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19年閱讀回顧

我每年看的電影比書多很多,所以本身計劃看完每本書都要寫一篇讀後感,之前幾年近乎做到,但今年則遠遠未達標 。

今年與以往一樣,看的書以小說為主,看的主要是我最愛的推理與科幻。純文學書,我只看了謝曉虹的《好黑》。今年參加了一個由她主持的寫作坊。我其實有點怕讀純文學,因為比讀一般小說需要更多耐性,有時候會看不懂。謝老師在這課教我們解讀文學作品。她提醒了我,有時只是作者用了一些較迂迴的表達方式或獨特的比喻,讀時可以多想一想作者為何這樣寫。讀小說不一定要讀得懂,若讀不懂,也有其他的欣賞方法。有時候,作者只是想與讀者玩一場文字遊戲。有時候,單看作者文字的韻律和節奏也可以是享受。這個寫作坊也包括即興創作。雖然有「輔助工具」幫忙,但在短時間內創作小故事,我很不在行。不過這個寫作練習讓我知道創作是很有趣的事。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令我大開眼界的電腦遊戲

Behind Every Great One 

電腦遊戲有很多種,我最喜愛的是解謎遊戲。

我不常玩考反應那類(如Super Mario),因為我反應慢,亦沒耐性為此練習。人生唯一喜歡的考反應遊戲是Bubble Bobble,那是因為這遊戲連繫著我的一段美好童年回憶。

我不能玩需要走動的第一身3D遊戲,因為玩一會便會頭暈作嘔(所以與Minecraft無綠)。

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偵探冰室》讀後感


《偵探冰室》
星夜出版

這篇文本來打算在七月尾出街,結果拖至現在才寫。

在香港做出版、當作者從來不易,所以有喜歡的作者便要支持。今年七月的香港書展主題是科幻和推理,「開正我果瓣」。我報了幾場講座、買了幾本書,《偵探冰室》是其中一本。

《偵探冰室》由六位香港作者合著,他們分別是譚劍、文善、陳浩基、黑貓C、冒業和望日。官方簡介是這樣寫的——「六位香港作家將會為大家準備屬於香港本土的推理故事主菜,菜式包括重慶大廈、李氏力場、二樓書店、動漫節、地下鐵路和豪宅,並配上作者訪談作甜品。」

2019年11月20日星期三

心中的歌


自今年1月寫過《全民造星》的柳應廷(Jer)後 (文章傳送門),一直有留意他。

看《全民造星》(I)時看出感情,加了好幾個「仔仔」的ig,他是其中一位。因為節目對他著墨不多,加上他未能進入十強,所以初時並沒有特別留意他。但在節目完結後,我不時看他在ig拿著結他唱歌的影片,覺得他的歌聲很療癒,令人聽得舒服。再加上留意到他的性格,有種可以與他connect的感覺,便「叮」一聲迷上了。

2019年11月11日星期一

無題

對我來說,寫blog很花力氣。尤其在沒心情又想逼自已去寫的時候,特別痛苦。寫作不是我enjoy的活動嗎?為何我現在不太enjoy?寫作雖然有苦有樂,但樂總是大於苦的,否則我也不會堅持多年。是否因為想寫回積壓已久的題目,卻發覺自去年起已忘了想寫什麼內容,我才會如此焦躁?最近心情好不起來(很多香港人也是),是否連這一舒緩渠道也會失去?我是否失去了寫作能力?

我覺得某本書某套戲不好看,是因為那書那戲真的不好看,還是我的觀感受心情影響?世上是否再沒有我覺得好看的書?

我應該當task一樣儘管寫得不滿意,也要完成文章,讓自己放下心裡的石子,還是不要執著,放棄那張寫作名單,像現在這樣,只寫當下心情?

或者我要先令自已開心起來。但現在誰能真正開心?

真要調整心態,想想怎樣去過以後的日子。對,不是如何過這段日子,而是過以後的日子。我回不去以前了。要真正接受這一點。




2019年11月6日星期三

艾慕杜華《萬千痛愛在一身》(Pain & Glory)


看過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的《對她有話兒》、《浮花》、《論盡我阿媽》、《困著我捆著我》、《我的華麗皮囊》和《胡莉糊濤》,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奇怪的是,雖然他的電影題材破格、戲劇性豐富、用色濃艷,但在我腦中只剩模糊印象。是否因為我不大能看懂他的電影,進入不了他的世界?

