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星期一

周冠威《時代革命》

我寫網誌通常都需要一段時間醖釀,未試過即日看戲即日寫心得,但今次忍不住了,快手寫一篇。如文筆不通或有錯字(可能比平時更多!)請見諒。

《時代革命》是不可能在香港播的了,難得我在加拿大,加上朋友買到飛,才有機會看。早上八時半的場,朋友一早來車我,但有很多人比我們早。見到戲院門口有一列長龍,有點感觸——很久沒見過香港人聚在一起了!

這套紀綠片按時序和分主題講述這場社會運動的來龍去脈,.由運動的遠因 (港人日漸失去自由,對政府累積不滿)講起。讓住在外國的港人或外國人更了解這場運動。

導演訪問了運動的抗爭者,最有名的是戴耀廷,還有其他在這場運動中才讓人認識的立場姐姐、守護孩子行動的陳伯、社工陳秀虹和831那天在港鐵站外求警員放他入內救人的年輕救護員。不過更多的是需要遮蔽樣子不讓人認出的無名抗爭者。他們在運動中有不同角色,有走得很前的,亦有在後方支援的,也有擔當「父母」角色的。

這套紀錄片令我驚訝的是有很多場面,鏡頭都距離很近(部份片段由受訪者提供),收音亦很清楚,也見到一些應該未曝光過的場景。

電影拍得平實,沒有刻意煽情(以我的標準來說),我和朋友比想像中看得冷靜。有些場面特別令人感動(例如年輕救護員護送中了催淚彈的老人到安全地方的一幕),但我想不到見到羅冠聰的鏡頭會如此感觸,可能他曾讓我為我帶來希望。救護員弟弟的轉變也令人難忘。本身純良正直的他,親眼見到警察的冷漠殘忍、親耳聽到警察的謊言後,人也變得苦澀,仿佛看透成人的虛偽。另外,有一場我和朋友都喜歡,是導演用鳥瞰鏡頭展示be water意思的一幕。

看完戲,我和朋友去了吃日本菜 (我這裡的朋友很少碰面,也很少外食,所以當終於相約外出吃飯時,朋友大都想吃好些,會光顧心儀的日本菜館。),也逛了街,心情愉快。想不到的是,電影有後座力,令我越想越多,忍不住在這裡寫出來。

有朋友在外地看這套戲時拍照「打咭」,但我完全不想。在香港的朋友看不到這套戲,我為何還要炫耀?(就算不是這樣想,也有這個效果。) 我也有種不知如何向人分享的感覺。香港人面對眼前的疫症和政府的抗疫政策已煩得要死,那裡有心情再回想這場運動?我甚至覺得這是個傷疤,不想去碰。碰了覺得痛也不用聲張,自己痛便可。沒有想你再提這些事。看戲時,感到片中那種激烈的情緒與現今的香港有很大落差。現在,在香港的人可是提也不會/(敢/願)提起這場運動。

片中出現大人向少年道謝,說感謝他們的犧牲與付出,並感到內疚的一幕。我覺得聽在少年耳中,這些說話「難聽過粗口」。因為就算時光倒流,很多大人仍然不會走前一步,仍然會因為種種現實問題而不會作出犧牲。他們只會再一次向少年道謝和感到內疚。我也是不願犧牲的成年人,我也有這種內疚。但我覺得不應尋求年輕人的原諒,為什麼還要給「原諒」這個擔子予他們?我們應該帶著這種內疚生活,或做點什麼令自己不再那麼內疚。

我有位藝術人朋友表示自己支持這場運動,但她連行近和平集會的現場也不敢,因為她怕吃催淚彈。但我心想,你連走近群眾、直面真實也不敢,你怎能說自己支持運動,你畫的支持運動的圖畫又代表了什麼?也有朋友很快地決定移居外國,但離港之前,為了方便,也要下載剛推出不久的安心出行。那又是為什麼?

