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喬靖夫《誤宮大廈》


是怎樣得知有喬靖夫這個人的呢?


是因為盧巧音的《深藍》。當年我很喜歡歌詞,發現填詞人叫喬靖夫,便上網查他的資料。原來他是一個作家,已出版過幾部小說。不過,一般書店都不見有他的書,只在書展時見過。


見到那些長篇系列封面,有點被嚇怕,好像不是我喜歡看的類型,於是沒有買下。反而,前陣子再到他的blog見到《誤宮大廈》的介紹和節錄,惹起我的好奇。之後又剛好經過北角森記──喬靖夫的“書倉” ,心內喊一聲“是緣份啊”,便買下了這本書。


喬靖夫給我的感覺有點Cult。他是大部分香港人不認識,但卻受小眾極力追捧的作者(我想像得到他的粉絲都是喜歡打機或習武的一群,或者是"御宅族"[?]),還要在森記和香港書展才找到他的書(除了他的最新作品--因今年有較有名的出版社為他出書,所以現在大型書店都有他的新書),這件事本身便有點傳奇,為我的閱讀過程增添趣味。


又,剛好看了張大春《城邦暴力團》的序(只看了序!),作者述說他連續看了七本相關的書,後發現這七本書是由七個隱世武術高手所寫的!不知怎的,這令我想起仿佛是神秘教派教主的喬靖夫。加上喬也是習武的。


說回《誤宮大廈》,故事是說偵探谷明智接受了富商委託,調查一宗發生於十年前一個遊樂場裡的“五鬼搬運魔法”表演失蹤事件。當時被邀上台協助變魔術的十三歲少年失蹤了,十年來亳無音訊。但最近卻被人發現出現在一張近期所拍、不知真偽的照片裡,樣子仍和失蹤時一樣,好像沒有長大過;背景疑似是“吳公大廈”──一個座立在鬧市中卻被世人遺忘,與外界隔絕的建築群。


被形容為“影像系”的他,果然名不虛傳,除了在封底放上一些舊樓和後巷照片,和請畫風詭異的利志達繪畫封面和插圖外,書中的文字更十分形象化。


香港的殘破舊樓,除了是保育課題外,同時也引起我的想像。會不會有一幢舊樓單位內,仍是放著六、七十年代的陳設,裡面住著六、七十年代的人?加上,我很喜歡看發生在都市中的冒險故事(如衛斯理);喬的這本書,便正正滿足了我這方面的幻想。


喬靖夫仔細地描繪香港舊樓(其實更像描寫九龍城)的髒、舊、亂,甚至那種龍蛇混集的恐怖感和可怕的氣味,他也形容得很形象化,與我對舊樓最惡劣的想像差不多。


“經過其中一道門。紅色燈光的室內擠滿了男人,透出像土耳其浴室那種濕悶的熱氣。內裡放著交際舞音樂,錄音帶已經因為播放太多而粗啞磨損,幾乎被人群的興奮叫聲掩蓋。大量雄性荷爾蒙同時分泌的氣味…… 對面的另一道門,裡面的景象則截然相反。淡藍的冷冷日光燈管被瀰漫不散的煙霧包圍,令室內顯得更灰暗。地板胡亂鋪滿了破舊的草蓆和床褥。裡面的人半數都是靜止坐臥,即使走動的身影,也都有如電影慢動作鏡頭一樣。一雙雙沒有焦點的眼睛,仰望向房間上方的虛空。有的人連臂彎上插著的針筒都忘記放下,手臂一直在淌血。門口透出陣陣像凝結嘔吐物的臭味。“(摘自《誤宮大廈》p.171-172


另一點要提的,是故事情節真的很可怕,令我看得心寒。我真的被嚇倒了!特別是殺人犯馬雨林在監獄的一段(“我不在這裡…… 我不在這裡……”)和五鬼搬運儀那段。


看書時,發現情節推進很快,這是吸引讀者興趣的重要元素。他有時甚至快到在下一章會立即跳到下一個場景,先描述這個新場景,才回溯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就像電視劇Lost那樣。先講結果,後解釋。對喜歡快的香港人,尤其吸引。(不過就沒什麼"抖氣位”了)


這是一本難得以香港舊區作背境的小說,更提醒我們在社會高速發展下,在社會的角落裡還有一群被遺忘了的人。



P.S. 我曾經在睇樓時見過一些十級恐怖的舊樓,未見過的真的難以想像!那怎麼住人?所以一說核突舊樓,我便很有同感。(這不包括那些窗明潔的唐樓。我知很多唐樓都很靚。)





我的青春片之選(II)

5. Some Kind of Wonderful(1987) /Pretty in Pink (1986) / Sixteen Candles(1984)










終於講到校園愛情片!三套電影都是以女角為主;雖然由青春片天后Molly Ringwald主演的Pretty in PinkSixteen Candles較有名,但我對Some Kind of Wonderful印象最深,可能這是三套電影中我最先看的,也可能“男仔頭”女主角令我印象深刻。

校園愛情片的劇情其實都是差不多,不外乎是窮家女愛上有錢仔(或相反),或一些男女主角經歷重重困難與誤會,最終走在一起。這三套戲都是講述平凡的女主角愛上英俊卻遙不可及的男生,而在她身邊的卻只有其貌不揚(甚至怪)的護花使者。
這類女主角多不是大美人,而是有性格有氣質的女生,但夢中情人卻是英俊迷人的男生,但卻被一眾進取的金髮美女包圍,女主角”根本埋不到身”!這些情節很易令長相平凡(如我:>)的女生代入劇情,簡直感同身受啦!

有的女主角最終會獲得俊男的愛情,有的女主角到最後發現那位一直身邊支持自己,其貌不揚的好友才是最好的。如果男女主角夠討好,這類題材其實百看不厭!

(話時話,Molly Rickwald不是美女,但有個性,能演出倔強的角色,是青春片的性格演員。
 又,青春片中彷彿俊男比美女多,是否因為多是拍給女生看的?)


6. The Breakfast Club1985



這是一套在外國有名的青春片,由一班青春影星演群戲,屬於校園友誼與個人成長類(通識科咩?),內容不外乎是有著不同缺憾的各位主角,在共同經歷一些事後,由誤會變了解--除了更了解他人,也更了解自己。

外表冷漠的通常藏著一夥熾熱的心,說話刻薄混身帶刺的只不過曾經受過傷害,狂野反叛的其實古道熱腸,著重物質的其實只因為得不到父母關心,內向自卑的最終會找回自信......



正如前述,如果演員好看,這些橋段百看不厭,甚至非青春片也常用到呢!

7. Grease油脂1978



超齡了!沒興趣看近期的High School Musical和Hairspray。我心目中的歌舞青春片經典仍然是Grease。John Travolta的舞很勁,Olivia Newton-John歌好聽

8. Cry-Baby(1990)


年青Johnny Depp+青春歌舞片+Cult

這就是看的理由!Johnny Depp在片中有騎呢髮型和誇張演技(不過歌不是他唱的),還有一眾造型獨特的角色!已忘記電影講什麼,但單看以上原因便值得一看吧!

