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indle看書有一個奇異之處,就是我對書的長度沒有概念。只有當那本書十分十分長,看了很久也未看完的時候,我才會察覺。因為這不是實體書,看不到書的厚簿。故The Brutal Telling這本書很長,是事後我在Amazon看讀者留言時才知道的。這本書反應兩極,有人很喜歡,有人則說這本書難捱,說他們以後都不會再看Louise Penny的小說。這不會是我的最後一本Louise Penny,但兩種看法我也了解。
喜歡的人,是欣賞Penny的寫作風格,喜歡她將詩、畫、雕塑、音樂、美食等元素融入故事中。我就是如此,每次都學到新知識。這個故事便涉及一批珍貴的古董,更旁及加拿大著名藝術家Emily Carr以及住有原居民Haida族的Queen Charlotte Islands(Haida Gwaii),令我知多一點加拿大歷史(在加拿大讀書時反而沒動力去了解她的歷史)。不過,有讀者覺得這一切並不能補償故事橋段的不足;偵探小說不應只靠這些來吸引人,橋段才是最重要的。此案與文學和藝術有很大關係,解謎方法有詩意,但感覺脫離現實。不過,對於喜歡看佈局精密、查案過程嚴謹的偵探小說的讀者來說,此書未免令他們失望。
今次的疑犯之一是三松村居民Olivier。他在第一集已經出場,不過作者對他的同性戀人Gabri的描寫要多得多;選他做主角很聰明,因為我們對他認識不深。我們只知他是個英俊、沈默的nice guy,比Gabri精明,比較在乎錢,就這樣而已。在這個故事中,作者終於向我們揭示他的過去(就像上集揭示Peter的過去),將他描寫得亦正亦邪。一開始,讀者知道他與受害者認識,但他卻向警方隱瞞此事。為什麼?究竟是他犯下殺人的彌天大錯,還是他沒有殺人,但卻因利益關係想隱瞞了部份真相?我不知第一次看Louise Penny的讀者有何感想,但老讀者對書中人物已產生感情,不想他變成凶手,也不想見到他如此不快樂。還有,Gabri是個討好的角色,我們都不忍心見到他受苦。如Olivier被證實是個壞人,那麼與他相戀十四年的Gabri怎麼辦?
作者成功地營造懸念,讀者一直摸不透Olivier,不道他沒有說出來的是哪些話。但對首次看這個系列的讀者來說,凶是是否Olivier對他們也沒影響。
故事結尾寫得不太好,Gamache一次過講太多話,將行凶動機分析來分折去,但實質發生的事卻說得不夠。如凶手的說辭有什麼漏洞?為何一個證人也沒有?其他人疑犯的不在場證明是否成立?為什麼將屍體這樣搬來搬去,卻沒到留下痕跡?那些巧合之處怎麼解釋?
後來發現,原來故事留有尾巴。我不能不看下一集啦!
令我想起北村薰的推理小說,也是受眾兩極。推理是配角,其餘的才是主角 (譬如《六之宮公主》,芥川龍之介及菊池寬二人教勁的事跡才是主軸。又譬如《空中飛馬》裡的〈小紅帽〉,要寫的全然就是人性的可怕),很多推理愛好者是不滿足的。書寫亦然,北村薰文筆精緻流麗,讀「北村流」,解謎未必是終極樂趣,而更像是賞析文學哩 (讀連城三紀彥,則二者兼備)。
回覆刪除沒看過北村薰呢~ Penny的小說追看性強,第一本我明明覺得普通(雖然很多人都讚好),但還是想看第二集,然後一直追看下去。她在第二集想的殺人方法(在雪地上玩curling時令受害人觸電)蠻有趣,很難執行,但解謎時卻三言兩語帶過,講得很簡單似的,不大令人信服。心理方面她寫得較好。
刪除想起松本清張的《天才女畫家》,看完沒死人……有種被騙的感覺。
回覆刪除又想起早已不看的赤川次郎,有很多類似成長的系列,但說到詭計的水平……
看完竟然沒死人?克莉絲蒂好像有一本偵探小說也沒死人。
刪除赤川次郎我只看過幾本,不喜歡,就沒有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