當然,很多人說大家都是同路人,不應比較,而且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我也有很多妥協的行為,可能在某些人心目中也是膽小又虛偽的人吧。

有朋友說,這場運動感覺上是很久以前的事。可能要套用以前紀念六四的這一句—「不敢回憶,未敢忘記」。

15 則留言:

  1. 想起當時雖然在十萬八千里遠, 依然日日睇live, 元朗地鐵那一幕, 相信以後都不會忘記
    現在反而很有無力感, 不想看新聞了, 實際再也沒有「新聞」
    如果我是年輕父母, 我想我也不會再待下去, 實在接受不了目前教育「方法」
    友人有次對我說, 她享受過自由、經濟成果, 算是不錯啦, 只感慨新一代未必有類似的機會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在加拿大的香港朋友雖然身在遠方,但都很關心香港,一直有留意香港新聞。他們看的香港youtube channels比我多很多。
      我和我認識的很多人都有這種無力感,有幾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已不大看新聞。眼前的難關已教人應接不暇。
      我也出生得早,享受過自由和經濟成果,新一代好慘。

      刪除
    2. (之前都講過) 我全部所謂的新聞與評論都會看,連文匯大公也會看。

      世上有些東西,你不去接觸,不是因為立場不同,而是因為水平太低。

      我對低水平的,以至明知是政治宣傳、是扭曲、是謊言,都會看。越是黑暗,越要死命瞪著它。

      刪除
    3. 是「越接近黑暗,越真實」嗎?
      我做不到啊,心臟不夠強大,見到某些詞彙會血壓飆升。

      刪除
  2. 香港人主演,香港人最應觀賞,偏偏香港人就睇唔到。這就是殘酷與荒謬。

    幸好四月一日至十日,全球多處同步放映。

    有一天,全世界所有人都會睇得到。唔好死,一定要等到那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見有海外朋友看此電影後「打卡」上載面書,但我不想再刺激在香港的人。也不想寫觀後感(這篇是用來抒發情緒的),因為很多人都沒機會看。
      到了四月,我在英國應有一些朋友會看,到時候可以和她們討論。

      刪除
  3. 不敢回憶,未敢忘記

    這句是真的,真的不敢想起那些日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完這套,有種鬱悶感,不知道可以說什麼的感覺。(所以才匆匆寫了這篇,到現在仍重看未檢查錯字。)

      刪除
  4. 我同台灣朋友全部都睇過了,私底下都有同我討論套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你"的"台灣朋友嗎?
      我很想與在香港的朋友討論呢~

      刪除
  5. 有冇睇少年? Are most of the kids from upper and middle classes? I am kind of surprise how many of them were about to get out. The problem with the movement is that it is not related to economic and will have difficulty getting support from labor or business :( The only realistic option for them is to go oversea. The HongKongers insurance from the 80s are paying off now. I still have the Lessons In Dissent DVD. It should be almost 10 years ago and no one care to listen :( During the Q&A, I asked what do the parents of these kids think? Are they doing enough for they own kids and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Children always pay for the sins of their parents.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未看《少年》和《Lessons In Dissent》(你講完我想找回後者看)。
      同意"children always pay for the sins of their parents"。
      很多大人沒有改變世界的勇氣,一早妥協了,但少年人覺得這是他們的未來,他們不能妥協,若不反抗便完了,所以他們勇於走出來。
      我覺得我們這些大人對他們有所虧欠。

      刪除
    2. 所有動物都能生, 同時下一代的成敗多是各安天命. 時代革命 is now available online. The scope is still relatively narrow but at least it captured a moment of Hong Kong history so people cannot forget.

      刪除
  6. 少年 will be showing in the US in late Jun to Jul :) can't wait.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看《濁水飄流》(Drifting)、《手捲煙》(Hand Rolled Cigarette)、《殺出個黃昏》(Time)和《緣路山旮旯》(Far Far Away)。掛住港產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