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捷克葡萄酒之鄉的中年女子Vlasta是位家庭看護,每天帶著兩個大皮包、 一大串鑰匙,到住在不同地點的病人家裡幫忙。有些要她幫忙洗澡和帶食物、有些要她幫忙護理傷口或做療程。她總是以病人為先,病人一通急緊來電,她便會無論時間或天氣情況,趕到病人家效勞。在家,她是位處處照顧丈夫的妻子。她的女兒已離家和男友同住,甚少回家,懷孕了卻不打算結婚,但沒多解釋。她很想與女兒多親近,但女兒卻對她態度冷淡。
然後,「日日如是的生活突然起了變化,令她不得不『看護』自己。」電影簡介寫得輕鬆,實情是她突然發現自己患上絕症,不久人世。醫生告訴她,她藥石無靈,只能給她止痛藥。
(全劇透)
一個人得知自己有絕症,最想要的是什麼?
最想要的,當然是出現奇跡,得以康復。還有,就是不要受痛苦。
於是,她尋求另類治療。阿婆的民間偏方、觸手治療、靈觸催眠,她都信,亦竟然學到一招半式,果然令她不再痛。但這條路是孤獨的,理性的人(如她丈夫)都不相信這些旁門左道。
本以為電影探討這類療法是否有效,是否該相信心理的力量和人體的自癒能力,但電影卻沒有繼續探究,而是講述病人心理。當Vlasta知道這些療法不能讓她康復時,她才真正面對死亡,做她應該做的事,如教不諳家務的丈夫做家事、訓練新人接替她的工作。
她與丈夫的關係寫得很好。他們老夫老妻,早已忘掉浪漫。丈夫覺得妻子是理所當然地存在,沒想過她有日會離開。事實上,當他知道妻子患病後,他逃避這件事,不讓妻子有機會和她傾訴,好像不講,便可以當這件事沒有發生。他慣了被妻子照顧,不懂得倒過來照顧妻子。又或這樣說,他只懂載妻子出出入入,卻不懂如何安慰她的心靈。
此片亦批評世人對宗教的錯誤期望。一年只上一次教堂的女主角,一病便到教堂,渴望聖水可治病。至於民間療法,部份確有神奇效能,但是否足以起死回生呢? 宗教其實著重人的精神多於肉體。神拯救人的靈魂,不是終必衰敗的肉體。世上的神蹟/奇蹟畢竟很少。有時見到一些人為臨終病人禱告,不是求對方去的安樂,而是求神醫治,其實是強求。
還有一幕諷刺了教徒的虛偽,她帶新來的實習生到一個女病人家幫忙。她著他替這個肥病人翻身,講了句"the right side",實習生卻誤會了她的指示,為女人祈起禱來。然後女主角再重述一次要求,她只希望他幫忙為病人翻身,好讓她能為病人注射針藥。她為病人拉下褲子注射時,實習生不敢多望。照顧病人不是用口講,為病人祈禱是容易的,但並不足夠,女主角可是實實在在地護理病人的肉身啊!
到Vlasta和她家人終於接受她的病況時,她才能好好過日子。而女主角的肉體沒有受痛苦是關鍵。肉體上沒痛苦、和家人在一起、做令自己快樂的事,是重症病人最想要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希望能發展至讓每個人死前不會受苦。
電影比想像中好看,最後一幕拍得很好,令人神傷。最近聽人說如想令人哭,先要令對方笑。這電影也有此效果。
然後,「日日如是的生活突然起了變化,令她不得不『看護』自己。」電影簡介寫得輕鬆,實情是她突然發現自己患上絕症,不久人世。醫生告訴她,她藥石無靈,只能給她止痛藥。
(全劇透)
一個人得知自己有絕症,最想要的是什麼?
