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舞台劇觀後感常會覺得寂寞,因為未必能分享給看過的觀眾。而舞台劇又不像電影,錯過了便未必能看回 (除非那是像《捕鼠器》般的長青舞台劇 :P),有興趣的朋友只能等重演。但是,我想記錄低我看過什麼,以免多年後全忘掉。
早前看了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老婦還鄉記》(The Visit),宣傳單張上的劇情簡介很簡單︰「『億萬富婆』重返故鄉,揚言要捐出巨款幫助貧困的同鄕改善生活,可是卻開出一個令居民們震驚的條件⋯⋯」,主圖是一個面色青紫的女人; 她穿著皮毛大衣,手執煙托,斜睨著讀者,好像在謀算著什麼。文本來自瑞士的劇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是他1956的作品。我前陣子餓舞台劇,加上看過這個劇團的演出(《卡夫卡的七個箱子》(觀後感)和《伽俐略傳》),覺得對胃口,便邀請久未碰面的劇友同看。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不走寫實路線,演出較為風格化,無論是演員的面部表情還是肢體語言也較為誇張。劇團的signature是演員會將臉孔塗白,像戴上面具似的,不單令演出更戲劇化,也能讓觀眾清楚知道他們在演戲。據我所知,這是用來製造間離/陌生化的效果,以防觀眾因為過於投入劇情而未能理性地思考劇作表達的意思。這是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提出的主張*。他認為看劇不只是娛樂,而是有啟發人思考和改變社會的作用。
(圖片來自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導演陳恆輝在場刊中說此劇有荒誕和怪誕的成份 (他解說兩者的分別,但我看不大明白) ,有人說這是悲喜劇,盧偉力則說這是悲鬧劇。他說在現代,純粹的悲劇已「唔work」(我的解讀是說服不了人/不受歡迎),需要用喜鬧方式處理悲劇題材。劇中情境雖然荒謬,但反映了真實的人性。
(以下近乎全劇透)
居倫城是一個曾經富庶、現已沒落的小鎮,很多工廠倒閉了,居民變得貧困。有一日,在這裡長大的富婆佳娜·蕯贊拿臣夫人回鄕探訪。蕯贊拿臣夫人的第一任丈夫十分富有,在丈夫過身後,她繼承了龐大的遺產,成為「億萬富婆」。鎮民都覺得她這次回來,必定會捐錢給此城。城中的主要持份者,包括校長、巿長、神父、警長、醫生等,皆渴望她能令居倫城起死回生。其中,市長的接班人伊奧更是躊躇滿志,因為佳娜是他的舊情人,他覺得在這件事上,他會比其他人有更大貢獻。
蕯贊拿臣夫人終於到達了,她真的肯捐錢,還要是十億元,遠超居民想像!但是,她卻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交換條件,那就是伊奧的性命。原來她當年是受了委屈離開此城的。年輕的她懷了伊奧的孩子,卻遭伊奧狠心拋棄,被迫離開居倫城,淪落風塵。她只是因為運氣好,被富翁看中,才會變得如此富有。
今次風光回鄕,她是來找伊奧報仇的。原來當年伊奧不肯承認她肚裡的孩子是自己的,還請來兩個人在庭上作假證供。她要居民為她討回公道,將伊奧處死..... 居倫城的人會怎樣回應呢?
