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hkiff】《青春毋須身份證》(Identity Card)



《青春毋須身份證》(Ondřej Trojan,捷克,2010)官方介紹:


70 年代的捷克,社會主義最張牙舞爪。四同窗少年15歲,到期領取蘇聯的「恩物」──身份證。那表示,自由歲月一去不回來,身份證會記下你的一切,監控你的一切,讓警察可當街侮辱你、拳打你。影片追蹤四少年純真失落,至18 歲拼命逃兵役的歲月。猶如早熟嬉皮,他們的態度,是依然的樂與怒,是一頭長髮,是撕掉身份證的裏頁。反父母,反老師,反合模,反白痴娛樂,一件件少年反事,其實樂事,面對鐵腕體制,更戲劇化更荒謬可笑之外,更不能小看年少氣盛,那是勇氣來的。

這套電影是臨時起意看的。在捷克的幾套選片中,想選一套來看,但有些與其他電影撞期,有些不感興趣,到看完《骨肉同謀》那天回到家,心情有點鬱悶,見《青春無毋身份證》當晚有一場,想了好久,終於買了票。下午看完電影晚上九時再看一場其實頗為辛苦,但電影節一年一度,去盡啲!況且,這是套青春片,電影海報色彩繽紛,應不會太沈重。


電影好看的地方在於它以青春片的形式反映70年代捷克的社會狀況。這是四個男生的成長故事,他們是都有反叛基因。一個家裡有反叛阿哥,跟阿哥學會一些小技倆,足夠他成為領袖角色。一位是詩人,寫的除了有情詩,還有搞鬼的鹹詩,如被學校查到是會罰的。一位是古典音樂好手,成績好卻一如所料運動不佳。還有一位是故事的敍事者(主角)。電影除了展示他們的年少輕狂,亦花篇幅描寫他們的家人,特別聚焦於主角一家。主角那位暗地裡想逃離捷克的父親最是搶眼。


作為一部反映社會實況的片,此片令我們這些外人了解捷克當年的情況。捷克青年對美國流行文化趨之若鶩,美國流行音樂是他們的精神食糧。他們偷偷參加一場流行音樂的秘密表演,卻與其他年輕人被警察攔截歐打,頭破血流而回。那時學校保守,年輕女教師因為體諒學生的反叛,加上太有正義感,成為了學校政治的犧牲品,被辭退了。主角的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央求父親替老師說項,但父親怕惹禍上身,影響他們一家出國旅行的簽證,所以採取「必要的沈默」,兒子因此生他的氣。但峰迴路轉,原來父親不是想去旅行,而是要帶一家人秘密逃離國家。結果他們的行動被海關發現了;出國不成要被審問,父親因此中風。兒子這才開始體諒父親。而父親雖然中了風,但對兒子的體貼始終不變。這一段令人感動。

作為一部青春片,此片講述了成長要付出的代價。隨著中學畢業,四個少年要面對成人世界,reality bites。香港人很難想像年輕人對服兵役的恐懼。兵役,對他們來說比死更慘,比被警察查身份證可怕百倍。如其中一位男生所說「我們四個任何一個人進去,是會死在那裡的」。兵役不會殺人,但他們一來體能不好,操練難捱。二來他們都有free-spirit,在裡面,能遇上志同道合的人嗎?軍訓會將他們變成另一個人嗎?其中一個男孩的哥哥,服兵役期間休息一天回家,發現弟弟穿了他的牛仔神,將他心愛的美國流行曲唱片借走了,即時崩潰。需知他在軍營時天天都盼望重溫這兩種享受。想想多可憐!


我嫌四個角色的描寫不夠深入。聽說四個男主角是電影公司花了半年找回來的,他們找回一個靚仔來吸引觀眾,另外三位則是外貌普通的。那靚仔因為外貌關係(都可以做明星了),輕易地奪走觀眾注意力,鏡頭又好像時常落在他身上。詩人看上去年紀最小,但他有才氣又多情,比靚仔還搶眼。另外兩位則面目模糊。成績最好的最後死了,我才發現,咦,他之前做過什麼?觀眾連為他哀悼也來不及,令我不禁同情起這個角色來。主角也有點面目模糊,不過電影對他的家庭著墨最多,加上他與父親的互動感人,加回分數。捷克文姓名難記,電影採用英文字幕,我追不及字幕,一直記不到他們的名字,這對我了解角色也有影響。




2 則留言:

  1. 極權國家裡的叛逆少年,這題材本身已有自足的顛覆性。那個年頭,大西洋彼岸正爆發迷幻運動,花孩子們都活在七彩繽紛的世界裡,steve jobs正在發他的宇宙大夢。而在東歐,少年卻被鎖在鐵幕,只有紅與黑,沒有樂與怒。

    蘇共瓦解,我們有幸走訪捷克,當看到有點年紀的人活在自由空氣中,卻想著他們花樣年華時,又是一個何許蒼白的人生?

    回覆刪除
    回覆
    1. 片中孩子們的班主任也很年輕,她包容學生的反叛,自己其實也嚮往西方自由的世界,最終被革職。
      我想起了文革時期的中國年輕人,也很可憐,有些人一生都毁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