惡霸,所以吸引了我的興趣。然後作者安排旁人簡短地述說這個名叫史強的人的過去--總括來說是一個「目標為本」、不愛守規矩的警察。隨後,汪淼被他們四人帶到一個軍人的秘密基地。在那裡,史強繼續成為亮點。作者將這個角色的形象塑造得很鮮明。後來我們知道,他的位置會越來越重要。這個角色一開始便為小說增添了動感。


當我們初步認識這些角色後,作者便開始拋出一個又一個謎團--科學家相繼自殺、汪淼眼前無端出現一組不斷倒數的數字、神秘的「科學邊界」組織、一個帶玩家將入神秘世界的虛擬情景網上遊戲...... 還加上一些有趣的科學理論,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這時候,我已入局了,就算出現稍長的敍述文字和難明的科學理論,我也有耐性看下去。


作者擅於用例子來解釋科學理論,如用撞球解釋「物理規律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否均勻」、用射手假說和農場主假說來比喻我們可能只是一相情願地相信宇宙有規律。雖然這些理論不是他發明的,但他運用得宜,令不是讀理科的我覺得很新奇。作者更厲害的地方,是用一個虛擬情景遊戲來向我們介紹「三體世界」(即那個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汪淼在遊戲中遇到的人物是我們認識的歷史人物,包括紂王、秦始皇、伽俐略、牛頓、華盛頓等等。我們閱讀時不知就裡,只是被這個文明不斷被太陽毁滅的神秘世界所迷惑。怎知讀著讀著,作者後來「揭曉謎底」,告訴我們「三體」行星是真實存在時,我們已從遊戲熟識這個地方,不用他再花筆墨描述了。你不見有人因打機而認識中國歷史嗎?電腦遊戲確是很好的教材。我覺得這個遊戲是整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很多假設性的天文現象,皆名正言順地出現。藉著這個虛擬世界,作者得以創造很多天文奇觀,讓讀者看得目瞪口呆。


這本書的另一特點,便是虛實交錯。書中的重要角色葉文潔在文革時期有慘痛遭遇,因此會對人類極度失望,才會作出一個影響人類命運的重大決定。這段寫得很有真實感--她教物理學的父親因為堅持己見而被紅衛兵打死、一個看似與她互有好感的年輕人竟出賣她、表面友善的長輩其實想利用她...... 這些恐怖故事,凡是中國人都應該聽過,也很容易明白。這段真實又荒謬的歷史,與小說的幻想世界十分調和。作者是內地人,所以他描述的中國政府特別逼真,以致他創作的一個秘密搜尋外星人的政府基地--「紅岸」,也佷像真。故事情節是假,但人性卻是真實的。小說內容雖然天馬行空,卻很有說服力,原因就在此。

讀了葉文潔的遭遇,你不禁會問,她出賣人類,究竟是否「作惡」呢?這實在難以判斷。究竟人類「抵不抵死」? 如果人類肆意傷害地球,是否該有報應?應等待大自的報復,還是找更強的力量來管教?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看法--所以地球的「三體運動」才會有三個派別。


待續......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三月澳門遊(終於肯寫系列)

早前與父母到了澳門旅遊,兩日一夜。



第一次住望夏賓館,是澳門旅遊學院辦的旅館,供學生實習。學生們很有禮貌,笑容充足。這間賓館好處是住得舒服,設計也頗有特色。可能入住人數不多,他們將我們的房間upgrade到有兩間睡房的尊貴套房。上圖是我住的房間,還有免費上網服務呢!(不過我不喜歡在旅行時上網,我喜歡看電視。)壞處是在望夏山上,交通不太方便;不過我與父母一起,也打算以的士出入,所以影響不大。
http://www.ift.edu.mo/pousada/chi/index_x.htm






賓館門口水池內的蛙。



望夏賓館旁便是澳門旅遊學院的校舍。他們有一間供教學用的西餐廳,顧客可以相宜價錢吃優質西餐。待應們都是正在上課的學生,看起來有點呆。他們不像其他餐廳的待應般四處走動(可能因為人客少),感到好像所有侍應都望著我們進餐,很不自在。
最有趣的地方,是我們邊吃飯,邊看著導師教導學生的情況,如教他們如何放餐具和提醒他們為客人添水,甚至責罵他們。

不過那些都是小事,菜很好吃,環境舒適,這樣便夠了。


寧靜的街。





鄭家大屋。


第一天登上旅遊塔,遇上玩bungy jump的人。我試過在澳門塔外圍走(遊客節目之一,要付費參加);但bungy jump,送我錢我也不會玩。我怕我會中途死掉。

自己不跳,但有興趣看別人跳。剛好見到一個美女和一個型男跳。美女講國語,很年輕,笑容燦爛。她跳前一直在笑,在塔頂快跳下去的一刻面容也沒有變。她不是大美人,但她那無畏懼的神情令我覺得她特別吸引。然後便到型男跳。他是日本人。他也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我離開時在塔底碰到他,忍不住稱讚他(我平時都不會做這種事)。他們兩人的額頭上好像都刻有「青春」二字。我摸摸自己的額頭,沒有這兩個字。或者曾經有過,卻不是這個寫法。


