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劇透)
《過時。過節》的第一幕,主要角色出場—母親(阿玲)、父親(阿真)、長女(阿琪)和兒子(阿陽),一家四口正準備驅車到圍村的祖屋與外婆(阿玲的母親)過年。觀眾透過一程車來認識這家人。阿玲在家裡最強勢,駕車的是她,安排大家上車的是她。見後座的丈夫捧護著腿上的一大盤鹹湯丸,看不過眼,便命他將之放在車尾廂,不容反對。在途上,阿玲說她約了新屋的裝修師傅傾裝修,著丈夫阿真同來。阿真慢慢地從袋中掏出記事簿查看,慢慢地說他當天沒空,卻沒說明是什麼事。阿玲火起,話題扯到阿真失業多時還懶懶閒不找工作,怪他當初提議買樓,現在既幫不到手供樓,連幫忙跟進裝修事宜也不肯,一口氣將內心的怨懟話傾瀉而出。
讀中學的阿陽仿佛見慣不怪,用冷靜的語氣為父母調停,更帶點諷刺地稱他們為「陳生、陳太」。可見這情況經常在家中出現。在兒子詢問下,才知道阿真當天剛好約了師傅理髮。為什麼要在當天理髮呢?是因為他第二天要去見工。原來道理在他那裡,像無力也像懶得反駁,慢吞吞地兒子問一句他才答一句。其實是妻子一開罵,他便插不進嘴。而阿琪則一直戴著耳筒旁觀著,好像想魂離車廂,可見她一直依靠弟弟來處理父母的爭執。
很欣賞導演短短一幕便帶出這家人的關係。在妻子開始數落丈夫時,我在心裡大嚷「不要,不要在車上嗌交啊!」因為我試過在車上和家人吵嘴,真的令自己差點失去理性,顧不得駕駛安全。母親那些傷人自尊的說話以及「將所有嘢吵埋一碟講」(丈夫剛好沒有空陪她見裝修師傅,她便扯到丈夫失業一事上。) 最是討厭。阿真在家裡是弱勢,他被妻子這樣罵也沒什麼反應,可見是習慣了。他連反駁說話也是平靜地慢慢道出的,但這樣的「慢郎中」態度對著在氣頭上的妻子,只會令她更勞氣,或會覺得丈夫是在消極抗議。但阿真根本不知道怎樣應付妻子的怒火。
接下來到了祖屋,見到外婆和舅父仔。導演也用短短幕讓觀眾知道原來外婆也是個強勢和控制慾強的人,因此想到阿玲可能是受她影響才變成這樣。而且她的丈夫是外婆替她選的,外婆替女兒選了個「乖仔」,但沒想到夫妻相處的學問有很多,不是有個「好老公」便成。
接下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令舅父仔和阿玲分別情緒爆發,舅父仔受不了母親對他的不信任,你得收拾行李離開。阿玲手指切傷但見阿真毫無反應,於是向他提出離婚。阿真一時激動,拿了一把菜刀出來揮舞,舞刀的一幕被兒子看見了......
時間一轉已是八年後,這對夫婦仍然在一起,但丈夫睡客廳。女兒阿琪結婚又離婚後回來同住。兒子阿陽原來自那件事之後便離家出走,沒再回來,每年的冬至飯也不再出現。而這一年的冬至飯,舅父的女兒(表妹)從英國回港參與。她想勸阿陽今年與大家一起吃冬至飯,到底阿陽會否改變心意呢?