9.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不一樣的天空  (1993)


Gilbert Grape(Johnny Depp)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父親早逝;母親痴肥,不願出門;弟弟(Leonardo DiCaprio飾演,一鳴驚人)弱智,要他照顧;他與一個有夫之婦在一起……還有一連串其他問題。這就是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直到住旅遊車四處為家的女主角Juliette Lewis到來,他的灰暗生命才出現轉機。

最初只因Johnny Depp而去戲院看此片,想不到這樣好看。

10. Rebel Without a Cause阿飛正傳 (1955)

這套片不屬於我的年代,但為了占士甸,當然要一看!這麼經典,不能不選呢!既反叛又脆弱的青年形象,成為永恆的銀幕經典。


後記:

當然我遺漏了很多,記得還有講吸毒的The Basketball Diaries殘酷的Ken Park,不能單以青春片分類的Donnie Darko。日本電影《花與愛麗斯》,《青春電幻物語》,卡通片《飛越時空的少女》。還有網友Shirlie提醒的《400擊》,還有港片《玻璃少女》和《童黨》。(沒看過《無人駕駛》和《靚妹仔》, 也有點怕看 )待看的還有甚獲好評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Stand by Me...... 等,看來不能少看青春片!

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我的青春片之選(I)

曾經,青春片是我極喜歡看的電影類型。

我不知道青春片的正確定義是什麼。有些青春片講青少年成長 (coming of age),講他們如何從少年過渡至複雜的成人世界;有些講他們如何對抗虛偽的世界;有些講他們如何發掘自我;有些講述年青人的反叛;有些則是單純的講校園友誼和戀愛。

一直以來,我都不擅選出十大XX”的。眼見BlogBS2常選十大電影,我也很想選。但自覺看的電影不夠全面──雖是自己的個人口味,但也怕漏了什麼經典電影,而且也常多心地名單愈想愈長。《油脂》(Grease)和《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是正牌青春片,但《羅密歐與朱麗葉》和《Juno少女孕記》其實也算青春片啊 !加上很多電影是很久以前看的,連內容都不記得,要我怎麼選?所以現在只能隨心地列出心頭好。(原來選十大要做的準備功夫也不少!)

1. Pump up the Volume1990


一個中學生秘密建立了一個校園電台,並自當DJ。平日內向的他在電台節目中暢所欲言,他破老師和家長的虛偽,講出年青人的心聲。他的言論離經叛道,有煽動性,但令人聽得很爽!看這套電影時我仍是學生,看得很有共鳴。主角由Christian Slator飾演──他帶起了整套戲


這是他的其中一段說話:“You hear about some kid who did something stupid, something desperate; what possessed him? How could he do such a terrible thing? Well, it's really quite simple, actually. Consider the life of a teenager - you have parents, teachers telling you what to do, you have movies, magazines and TV telling you what to do, but you know what you have to do. Your job, your purpose is to get accepted, get a cute girlfriend, think up something great to do with the rest of your life. What if you're confused and can't imagine a career? What if you're funny looking and can't get a girlfriend? You see, no-one wants to hear it. But the terrible secret is that being young is sometimes less fun than being dead.”(轉載自us.imdb.com
2. Dead Poet Society暴雨驕陽(1989)


相對Pump Up the Volume由學生做主,Dead Poet Society便較著重老師的描述Robin William飾演的好老師佔戲很重。戲中的學生也是被學業和家長權威壓得死死的,幸好懂得“活動教學“和真正關心學生需要的好老師出現,啓發他們對文學的興趣,令他們不再為考試而讀書。戲中的學校是傳統名校(男校),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特別高,子女所受的壓力很大。看著活潑可愛的學生被父親摧殘,想起在現實中仍有家長如此對待子女,覺得很是無奈。這也是一套”控訴式“的校園電影。

3. The Outsiders(1983) Rumble Fish (1983)


這是名導演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拍的青春片,改篇自同名小說。

原著是外國學生多年來的推薦課外讀物(就像香港學生看何紫的書一樣),講述貧窮學生與富有學生互不了解,結黨鬥爭,最後弄出悲劇;道出不論是窮學生或富學生,也有各自的煩惱要面對。

小說很感人,但電影卻不是特別出色。不過眾多年青演員在拍此片後
各有成就(就像無線用電視劇來捧新演員的一樣)。電影中戲份最少的的Tom Cruise後來最紅,Patrick Swayze後來也因Ghost而大紅,這兩個演員最為香港人認識。Rob Lowe是被認為最靚仔的一個,後來卻因一單醜聞而影響名聲,後來“浪子回頭”,不過好像拍電視劇居多。我覺得做壞男孩的Matt Dillon最搶鏡,後來也演出幾部”壞男孩”電影。

因為我太喜歡原著小說,看電影時只顧著回想書中情節
…… 其實我是推薦大家看小說的,哈哈!

原著作者S.E. Hinton的另一本書Rumble Fish(鬥魚)也被哥普拉拍成電影,同樣由Matt Dillon主演,電影拍得比Outsiders好。全片以黑白拍攝,只有鬥魚是有顏色。記得有一幕,男主角的哥哥用電單車載著他夜遊鬧市,拍很有氣氛。演哥哥的邪氣男主角Mickey Rourke很型,比Matt Dillon更有壞男孩感覺。(他的演藝生涯很傳奇,演過賣座片後竟轉做拳擊手,打至破相,後回歸影壇。他最近主演一套彷彿是他的寫照的摔角電影The Wrestler,聽說他的演出甚獲好評呢~ 期待。)



(The Outsiders,看你能認出幾多人?)

4. Ghost World(2001)


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自己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別人都努力讀書,努力找一個見得人的男友/女友,為自己舖排一條好出路;自己的價值觀卻和其他人不一樣,所走的路不獲認同,被人視為怪胎。此片女主角也是一個如此特立獨行的人。她有自己的一套獨特想法,對很多事都看不順眼,更愈來愈憤世嫉俗。

本來就算全世界不明白自己,她也有好友支持,怎知畢業後好友卻被成人世界同化,與她漸行漸遠。(好友由現在很紅的
Scarlett Johansson飾演)她失去了好友,卻“愛上”一個內向的Jazz發燒友。Steve Buscemi演的這個Jazz發燒友是一個大部份女孩都不會看上的怪人,卻無端獲女主角垂青,這部分其實很好笑!電影不說教,留給觀眾一個想像空間。
要補充,Ghost World是一套獨立電影。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為什麼我喜歡寫


為什麼我喜歡寫?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眼見一些事,內心有感覺,很想寫出來。

因為有時候,會無端有一縷思緒襲來,有一種悸動,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心鼓動著,就會想寫點什麼出來。否則,這些感覺會覺,我怕心會逐漸麻木。

因為有時候,會突然有一些奇異的想法,令我覺得如果寫出來,可以成為一篇很特別的文章。縱使寫出來後可能發現文章毫不特別,但我的心會騙我,說這是曠世鉅著。人人都覺得自己的子女最可愛。

因為如果不寫作,我就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上班族,沒有什麼成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一個普通人,寫作令我更完整。


因為自小已愛看書,繁體中文字是我的老友。我愛一個個字寫(打)出來,看見他們排列有致列隊而出,我就高興。老友當然應常見面啦!他們常常來探我,令我快樂,我不能辜負他們。


