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日星期一

[日本關西之旅]喜愛日本的理由


表姐很喜歡去日本,差不多每年去一次。為什麼她如此喜歡日本?她說日本很乾淨,日本的食物特別好吃,總之去日本旅行就很開心。其他喜歡日本的朋友都說過類似的話。今次我終於可以親身感受一下日本這個國家,看自己會否同樣喜歡這裡。

我坐夜機到大阪,到埗後便隨即入住了一間被稱為「五星級」的膠囊酒店First Cabin。第二朝一早到黑門市場逛逛,然後便坐列車到京都,入住清水五条駅附近一間叫Guesthouse Tu Casa的民宿。當晚,我便what's app我表姐,告訴她我來到後便明白為何她如此鍾情日本。我現在明白為何為何這麼多人一去再去。

街道整潔:
日本人愛整潔,於是遊客受惠,可以在潔淨的食店吃飯,在潔淨的街上行走,睡在潔淨的床舖上,享用潔淨的廁所。日本的街上少有垃圾箱,垃圾箱大都在室內(如百貨公司)才找到,但數量不多。可能因為這樣,日本人知道處理垃圾是自己的事,而不(單單)是政府的責任。因為難找地方丟垃圾,於是我在製造垃圾時會特別在意。我在街邊買小食吃時,會站著吃完再將包裝交回給店舖。有些垃圾我會一直帶回民宿才丟棄。(這裡的垃圾分類又做得很仔細,日本人會在家裡設不同分類的回收箱。)

那麼,街上沒有垃圾桶,是否很不方便?我覺得習慣了,便不會覺得不方便;就像我們習慣買東西不要膠袋那樣。就算街上有垃圾桶,如果滿了,人們會將垃圾放在煙灰缸上,甚至丟在旁邊,一樣會將地方弄污。如果人們在丟煙頭前不先將之按熄,垃圾箱只會變成一件巨型垃圾,讓人不敢走近。人們會這樣做,是因為清理垃圾不是自己的責任。反正會。有。 人。清理,眼不見為淨!這種心態,才是令街道變得骯髒的元兇。

p.s.可能京都遊客太多,我在嵐山桂川和丹山公園的水池內都見過塑膠瓶子。希望遊客能自律。

日本式淋浴:
First Cabin附設澡堂,所以我剛到日本便享受了一次舒服日式淋浴。日本澡堂真是最理想的洗澡環境!先坐在小櫈上,將肥皂擦遍全身(坐下來的話,連腳底也能擦得乾淨),再用花灑沖乾淨。然後到浴池,整個身體投進熱水中。嘩,舒服到不得了!真是疲勞盡消!還可以用小桶將水淋在身上,爽!

民宿的浴室也很舒服,有足夠空間讓人放衣服。廁所則是分開的。香港地小,我家的浴室便沒有空間放衣服(連多放一張櫈也沒位置)。有些香港家居的洗手間連獨立的花灑間也沒有,只能將花灑安裝在牆上,洗澡時會淋濕整個浴室。

這個裝置很環保,不過沒有位放洗手液

如廁:
在日本,如廁都可以是一次愉快體驗。暖座板、流水聲(「音姬」)、洗臀噴嘴(可調較出水量和溫度)、「脫臭」裝置......  世界上可能沒有別的民族像日本人般重視如廁的了。有潔癖的朋友,日本是你的天堂!

這個牌在香港不合用,因為香港的店舖會不斷更換。



Traveler friendly:
京都和奈良的街道有很多指示牌和地圖,就算一時迷路,都很快會有指示牌將你救出生天。日本的交通網絡雖然複雜,但卻不難理解,每次搭錯車都是因為自己大意。這裡有很多食店都將食物模型連標價放於櫥窗,或有中/英文餐牌,點菜沒難度!這裡的餐廳不收小費,不會做成食客的壓力。(最怕有公價但又不說明)日本的火車車站和景點都設有洗手間,不用怕找不到廁所。可惜我帶不到父母遊日。

人:
我剛到京都便感受到小區的人情味。我在離民宿稍遠的地鐵站出來,加上走錯方向,用了很多時間才來到民宿附近。我怕找不到民宿,便在一條內街裡問路。我向A問路, A著我問站在不遠處的一間小店前的B,B替我問店內的C,C帶我到拐彎處的另一間小店找D。D看來是小店老闆,他用電話軟件(!)幫我找到路。我還要將地圖忘在他的店內,要勞煩他送來民宿...... 遊客不是「大晒」,千萬不要當自己是打救另一國家經濟的「救世主」。身為遊客,我只知自己一定會麻煩到當地人,但大部份人都對我有耐性。我在這裡消費的經驗很好。我未碰過「黑面」的侍應,這裡的店員也不會令人不舒服。我很怕像機械人般用monotone不斷唸叨著「埋鏡併併」的服裝店店員。

民宿的老闆也很有人情味,他會關心住客有沒有晚餐吃,還會親自帶住客到他認為很好吃的麵館吃麵。我離開時,他目送我直至我走到街的盡頭......