今年能否齊人吃冬至飯,阿陽是關鍵,不過電影對每個角色都有描寫。我最深喜歡的是電影描寫他們如何溝通失效--對家人有愛卻不懂表達,並因為這樣而感到寂寞。
先說姐姐阿琪,我與她有點像,同樣害怕衝突,也渴望旅行帶來的自由。我明白她為何受自由自在、開朗隨興的流浪男孩吸引,但她與那個男孩在一起,只是想再一次藉著他人尋找解脫,只是找回頭路。因此,我喜歡電影讓流浪男孩離開她,讓她上了寶貴一課。她要做到的除了是找回自我,走出自己的路外,還要學習勇於向父母講真話。就算會惹來母親的責罵或嘮叨,也要勇敢表達。
阿陽的行動較難理解和令人同情,我見有些影評質疑他太固執︰有沒有必要因父親的一時之氣離家八年?他對表妹說他是想給父親一個教訓,讓他不會再這樣子對待母親。但我覺得裡頭混雜著其他原因。可能他怕回到家,要再次面對關係不好的父母,又要再充當他們的和事佬。而且他也說了,他不知道要怎樣回家。可能習慣了一個人,要有很大的動力才能令他改變。而且不回家,他可以繼續逃避,回到家,他便要面對自己離家多年這件事。我覺得他只是不想面對。
他不肯見父親,卻在自創的VR的遊戲中與製作了一個虛擬的阿真出來,向他說心底話。不過,這個遊戲真的有助溝通嗎?他製作的遊戲說服不到我。我覺得這可以作為一個練習,或一種情緒發洩。最終,你需要在現實中踏出一步,找對方溝通,才有望改善大家關係。這遊戲突顯他與家人溝通不到的失落。他是很執著,屢勸不聽,但我不會怪責他。
阿玲是個難相處和較難獲得同情的角色,但在她當鐘點女傭的家庭中,她卻展現了溫柔一面。僱主買拖鞋給她,僱主的兒子送貼紙給她,都令她獲得了一點家庭溫暖。可惜她偏偏不懂與家人溝通。很多人都是這樣,因為對親人的事最上心,所以要求會提高,會恨鐵不成鋼。因為太熟悉,相對太長時間,所以會變得不客氣。阿玲可以付出愛,也需要愛,但她在家人面前太強勢,影響了大家的關係。
阿真最令人同情,因為他要經常忍受妻子的語言暴力,又不知怎樣勸回兒子。他愛家人,但不懂表達,也不懂應付妻子 (其實賴皮些,肉麻些可能work。) 。他對家人的愛,是默默表現出來的。
而我覺得最感人的是表妹Joy與嫲嫲(即玲的母親)講出父親未來回來的真相那段。阿玲又用了錯的方法去處理(隱瞞母親)。是Joy的坦白,才令嫲嫲釋懷。我喜歡螞蟻的意象*。螞蟻是母親與兒子的一個連繫,看蟻是母親在舅父仔小時候啟發他的一樣興趣。母子的愛本來是如此單純,到最後大家生了嫌隙,十分可惜。
我很喜歡這戲,喜歡貫穿電影的淡淡哀愁,喜歡有心思的鏡頭設計,喜歡結局的處理。知道電影改編自導演曾慶宏的個人故事(他像阿陽一樣離家出走),覺得他一定反覆思考過他所做的決定、「家」是什麼、應怎樣面對難以相處的「家人」、是什麼導致家人溝通失效等問題。謝謝導演將如此私密的故事與我們分享!
下一篇,我想多談一點這套戲,回應一下栗子妹的《爛影評如何爛》,敬請期待 :P
*這只是我的解讀
其實套戲開頭那場「大龍鳯」真的有嚇親我 (唔,話說那晚我包場看,所以膽子小一點~),不過其實挺寫實的。家人吵架拿刀完全不出奇,現實中氣到把電飯煲丟落街也有。
回覆刪除覺得會彈這套戲的人大都是中產吧?草根的辛酸他們哪會懂。
包場看戲,是會膽子變小的,理解!
刪除有人說那場架出現得太快,但那場架是阿陽離家出走的導火線,八年後,故事才正式開始,所以那場架不能拖太久才出現。
Gathering in any part of the world is somewhat like the American Thanksgiving dinner. People put up for it once a year :)
回覆刪除對啊,冬至飯就像Thanksgiving dinner,要和家人過。
刪除美國的感恩節大餐也像徵著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恩怨
刪除可能到處都是這樣。
刪除首先,我鍾意及欣賞《過時.過節》沒有像時下不少年輕導演拍的港產片,藏著很多所謂政治訊息 (例如《飯戲攻心》許多畫公仔畫出腸的 coding,我覺得 too much),而是很純粹地拍一部家庭倫理片。它能清晰敘述每段關係,和箇中矛盾。當然有些參差 (例如阿女與浪人那段便寫得不好),但就倫理關闡述而言,我覺得它顯然好過《飯戲攻心》(後者的高潮戲是那場飯桌超級大龍鳳,然而爆發之後,竟像甚麼也沒發生過!若最後要不了了之,那當初便不要搞到咁大,對嗎?)。
回覆刪除此外,這戲拍得頗有品味。許多細緻位很真實,很 touching。譬如最後父子和解,阿仔說今晚同你食,老竇問,喂,去邊到食?便寫得非常好。又例如,老公叫老婆俾些耐性,聽晒佢講嘅嘢先,而講的,不是甚麼臭道理,而是生活裡最日常的瑣事 (淋植物之類),這便很有力,很真實,似發生在自己身上般。
它的缺點,是很多位不夠「歛」,比較老套。如之前所講阿女與浪人那段關係很假,老 kol 虛擬孫仔出現令他抱住 edan 大哭,也不行。最差的角色是阿悅,完全是個完美的人,那有年輕人是這樣的?(雖然 angela yuen 演得極好);在這類環節上,它不夠好,遜於《窄路微塵》(但它是群戲,難寫得多)。總的而言,《過時.過節》很出色,值得期待這班底的下一部出品。
謝謝你的詳細分享!
