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星期日

[Bury Your Dead摘錄]天生我材必有用(關於人物描述,含spoiler)

(spoiler begins)
Louise Penny很殘忍,剛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新角色,便要弄死他。而且過程頗殘忍。


恐怖份子悄悄地進行一宗破壞力強的大案,為了分散魅北克重案組的注意力,遂殺了一個警探並捉走另一個,將他綁在一枚炸彈旁,通知警方他們將在廿四小時後引爆炸彈。綁匪要探員與重案組的Chief Inspector Gamache保持通話;如對話終止,他們會立即引爆炸彈。這位不幸被綁的探員就是上集才出場的Agent Morin。於是,Gamache要一邊和Agent Morin通話,一邊思考綁匪動機,一邊叫被他打入冷宮的Agent Nicole以分析背景聲音的方法找出Agent Morin的確切位置,還要說服死對頭高層相信他查到的線索,派員去阻止恐怖份子的大行動。

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

[Bury Your Dead摘錄] Gamache的狗狗Henri

(今次Bury your Dead我摘錄了太多句子,會分幾篇post在這裡。)

不是第一次聽聞有人殺狗,但在這個supposed文明的國際大都會,竟然發生這種事,實在令人心寒。這是蓄意謀殺,明知狗還未離開路軌,仍然要駛過。最無良的是,還要講大話(不過,說謊在現今社會已成常態),結果「救狗」片段流出,職員沒有盡力,又不讓乘客幫忙。而且那隻狗不見敵意和反抗,曾嘗試跳上月台,眼看差點能被救到,最終卻有此下場,不禁令人想到,這間機構的價值觀出了什麼問題。不要跟我說為何我們還要吃豬牛羊,我們現在說的是見死不救。不要說有些國家的人命更賤,我們是與人鬥差嗎?

好了,讓我向你們介紹一隻fictional dog,轉換一下心情吧!

Louise Penny 的Chief Inspector Gamache系列中,有一個很可愛的狗角色。牠是隻雙耳很長的德國牧羊犬,名叫Henri,是Gamache的寵物(真幸福!)。我相信,Henri的原型是作者自己養的狗。

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不喜歡賽車也會喜歡這套賽車電影:Rush(《一級雙雄》)




Rush(《一級雙雄》)的原因大致與看《紅酒瘋》的相同。我對賽車一點興趣也無,也懼怕那種速度感,從未完整看過一場一級方程式比賽。不過有朋友說這是一套被奧斯卡忽略的好戲,燃起了我的興趣。而且,這是一套關於「人」的電影,多於一套關於「車」的電影。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戲名的「雙雄」指的是英籍賽車手James Hunt和奧地利車手Niki Lauda。故事從Niki Lauda的角度出發,講述他與James Hunt亦敵亦友的關係。James是他賽場上最大的敵人,但同時也是一個他尊敬的人。透過一場場的比賽和事件,觀眾得以了解二人的性格,以及他們的關係是怎樣建立的。

2014年8月26日星期二

充滿趣味的(Venus in Fur)(波蘭斯基《玩謝大導演》)


波蘭斯基的Venus in Fur(《玩謝大導演》)在香港悄悄地上映和落畫,沒有緊貼本地戲院資訊的我錯過了。幸好,現在可從影碟店租來看。

這套戲由舞台劇改編,全片只有兩個演員,電影介紹將它和導演的前作Carnage《躁爸爸,狂媽媽》比較。不過我看電影時卻完全沒想起Carnage,仿佛一套電影只有兩個演員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都是因為導演功力好,劇本也寫得好,令我無暇細想電影有多少人在演。

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

劇力萬鈞的《逆權大狀》

邊看《逆權大狀》,邊想到一個用來形容這套戲的四字詞言--「劇力萬鈞」。沒錯,這個詞很老套,但在我覺得很貼切。要知道,就算一套電影投資龐大,群星雲集,也未必一定能給你「劇力萬鈞」的感覺。好電影不一定要劇力萬鈞,不同導演有不同追求,不過看多了想劇力萬鈞,效果卻強差人意的戲,便很餓能做到這一點的電影。