食物:
很多人都說日本的食物「一分錢一分貨」。其實很多人對吃的要求很簡單,就只希望「一分錢一分貨」和價錢合理(正所謂「平有平食,貴有貴食」)。我在街邊檔用幾百yen吃一塊芝麻豆腐覺得值,在漂亮和室用4000多yen吃一餐豆腐懷石料理也覺得值。在香港,餐廳的食物愈來愈難吃,但又愈來愈貴;有些餐廳的食物毫無誠意。昂貴的租金和社區重建令很多有誠意的小食店結業,令人無奈。

在黑門市場的一個魚檔碰到一對來旅遊的香港夫婦,他們推薦我吃該店的即開海膽和赤貝,說「這個價錢,在香港吃不到...... 不,其實是想吃也吃不到。」,又說「日本人不會騙你,你多付一點錢吃好東西,是值得的。」這對夫婦經常到日本旅行。我問他們今次到那裡玩,他們說只是留在大阪,隨意逛街吃喝已很開心。我懂了!原來遊客一來再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喜歡在日本過生活。香港人本就喜歡和食,在這裡,隨時可吃到優質和食。景點總有看完的一日,但這裡的食物吃不膩,街也逛不膩。

我現在仍懷念日本的食物,很想複製日本味道;已弄過日本豆腐(這個容易做。我在日本買了枝冷豆腐醬,在香港買了京都九條蔥[乾],再在超市買日本豆腐便成。我還試著點wasabi吃。)。第二味打算做昆布鏗魚湯底(在日本買了昆布,在香港買了鏗魚乾。)。也想學煮蕎麥麵的麵汁。


 街邊檔豆腐(其實這檔是名店,不過價錢便宜。)

丸龜製麵的烏冬價錢便宜。最令我驚喜的反而是天婦羅,雖然不是即炸,不夠脆,但醬汁很好吃。


在西大寺JR站吃的便宜「立食」餐--梅子冷烏冬。

這碗明太子烏冬也不貴。這裡的蔥十分好吃。

黑門市場魚檔的新鮮即吃海鮮。

在南禪寺附近買的京都順正冷豆腐醬油。

9 則留言:

  1. 你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呢!我真的絕少聽到年青的男女會說不喜歡到日本呢,那裏總有一樣東西你會愛上。不過也不是全部人也老實,你多去了便會明白的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在那裡長住,感覺可能不同。作為旅遊點,這裡就真是好地方。台灣也是。

      刪除
  2. 垃圾桶方面,台湾和日本很相似,街上甚少见到垃圾桶。

    当年去台湾交换,放下行李后就和同学出去觅食。因为没留意没有垃圾桶,我们唯有挽着“卤水袋”走回宿舍。后来老师说其实可以把这些垃圾交给路边餐档,和他们打个招呼,他们很乐意帮途人收这些小垃圾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像日本的垃圾桶比台灣的更少。我今次帶了幾個密實袋來,很有用。

      刪除
  3. 京都街上沒垃圾桶,是德育政策,鼓勵市民不要把所有東西放垃圾桶,而是帶回家,分類處理。

    日本國民教育舉世無雙,乃不爭事實。高慧然寫過,有次她在日本坐火車,見前方一個學生,吃畢買來的便當餐盒後,把包裝紙還原,尚不特止,更把原來綁便當的繩子,打回原來的結,才拿下車去扔棄。慎獨,正是如此吧。

    一個能煉出這樣子的學生的民族,怎會不優秀?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們的垃圾分類做得很仔細,除了分紙張、塑膠外,還有可燃垃圾(包括廚餘)回收。加拿大也有。
      日本人很為人著想,怕麻煩/影響了別人。
      我小時候,常被大人說我「執輪行頭,慘過敗家。」,說我「不夠醒目」。香港父母很怕子女會「輸」,會蝕底。

      刪除
    2. 所以是枝裕和電影《空氣人形》便出了這個名句:「塑膠娃娃被棄後成為不可燃垃圾,人死後變成可燃垃圾」;編劇寫出這對白,原來都是因為這個社會有可燃與不可燃垃圾分類政策所致。

      刪除
    3. 留言在民宿那邊消失了,我已再貼過,且看能見天日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