刪除我也喜歡這套戲的純綷,單以去年看過的港產片來計,這套是我最喜歡的 (還未看《窄路微塵》)。《飯戲攻心》的高潮戲是很惹笑瘋狂,但如你所說,之後不了了之,沒有尾。
阿女與浪人那段,我覺得浪人突然消失,卻沒交待發生了什麼事有點奇怪。雖然最後阿女是上了一課,但我也想知浪人為什麼甩底。
老公叫老婆俾些耐性那裡很好,他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一向有老婆講冇佢講。而老婆這一刻才懂得停下來讓他說,但這是大家分手之前的對話,很悲哀。
其實我看到電腦的虛擬人像,不會當是真人。內地有個廣告3D投射了黃家駒出來,我頂唔順。所以在老 kol擁著虛擬孫仔時我有點投入不了。又,一題外話︰我看過一個大學生的科技發明展,有學生設計了一個app,說是幫助內向的人與異性溝通(即是溝女)。用家戴上VR眼鏡,便可觀看一段「男主角」與一個女孩相處的影片,女方講一句話,用家可從幾個建議對白中選一個,之後會導向不同發展。但是鏡頭角度很怪,「男主角」比女孩高很多,像個巨人般由高處望向女孩。原來那學生拍片時將攝影機置於頭頂(他說只能放這個位置),但單是這一點,便令我投入不了。而且與人溝通不是這麼容易便學到的,人的對話和反應千變萬化,不是幾題multiple choice便應付得了。
我見到有篇寫《過時.過節》的爛影評,也見到幾篇與我觀點不同的影評,很想反駁,於是寫了篇二千幾字的文章,還未整理。宜家唔知點算 :P
浪人是頭沒足鳥,最怕羈絆,女的愛上自己,如被糾纏可不好辦,於是立即便撇了。黃寶漳扮馬來西亞廣東話,完全唔似 (他那種講得歪歪哋,更似英文人講廣東話),我呢啲同馬華接觸得多的人,一聽就知唔係咁 :)
刪除原來答案就係咁簡單,我仲以為行多次山冇乜嘢 :P
刪除(女士們總以為自己可以令一個浪子留低......)
(等如傻男以為只憑床功就能征服女子 ....)
刪除過來搭訕。說起完美的人,窄路微塵中也有一位。理智告訴自己世間不可能有此等好人,但心裡又覺得世間還是有好人的,這種內心小劇場我好enjoy :P
刪除《過時.過節》我最深印象的是毛姐演的阿玲,集塵世間若干種悲劇女子的特質,想起便禁不住要嘆口氣。
阿玲真係,辛苦人哋,又辛苦自己。明明渴望愛,但又忍唔住咁強勢對身邊嘅人。
刪除那個浪子,我仍然希望會有一個鏡頭/一個表情,讓人知道他的想法。(唉,唔知道佢條界喺邊。)
身邊好多朋友就連幾個忠實鏡粉都話呢套嘢個劇情好誇張好難睇,但我反而覺得ok,可能係因為我屋企本身發生嘅荒謬嘢仲誇張過部戲嘅關係,最後不得不提Angela Yuen演得好好,佢絕對係近代最出色嘅本土女演員,但論型格我就鍾意談善言多啲。
回覆刪除呢套我唔係因為Edan而睇嘅。我唔覺得劇情誇張,可能啲人覺得屋企環境好惡劣、好窮,個男人要好似黃秋生咁款先會攞刀出嚟。(突然諗起《天水圍的夜與霧》嘅任達華) 我係覺得,只要過咗一個人條界就會出現呢啲事。
刪除係呀,現實生活中有啲家庭關係誇張過戲入面嘅。(打打下字,我走咗去重溫浸大教授殺妻案......)
型格我都鍾意談善言,同埋廖子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