第二天到了鄭家大屋,人很少,很舒服,還叫父母擺post拍了一些有趣照片。然後我們到新馬路吃午飯,可惜太晚到,很多有名的面店和粥店都關門了。飯後我四處尋找朋友推介的最香餅家(餅食由人手製作),找了很久才找到。他們的杏仁餅真的特別香,與連鎖店賣的不同。


去旅行可以是件辛苦的事,特別是工作忙身體弱的時候。這次旅行,父母的精力比我還好。第一天黃昏我已累得頭痛和喉嚨痛,晚餐也吃得少。幸好第二天恢復精力,不過下午開始下雨。我們三人都沒有帶傘,冒雨去吃雙皮奶,然後入圖書館看報。但雨沒有停,我們三人於是提早回港吃晚飯。


這是我首次帶父母「自由行」(之前外遊都是與親戚去或是跟團),行程全由自己安排,可靈活變通。雖然已去過澳門幾次,但只要抱著度假的心態,多去幾次也不悶。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三體I》讀後感2



Dali的畫


(始終不是看過太多科幻小說,如我對科幻小說有誤解,請指正)

喜歡閱讀科幻小說和看科幻電影。我感興趣的主題不是宇宙航行、太空戰爭和外星世界,而是反鳥托邦、科幻寓言、科幻crossover愛情等軟科幻小說(像Flowers for Algernon, Philip K. Dick的作品,張系國和倪匡的作品,甚至亦舒的科幻小品)。

[Wiki解釋: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相對於「硬科幻」,作品中科學技術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為它所涉及的題材往往被歸類為軟科學或人文學科,所以它被稱為「軟」科幻小說。


硬科幻小說(英語Hard Science Fiction,簡稱Hard SF)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為特性,着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常覺得科幻小說很難寫,因為作者要有科學頭腦。在我心目中,科學是理性的學科,用的是左腦;寫作是感性的行為,用的是右腦(後來發現不是如此。兩者都需要左右腦配合。如沒有想像力,又如何理解質子、夸克、黑洞是什麼東東);要兩者都出色,作者必定是左右腦也發達的人。所以,我覺得科幻小說作者都很厲害。


劉慈欣是個特別厲害的作家,他不只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更有高超的寫作技巧。故事開始他先以一個謎團去吸引讀者,讓讀者迅速進入狀態。然後再逐漸滲入科學知識(包括物理學、天文學、電腦科技等)。因為這些科學知識與情節發展息息相關,作者又懂得用畫面和例子去解釋,故物理盲如我見到大量質子、電子、X維空間、太空背景輻射和引力疊加等術語也沒有被嚇退。


書名《三體》,指的是因為擁有三夥太陽,導致居住環境惡劣、文明不斷被毀的外星。作者寫得很有畫面感--三體世界像中了咒,陰冷荒涼,有點像Dali的畫。那裡的生物因著三夥太陽每次出現的不同位置而被不同的自然災害毀滅;場面既壯麗亦殘酷,令人覺得天地不仁。(地球只有一個太陽,我們應為此而感恩)


故事背景設在中國,事件起源於政府一個尋找外星生命的基地。要角葉文潔在文革中受過苦,這個經歷改變了她自己,也間接影響著人類的命運。這些歷史背景,令主角更有血有肉。真實的歷史背景與幻想情節融合,令故事更有說服力。讀著讀著,事情竟像真的發生了一樣。人類不斷探索太空,終有一天被外星人接收到訊息,想清楚也並非沒有可能。


如果你以前/現在是讀理科的,我推薦你們看此書。如果你是讀文科的,只是想看一本情節精彩的小說,也推薦你一看。你可能需要點時間理解裡面的天文學和物理學知識。但相信我,這是接觸科學知識最有趣的一個方法!


因為覺得自己左腦不發達,知識面不夠闊,近期嘗試看科普書。曾借閱物理學的科普書,已經是題目十分幼兒的《夸克仙蹤》--用《綠野仙蹤》的故事架構和人物來講述物理學知識,但我看到第二章便已開始看不明白!看《三體》,我卻津津有味地逐字讀完。


劉慈欣除了知識豐富,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三體》寫得很聰明,我覺得可作為寫小說的教材。就讓我在下一篇blog講講他的寫作技巧吧!


