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

香港人寫的執屋書︰《執屋:50個告別雜物提案》


一邊適應香港,一邊處理雜務和執屋並不容易。為了獲取一些斷捨離的靈感,我找了兩本書來看。

第一本是阿橙的《執屋:50個告別雜物提案》。

首次接觸斷捨離的書是在十年前,第一本看的是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她的斷捨離和摺衣方法現已傳到歐美,更被Netflix拍成劇集,但我卻一直沒有跟著做,因為將家裡的同類雜物全部取出來是項大工程,要非常有決心才做得到。而且我也不大信服「怦然心動」法,覺得這方法可能有助減少雜物,但無助減少購物。

到我再次想斷捨離時,便挑了阿橙的《執屋:50個告別雜物提案》來看。幾年前已知道香港有這位幫人執屋減物的諮詢師,但到前陣子看ViuTV的《Go執事務所》才算是認識她。我覺得她除了擅於執屋,也是個有趣的人,加上她教的執屋方法較適合香港人不像近藤麻理惠般極端,便有興趣看她這本教人執屋的作品。

阿橙在序中說,「執屋沒有單一的必勝方法...... 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她提供的執屋貼士是「一些能夠實踐和長期維持的改變,讓大家認清自己的心結。」很謙虛,能說服我。除了執屋「手法」,我也想知道「心法」,因為很多時候是自己不捨得丟棄物件。

此書共七章,頭六章講概念和方法,她提供的貼士簡單又實際,雖然有些建議已聽過(如不要貪心,每次集中執拾一個小地方。),不過有她再次提醒也是好的。有些行為是不良習慣,如將手邊物品隨手放在餐桌上或地上(她戲稱這些雜物為「人工島」和「主力牆」),需要戒掉。

很多人不捨得丟棄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她說「我們不用憑藉確切物品才能令自己記某人某事」。在第七章「雜物判官篇」中,她分享了自己告別舊物的經驗。她從處理童年物品講起,講述自己由「不捨」變「捨得」的心路歷程。她棄掉毛公仔、漫畫、遊戲機、lego等物品的過程,是一個「告別童年」的儀式。除了童年,她告別的還有校園、光輝歲月、興趣、時代產物和一些曾經喜歡的身外物。讀的時候覺得很有親切感,因她提及的很多舊物也是我有收藏的,如毛公仔、舊同學的信件、舞台劇場刊和自己畫的畫。看完這章,更加確定她是個有趣的人,想與她做朋友呢!

最後要補充的是,她不是叫大家棄掉所有紀念品,而是只留少量能喚起自己記憶的。至於朋友送的禮物,接收到對方的心意是最重要的。不能丟棄別人送的禮物這個心結,我一早已解開了。

12 則留言:

  1. 當年執屋時, 更尋回很多老遠的記憶, 就像 Inside Out 的 Bing Bo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本身有留下一些教科書和讀書時抄的筆記,後來狠心棄掉了。因為沒有用,記念價值也不大。但朋友仔寄來的信件我到現在仍捨不得掉。

      刪除
  2. 留得千日終須一掉. 如果能把它收起來,就可以把它扔掉. 追尋已往的兩個手提箱行李的人生.

    回覆刪除
  3. 我沒太大不斷不捨的煩惱,除了書,其他物件,捨棄時通常沒被甚麼牽著。

    回憶裡的牽絆,有些倒真不易徹底放下。

    至於物件,始終,執拾逝去親人的遺物,才最是難熬。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回憶裡的牽絆,會在想不到的時刻浮上心頭。

      我還在煩惱怎樣執拾紙張。

      刪除
    2. sometimes sweet, sometimes haunted.

      刪除
    3. 我又打漏一粒字,應是意想不到的時刻。
      控制不了。
      是的,"sometimes sweet, sometimes haunted"。
      前天到了同事家中玩樂,看見年輕同事們瘋狂唱K、互開玩笑,勾起了一些回憶。

      刪除
    4. 之前有關coco的所有東西我都不捨得丟掉,但現在開始要學會放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