電影以南韓第十六任總統盧武鉉(任期:2003-2008年)的人生經歷為藍本,講述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律師由一個「搵錢至上」的稅務律師變身成一個維權律師的故事。令他產生巨大轉變的事件是「釜林事件」--一班辦讀書會的學生被政府誣告為共產黨,說他們危害國家安全,對他們嚴刑逼供,屈打成招。而其中一個學生,是一位於他有恩的食店老板娘的兒子。他本來是一個對政治冷感的人;靠半工讀白手成家的他,覺得學生去遊行是「吃飽飯沒事幹」。他捱過窮捱過苦,所以看不起那些有書不好好讀,對社會沒有貢獻,只懂「搞事」的學生。但是,當他發現政府如何對待自己的子民,他便冒上大險,當上學生的辨護律師。

電影節奏明快,男主角宋康昊的演出有感染力。我最喜歡的部份,不是他在庭上慷慨陳詞,而是他心態上的轉變。發生事故之前,老板娘的兒子向他講「雞蛋與高牆」這個比喻,他聽不入耳。但知道政府的真面目後,他發自內心地說出「雞蛋與高牆」這句話。觀眾知道,他從此不再一樣。

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英雄也有犯錯時:Louise Penny's (#6) Bury Your Dead


來到Three Pines Mystery系列第六本,作者野心更大,今次竟然有三條故事線。主線是Gamache在休假時查的一宗謀殺案,一個致力搜尋魁北克城(Quebec City)的建立者Samuel de Champlain遺體的狂人在城內的Literary and Historical Society of Quebec大樓被殺。因為這座建築屬於魁北克的英語社群,當地的法籍警探和協會的核心人物之一皆力邀英文好的Gamache幫忙查案。第二條線是上一集謀殺案的延續。雖然「殺人犯」已入獄,但案件仍有疑點,同樣在休假的Gamache副手Jean Guy Beauvoir再到三松村秘密查案。而為何這兩位重案組的關鍵人物可以一同放假?這是因為早前發生的一單大案,令他們身心受創。這是第三條故事線。

故事主線是個歷史推理故事。魁北克城的建立者Champlain雖然是著名人物,但埋葬他的教堂在一場大火災中被毁,他的遺體失蹤,多年來都有人嘗試找回。而現時廣泛流傳的Champlain肖象原來是假的,畫中人根本是另一個人!作者看中了Champlain的神秘感,將之大造文章。與其說Gamache在找兇手,不如說他同樣在尋Champlain的遺體。這部份很靜態,他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不同人問話(感覺更像談天多一點)和看資料(歷史書、古籍、日記簿等),但這無損故事的趣味性。更有意思的是,這條線帶出魁北克的歷史。魁北克住有龐大的法語社群,有政黨多年來爭取獨立,希望脫離加拿大(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改變了一些法例,如將法語定為官方語言,而店舖招牌上的法文字體一定要比其他語文的大)。於六十年代,恐怖主義組織「魁北克解放陣線」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反政府行動,組織了一連串針對英語社群的暴力事件,更有官員被害。這種對英語社群的敵對情緒維持了很多年,英語社群在當地處於弱勢。這間Literary and Historical Society大樓,可說是一班英籍知識份子的安樂窩。我不知現在情況怎麼了,但我相信英語社群不多不少會受到一點歧視。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當法國紅酒遇上中國富豪:《紅酒瘋》(Red Obsession)


為何有興趣看《紅酒瘋》(Red Obsession)?除了因為看了廣告人畢明的介紹文章外,還因為我想了解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喜愛品酒。紅酒的世界是一個我不了解的世界,是上等人的玩意。我不是未喝過紅酒,但只懂分辦它酸不酸、澀不澀,其他形容詞便不會了。但懂酒的人,會講得出有一杯酒有果味、花香、土香還是橡木味,單寧含量,是否豐富,以及各種各樣形容詞。為何同是飲酒,他們會嚐到這麼多味道?有這麼複雜的感覺?為何品酒會變成一門學問?

而且,雖然我不懂酒,興趣也不是太大,但講紅酒的影片,大多會出現美麗的葡萄園;藍天白雲和一大片綠,令人心曠神怡。(早前看了Bottle Shock,正有這些元素)釀葡萄酒應該是一份令人快樂的工作吧!