因為當我發現有人對我所寫的有共鳴,有同感,我會很高興。除了現實中的朋友,我還有只作文字交流的文友。

因為寫作於我來說就像說話般自然,有時甚至比說話更自然.。


因為這是遺傳,母親也喜歡寫。

因為這是天生的,喜歡寫就是喜歡寫,解釋不了。為什麼我喜歡吃這些,不喜歡吃那些?解釋不了。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

私隱線

近年已很少聽流行曲,只是偶然從收音機聽來一些;播得多的便會認得。
最常聽商台,所以商台捧什麼歌,我便認得什麼歌。

最近常聽到電台播謝安琪的一首歌,她喃喃地唱著一串長長的歌詞。
歌很好聽,其實一直也頗喜歡她的歌,只是沒有主動找來聽。

聽了兩三次後,這首歌便會隨時無端在腦海中響起,迫使我上網找這首歌的資料,以平息腦中的聲音。我連歌名也不知道,但最後也在網上找到,原來這首歌叫《私隱線》。
歌詞真的講得很中,我有時會在巴士內避聲避至上層;不慣在街上聽歌的我,甚至不能以音樂聲蓋過嘈音。

有些人講電話是無心地大聲,有些人卻放大喉嚨,以唱山歌的聲量講電話;真的,真的很討厭。有時甚至以為有人在喊教命。


所以,很喜歡這首歌:


《私隱線》
作曲: 周博賢
編曲: 周博賢
填詞: 周博賢
主唱:謝安琪


眾搭客結集在列車艙 一個個對坐 有部份
渾沌睡眼空晃晃 部份用辦法自娛埋藏
卻永遠發現著電話幫 三個至四個 坐附近
利用電話跟死黨 漠視著大眾高聲傾講
股海怎麼翻波 親戚怎麼囉唆
張添福朱小冰相戀的經過 資料相當清楚
不想聽都不可 心中開始起火
叔公身家幾多 師姐專攻商科
擠迫車廂中私隱集體廣播
不需解釋清楚 不想知這麼多 只想專心聽歌
縱正向對著望露兇光 他也懶理我 似附近
是二萬呎的空房 自在又愉快的講講講
股海怎麼翻波 親戚怎麼囉唆 張添福朱小冰相戀的經過
資料相當清楚 不想聽都不可 心中開始起火
叔公身家幾多 師姐專攻商科 擠迫車廂中私隱集體廣播
不需解釋清楚 不想知這麼多 只想專心聽歌
遠至世界大事亦不須 於這裡散播 更莫論
雜項事情沒有痛癢 歸家收起再講可不可
出身怎麼坎坷 想生位金叵羅
張添福朱小冰分手的經過 資料相當清楚
不想聽都不可 心中開始起火
車廂的CONFERENCE CALL
即使可泣可歌 走開一點好嗎讓空間給我
不需解釋清楚 不想知這麼多 只想專心聽歌

又想起了Sodagreen的《小宇宙》,同樣是替都市人發聲,與這首哥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首歌都表達了歌者的憤怒,很暢快!


怪不得每人都要帶一個ipod出門,就是要自己與嘈吵混亂的世界隔絕。


《小宇宙》
詞曲/青峰(蘇打綠)


左手邊有個年輕人插隊 看一眼看一眼眼神充滿不屑
電扶梯一對情侶相依偎 你看我我看你擋在走道左邊
右手邊一個婦人丟紙屑 走向前走向前好像沒有不對
公車站車門停在我面前 擠向前擠向前把我擠回路邊
賣衣服的店員態度就好像 我花錢我花錢只是買她臭臉
不太熟的朋友靠近我身邊 他的嘴他的臉充滿世故氣味


為何這城市為所欲為 我只要只屬於我的宇宙


給自己一些從來沒有過的寧靜快樂季節
已老去的歲月化成蝴蝶都飛翔在我的房間
向時間交換來的新語言和心上的山水說聲謝謝
面對著那些不美的世界都不想不去掛念


左手邊車水馬龍吐著煙 壓過線闖過街直到我看不見
右手邊充滿暴躁的情節 一支筆一條線通通劃下句點


回到我的世界 無謂的事都走遠


左手邊窗簾拉開了一些 我的房間我的身邊多了一些光線
一瞬間瞳孔縮小了一些 我的房間我的身邊充滿鮮豔藍天
右手邊音樂放大了一些 我的房間我的身邊多了一些氣味
一瞬間心門拉開了一些 我的房間我的身邊充滿想像空間


我沒有ipod,但有這個blog,也不錯。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另類邪教(舊文)

見證:


我叫小環,從小至大,我的身形都是胖胖的,花名叫肥妹。大人們都很喜歡我,都說我生得可愛,而且笑容可掬。我是一個快樂的人,一向都無憂無慮,直至十四歲那一年,我遇上窈窕教的信徒。
”小妹妹,你知不知道妳犯了罪?”一位纖瘦的小姐在我回校途中截停我,劈頭便如此一句。
”什麼?”我驚訝。”我沒有偷過東西呀!也沒有逃學和離家出走,為什麼說我犯罪?”
”我不是指這些,我指的是一種你在不知不覺中犯的罪。這種罪就是--肥胖。”
”什麼?肥胖也是罪?”
”肥胖是不應該的。”她的語調忽然嚴肅起來。”第一,過胖會對你的健康構成壞影響。”
”我知道呀!過胖會引起心血管毛病嘛!但我只是比別人胖少許,未至於痴肥。我還常常做運動,一向也很健康。”


對方上下打量我一遍,皺著眉頭,似是打算從另一點進攻。”你有男朋友嗎?有追求者嗎?”她忽然問我。
”沒有,我還正值讀書時候。”
”小妹妹,你有所不知了。所有男人都不喜歡女朋友胖。你一胖便沒有追求者了。雖說妳現在還未想拍拖,但做人要未雨綢繆。妳現在開始減肥,到妳十七、八歲時,便會迷倒萬千少男了!”
”身材真的有這麼重要?”我有點心動。畢竟,我也有暗戀著的人,我也想吸引多些男孩。”
”對啊!尤其妳是女孩子,身材是很重要的。妳也不想將來沒有男朋友。找不到丈夫、失去終身幸福吧!”
”那......那我該減多少磅?”
”以香港小姐、女明星、雜誌模特兒的身材為標準吧。”
”那我該怎麼減肥?”
”加入瘦身教吧!只要妳定時來參加教徒聚會的話,我們便會幫妳洗脫妳的罪。我們還取得西施美容院、飛燕瘦身中心等十多間公司的贊助。”

我終於被她打動。自此,我便真正相信了。我奉上了我的金錢、時間和健康在這宗教上.我也忘記了她最初告訴我這宗教可以帶來的健康。至於男朋友,我到現在還沒有。而且,因為自覺醜陋,我從此也不再這麼愛笑了。