買書的理由:《三體I》讀後感1


我決定買一本書的時間愈來愈短。在報上見到有篇寫得吸引(對我來說)的書評,再在樂文書店無意中看到這本書,便閃電出手了。


報章雜誌上的書評不計其數,我不見得每本都買,為何特別被這本書吸引?第一,是因為我喜歡看科幻小說,第二是因為作者提出了一個好的假設,就是,為什麼人類拼命在外太空找尋外星人的蹤跡,總是沒有發現?是因為整個宇宙真的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嗎?還是因為那些外星人不想被發現?換個方法來說,在森林中,哪有小動物會不加防範地自動現身?牠們總是躲起來,恨不得和大自然溶為一體。因為獵食動物可能就在附近。在未知對方底細前,沒有人會傻得大開中門。


《三體》是內地作家劉慈恩的作品,共分三集,簡體版已全數出版,繁體版暫時只出了頭兩本。這本書的封面和封底充滿著不同名人的推薦語以及宣傳句子,讓我摘錄部份:


「三體」不但是華文科幻的最熱話題,劉慈欣更是第一個被好萊塢買下電影改編權的華文科幻作家!


劉慈欣是中國當代深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接有大批粉絲,書迷自稱為「磁鐵」。最新作品《三體3:死神永生》首刷十萬冊,甫上市即搶購一空,緊急再刷,吸引力可見一班。摘錄自作者簡介)


《三體》想像奇詭,氣勢磅礡,寄托深遠,堪稱百人中文科幻小說的首選。劉慈欣是十二世紀中國文壇最值得注意的作家。第二句被放在封面)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這不單是中文科幻的巔峰之作,就是以西方科幻的最高標準來看也是巔峰之作。劉慈欣的超凡想像力和創作力使人瞠目,知識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更令人讚嘆和折服......
--李偉才(李逆熵)/香港科幻會會長(真的是高度讚賞呢)

《三體》是至今「最好看的硬派中文科幻小說」。
--龍俊榮/倪匡科幻獎第三屆首獎得主(我的blog友啊!)


劉慈欣是中國大陸科幻界的領軍人物,其作品以宏大的科學幻想為核心,又深深紮根於中國現實題材。
--丁丁虫/倪匡科幻獎第四屆首獎得主(他點出了這本書的一大特點,亦是我覺得這本書吸引的一大原因)


......讀完《三體》,我已開始期待續集出版,一如衷心渴望見證世界末日的到來。
--魏嘉華/倪匡科幻獎第五屆首獎得主
(節錄這句純粹因為很爆)



推薦語全都寫得很好,看得出他們全都衷心推薦。不過現在好像每本書都有腰封各推薦語,沒有才出奇!就連放在封面的那句「二十一世紀中國最值得注意的作家」,我看了也沒感覺。可能是被那些在廣告上頗頗出現的「最」字弄得麻木了。我買書前其實字也沒細看,甚至連內容簡介也沒有看,最最吸引我買書的其實是這個標題:


人類不斷向宇宙發出訊號,
但我們不知道,宇宙鄰居會如何回應
......


(待續)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第三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終於肯寫)

第三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觀影感想現在才寫,真是懶!


連續兩周長假期做了什麼?出過差、去過石澳、看完一本書、跑過步、包過餃子(第一次自己在家包餃子)、去了Pixax展、換了季、處理積存多時的銀行信、看過影碟(《讀愛》,現在才看)、看過電影(Absurdistan@電影資料館)、買過衫、泡過漫畫店...... 似是充實。打算做而沒做做的是寫blog。本來想找一整天專心寫blog,結果沒有實行。


        


今屆電影節看了六套半電影:



《鬼子來了》(姜文導演和演出)是令我最難忘的一部。電影攝於2010年,黑白片,片長近兩個半小時,角色的普通話帶濃重口音,但電影只有英文字幕...... 雖然如此,我卻看得很投入。黑白攝影令我更易投入姜文建構的世界。就像他以往的影一樣,他製造了一個半虛半實的世界/時空--中日戰背景是實,在日治小農村裡發生的事是虛;故事情節荒誕,但對中國人和日本人民族性的描寫卻很有說服力。有影評說得好,片中的中國人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日本人,這舉動非常危險。他揮刀前細心地為你撥開頸上的蒼蠅,不等於下一刻會手下留情。片中的農民,始終太天真。


《夢中見》:已在這裡寫過一篇。電影影像奇特,運用了很多有趣方法來表達夢中世界。之前想不到故事會如此有紋有路,我還以為那個夢到會沒有答案呢!