2014年8月13日星期三

《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讀後感


近幾年多了華人留意北歐地區,覺得北歐國家福利好、教育制度強、工作時間短、人民幸福指數高、有創意...... 總之讚不絕口。甚至連北歐丈夫也拿出來討論,說他們愛孩子、體貼妻子、願意做家務。總之北歐國家有很多值得我們華人學習之處。初看,覺得講得有道理,會羨慕別國的種種,但看得多,開始覺得膩。不是說人家的優點不值得學習,而是兩地不同之處太多,很難簡單比較,而且人家的優點,不是我們要學便學得來的。大家環境不同文化不同歷史不同民族性不同,單是「地大人稀」,便與我們人擠人的處境完全不同。加上好些項目與政府政策有關,我們小市民能做的不多。看到別國沒有加班文化,打工仔有一個月年假,人民退休有完善保障,我們只有羨慕的份兒。

所以,吸引我看《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不用加班、不用存錢的滿足人生》的,不是書名,而是「挪威」兩個字。我喜歡閱讀異國體驗的書,作是是位台灣記者,他隨跟著外交官妻子移居挪威,將自己的觀察與體和驗寫成書。這點已經夠吸引我去看了,我甚至連書的副標題也沒留意呢!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Bury Your Dead摘錄] 飲食篇



http://www.offthemeathook.com/2010/04/17/recipe-moroccan-lamb-tagine/

Their dinners arrived, steaming, fragrant plates of lamb tagine with couscous and stewed vegetables. (在網上找到食譜)


http://www.skipjacks-sxm.com/menu.html

ordering the filet mignon with cognac blue cheese sauce.
-做這種資料搜集很開心,為了尋找這味菜的圖片,竟找到一間位於荷屬聖馬丁(Sint Maarten)的餐廳的網頁。因此看了點Sint Marrten的資料,這是位於加勒比海東北部的一個島嶼。)


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談消費


 想談談消費。

其實即是講金錢觀念,一個老掉大牙,卻仍然值得討論的題目。

從小到大,一直被教導錢不是最重要的,做人不要貪錢。我一向是個慳儉的人,總覺得不浪費便可,故不大想錢的問題。

讀高中至出來工作的頭一兩年是用錢最無顧忌的時候。讀中學時朋友們都很「純品」,多數到對方家裡玩,或逛逛文具店,用錢不多。至高中時,社交活動比以前多,經常與好友們「去街街」,唱K、看電影、吃飯、飲珍珠奶茶、看戲、落pub都要錢,還有每年幾次的「夾份買生日禮物」,幸好我的朋友都頗為慳儉。有趣的是,當女生們說要去裝潢漂亮的地方吃頓好菜的時候,男生們便會說那些地方的食物「吃不飽人」,改為到「大件夾抵食」的港式餐廳去。於是,只有在全女班時才會吃昂貴的西餐。

2014年8月2日星期六

工廠欺凌事件--Night Shift


http://www.imdb.com/title/tt0274993/

法國電影Night Shift是一個關於欺凌的故事。

已有不少電影講校園欺凌,而這個欺凌故事,則發生在工作間。而這個工作間,不是光潔明亮的辦公室,而是一間生產玻璃瓶的工廠。暗黑的廠房、冷硬的機器、火熱的熔爐、剛燒好的火紅玻璃瓶子,加上瓶子碰撞的聲音,這間工廠感覺與世隔絕,像是異形出沒的場景,好像什麼事也有可能發生似的。工廠設儲物櫃、更衣室、沐浴間,因為工友要穿制服工作,而在這環境工作,必會滿身大汗。這裡也設pantry,同事們會一起吃晚飯。一班人這樣長時間相對,與上學又有點相似。

不過這次欺凌事件,與常見的辦公室鬥爭不同,不是爭升職或黨派互鬥;亦與常見的校園欺凌不同,不是人多欺人少,不是集體排斥最弱、最不受歡迎的那個人。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攻擊、欺侮--「我就是看你不順眼!」而被攻擊的那個人,其實比攻擊人的那位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