艾慕杜華的電影常寫女性,但他欣賞的女性與我認識的女性很不同。他電影中的女性大多感情豐富、敢愛敢恨,圍繞我身邊的女性則大部份比較內斂、保守,做事會「諗過度過」。不知道他鏡頭下的女人是否西班牙女性的寫照?又或者,他電影中的女角擁有我欠缺又想擁有的特質,才令我感受不到共鳴。但我不是不欣賞他的。他的電影大膽地講畸戀和性別話題,很有特色。

2019年11月2日星期六

再來一套Stephen King︰In the Tall Grass


In the Tall Grass的trailer令我很好奇——畫面呈現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叢;一對男女聽到草叢傳來小孩子求救的聲音,於是他們走進這片比人高得多的草叢,就此被困。除了他們,還有其他角色在這個草叢迷宮中團團轉。接下來,怪事陸續發生...... 這樣單調的一個場景,究竟會發展成怎樣的一個故事?我很好奇。

電影改編自Stephen King和他兒子Joe Hill合著的小說,有恐怖片王子Patrick Wilson坐陣,令我信心大增。雖然Stephen King的改編電影不是口心保證 (拍得差的還真不少),但我對他的改編電影包容度較高,就即管選來看。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Stephen King的《小丑回魂》(下)



上一篇文講 It 的故事內容,那麼,電影版好看嗎?

我覺得看《小丑回魂》(上),有點像看《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其實是《怪奇物語》向Stephen King致敬才對!我還一度將《小丑回魂》中的少年惡霸Henry與《怪奇物語》中的不良少年Billy搞混。兩者相似的地方是裡頭的小主角在學校都是弱者、被同學欺負,兩套的主角都要聯手對抗惡魔/惡勢力、兩套片都有濃厚的八十年代情懷。《小丑回魂》好看的不是小丑,而是裡頭的小孩子。

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

Stephen King的《小丑回魂》(上)

喜歡第一集的海報多一點

看了由Stephen King 的作品 It 改編的電影《小丑回魂2》。承接上集,七個在兒時聯手擊退惡魔小丑、後來各散東西的幾個好朋友,在27年後因為小丑再次作惡,而要作山出是否回鄉與小丑作戰的艱難抉擇。

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

學電腦


公司裡的年輕實習生,會帶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回公司工作。當他們要展示電腦上的畫面給我看時,通常不會叫我走過去看,而是會一把抱起電腦走過來,半架在我的枱上讓我看。每次見到這場面,我都會愕然,難道他們不怕電腦掉下地嗎?然後又想到,電腦但對這一代人來說,只是普通的電子產品。但電腦對我來說是一樣充滿神奇功能的貴價品,輕慢不得。

2019年9月2日星期一

平行時空。近期的精神食糧


很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寫網誌。

閱讀、看電影和寫網誌都是我喜愛的活動,缺一不可。

但是,自香港的抗爭白熱化之後,我便少了進行以上活動。一來要花時間看新聞和評論文章,與朋友討論 (當然還有上街),二來心情也不好。早陣子,我更連看套電影、看本閒書都會內疚,總想著當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有很多人在外艱辛地抗爭,承受被打、被捕、受侮辱、受折磨的風險。

2019年8月5日星期一

四套雲宵電影觀後感


六月回加探親,一來一回兩程機,每程看兩套電影,共看了四套。

去程時,機上的音響系統有問題,電影沒有聲音,我只能看字幕。

Forgotten (台譯《記憶之夜》)
韓片Forgotten (台譯《記憶之夜》)是套驚慄懸疑片。

正在預備考試的大學生隨父母與兄長搬家,奇怪的事開始發生——樓上某上了鎖的房間傳來怪聲﹔哥哥被綁架又平安無事回家﹔哥哥半夜偷偷外出,好像想傷害自己...... 

