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栗子的的介紹看了「福爾摩斯小姐」系列第一至三集,它們分別是《貝克街的淑女偵探》、《莫里亞提密碼》和《堅決谷謀殺案》。
看此系列的最大樂趣不是查案部份,而是看活在十九世紀英國的福爾摩斯小姐如何擺脫女子必定要嫁人的命運,爭取自由與經濟獨立。
作者將十九世紀的英國上流社會呈現讀者眼前。當時的貴族每年會在倫敦度過社交季,舉行及參與各種社交活動。社交季於每年聖誕後開始,至六月尾結束,貴族與士紳家庭會在這段時間離開鄉間宅第到倫敦居住,他們會舉行/參加舞會與慈善活動,也參加賽馬活動、體育活動和藝術活動(如觀賞歌劇)。若家裡有子女處於適婚年齡,父母便會趁此機會帶他們出席各類社交場合,希望促成姻緣,最好能與門當戶對的人家聯姻,或讓子女高攀更富有和地位更高的人家。
其實小時候看《傲慢與偏見》和一些維多利亞時代的電影,已對這種上流社會的做法有所認識,當時只覺這些傳統有趣,卻沒有深究。看《傲慢與偏見》時,我才知道互有情意的男女幾乎沒機會獨處,只能在舞會中或有其他家人朋友在場的情況下才有機會碰面聊天。一起散步是男女加深認識的好機會,但他們總是一群人一起散步,男女要在眾人注視下相處。雙方認識一段短時間後,若大家情投意合,男方便會跑到女方的家求婚。還有,有錢人會邀請友好的小輩到家中小住。他們的家好像隨時能讓人住,庭園像名勝般讓人參觀。
如同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先生一樣,福爾摩斯小姐也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她為了逃避婚姻,竟然自毁名聲,因此被逐出社交界。逐出社交界是什麼意思?就是再沒有機會參加社交界的舞會,亦不會獲得求婚。這樣的女人大抵只能當人家的情婦。看此系列才知道,原來有些父母會將失德的女兒捉回鄕間軟禁,不讓她們露面「出醜」。我前陣子才首度看馬田史高西斯的舊片《心外幽情》(The Age of Innocence),雖然電影背景是美國,但上流社會的情況相近。米雪。菲花因為想離婚而遭社交界唾棄。而男人包養情婦則會在背後被人談論,但仍然可以在社交界立足。
「福爾摩斯小姐」的作者Sherry Thomas有意透過福爾摩斯小姐和書中其他女性角色,反映當時英國的女性要面對的性別不平等待遇。女性要潔身自好,步步為營,偶一不慎,便萬劫不復。女性想自食其力十分困難,就算當女演員也會讓人看不起,受盡歧視。父母將婚姻視為交易,女兒是他們提升地位和獲取金錢的途徑......
不過福爾摩斯小姐有意打破女性宿命,令人看得痛快。與福爾摩斯先生一樣,她以私家偵探為業,渴望憑著自己天生的觀察力和解謎能力謀生。只是女性在那個時代要自食其力畢竟太艱難,若她單靠自己完成此舉,讀者也不會相信,所以作者安排了英古蘭爵爺和華生太太給她。但有了男人,便帶來愛情,此系列的愛情成份頗高,每次福爾摩斯小姐與英古蘭爵爺碰面,作者都不忘提及他們之間的愛情/情慾電流。看著看著,我覺得我正在看「尋夢園」小說!
講講推理部份,我喜歡看福爾摩斯小姐解決的小謎題多於大案件。因為大案件發生在她認識的人身上,我不大喜歡這種安排。我不喜歡看福爾摩斯,是因為對某些常見題材興趣不大 (如破解密碼),也不喜歡偵探小說出現威脅到主角的恆常角色(即莫里亞提)。所以在他出現後,我的閱讀興致大減。
不過看此書還有其他樂趣。這位福爾摩斯小姐是個愛吃甜食的人,書內頻繁地出現各式甜品,令人垂涎。我也喜歡這個時代背景的故事,加上剛重看了幾本克莉絲蒂,令我想繼續留在十九世紀*的英國。還有個「fun fact」我是看此系列(加上上網找資料)才知道的,就是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郵局每天會派信12次!怪不得他們可即日回信給別人!此系列也令我想看《唐頓莊園》。
*克莉絲蒂偵探小說的背景是二十世紀初的英國,比福爾摩斯的世界晚一點,社會比較開放,但階級觀念仍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