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轉載:舒琪<<影評(人)死亡事件簿(一)


早前想過這問題,最近便在《明報》看到舒琪的這篇文,引用如下:


【明報專訊】在網上讀了一連串的文章,都是有關影評人在美國逐漸消失/死亡的現象。這裏的「影評人」,指的主要是固定為報刊撰寫電影評論的受薪作者。「鹽湖導報」(The Salt Lake Tribune)影評人Sean P. Means(外號「草蜢仔」)在他的部落格裏(http://blogs.sltrib.com/movies/),便指出,在過去兩年裏,不論是因劈炮唔撈、被炒、不獲續約、吃「肥雞餐」、被調職或宣告封筆(退休)而先後離職的美國影評人,多達28人。其中不乏全國性發行的大報作者,最廣受談論的有「洛杉磯時報」的Kevin Thomas、「村聲」的Dennis Lim、Michael Atkinson與Nathan Lee 、「芝加哥讀者」的Jonathan Rosenbaum和「新聞周刊」的David Ansen。那篇文章借用了《無間道風雲》的原名(The Departed)作題,語多調侃,可說是文人相輕又一例。


但28人的確是個叫人咋舌的數字。重災區似乎是一直執美國文化牛耳的紐約,其中「村聲」的情尤其嚴重:佔了刊物比例幾近五分一的電影版,全職的影評人只剩下J. Hoberman一人。問題是「村聲」(與它在五十年代中期創刊時相比)並非什麼辛苦經營的獨立刊物,而是一家擁有十七份報紙的媒體企業。在它最光輝的日子裏,「村聲」是美國最富知識分子味道的流行讀物,以辭藻尖銳、大膽敢言的報導文學和政治、藝術評論見稱;電影方面,倡導「作者論」的安德魯‧沙里斯(Andrew Sarris)便是以「村聲」為基地,而刊物每期的coverage,也遍及所有非主流放映及活動。至於紐約,在過去更一直是影評界的龍頭。有過數不清的例子(《巴黎最後探戈》、羅拔 ‧阿特曼、白賴恩‧迪‧龐瑪的電影、歐、亞進口的藝術電影,近期則有《竊聽者》、《二百萬奪命奇案》等),是全仗紐約影評人的支持與吶喊,才有得見天日、甚至吐氣揚眉的結果。


有關影評人的角色、影評人能有多少影響力、影評人與電影作者、觀眾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其實不時都會被拿出來討論一番,特別是當一部評論上全面被批、但卻在賣座上大殺四方的所謂「Blockbuster」出現時(《海盜王》、《變形金剛》)。在西方民主社會裏,評論是民主的基石,是一種傳統。理性的批評可以引發出有效的論述。電影評論的消失自是一項危險的警號。但觀乎香港,影評其實早就無聲無色地壽終正寢,似乎未嘗有過任何討論(更遑論什麼警號了)。讀上述這些文章,未免不無幾分感概。


(之一)


舒琪


(轉載自2008年4月13日明報網:http://ol.mingpao.com/cfm/star5.cfm?File=20080413/saa02/mee1.txt


1 則留言:

  1. 影評其實早就無聲無色地壽終正寢 - RIGHT to a certain extent... it seems that HK people do not spend much time thinking and writing about films seriously... However, some movie lovers write about films in blogs and I think it is a good phenomenon.
    [版主回覆04/22/2008 03:19:00]網上很多blogger寫的影評比雜誌上寫的遇有深度, 而且都是無收入地寫, 可見都是喜愛電影的熱心人.
    記得以前追聽電台影評節目<<大把戲>>, 觀眾可打電話上節目講觀影感想, 很懷念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