這套電影的橋段十足日本的推理小說,與「記憶」相關的橋段戳中我的死穴,因此雖然連電影營造氣氛的配樂也聽不到,已令我感到震撼。古怪的事情背後是個令人傷感又無奈的故事。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

林輝《旅行是一場修行》


參加完難民體驗營,打算多點關心世界大事。還未想到應該怎樣做的時候,剛好到了回加探親的日子,於是選了一本合胃口的書陪我度假; 我選的是林輝的遊記——《旅行是一場修行》。

這是書的官方介紹︰

2019年7月25日星期四

難民體驗記(三)

很久以前看過亦舒的一本小說,講兩姐妹。她們就像Sense and Sensibility裡的兩姐妹——姐姐理性、妹妹感性。姐姐是位修女,被派往中國內地的一個窮鄉做義工。妹妹有次放長假到內地探望姐姐,了解姐姐在當地的工作,亦見識到村莊的貧窮、落後情況,深感震憾。她認識了一個有眼疾的小女孩,十分同情她。

2019年7月6日星期六

東野圭吾《異變13秒》


專家預測,地球將出現「P-13現象」。在3月13日13點13分,會有難以估計的異象發生。與兄長同為警察的冬樹,在當刻正在東京街頭逮捕疑犯。轉眼間,他發現身邊的所有人突然消失。接著,他找回兄長誠哉,以及其他在東京僅存的人,共13人。他們要在颓垣败瓦、天災連連中尋找活路。到底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應怎樣自處?他們還有將來嗎?

2019年6月29日星期六

難民體驗記(二)


難民體驗的活動主持人也知道,就算體驗多麼令人難忘,但活動完結,回到現實世界,我們只能跟著生活流。所以,主持每人派一本筆記本,著我們在過程中寫下感想,寫下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做的,還派給每人一張明信片,著我們寫下三個能即時進行的行動,希望我們在收到明信片時會按計劃進行。

其他參加者有專業人士,有教育者,亦有本身關注難民議題、已經在做義工的人。我呢?我一個人能做什麼?我想我能做的只有捐錢、看多些國際新聞、以及關注和幫助身邊的弱勢社群(未必是難民)。

2019年6月20日星期四

抗爭新形態

這陣子不在港,參與不到兩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大型遊行。

6.9遊行之前,我猜參與人數會很多,因為我不同圈子的相識,都鼓勵人參加,包括大大小小的工作群組、舊同學群組、電影page,甚至消閒page。一些平日不會與我談政治的朋友也說會去參加。有朋友說,此事已超越政治,而是與人權、法治、自由有關。此事的嚴重性,不容我們不表態。而多間中學的校友發起聯署、某些教會的表態,更令我覺得「今次掂!人數應該不會少。」

想不到,最終有一百萬人走出來。

政府沒聽取民意,誓不讓步,在6.12重手打壓抗爭者,加上有義士以死相諫,激發更多人走出來。今次就連偏保守人士也看不過眼,很多人心痛在前線的年輕人。之前還稍為擔心過父親節會影響人數,想不到6.16會有二百萬人走出來。香港人真的憤怒了!

很想很想參與,出一分力,又覺得錯過了歷史時刻,有點失落。但轉念一想,抗爭不是去玩,也不是一次性的,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讓我履行公民責任。政府不會讓我們好過,我們仍需要持續地就不同決策表態。而且,雖然我未能參與遊行,但我在社交媒體表態(和鼓勵朋友表態),也在舊同學群組表達意見,將香港情況告知身在海外的舊同學,算是在可能範圍內出一分力。

已有很多人稱讚香港抗爭者的質素。除此以外,值得一讚的還有抗爭的多元化——遊行、衝擊、佔路、罷市罷工罷課、塞地鐵站、賣廣告、在社區舉牌...... 還有連登仔的創意行動。這是真正的innovation!

而最令我安慰的就是:終於,抗爭路線不同的人多了諒解。不對,簡直是大和解!(以我的認知)激進人士不再罵「和理非」是「港豬」,他們明白和平遊行的用處。終於有泛民議員做到實事,就連「耶 X」亦來個大翻身。「和理非」亦不會動軏指激進人士是「鬼」,他們明白到若沒人在前線抗爭、阻止二讀會議展開,特首根本「睬你都」。雙方開始懂得互相配合,大家都明白不應攻擊同路人。我從未想過雙方有和解的一天 ,很感動!