劇中的荒謬之處有許多,例如鎮民一邊向尹奧保證不會殺他,一邊大灑金錢。先是普通人有改變,例如買了新衣、新鞋、新的工作器具,然後到警長、市長,最後連理應道德感最強的神父和校長也失守,大家齊齊「先使未來錢」。最荒謬(與悲哀)的就是他的家人也跟著改變。兒子買了車、女兒學網球、妻子也為衣櫃添了皮草大衣。又例如蕯贊拿臣夫人有很多任丈夫,每個都被她當寵物 (為他們改名、帶他們出去show off......)。她的婚姻很兒戲,甚至這頭舉行婚禮,轉頭便辦離婚。而她的丈夫,是軍人也好,是教授也罷,都為了錢甘心當她的寵物。這些事情看似荒謬,但在現實中經常發生。「有錢能使鬼推磨」是千年不變的真理。
此劇的名字叫《老婦還鄉記》,不過焦點由最初的蕯贊拿臣夫人慢慢轉為伊奧。蕯贊拿臣夫人的言行舉止令人嘩然,不過,在她的動機清晰後,劇中主要呈現村民的改變,以及伊奧自己的改變。
伊奧是個卑劣的人,不只因為他殘忍地拋棄情人和收買假證人,還因為他後來好像完全忘記這件事,還奢望佳娜會看在他份上捐錢給居倫城。不過這次事件終於令他反省,明白他對佳娜造成的傷害。而劇本也安排他有機會與這位舊情人來一次真誠對話。或者他意識到佳娜才是真心待他的那個人,因為連他的妻子也覬覦佳娜的財富。而對蕯贊拿臣夫人來說,幾乎沒有人會與她真誠對話。他們不是受制於她,就是對她有所求。
當蕯贊拿臣夫人向村民提出這個交易,觀眾便應猜到最終結果。不過居民的轉變過程仍然令人看得心寒。劇中巧妙地用了黃鞋子象徵居民的墮落。伊奧開始發現眾人離奇地消費,是由他們買了黃色新鞋子開始的。起初只有一、兩個人換了新鞋,到後來越來越多人換上黃鞋子,就連他最信任的村長也是(他本來是村長的接班人嘛)。
而與伊奧真誠對話的人也越來越少,眾人一邊叫他放心,一邊作大額消費。最荒謬的一次是他有次收拾好行季準備逃小鎮,竟然全鎮的人都出來擋著他,令他寸步難行,但那些人卻口口聲聲說不會阻止他走,一邊叫他走,一邊擋著他,足以證明這些人的虛偽。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校長的轉變,她是人道主義者,不欲看見這種事情發生,她甚至去求佳娜停手。但她也向伊奧坦誠不知自己能堅持多久。所以,她的轉變讓人看得最無奈。
演員方面,我覺得「老婦」(陳端如)的演出有霸氣,但到後段給其他演員搶了鏡。可能因為這個角色只是個「藥引」,將村民的貪財、自私、虛偽等陰暗面引爆,之後她就只是坐著「睇好戲」,才讓我有這種感覺。演伊奧的鄭嘉俊是位默默耕耘的演員,很勤力,演過很多劇。我第一次看他是多年前的《喝彩》,他飾演鍾保羅,注定要給劇中的「張國榮」和「陳百強」搶去風頭。在此劇,他的角色有成長,會讓觀眾同情。而最讓我眼前一亮的角色是校長(阮煒楹),她的演出較為內斂,但也讓觀眾看到她的掙扎。找回這位演員的相片,她比想像中年輕啊!而有幾位角色的造型和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如蕯贊拿臣夫人的管家和丈夫、可厭又可鄰的柯比與羅比、道貌岸然的市長等。還有飾神父的張學良,高大有型又唱得(這套劇是有歌的!),他應該有女fans吧。但舞台劇始終不是大眾傳媒,若沒有上過「公仔箱」,很難為大眾認識。
很高興見到一班舞台劇演員用心演出,樂在其中。此劇有主題曲,在開場前後都有演唱 (在等觀眾入場時,幾個演員唱了約15分鐘)。劇團製作的場刊也很精美,內有幾篇導讀文章,很用心。我會繼續支持這個劇團,也希望此劇有重演吧!
p.s. 後來才知 《老婦還鄉記》(The Visit)很有名,在香港也公演過幾次。
正義迴廊兩刷了,你不會不看吧?
回覆刪除最近很忙,不過我幾天前抽時間看了,很精彩!
刪除無睇過 The Visit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