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

那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代——《夏之門》(海萊茵)


《夏之門》(The Door into Summer)是美國科幻小說大師海萊茵(Robert A. Heinlein)於1957出版的作品。此書的開首寫得甚為吸引——

故事主人翁丹尼買了一間有十一扇門的房子。他是愛貓人,總會為愛貓彼得設一扇貓門,所以全屋共有十二扇門。彼得討厭冬天,當牠見到門後是白皚皚的雪地,便不願踏出門口。但牠相信十二扇門之中,總有一扇會通向溫暖的夏天。而丹尼也會順著牠,為牠逐一打開十一扇門,讓牠親眼看到每一扇門外都是雪地。即便如此,彼得依然相信有一扇通往夏天之門在等著牠。

牠從未放棄對夏之門的追尋。而丹尼自己呢? 他也在尋找自己的夏之門。
「尋找通往夏天的門」這個意念很浪漫,加上書內有貓、我身處的書店也有貓,誘使我買下此書。

那麼,丹尼的「夏之門」是什麼呢? 他是位工程師,喜歡設計機械人,如幫人做家務的「幫傭姑娘」、助工程師繪圖的「製圖阿丹」等。丹尼滿腦子好意念,但不懂與人打交道,又沒有生意頭腦,於是與朋友合作,計劃將他設計的機械人推出市場。他希望他設計的機械人普及,他希望科技令人類活得更好,這是他的夏之門。

但是,一個女人的出現打斷了他的計劃,他失去一切,被強行冬眠,送至三十年後的世界。他可以尋回自己失去的一切嗎?他找得到自己的夏之門嗎?

從文字看得出海萊茵是位愛貓人,他筆下的丹尼熟識貓的習性,知道怎樣與貓相處。他將彼得當人看待,經常與牠談話。 愛貓人讀到這部份應會會心微笑。至於丹尼對科技和未來的渴望,可能反映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人的心態。他們充滿希望,對前景感到樂觀。

作者對「未來」作出了一些預測和想像,如自動揭頁的報紙、保溫餐碟、牙齒再生技術等。但這方面著默不多,而機械人也不是此書重點; 此書的主題是時光旅行。作者將時光旅行寫得生動有趣,亦提出了關於時光旅行的疑問讓大家思考。

但我其實有點怕看時光旅行的書,因為時間悖論令人頭痛,這也是書中男主角的疑問——一個人回到過去,見到活在過去的自己,會否就此嚇瘋?回到過去人,是否能改變歷史?坐上時光機的人,是否沒有穿越時空,只是到了一個平行宇宙?

另一個影響我閱讀樂趣的原素,是書的翻譯。我看的是中譯本,有些句子譯得生硬,文字不夠吸引。又或者是因為開首的「夏之門」寫得太好,提高了我的期望,之後的內容與我想像的不同,便出現落差。我以為這本書很「科幻」,會描述很多未來世界的事,但想不到時光旅行與男主角的「避難」和「尋愛」歷程是主線。愛情部份令此書變得很「甜」,感覺太天真,令此書變得像兒童書。可能我習慣看反鳥托邦的科幻小說,受不了此書的浪漫和樂觀。

而且,世界變了,此書出版六十一年後的今日,我們已受夠科技帶來的禍害,知道人類的行為破壞生態、令氣候變化加劇。我們正朝著末日一步步邁進。所以,看到丹尼對未來感到樂觀,我沒有共鳴。

作者取笑對未來感到悲觀、經常回望過去的人。他如此寫——

「我真希望那些了不起的唯美主義者能和我一起經歷這一切,他們對文明進步嗤之以鼻,大喇喇地說過去的生活有多美好,就讓他們試試會讓食物變冷的餐具、必須洗熨的襯衫、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才覆滿蒸氣的浴室鏡子...... 我早已習慣了比較好的生活方式......」

但我們已受夠了文明、「進步」和「發展」的苦,尤其身處今日香港。今日的香港政府現用盡方法讓人看不見希望,他們一提「發展」,我們便會戰慓; 一提到「明日」,我們便感到懼怕。我才不想「冬眠」到未來,只想回到過去。

4 則留言:

  1. 科技如何用還得看人,科技本身都是中性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過現在的智能手機和social media容易令人上癮,很少人定力好到不受影響。 而有時人要跟著潮流走。 如現在公事都會用whats app / WeChat傾,但公司不會給你一部電話用來通訊,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電話裝這些通訊app。 很快地,公、私事會混在一起。

      刪除
  2. 香港這房子的十二扇門,打開全是黑暗寒冬。困在死局裡,有能力的掘地道離開,沒能力的等待黑暗吞噬。

    這不是科幻片,是恐怖劇情片,極度寫實,沒有娛樂性,結局鐵定悲慘。

    回覆刪除
    回覆
    1. 唉...... 好灰。
      在書中,主人翁喜歡未來世界。我則希望時光機帶我回到過去。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