當然,總有人會繼續罵另一方,但感覺上這些人少了許多。而我的舊同學之中,有人認為抗爭不應用絲毫暴力,不能落人口實,但我們未及討論哪些行動是暴力。我則儘量心平氣和地表達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所知道的參與人士的想法。只希望同學明白為何有人選擇在前線衝擊,希望我們能認真思考怎樣看待暴力衝擊人士,以及了解警察所用的骯髒手法。以後與人討論這些事,都要心平氣和,有理有據,希望做得到。

日前,林鄭正式道歉了,但沒有撤回惡法,仍稱6.12抗爭是「暴動」,不願追究警隊暴行,並無回應是否下台,都不知認了什麼錯。如果香港人這樣也收貨,之後會被政府欺侮得更慘。希望多些人明白這點,不要覺得繼續抗爭的人是「搞事」。 特首是公僕,不是古時的「父母官」,根本沒有「放下身段」這回事。我們不能再被官員們的「語言偽術」所騙,不能抱有「佢都讓咗步啦,啲人應該收手啦」的想法。我們要保護為我們犧牲的被捕者,我們要為受警察無理對待的抗爭者取回公道。

Facebook上有朋友說,和平抗爭有很多種方法。我們要學起來,以備將來之用。政府不會讓我們好過。人工島、國歌法,陸續有來!

我給自己的功課是多些關心政事、社會事和世界大事。早前的難民體驗和這次修例事件都提醒我我對世事太無知。增加對世界的認識,才能用更多角度去看香港事,才能有自己的見解。

剛看完林輝的《旅行是一場修行》,是個好開始。

2019年6月4日星期二

難民體驗記(一)


前陣子參加了一個難民體驗活動,在模擬情境中,體驗戰火中的難民日常。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公佈的數字,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當中包括2,540萬名難民,數目驚人。他們大部份身處發展中國家,在惡劣的環境中掙扎。很多難民不只喪失安居之所,就連基本的衛生設施與醫療服務也未能享有。更要膽心人身安全,特別是老弱婦孺。聯合國難民署呼籲大家捐款拯救他們。

不過,難民問題不是一般香港人會關注的問題。香港是壓力之多,每個人自身已有太多問題要面對,怎樣也輪不到難民問題。我們連近在身邊的外傭也無暇關心 (只要她們不會獲居港權湧港搶資源便可),又怎會關心遠方的難民?

2019年5月27日星期一

《村上朝日堂》(村上春樹 字。安西水丸 圖)


《村上朝日堂》收錄了村上春樹於雜誌《日刊打工新聞》的專欄文章,每篇皆配上插畫家安西水丸畫的插圖。專欄由八十年代開始連載,當時村上春樹三十多歲,開始受人注目。

村上春樹是個注重私隱的人,讀者只能從他的文章和有限的訪問中認識他。他給我的印象是直率、孤癖、有自信、意志堅定,不易受人影響、也不怕得罪人,感覺上有點難相處。如有機會見到他本人,我猜我什麼話也會說不出來。不過看他的散文,倒是覺得滿有趣味。他有幽默感,是冷面笑匠那類。

2019年5月23日星期四

覺知當下,享受旅行


剛講完科技提供的便利和過多旅遊資訊,會令我們的旅行失去很多樂趣,便讀到這篇刊在Tree Hugger網站的文章。

文章標題是"How to sharpen your 'noticing' skills when traveling"。作者介紹Rob Walker的著作The Art of Noticing後,並從Rob的網上文章和訪問抽取講述旅遊的部份向大家分享。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

《流浪地球》(劉慈欣)


早在年頭從影友處得知有《流浪地球》這套戲,那時候覺得將地球停轉再射上太空以避開太陽爆炸災劫這設定很無稽。但一知道電影原來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便即時改觀,願意給這故事一個機會。電影上畫後,聽說不符原著精神,於是便放棄看電影,只讀書。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作者六篇來自不同時期的中短篇小說——黃金原野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帶上她的眼睛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