(曾在2001年於校報刊出的舊文)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簡單句子

亦舒在《不二心》(散文)中一篇叫<很久很久之前>的文章,說就算用字簡單的句子也可表達很好的意思。好句子不一定要操辭華麗和結構複雜,簡單句子反而讓人容易記住。


她舉了一些很好的例子。


“很久很久之前”是其一。


還有加繆的《異鄉人》,一開頭便說“母親今日辭世,又或許,是昨日”。亦舒說這句子“一個難字也無,可是,無比蒼涼隔膜之意,就此傳達”


還有“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她還舉了莎士比亞筆下的茱麗葉的話:“呵羅密歐羅密歐,為何你是羅密歐?”──“多麼簡單便道盡了命運悲劇安排。


說得很對。對我文章寫得像纏腳布死不斷氣的人來說,更是當頭棒喝。


讓我也想些例子。


其實例子有很多,古文古詩詞大都用字簡潔,隨便一數已有無數例子。


舉我喜歡的:


首推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不知有哪個作家誰讚過這首詩形像化。看一句句子,便像見到一隻白鵝在活潑地游水。我最喜歡“曲項向天歌”,“曲項”是一個動作,“向天歌”是另一個動作。沒有“曲項”這動作,“向天歌”便不會如此生動。



聖經內也有很多極有意思的“
one-liner”
“要愛人如己”和“愛你的鄰舍” ,幾個字便道盡人應如何去愛。



亦舒說西方的朱麗葉,讓我想起東方的林黛玉。
黛玉的遺言是:“寶玉,寶玉,你好……” 

作者沒有寫下去,實在很高明,惹得後人不斷猜測她究竟想說什麼。


我想信還有很多例子,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如blog友們想到例子,可以告訴我啊!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CIA離奇光碟失竊案》與《海角七號》

(以下包含電影情節)

看《CIA離奇光碟失竊案》(Burn After Reading)令我最感到唏噓的,是它說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做的事情很重要;但在外人眼中看來,他們只是一班自以為是,不知所謂的傻瓜。而且,他們大都很自私。


A覺得自己的外貌和愛情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覺得自己掌握的資料很重要。


B覺得自己很聰明,很容易便賺到快錢。


C覺得丈夫配不起她。她對丈夫已沒有一絲愛,毫不內疚地另找情郎,還想分到丈夫的錢。


D當自己是情聖,雖有漂亮的妻子,但仍要從不同女人處獲得滿足。還常常跑步,覺得自己充滿魅力。


E覺得公司對他不住,他便要爆公司內幕,認為一定會引起轟動,回憶錄會賣得好價錢。


F最單純,一心一意為所愛的人付出。他是當中最無私的,可惜他愛的人看不起他, 毫不欣賞他。


故事就是說這班人互有關連,互有誤會,幾個愚蠢的人將事情弄得一團糟,而就像CIA的高層所說的,其實那件”事情”是什麼,所有人都不知道(郤自以為知道)。


都說這不是高安兄弟最好的作品,但我看來,仍有警世意義。電影有著高安兄弟獨有的黑色幽默。


還有,這電影不講愛,令我看得很冷。


 *               *          *
將《海角七號》放在講《CIA離奇失竊案》的同一篇文章很奇怪。


是因為太多人講過《海角七號》, 將它的優點都說出來了--上網輸入"海角七號",會見到各種讚美說話。


所以我只想短說:


我聽過一些對這套電影的批評說話:男女主角演技不好,沒有火花;主要愛情線寫得不好,沒有說服力;二戰時的愛情故事與主線沒有關連*等等。


我同前兩點,不同意第三點。另有一些對此電影的批評,我也覺得沒錯。


但是,我仍是很喜歡《海角七號》。


喜歡南台的鄉土人情;喜歡大部份角色的直率,不虛偽,不轉彎抹角;喜歡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表情冷冷的女酒店服務生;喜歡遺傳了母親外在的cool,內心卻溫熱的早熟女兒;喜歡酒店接待員與勤力推銷員的簡單愛情;喜歡深情的警察;喜歡大男人性格卻愛家鄉也愛家人的主席;喜歡不服輸,愛上台表演的伯伯;喜歡默默愛著老闆娘的修車技工。


喜歡台灣的人應該都會喜歡此劇。


還有很好聽的主題曲呢!.


還有,不得不提, 雖然有人不喜歡情信裡的文縐縐對白,但我覺得寫得很細膩,很感人。


與CIA的冷不同,這電影令我覺得很溫暖,可以一看再看。


 


(*有人--我猜多是年青人吧--認為舊的那條愛情線不用要,但我認為很重要。沒有它,電影不會如此好看,也會失去多一層意義。舊日那段帶著遺憾的愛,對比了今日那段有將來的愛; 那個帶著愛和內疚寫情書的日本男人,對比了今日能勇敢示愛的台灣男人。)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彩色聖誕球


聖誕節的亮面彩色球,將影像反射到我的眼睛
我看到了我的臉
久未認真照鏡的我
墮進聖誕的七色世界中
就像萬聖節王Jack一頭栽進聖誕村中
一切都美得離奇
亦美得似曾相識
我是在白色天地裡的小小的聖誕屋內坐在火爐邊的婆婆嗎?
我是"聖誕述異"中善良地教訓男主角的精靈嗎?
我是"第三十四街奇蹟"中的小女孩嗎?
是與後園的雪人一起在夜空中飛向北極的小男孩嗎?
還是
在冬夜望著人家的豐盛大餐自己卻餓著肚子的賣火柴女孩?
幫好心的銅像王子送珠寶到窮人家,以致誤了行程的燕子?


”好靚呀,不如我地叫人幫我地影幅相呀?”
”好呀~~”


照相機鏡將我的影像攝入鏡頭,
同時把我從彩色聖誕球中攝走。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仍舊在聖誕節前胡思亂想(二)


今年時代廣場的聖誕裝飾由Carrie Chau設計。



說回聖誕。看到各商場和大廈的聖誕裝飾,看到美麗的有火爐煙囪的雪屋、外國小鎮佈置、“雪地”
、聖誕樹和聖誕花,心想,這所有的製造聖誕氣氛的事物,其實最初都是從西方電影、西方聖誕卡取經的。我們對聖誕節的記憶,一開始便是由商人搭建出來的。


構成我對聖誕節美好記憶的,是在學校唱的聖誕歌和班房裡的聖誕派對,是教會重演耶穌出生的聖誕劇,是父親公司裡聖誕派對,是在寒冬可晚起床的假期,是與親戚一起吃的聖誕餐,是四處可見漂亮的聖誕樹佈置,是尖沙咀大廈外牆的巨型聖誕燈飾,是一列列懸掛在馬路上方的閃亮的燈,是在電視看《第三十四街奇蹟》、《聖誕述異》、Snowman和《虎膽龍威》,是從學校家長會買回來吊在家的聖誕襪(然後將母親買給我的朱古力放進去)……


這一切,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必會十分難忘。那時,自己是可以投入到整個氣氛中的。一切對聖誕的回憶都是美好的,我甚至沒有被聖誕老人嚇哭過。