《幻象師》(The Illustionist)(動畫):看戲前還對朋友說不知這套戲是否有中文字幕,電影開始不久,便有答案。這套戲與默片差不多,對話並不重要;導演主要以影像來講故事。傳統的畫風和淡淡的色調令我想起丁丁歷險記。

我們都不喜歡那個女孩,因為她太物質主義,又不懂得體諒男主角。一見男主角變鞋給她便跟她走,貪慕虛榮。但她卻又不是個有機心的人,她只是像一個貪愛糖果的小孩子。她煮了湯,也會送給貧窮的鄰居享用。(男主角反懷疑她殺了自己的「魔術兔」。可知他也不是百份百信任她。)鄉下女孩被這個表面璀燦的都市迷惑著,男主角如果寵她少一點,自己便會好一點,但他就是不忍心......)


男主角放走白兔那組鏡頭優美得很,觸動著我。現實生活很殘酷,no money, no talk。No gimmack, 也no talk。更型更酷的表演已取代昔日的魔術和馬戲班演出。幻象師的技能只能用來銷售商品。



《貓的一生》(A Cat in Paris)(動畫):相對《幻象師》的沈鬱,這套動畫輕鬆得多。很喜歡沒有嚴格遵循繪畫透視規則的畫面,給我的感覺像某些網站上的flash小遊戲。導演向黑色電影致敬,所用的配樂像舊式犯罪片的音樂,令人莞爾。電影節奏明快,男主角與貓的動作靈活輕巧,令人看得開心。與貓結伴做案的飛賊不是貪,而是寂寞。片中除了從小孩角度出發外,也描述了成人的心理,像她的母親要面對心魔,令人同情,小孩子看時也許會更明白成人所面對的困難。電影很有幽默感,不過不是《幻象師》的黑色幽默,而是充滿妙趣的點子。唯一要批評的是中文名改得很差。這那裡是「貓的一生」?不如改一個仿黑色電影的名字更好(我才疏,一時想不到),或叫《貓的秘密》也可。



《太陽總在左邊》(西藏):從未看過西藏片,所以揀了這套。這是一套公路電影,男主角與哥哥意外地害死母親(嚴格來說不算「害」),他非常內疚,面對不了自己和家人,於是帶著沾了母親血液的泥土長跪到拉薩。有趣的是,電影開始時,他已到過拉薩,正準備回家。但他拒絕乘車,他要走路回去。導演解釋說,很多人用超過一年時間長跪到拉薩,但回程時如果乘車的話,可能一天便回到家了。這趟朝拜旅程前後的反差太大,讓人適應不了。我覺得,好像將一件神聖的事庸俗化了。又話者,朝聖者還未開悟。導演覺得這段回程路比去程路更有趣。男主角沒有在拉薩撒下泥土,仍舊帶回,代表他仍未放下。回程途中,他遇到一個老人家,給他帶來啟發。


我喜歡這部片,因為它對話少。老人為男主角帶來的啟發,不是荷里活式的俗套。他們之間沒有發生什麼戲劇化的事,沒有抱頭痛哭,沒有突然死亡,一切都淡淡地帶出來。而最終像按鈕一樣令男主角突然醒悟的,是大地母親。一個人要忘記傷感,老套點說是靠時間;較少人提及的,便是在日常生活中種種微少的感悟。


男主角外表有點像「犀利哥」,眼睛有點像金城武,是一種另類英俊。原來他不是專業演員,本身的職業是牧羊。(導演說他的工作是「放牧」,我錯聽為「伐木」)這套電影不需他多說話(負責談話的是那位老人)。導演說他本身便有那種氣質,所以不大需要演技。不過我覺得他有時候眼神過於空洞。他被老人搶了鏡。


喜歡看母女題材的電影(不過多數都很沈重),所以選了土耳其的《逆女西風》( Zephyr )看。故事看簡單,就是一個母親讓十一歲的女兒Zephyr在父母家放暑假,女兒天天盼她來接自己,怎知當她終於出現時,卻沒打算帶她走。電影是片段式的,對話不多,讓觀眾自己感受。我們看到Zephyr望著公路等母親來,看到她與鄉下小男孩玩耍卻常冷面對他,看她在家聽音樂,看她與祖父母和母親的交流。雖說畫面可以講故事,但我卻覺得片段太零碎,給人感覺不夠深刻。有些地方導演可能固意含蓄一點,在我來說卻覺得直白。導演說她故意讓母親神秘感強一點,就像她在Zephyr眼中的形象一樣。但這令到她極不討好。觀眾能做的只有同情Zephyr。(反白字有雷:整套電影都很平淡,到最後來一個驚心的twist,處理手法卻是淡淡的,令電影有些餘蘊。但我不是太喜歡。)我對這套電影有點失望。


至於哪套電影我只看了一半?答案是A Life in Suitcases 流亡三部曲(精華版)。之前看過導演Peter Greenaway的Cook, The Thief, His Wife and Her Love,受不了他的暴力。如果我看過原裝「流亡三部曲」應會好一點。但我懷疑我受不了這位導演。我未夠班欣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