《我用50年前的旅遊指南玩歐洲》


Doug Mack是美國一個年輕的旅遊作者。有日,他在舊書攤發現一本1963年出版的旅遊指南——《一天五美元玩歐洲》(佛洛摩爾著),為了好玩而買下。當他向母親展示此書時,想不到母親表現得又驚又喜。原來她在年輕時曾經跟隨這本書遊歐洲,而且邊旅行邊寄明信片及信及作者的父親。此書令她想起這段美好的回憶。於是作者忽發奇想——「何不跟著這本指南遊歐洲?」他希望此書能令他以一種新角度遊歐遊,希望像他母親一樣有一趟開啟人生的旅程。

2019年5月9日星期四

《嘉年華》(Angels Wear White)


(有少量劇透)

因為影迷朋友介紹,又為了看《血觀音》的厲害少女演員文淇,所以找了《嘉年華》來看。

看完後,長呼了一口氣。

電影名稱「嘉年華」令人聯想到一個熱鬧、歡樂的場面,但電影描述的卻是一個灰暗的世界。

2019年4月23日星期二

《虛擬街頭漂流記》(寵物先生)


西門町是台北的一個旺區,人流絡繹不絕。可是,一場大地震,令西門町受到重創,在重建後,人潮卻沒有回去,西門町自此繁華不再。在地震六年後,政府計劃以虛擬實境(VR)的方式重建這地區。委托一間公司開發「虛擬商圈」(VirtuaStreet),讓店鋪在西門町重新營業。店員全是虛擬人物,顧客在虛擬世界內購物,物品在現實世界運到他們手上。

女主角顏露華是這個西門町模型的測試員,她的老闆大山是程式的設計者。在系統推出前的最後測試中,於是露華與大山一起在系統內發現了一具屍體。空間是虛擬的,死亡卻是真實的。一切證據都指出兇手是大山,他更認了罪。但西門町模型是他的心血,他為何要在裡頭殺人?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hkiff 2019電影筆記︰總結 +《淪落人》一點感想 + 第一千零六篇網誌誌慶


今屆香港電影節看了11套戲,再加上電影節有選映但我在普通戲院看的《G殺》,總共看了12套。

我中了李滄東魔咒,看了他的經典電影《薄荷糖》後,便覺得任何電影也比不上那套。不過除了《薄荷糖》最高分,《盜畫夢驚魂》、《2001太空漫遊》、《G殺》和《無主之作》也可說是我今屆電影節的highlight。《美利堅係咁先》其實好好笑,但看完就像過眼雲煙,戲味消散得有點快。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hkiff 2019電影筆記︰《特拉維夫辣著咗》(Tel Aviv On Fire)


《特拉維夫辣著咗》(Tel Aviv On Fire),盧森堡、法國、以色列、比利時 (阿拉伯語、希伯來語),2018
導演︰Sameh Zoabi
官方簡介︰
巴勒斯坦電視台攝製臥底肥皂劇,連以色列婦孺都晚晚追看。編劇因情節背離革命而辭職,監製的多口侄仔助理受命執筆,頻頻借女角之口,向電視機前的舊愛示好,以色列檢查站軍官則企圖恃權影響劇情發展,以便在追看的嬌妻面前自吹自擂。助理即使槍抵腦殼,都不肯接受軍官要求的大團圓結局。抗爭,必須繼續!影展新秀蘇亞比巧妙調侃以巴關係,他的喜劇座右銘是:要能大笑,必須面對苦痛,並與之周旋。獲威尼斯地平線單元最佳男主角獎。


這是一套關於以巴關係的喜劇,卻不像上屆電影節選映的《弊傢伙!史太林死咗》那麼有深度,不是辛辣地諷刺政壇的作品,而更像是博君一粲的趣劇。就像官方簡介所說——「巧妙調侃以巴關係」,帶著緩和以巴關係的意圖。

我不知道巴勒斯坦人對此片觀感如何,不知道他們會否痛恨以色列人至看任何喜劇也笑不出來。在戲中駐守關卡的以色利軍官,因為想討好家人和有創作欲,與肥皂劇編劇男主角一起「度橋」。但他對劇集越來越「上心」,為了威脅男主角改變肥皂劇的結局,收起了他的證件,令男主角出入邊境更困難。這段劇情拍得惹笑。以色列軍官表面看來是個無傷大雅的搞笑角色,甚至寫得討好,但他明顯地以權力壓制男主角。男主角天天被他威脅,實際上很痛苦。雖然他們最終和解,但在現實中,這兩種人真的能成為朋友嗎?