現在的聖誕,以我的帶著批判的眼看出來,只想像到大商場的宣傳部在N個月前已部署佈置方案,和什麼單位與商家合作,如何在一眾商場中脫穎而出,如何增加人流。商家都在想用什麼方法在這個消費節日裡吸引顧客。唱片公司當然襯此時再推出聖誕歌;舊曲新唱也好,全新歌曲也好,總要應應節。報紙雜誌當然一早便預備好聖誕特輯,教人在哪裡有得食有得玩,開派對要穿什麼和化什麼妝,甚至如何找一個伴過聖誕…… (報載因聖誕是花錢的節日,做援交陪酒的少女更落力工作;另,據說聖誕節的自殺率較平日高)


當然聖誕也有好人好事,很多慈善團體會在這期間送暖,教會也有佈佳音,親朋戚友借機相聚,久未見面的朋友有借口相約。


我不是說聖誕節的不是,如我是商人我也會在聖誕“做啲野”。我想說的是,人大了,想的不如小孩子般單純,會享受不到那種純然的樂趣。我想,節日的快樂其實要自己投入,自得其樂吧。就像入迪士尼樂園玩,就算知道米奇老鼠裡頭有個人,也要暫時忘記,投入到這個童話世界裡。快樂,是要自製的。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仍舊在聖誕節前胡思亂想(一)





(去年半島酒店的聖誕佈置)


正想提筆寫「憂鬱的聖誕節」此等煽情題目之際,突然想起,我不是在去年的聖誕已寫過這個題目?

看來我每年聖誕前都要憂鬱一次,這是不褪的情緒病。

在眾多節日中,農曆新年我是最開心的。拿著一盒盒餅乾和朱古力去見親戚,穿最好的衣服,用心打扮(更會有心機化妝),逢人說恭喜發財,感覺很高興。


對我來說中秋節是倒霉的節日。小時候有幾年的中秋都發生不愉快事件,之後縱使已沒事,但從此有了陰影。而且長大了,提起燈籠也像用來照明多過用來玩,亦不能玩火,連小表弟也不出來玩了,還有什麼意思?不過在這節日,多了很多甜點(月餅)吃,公司有大量供應。


至於復活節。其實受難節對我來說更深刻,會思考耶穌為我們做了什麼。但在復活節理那天,我卻沒有應有的喜樂。


而端午節,長大後的端午節只是不停有?食而已,不會再像小時候一早起床看“爬龍舟” (鄧櫈~鄧櫈~鄧櫈登dun鄧櫈~~)。


清明節,我的親戚慣了不在正日拜山。所以當天只是一個假期。


至於香港人仿傚外國人大肆慶祝的萬聖節,我想都是大家想找個機會玩而已。泰國有撥水節,西班牙有奔牛節,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有趣的節慶,讓眾人同樂。但身在香港,中秋節不能玩火,過年不能放炮竹;有得玩的,只有爬龍舟(但除非你參賽,否則都是看而已)、看飄色和看舞火龍看舞師,但也只是看別人玩居多。但是在萬聖節,如果你有心玩,可以設計服裝和特別的化妝。其實所謂玩,有很多人都是借機戴個靚靚面具,開個Party喝喝酒而已。在外國,真的有很多人穿著古靈精怪的服裝回校(已不限於扮鬼,而是“扮野”);就算你不參加拿糖,也要在家派糖呢!其實香港人壓力指數這麼高,最需要的便是借玩來減減壓,但又常想不出究竟有什麼好玩,結果只懂去大吃大喝和以酒減壓。海洋公園便是看準香港人想玩但又不懂玩的心態,安排一些好好玩,人人可參與的節目讓大家玩個夠。


我反而想香港慶祝感恩節,一家人聚在一起,為一切我們所擁有的感恩。但我想,過“冬至”某程度是中國人的感恩節。在最寒冷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近年時興吃盆菜呢)。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粉嶺圍村2--貓篇


警惕戒備的目光



同樣警惕的目光



畫了眼線的性格小生。



仍未鬆懈




這隻貓一直躲起來



是什麼引起牠的注意呢?






當狗兄弟在狂吠的時候,小貓們一點也不怕。怕的是我們這些闖入者。


粉嶺圍村1--小巷小屋篇

原本一心想遊圍村,想不到見不到想像中的古蹟,反而發現像卡通片似的小巷,和幾隻很上鏡的貓。



讓我想起日本卡通片裡的街道。


廢屋。





這條小路究竟通往何處去?(當時在想的一條真實問題)



鐵閳







放假焦慮症


當知道自己可以連續放五天假,我竟感到焦慮。一直盼放假,常想著如果有假期便可以做什麼什麼。但當假期終於來臨,我竟不知所措--想做的事情太多,我究竟是否可以做齊?


同事說放假的目的是休息,在家什麼也不做最好,或是起床後才慢慢想;又不是去旅行,那用這麼早便計劃?但,我是一個貪心的人。借著假期,借著陽光和清風,借著好心情,我可實行我常掛在口邊的小小計劃--踏單車、到赤柱坐cafe看書、去圍村、寫作、還家裡的書債碟債(還包括一些知識類書)。放五天假我已想做這麼多事情。看!我是不是黐線?


我不能將放假當上班辦!怎能放假都有壓力?事實是,每當有人問我:放五天假會否去旅行?是否約了很多朋友見面?我都不知道怎樣回答。好像沒有安排好節目,便是對不起這個在香港人來說都算長的假--起碼可以去一次泰國啦!


我想做的各樣事情,其實平日週末放假也可以做--書每天都可以看,周日可以踏單車,為何要將平時做不到的事情都擠在一起做?


結果我想通了些。放假的第一天,我不強求早起玩樂。(原本是打算一早起床往外衝的)而是慢慢起床,慢慢梳洗,然後和久未見面的朋友吃頓不用看錶的午餐,再慢慢去想之後去哪裡。又因為隨身帶著想看的書,所以得以還了一點點書債(只是還了利息吧?) 。而那本書,竟是之前沒有被我列入書債名單中的。而這亦成了我在這個假期內唯一看完的書!最後我也沒有在假期內寫作。


不過,這幾天陽光非常好!讓我往外闖了三天。雖然不算辛苦,但到了第三天已有病和過勞的跡象,最後兩天要在家休養。畢竟不比學生時代,有力氣天天往外跑。


在打工仔的世界裡,放假的真義,是放鬆和休息,甚至比玩還更重要。


......原來躺床上看書,感覺也挺不錯! 



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

《爆粗Band友》

(內含劇情)


看電影《爆粗Band友》前已看過第一次三期漫畫。漫畫有一條故事主線,但卻是由一個個完整的小單元組成,但故事情節也一直推進(像看柯南一樣,不過柯南的主線發展非常慢!)。漫畫很好笑,每個小故事都有爆笑位。特別要讚譯者,譯得很好。粗俗得來有文化!