最想要的,當然是出現奇跡,得以康復。還有,就是不要受痛苦。
於是,她尋求另類治療。阿婆的民間偏方、觸手治療、靈觸催眠,她都信,亦竟然學到一招半式,果然令她不再痛。但這條路是孤獨的,理性的人(如她丈夫)都不相信這些旁門左道。
本以為電影探討這類療法是否有效,是否該相信心理的力量和人體的自癒能力,但電影卻沒有繼續探究,而是講述病人心理。當Vlasta知道這些療法不能讓她康復時,她才真正面對死亡,做她應該做的事,如教不諳家務的丈夫做家事、訓練新人接替她的工作。
她與丈夫的關係寫得很好。他們老夫老妻,早已忘掉浪漫。丈夫覺得妻子是理所當然地存在,沒想過她有日會離開。事實上,當他知道妻子患病後,他逃避這件事,不讓妻子有機會和她傾訴,好像不講,便可以當這件事沒有發生。他慣了被妻子照顧,不懂得倒過來照顧妻子。又或這樣說,他只懂載妻子出出入入,卻不懂如何安慰她的心靈。
此片亦批評世人對宗教的錯誤期望。一年只上一次教堂的女主角,一病便到教堂,渴望聖水可治病。至於民間療法,部份確有神奇效能,但是否足以起死回生呢? 宗教其實著重人的精神多於肉體。神拯救人的靈魂,不是終必衰敗的肉體。世上的神蹟/奇蹟畢竟很少。有時見到一些人為臨終病人禱告,不是求對方去的安樂,而是求神醫治,其實是強求。
還有一幕諷刺了教徒的虛偽,她帶新來的實習生到一個女病人家幫忙。她著他替這個肥病人翻身,講了句"the right side",實習生卻誤會了她的指示,為女人祈起禱來。然後女主角再重述一次要求,她只希望他幫忙為病人翻身,好讓她能為病人注射針藥。她為病人拉下褲子注射時,實習生不敢多望。照顧病人不是用口講,為病人祈禱是容易的,但並不足夠,女主角可是實實在在地護理病人的肉身啊!
到Vlasta和她家人終於接受她的病況時,她才能好好過日子。而女主角的肉體沒有受痛苦是關鍵。肉體上沒痛苦、和家人在一起、做令自己快樂的事,是重症病人最想要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希望能發展至讓每個人死前不會受苦。
電影比想像中好看,最後一幕拍得很好,令人神傷。最近聽人說如想令人哭,先要令對方笑。這電影也有此效果。
教徒之所以被人鬧,其實是因為大家都對教徒有期待。
回覆刪除我以往對教徒都有很大的期待,不過轉念想,其實教徒也是普通人,也有人的種種弱點,才令我沒有那麼上頭。
某次與一位基督徒講起有基督徒向臨終的佛教徒親戚傳教,我說不應該(要傳也最好早點傳),那基督徒聽不明白。我說那就等於有佛教徒向臨終的基督徒傳教,對方即說不可接受...... 但我明白為何那人會這樣。基督教的教育太根深柢固,她覺得自己是盡最後一分力去拯救病人的靈魂。
刪除是啊,其實教徒也是普通人呢。
有幾多名人高官係教徒, 佢地有無為拆教堂、十字架出過聲? 01尋日仲有報導某教會仲不停買樓, 買親都係豪宅, 仲有翁小姐揭露個D, 睇得多真係對"宗教人士"好失望
回覆刪除有時患病, 不但身體受苦, 精神都係, 唔係好多人接受到, 我一位朋友就是, 自患病, 做了手術, 化療, 抑鬱亦隨之而來, 幾年過去, 身體康復, 不過心理卻仍未痊癒
耶穌當年是不服從權貴的,會說連法利賽人偽善、富人難上天堂,寧死也不會不認主。但要如此做犧牲很大,所以現今很少教徒敢如此反抗。
刪除患病會同時影響生理心理,好慘。又,這世上存在這麼多古怪疾病,很可怕。會覺得神很殘忍。
神可以信, 教就無謂啦. 好多教徒只是聖經偶像的崇拜者, 無啲信德. 把自己影射在神上. 是侮辱神聖^^ 犯咗驕傲了
回覆刪除教會都係由人組成, 可以好好, 也可以好黑暗。 我以前有返教會, 總覺得有嘢唔講得, 冇咩討論空間, 好束縛。 當然有好開通嘅教徒, 但我俾果啲好strict嘅嚇親。
刪除苦活不如好死, people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die. 人老,無錢又有病, 㗨好又能多幾多年? 真係財散人安樂. when it is time, people need to learn to let go.
回覆刪除人老冇錢又病好慘。 但安樂死涉及道德, 又驚難規管, 所以好難實行。
刪除明知無得醫, 醫好都無幾多年其實只係花錢. 真係好無道德. 由病人或法定監護人作主吧. 人的苦惱就是放唔開, 八,九十歲好死是褔氣. I wish I could. anything longer turns into punishment. 人生就係去揾出每個平衡點.
刪除有病點都係慘。
回覆刪除係啊。 但大部分人逃不過。
刪除溜書店時,看到了陳浩基新書,可有入手 ?
回覆刪除知道他出了書,但不知已來到香港書店,還未入手。
刪除剛入手並看完的,是「古籍研究社」系列的最近一本《遲來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