我不熟以巴歷史,所以錯過了某些笑位。不過電影大部份笑位都淺白易懂,甚至有點看舊日港產片的感覺(尤其是借拍戲追回女朋友、被女友誤會的那些情節)。而且,就算覺得電影不好笑,單單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也值得。看巴勒斯坦的雜貨店長什麼樣子也有樂趣。又,巴勒斯坦的hummus原來很有名,看電影後想找巴勒斯坦人調的hummus來吃呢!

2019年4月15日星期一

hkiff 2019電影筆記︰《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


因為喜歡《竊聽者》(The Lives of Others),所以臨時加碼看了導演的新作《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

電影的時代橫跨納粹至東西德分裂,透過一個藝術家的成長經歷,帶出政治對藝術的影響,亦探討了什麼是藝術、藝術家在大時代怎樣自處等問題。故事取材自藝術家Gerhard Richter的經歷,雖然改編了不少,但發生在他身上那件真人真事的確震撼。最像創作出來的情節如來是真實的。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hkiff 2019電影筆記︰《我是古巴》(I am Cuba)


看《我是古巴》時,睡了半場,四個小故事中,只完整看了最後兩個。非關電影質素,只是我太累,所以電影觀後感也寫不出什麼來。且看栗子妹以一句概括這套電影——「就是要宣傳親蘇反美(或是革命有理)」。電影中確實有一些突兀的部份,如第四個故事,農夫拒絕了老友邀他加入革命軍的邀請,轉頭他的家便被空軍轟炸,兒子更在他疏忽之下受害(他怎能在這時刻放手讓兒子自己一個在前頭走)。

2019年4月5日星期五

hkiff 2019電影筆記︰《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知道電影節選映了《2001太空漫遊》,很高興。我之前只在家裡的電視機看過一次,現終於有機會在大銀幕觀賞此經典科幻作了!電影分別有在Premiere Elements播放的4K版及在文化中心播放的2K版。我一心看大銀幕,所以選了後者。(後來才知4K場次極速爆滿)

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hkiff 2019電影筆記︰《盜畫夢驚魂》(Ruben Brandt, Collector)


《盜畫夢驚魂》的trailer不是太吸引我。 最終挑選這套,是因為放映的時間地點合心意(晚上10時多的場次,就算要加班也趕得及去看。),亦覺得選一套動畫也不壞。 想不到,這電影為我帶來驚喜。

這是一套好玩、過癮的電影。導演兼編劇Krstić是位匈牙利視覺藝術家,他想拍一部關於畫的電影,為了吸引觀眾,將之拍成一部盜畫片,再加上心理懸疑的元素。 這做法非常聰明,因為有很多空間讓導演發揮想像力,覺得他玩得開心。導演構思了多個瘋狂的名畫夢魘場面,令不同名畫「動起來」 (我最喜歡的一個夢是男主角夢見郵差來到家門前,將他當包裹一樣寄出去)。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hkiff 2019電影筆記︰《夜行怪客》《美利堅係咁先》《G殺》《擁抱世界盡頭的溫柔》


想快點出觀影後感,但每篇照樣長篇大論,不如一次過寫幾套。這是名符其實的筆記︰

《夜行怪客》(Cronofobia),瑞士,2018
導演︰Francesco Rizzi
官方介紹︰
誰說心理創傷一定要治療?日間他是喬裝不同身份的零售服務調查員,夜晚則化身潛行者,默默跟蹤一名失眠的叛逆女子。兩個本應是不可能重疊的城市游魂,竟在交叉點互綻光亮,相濡以沫最終卻又彼此排斥,一切可能只因兩個字:寂寞。假若每個人都有一抹伺機吞噬自己的陰影,他的影子可能就是她,而她的,又何嘗不可以是他?不認不認還須認,逃不掉的過去和傷痛始終會追上來,形塑出法蘭西斯高利茲首作裏的魅惑暗湧。