故事的設定本身已很具戲劇性。一個從鄉下到東京讀書,夢想成為"涉谷系"唱作歌手(即以木結他伴奏,演唱那些輕輕的、甜甜的民歌吧~)的單純青年根岸,卻被唱片公司發掘到他唱死亡系金屬音樂的才華,被置入DMC (Detroit Metal City)樂隊,成為主音歌手(化名Krauser二世)。平日單純可愛的他在上台前要化上誇張濃妝,額頭畫上一個"殺"字,再加上全副盔甲制服;一開口便粗口百出,唱著"殺阿爸姦阿媽"的歌詞,散發惡魔魅力,更負責作曲填詞。他是DMC的靈魂人物,吸引了一大班盲目追捧的fans。但是,他其實很不想唱這些歌,奈何他唱的甜甜民歌不被唱片公司欣賞。為此他更要瞞著家人和朋友。


他生活中有三個重要女性:在家鄉默默支持他的母親,用武力逼迫他的惡死女經理人(也是死亡系音樂死忠fans),和他默默地喜歡的一個女孩(欣賞他唱甜甜民歌的舊大學同學)。


電影改編漫畫時作了一些調度,將漫畫的黑暗元素減少,加強勵志元素和親情部分。在漫畫中,根岸漸漸將舞台上的黑暗一面帶至日常生活(所以才寫得出那些恐怖歌詞)。雖然現實中他仍是好青年,但他本身的惡魔一面漸漸浮現。如有人得罪他時,他會在心中用惡魔的語言咒罵(連喜愛的女孩他也試過暗叫她"豬娜")。這發展為故事增加了一個層次。又例如他們的死亡系音樂除了歌詞粗俗外,也加上有SM成份的舞台表演(有一"M男"在台上飾演"豬公",被他踢與辱罵)。這些在現實中也能引起道德爭議的地方在電影中便沒有出現。但他與母親和"女友"的情節卻被大大增強(和改寫了些)。這改寫為電影添上了感人情節。


我覺得編劇改寫得很聰明,令電影主題更突出和討好。母親無條件的支持,比"沉醉於音階她不讚賞"更令人感動。而"No Music No Dream"更帶給音樂人很大的鼓勵。在戲中,連死亡系音樂也能帶給人夢想。(但在現實中這類音樂便很有爭議性)而編劇將漫畫次序作了一些調動,令節奏更明快。如根岸因約了女孩吃下午茶,需要上妝落妝的在記者會與咖啡廳間奔走--編劇將這在漫畫中段才出現的情節改放在電影前段,便能即時形象化地帶出根岸的矛盾。


很多人都讚松山研一的演出。他的確演得好。他的表情誇張得來我又接受到,漫畫嘛!演正常根岸時雖然比漫畫中的角色來得娘娘腔,但也因此增加了喜劇效果。而且我真的見過這類型男孩子,他演得很像呢!而他變身Krauser二世後也令人看到他的兩個面目--在台上演出的Krauser二世充滿自信和魅力,在日常場景中穿著這套衣裝的他看起來卻像小丑,遇到挫折也一樣要逃走。


這電影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音樂。他的”死亡系音樂”歌詞無論多粗俗,但因為用日文唱出,所以也容易接受。老實說真的很好聽(和好看),令人明白DMC為何會受歡迎。


而最叫我失望的地方是他與外國死亡系音樂強人Jack的比試。Jack應該比他可怕十倍才是。漫畫中的Jack頸上圍著一條蛇,行徑誇張,霸氣十足,好像隨時會殺人一樣。但電影中的Jack行徑卻與一般流行搖滾樂手無異,不夠邪惡。而且他唱的歌也不對味。


說了這麼久也忘了說重點--電影好好,好好笑。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我行我素

和一個不熟識的人單獨相處時,你會否害怕大家沒對話而拼命找話說?


朋友邀請你去沒興趣參加的活動,你會否因為對方的熱情邀請而出席?


你有多少事是為了討好別人而作的?


因為怕不說話別人會怪我悶,因為要給別人好印象,所以只有兩人在一起時,我總要找話說。一直覺得沒問題,直至有人告訴我,其實我不需要如此。 


以前常會因朋友熱情邀請而參加一些沒興趣的活動。最近開始有平衡點,想去便去,不想去便說不想去,也會為朋友而去,但會知道自己純粹是為了想見朋友,而不是不情願地去。


但要做到完全不討好別人,不理別人目光真的很難吧!


看過The Pancakes主音Dejay的幾個訪問,記者都不約而同地形容她不愛拍照,不多話,但很直率。有記者說在一次演出前司儀賣力地引她說話,但她卻不大回應。在訪問完畢後記者與她同行到車站,一路上她也不開聲說話,兩人就這樣默默行走。很久以前曾看過她的演出,那次是在維園一場請來多隊獨立樂隊表演的免費音樂會。經過一連串重搖滾演唱後,現場觀眾的情緒己變得很高昂。這時,一個年輕女生靜靜地拿著結她走上台調音,然後就坐在台上的一張高櫈上,在嘈雜的環境中歌唱起來。台下很多”粗獷型”觀眾好奇地瞪著她,甚至少聲議論。她的聲音有點細,差點被人聲淹沒;她演唱時好像“自唱自話”,不大望觀眾,也不大理會觀眾的反應。在一眾band友和他們的樂迷的喧囂聲中,她是顯得多麼的安靜。我猜,與其他表演者格格不入的她是有點不自然的。
(其實是大會安排不妥,不該安排彈木結他的她在一眾“爆粗Band友”的演唱中段出場。)


很多專家都說無論做什麼行業也要懂自我宣傳,做歌手尤甚吧!又要靚/型(任擇其一)又要應付傳媒對答如流又要討好觀眾。Deejy卻沒有刻意奉迎,只是簡單地做回自己。這個“自己”,連普通人也未必做到。


我們很多時做事都會計算別人的反應。先想想有沒有市場,估計這樣做會否得到預期效果,那樣做又是否更吸引人。簡單如在blog上發表一篇文,開派對時站出來唱一首歌也會擔心觀眾反應。何況她是對著一大班陌生人登台表演?


她固然有一班粉絲,但也有人笑她唱歌走音,說她重覆自己。


在不確定自己的受歡迎程度有沒有下滑,在眾多不同評論聲音下,她一次又一次開演唱會──自己唱、和朋友一起唱。只要是她喜歡的,她便一心去做,不受其他聲音干擾。她不會為了別人說她唱歌走音便去找著名老師學唱哥,不會因為別人說她沒有突破而改變歌路,不會為了更得人心而練口才練搞gag和望著鏡頭拍照。她唱出自己的特色,她有她的個人風格。這一切,是需要對自己很有很有信心才做得到的。


其實單從她十七歲才學吉他,自彈自唱自己錄音寄到各地唱片公司結果獲西班牙公司垂青出碟這個傳奇卻真實的故事,已可知她的決心和自信心。



P.S.
誰說要跟著潮流走?有個人特色才最重要!類似的成功例子愈來愈多,較近期的便有盧廣仲。


2008年11月8日星期六

我不是小王子

我的世界很小。


我有小小的家居,小小的廚房,小小的廁所,有一櫃子的書,數量不多的CD和VCD。我有我所參加的小團體,我有我小小的樂趣--見朋友,寫blog,看blog,行山,看電影,拍照,吃東西,學跳舞......


