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台灣都會吃台灣小吃,但仍然覺得自己對台灣菜認識不深。香港的台灣菜餐廳大都賣牛肉麵、擔仔麵、滷肉飯、炸豬扒飯,再添幾樣受香港人歡迎的小吃 。但又很少見到有魚羹。明明台灣有很多海鮮羹和肉羹。去了台灣很多次,記得的都是小食。那台灣人平時在家裡都是吃什麼的?不會是小食拼盤吧!有機會真要研究一下。
我去旅行不會計劃每一餐吃什麼,只會選定幾間,其他時間「行到邊,食到邊」。今次事先上網找了幾間想吃的,第一晚便去了吃北港蔡三代筒仔米糕。之後去完鹽埕區的景點時,順便去吃阿進切仔麵。然後花了點時間搜尋評價好的臭豆腐店,最後選了大立百貨前附近的旺角港式臭豆腐。雖然叫「港式臭豆腐」,但在香港其實吃不到。
北港蔡三代筒仔米糕︰筒仔米糕的外表不大吸引,m不過吃上去是好吃的,但我想吃的其實是碗棵。(我將兩者弄混了,以為米糕是碗棵。) 第一次吃蒸蛋湯,喜歡!一向喜歡湯湯水水的食物。苦瓜排骨湯也很美味。
這家是有名的排隊店,當晚也很熱鬧,不過比想像中快找到位置。用餐區域像大排檔,要與其他人搭枱,但因此感到自己好像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
阿進切仔麵︰
阿進切仔麵吃的是黑白切。黑白切是豬的內臟,上菜時見到這麼多內臟,其實嚇了一跳。不過,我真的什麼未吃過的菜式都有興趣試。既然是當地的庶民美食,也想試一試。我還是第一次吃豬軟管呢!
吃了酥炸臭豆腐和清蒸臭豆腐。酥炸臭豆腐選了醬油味。廚師會在豆腐中間挖洞,淋上醬油和蒜泥,以泡菜伴碟。與香港的做法不同。香港的比較簡單,整塊炸好瀝乾油後,便點甜醬或/和豆瓣醬吃。香港好像找不到清蒸臭豆腐,我是蠻喜歡的。味道比較細緻幽微,吃完後有餘韻。
值得一提的還有書店喫茶一二三亭的甜品,圖中為和菓子「一抹」,賣相精美。
上回去台北鼎泰豐新店,也喝了苦瓜排骨湯,同樣的很清甜。
回覆刪除度小月在港的價錢不菲,跟台灣的定位可能有點不同,結業也很正常。反正,現在兩餸飯就是王道,什麼檔次的食肆總要沾沾水。
自問正宗台式的食物不算很合口胃,所以不會很在意找吃。
吃過香港的度小月,的確比台灣貴,但好像未去到十分貴的地步。
刪除在香港最受歡迎的台灣食物應該是手搖飲品 (台灣人稱為「飲料」)。我本來沒有特別喜歡,但從台灣回來後想念台灣,也特意買了來喝。
上次去台灣晚晚吃蚵仔煎,台北台中台東的都有吃過!XD
回覆刪除原來我差不多每次到台灣也會吃臭豆腐。
刪除今次也有吃蚵仔煎。吃臭豆腐和蚵仔煎好像變成去台灣的儀式。
蚵仔煎與手搖廢水都是台灣的國技 :D (其實還有無數。而閩菜台灣道地化已成一個系)
刪除話度小月在港結業「其實係好消息」?咩邏輯?!他們的水準不很統一,記得當年台北忠考店就比其他店好吃。
回覆刪除上月去台北時,駐台中的朋友(她最近一次全城事件成了當時的名人)叫我來台中帶我吃東西,順道見見人,可惜沒時間。亦有朋友說吃貨要去台南。妳也有去台南,化身吃貨了,真好!
我在台灣只吃過一間度小月,是台南的旗艦店,覺得味道不錯,但未至於很難忘。始終覺得自己對台灣菜認識不多,不太懂判別好壞。
刪除想試到度小月同鼎泰豐嘅真正味道,係一定要去台灣先可以品嚐得到。😆
回覆刪除對啊!兩間都在台灣去過。當年帶過父母去永康街的鼎泰豐。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