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

hkiff 2019電影筆記︰《人間鬼鎮》(Ghost Town Anthology)


選《人間鬼鎮》(Ghost Town Anthology),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是套在加拿大魁北克(Quebec)拍的影片。自從看Louise Penny的「三松村」系列之後,我就很想去魁北克。其實很久以前和父母跟團去過一次,但那次走馬看花,不知自己看了什麼,而且那時我還未對這個地方產生興趣。如果再去,我想看的東西會多很多。不過假期有限,未有機會再去,只能靠看書看電影神遊魁北克啦!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hkiff 2019電影筆記︰《貼近你的身影》(Our Body)


喜歡看韓國電影,喜歡看女性電影,喜歡看小品電影,所以選了《貼近你的身影》(Our Body)來看。

電影女主角家蓉是個普通女子。大學畢業後,屢次投考公務員失敗,錯過了入職的黃金年齡。直到三十一歲,仍沒實際工作經驗。母親既擔心她,亦對她失望。熱心的舊同學介紹工作給她,她只是散工形式,她要通過面試和評核,才有機會成為正式員工。她的競爭對手,是比她年輕一截的同事。自我形象跌至低點的她,邂逅在居所附近練跑的有型女子,她決定跟著那女子一起練跑。 她的生命開始有所改變......

2019年3月20日星期三

hkiff 2019電影筆記︰李滄東《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


一年一度的電影盛事「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又來了!今年買了十套,比過去三屆為少。但近幾年工作忙碌,能看十套已很幸福。其實我為了看電影節扭盡六壬,要出動到請假、和同事與合作伙伴協調,才有機會看這麼多套電影。至這一刻,我仍擔心公司有突發工作,令我看不齊這十套。

為了更快貼出觀後感,我打算看戲後盡快寫幾句感想,之後再選幾套詳寫。這些電影筆記我只求紀錄,不會寫得太有系統︰

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陳浩基《第歐根尼變奏曲》

這個gif圖好有型

《第歐根尼變奏曲》是陳浩基出道近十年的短篇小說結集;當中有參賽作品,也有雜誌邀稿。全書以古典樂作包裝,每篇配有相應的樂曲(可惜看至「後記」時我才知道,到現在仍未聽那些歌)。

2019年3月11日星期一

我的閱讀回憶


對星座沒深入研究,不過近年經常會見人提到「水星逆行」現象。

最近無意中在網上見到有星座專家說在水逆期間,我們容易回朔起遺忘很久的某種情緒、某個人、某首歌...... 或容易被莫名的情緒困擾,有睡眠障礙等。咦!我最近就是這樣。好像很準啊!不過與其說受「水逆」影響,我覺得自己更像受天氣影響。多雨、潮濕、微涼的天氣,令人沒精打采,容易想起往事。

就讓我講講往事,談個愉快一點的話題。就講講我自小至大的閱讀體驗吧。

2019年3月2日星期六

Louise Penny (Chief Inspector Gamache #14): Kingdom of the Blind (2)

魁北克冬季嘉年華

又到quotation時間!

“What I was going to say is that my mentor had this theory that our lives are like an aboriginal longhouse. Just one huge room.” He swept one arm out to illustrate scope. “He said that if we thought we could compartmentalize things, we were deluding ourselves. Everyone we meet, every word we speak, every action taken or not taken lives in our longhouse. With us. Always. Never to be expelled or locked away.”

......He said, ‘Be very, very careful who you let into your life. And learn to make peace with whatever happens. You can’t erase the past. It’s trapped in there with you. But you can make peace with it. If you don’t,’ he said, ‘you’ll be at perpetual war.’”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Louise Penny (Chief Inspector Gamache #14): Kingdom of the Blind (1)


Louise Penny的新作Kingdom of The Blind繼續採取多線發展。Chief Inspector Gamache在上集用破格手法堵截毒品源頭,但此行動令一批極度危險的新型毒品進入滿地可,隨時流入市場。若找不到那批毒品,Gamache不單會名譽掃地,也會內疚一生。而因為這次行動,Gamache被暫時停職,政府召他的副手兼女婿Jean Guy Beauvoir問話,希望拉Gamache下台。同時,警察學堂的學員Amelia因藏有少量毒品被逐出學堂。這個混身帶刺、曾行差踏錯但被Gamache救到學堂的學員又回到街頭,她能引導Gamache找到那批毒品嗎?