我有一份我有興趣做的工作,縱使工作必會出現煩人問題,縱使每份工作必有缺點,但我每天工作賺取日常所需,正常不過。


平平淡淡過平常日子,一切好像很美好。


外面世界卻每分每秒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災,人禍,貧困,饑餓。當然也不全是這些負面新聞,美國便剛選出第一位黑人總統。


雷曼事件,本身沒有投資的我最初感覺不到什麼。我所認識的雷曼苦主,雖有很大損失,但不是將整副身家押上去那種。


只知經濟轉差,平時謹慎點消費便是了。


但最近香港多間機構開始裁員,並不只限金融業,當中更有我認識的人。裁員方式殘酷,令我十分驚訝。


裁員潮已出現,港人消費減弱,心情不好,連鎖影響陸續有來。


過平常日子不是這麼容易的。


我們小小的世界在哪一刻會突然崩壞也未可知。


看來我不能關上門便當看不見一切。


工作上要用心點,知識要吸收多點,危機意識一定要有,要多認識家門外的一切。畢竟,我不是住在小小星球上的小王子。



   * *      *          *                *                        *                                      *        


我的小小應變措施:


1) 工作上不能再因循,要求突破,那怕未能做大改變,自己也要有進步。

2) 儘量不買書,回歸老好圖書館懷抱。還清家裡的書債。
 〔家裡還有很多書未看/未看完,細看都有點教育意義: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圖解經濟學》(!!),《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資治通鑑選評》,《繪圖本元曲三百首》,《老貓學出版》,《出版物標點符號用法規範》,《色香是杯雞尾酒--e世代中國社會眾生相》,《快樂生活魔法》(其實是講家居佈置的),《為什麼讀經典》,《哲客俠情》,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Catcher in the Rye, Sense and Sensibility...... 還有聖經,要多看。〕

3)理智消費--應買則買,”應使則使”,唯獨不能以消費舒緩壓力和情緒。要格價。不要浪費食物。


4)今年不再看表演,除非7A班的一休編新劇。

5)儘量自己煮,帶飯返工(講了多時......)。


6)一有空便寫作,寫寫寫。


7)電影照看,不能放棄!


8)舞照跳(跳舞班),山照行。



做齊未必保平安,但起碼實行起上來快樂又安心。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慳家失敗記

中秋節時公司送了五十元百佳現金券給每位同事,一直收著,到現在才拿出來用。


最近忽然覺得有逼切的慳錢需要,打算儘量在家煮食,且是用較便宜的價錢買菜,不能像平時般衝動購物。


於是,放棄了吉之島超市,改去百佳(其實也好不了多少,可惜太晚下班)。


推著超市的購物車,手袋裡袋著那張五十元現金券,構思著要買什麼食物;想當這是一個遊戲,要用五十元買最多和最耐吃的食物!


通常家無隔宿之糧(只有過期發霉之糧),想吃什麼都要先買回家,所以最先想到的是颱風伴侶--罐頭。唔首先揀罐頭湯,除了可煮來喝外,也可當意粉醬。每次都用新鮮食材煮意粉醬實在太辛苦(看!原型畢露~)。


罐頭類:

(以為是)金寶蕃茄湯一罐              $7.60
CREAM STYLE CORN W/ HAM SOUP (回家後發現拿錯了,買了火腿粟米湯


金寶字母湯一罐                $7.60
ABC VEGETABLE SOUP 

地捫粟米蓉一罐          $7.60
CREAM STYLE CORN


然後見到旁邊有茄汁豆,唔...... 送飯一流,殺! 

亨氏茄汁豆一罐  $5.80
BAKED BEANS


之後轉到貨架另一邊,一眼見到一排罐頭魚,我的最愛,殺!

John West水浸沙甸魚一罐    $11.20
SARDINES IN BRINE

這貨架的其他貨品是即食麵。為免更墮落,於是棄向著我招手的各式人工佳麗,轉身離去。

新鮮食材:


新鮮肉櫃內還有很多肉,包括各式牛肉、豬肉、雞肉等。但在街已經吃這麼多肉,回到家我想吃多點菜,所以放棄整個肉櫃。


再看熟食部(只是八卦而已),因時間已晚,超市內的熟食只餘下兩盒被保鮮紙裹得漲卜卜、狀甚曖昧的炒麵。可憐的棄麵,到了超市關門時便會永不超生。


輪到蔬果部。菜仍有很多。今晚是怎麼回事?

見到可愛的西蘭花,雖然喜歡,但洗菜時要花較多功夫,今夜想快點可以吃。於是買了菠菜。


菠菜一袋 $8.90
SPINACH


見到檸檬,想起有用。

檸檬一個 $2.50 (好像有點貴,街市價是多少?!)
LEMON


再見到菇類,想到朋友曾將之煮雜菌煮得很好吃,便買了從未試過煮的杏鮑菇(究竟是什麼來的? 怎樣煮才好吃??)。

杏鮑菇一包          $5.50
KING OYSTER MUSHROOM


唔...... 心感滿意,加起上來應該不貴!


至此已走過半間超市,還餘下一半。


最近想煮豆腐。家裡有海藻,有日本麵汁,應可煮一點好吃的。

百福蒸煮滑豆腐一大件 $5.80 
BEANCURD -STEAMING


旁有久違了的乳酪。噢,那隻有買兩杯有折扣優惠的牌子沒有我最喜愛的桃味,只餘芒果和莓。其他人真識貨!本可以不買。但人就是這點奇怪,定下心要買就要買,於是挑了貴少許的牌子,買了杏味(所有牌子都缺桃味,唯有揀最近似的)。

Meadow Fresh乳酪-杏脯味一杯  $6.90
APRICOT YOGHURT 


家裡有麥片,所以要買奶,支持維記!


維記鮮奶一大盒 $20.90
FRESH MILK


屋裡沒有乾糧,買餅乾看家也好。
要避開所有大陸製,太熱氣,太多牛油的餅乾,結果還是利口褔,揀了芝士餅--細細塊,耐吃!


RITZ夾心餅一大盒  $19.90
CHEESE SANDWICH

這時,計畫要只用50元買菜的念頭已飛到九霄雲外。心底有把聲音暗自說著”不要緊,反正已慳了50元”。


好想買果汁,一大樽,可以喝一星期。
趁著有現金券時要買衛生用品,實際。
剛用完護髮素,順便在這裡買。
自毒奶消息後很久沒吃朱古力了,買一小排。


買夠了,腦裡一片空白,推著車到收銀處付錢。


你有會員卡嗎?


有。(取出,心想,究竟儲了分有什麼優惠?)


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下刪八下)


盛惠$194.70。


壹佰玖拾肆個柒?


我...... 我有50蚊現金券。(小姐,有現金券不是大哂的)


哦,盛惠$145.70。


其實買了這麼多東西,護髮素在內,當然要這個價錢。但是,我一開始興沖沖拿著50元現金券入超市,究竟是為了什麼?不就是想購物不付錢兼看看自己買平貨的能力嗎?


MISSION INCOMPLETED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董橋談克里斯蒂

董橋談我最喜愛的偵探小說作家


這麼多人愛看她,真好!