另一邊廂,Gamache與三松村的書店老闆Myrna和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年輕人,同獲三松村的一個清潔婦委任為遺囑執行人。這位婦人深信她是貴族後代,並將一筆她沒擁有的大款項金額留給三名子女。究竟她為什麼相信自己有這麼大筆遺產,又為何找上他們三位?在宣讀遺囑後不久,她的其中一個子女遭殺害。誰是兇手?動機又是什麼?

2019年2月9日星期六

持續一生的學習——《日日是好日》


為什麼要學茶道,典子不大說得上來,就只知道自己喜歡。

學茶道是學一種藝術,也是學一種修為。你能忍受一切繁瑣規則,將動作做得圓熱,慢慢,你便領略到當中的意義和樂趣。你會連冷熱水的聲音也懂分辨,用一個碗也是一種樂趣。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蝕底性格自己知

「全民造星」有位參加者,歌聲動聽,但他在第一輪比賽便被評判一致淘汰出局。不是因為他唱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唱歌時不斷眨眼,被評「表情管理」不善。評判沒有說出口的,是他的外貌不夠討好。梳中分頭、留小鬍子的他,吸引不到評判目光。

「全民造星」不是歌唱比賽,不只看參加者的實力,也著重他們的外型和搶眼度。有些跳舞好或懂得表演的人,比單單唱得好的人更能吸引觀眾目光。做明星是一條難行的路,唱得好並不等於可以走紅。

2019年1月7日星期一

2018年閱讀回顧

村上春樹的Bingo(網上圖片)

2018年比2017年多看了幾本書,但仍未達到自己的要求。仍然是小說比非文學類書多很多,看得輕鬆的書比知識含量重的書多。如1月6日「星期日明報」中的<無盡的名單︰從2018年香港人讀書口味談起>(李宇森 撰)一文所述,我是「累透了,被工作和生活壓得透不過氣,希望找個洞口暫時忘卻煩憂」的那類讀者。另一類讀者則「深明世界紛亂,萬象流變,知識才是真投資」,盡看知識類書。

2019年1月6日星期日

2018年觀影回顧︰舊片

酒佬日記Sideways

原來大部份我覺得好看的舊片,已在這裡寫過︰

1. 紙月人妻Paper Moon: 很好看。
2. Skeleton Twins: 沒期望下很驚喜,是套可以重看的comfort movie。
3. 酒佬日記Sideways: 看第二次感覺不同,對電影感受更深。我將電影與我去年的唯一一次旅行——加拿大Okanagan Valley品酒之旅——連繫起來。

2018年觀影回顧︰Special Mention (2) 


電影︰大老作家Can you ever forgive me?
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女作家Lee Israel偽造已故名人書信圖利的經歷。電影名"Can you ever forgive me?"既是她偽造作家Dorothy Parker書信的其中一句,亦是她回憶錄的書名。這句子驟看像作者的懺悔之言,讓人想像一把溫柔婉的女聲緩緩讀出,懇求世人原諒。但事實上,這句話卻出自一個粗鄙、邋遢、脾氣火爆、酗酒的女人。Israel靠寫名人傳記紅過一陣子,但後來得罪了人,沒人再找她寫作。她窮得拖欠房子租金,連愛貓的驗身費也付不起。但她既不肯放下身段做一般差事,又不屑施展魅力討好群眾,連對出版社經理人客氣一點也做不到。在窮途末路之際,她發現已故名人書信有價有市,便利用自己的寫作天賦,開始行騙生涯。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

2018年觀影回顧︰Special Mention (1) 

有些影視作品看完後想寫,但太懶或太忙,於是便漸漸忘記想說什麼。趁回顧時寫寫,作個記錄。以下這些作品雖然沒有入十大(而且有些不是電影),但我都想介紹一下。有哪套電影經得起考驗,要一年半載後才知道,而那些未必一定是「十大」呢。


電影︰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水底行走的人I've got the b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