引用自:11月2日《蘋果日報》「董橋隨筆」(董橋撰)


探 訪 舊 派 才 女  


今 年 九 月 十 五 日 是 英 國 偵 探 小 說 家 Agatha Christie 一 百 一 十 八 歲 冥 壽 , 她 的 外 孫 Mathew Prichard 宣 布 他 在 外 婆 故 居 找 到 了 一 個 塵 封 的 厚 紙 板 盒 , 盒 子  裝  二 十 七 捲 錄 音 磁 帶 , 錄 了 外 婆 十 三 小 時 獨 白 , 零 零 碎 碎 說 了 許 多 往 事 。 是 一 九 六 ○ 年 代 的 錄 音 , 經 她 整 理 寫 過 一 部 自 傳 , 一 九 七 六 年 她 八 十 五 歲 逝 世 翌 年 出 版 。 那 年 我 還 在 英 國 , 書 店 櫥 窗 擺 滿 這 部 新 書 , 我 沒 買 , 報 上 好 幾 篇 書 評 倒 都 讀 了 。 一 九 四 六 年 她 寫 的 第 一 部 自 傳 《 告 訴 我 你 過 得 可 好 》 我 有 一 本 , 讀 了 一 半 坐 火 車 轉 站 轉 車 弄 丟 了 。

聽 說 , 錄 音 帶  克 里 斯 蒂 說 話 嗓 門 尖 利 , 措 辭 古 舊 , Laura Thompson 驚 嘆 如 今 誰 也 不 講 那 樣 的 英 語 了 , 說 這 位 暢 銷 作 家 真 是 個 老 英 國 、 老 愛 德 華 時 代 的 貴 婦 淑 女 。 克 里 斯 蒂 當 然 是 舊 派 才 女 , 供 養 一 身 舊 派 風 華 , 不 愛 接 受 訪 問 , 不 愛 拍 照 錄 音 , 倫 敦 英 國 廣 播 電 台 一 九 五 五 年 訪 問 過 她 , 七 十 年 代 我 在 廣 播 電 台 工 作 的 時 期 沒 找 到 那 捲 錄 音 帶 , 一 九 七 四 年 她 再 接 受 一 次 訪 問 的 錄 音 我 在 錄 音 室  倒 聽 過 了 , 八 十 三 、 四 的 人 了 聲 音 還 很 嬌 很 尖 , 不 輸 我 們 台 南 成 功 大 學 的 蘇 雪 林 老 師 。 蘇 老 師 的 聲 音 嬌 而 柔 , 克 里 斯 蒂 的 聲 音 嬌 而 尖 , 一 聽 都 忘 不 了 。 六 十 年 代 末 我 和 戴 天 在 美 國 友 人 宴 席 上 拜 識 老 上 海 電 影 明 星 白 光 , 她 說 話 的 聲 音 真 像 她 唱 歌 那 麼 低 沉 , 那 天 她 心 情 好 清 唱 了 一 段 老 歌 , 了 不 得 。


吳 學 昭 新 寫 的 《 聽 楊 絳 談 往 事 》  說 , 楊 先 生 早 歲 在 牛 津 那 些 年 愛 讀 偵 探 小 說 , 女 兒 錢 瑗 也 讀 得 不 少 。 「 英 國 學 者 多 數 愛 偵 探 小 說 」 , 楊 絳 說 。 「 偵 探 小 說 有 科 學 性 見 長 的 , 有 寫 世 態 人 情 見 長 的 。 科 學 性 強 就 是 犯 罪 計 劃 周 到 深 密 , 不 易 破 案 , 能  人 犯 罪 。 」 她 說 牛 津 一 位 專 門 研 究 老 莊 的 英 國 研 究 員 K. J. Spalding 集 存 了 一 架 子 偵 探 小 說 , 常 跟 客 人 說 「 你 們 愛 讀 什 麼 , 隨 便 拿 去 看 」 , 都 是 偵 探 小 說 同 好 , 交 情 也 深 一 層 。 楊 絳 斷 定 偵 探 小 說 英 國 最 好 也 最 多 , 法 國 少 些 , 也 比 較 單 調 。 「 讀 偵 探 有 二 好 處 , 」 她 說 , 「 一 是 好 玩 , 二 是 為 了 學 習 語 言 。 讀 偵 探 逼 你 能 猜 即 猜 , 不 能 猜 則 查 字 典 」 。

楊 先 生 說 的 是 一 九 三 ○ 年 代 的 事 。 到 我 旅 英 的 整 個 七 十 年 代 , 學 院 內 外 相 熟 的 英 國 人 迷 偵 探 小 說 的 還 多 得 很 , 迷 克 里 斯 蒂 的 尤 其 多 。 桑 簡 流 先 生 說 英 國 老 一 輩 人 只 讀 英 國 人 寫 的 偵 探 小 說 , 外 頭 的 懸 疑 小 說 家 他 們 只 喜 歡 Raymond Chandler , 認 定 這 個 名 作 家 儘 管 生 在 美 國 卻 在 英 國 、 法 國 、 德 國 受  育 , 小 說 背 景 就 算 寫 南 加 州 還 是 帶 點 歐 陸 情 調 。 克 里 斯 蒂 的 短 篇 偵 探 小 說 是 桑 先 生 推 薦 我 讀 的 , 果 然 好 看 , 那 幾 年 床 頭 總 放  她 的 一 堆 作 品 : 「 她 的 英 文 了 不 起 ! 」 舊 書 商 朋 友 威 爾 遜 早 愛 上 了 她 。 都 二 十 一 世 紀 了 , 英 國 的 克 里 斯 蒂 迷 還 多 得 不 得 了 , 跟 她 相 關 的 商 品 永 遠 熱 賣 , 每 年 冥 壽 戲 院 上 演 她 的 故 事 , 商 人 推 出 她 的 紀 念 品 , 書 迷 舉 行 神 秘 凶 案 派 對 。 她 的 小 說 文 學 地 位 從 來 不 高 , 整 個 英 國 每 年 還 可 以 賣 五 十 多 萬 本 新 版 老 書 , 銷 量 只 輸 給 莎 士 比 亞 和 《 聖 經 》 。 到 了 九 十 年 代 初 , 威 爾 遜 來 信 還 說 他 那 一 陣 子 經 手 轉 賣 五 、 六 套 克 里 斯 蒂 全 集 , 全 是 初 版 , 其 中 三 套 是 著 名 裝 幀 家 的 全 皮 裝 幀 , 兩 套 賣 到 美 國 , 一 套 做 得 格 外 考 究 , 英 國 一 位 藏 書 家 高 價 抱 走 , 六 十 六 部 全 部 燙 金 燙 彩 , 花 草 又 細 緻 又 綿 密 : 「 再 也 沒 有 書 籍 裝 幀 家 願 意 這 樣 裝 幀 一 套 書 了 ! 」

今 年 年 初 , 上 環 舊 書 商 莊 士 頓 找 到 一 套 二 十 四 部 的 克 里 斯 蒂 小 說 全 集 , 是 倫 敦 Paul Hamlyn 徵 得 克 里 斯 蒂 授 權 編 印 的 集 子 , 一 九 六 九 年 開 始 分 冊 印 製 , 一 九 七 二 年 全 套 完 工 , 每 冊 收 三 本 小 說 , 綠 色 摩 洛 哥 皮 革 的 半 皮 面 裝 訂 ( half green morocco ) , 書 脊 、 書 角 用 皮 革 裝 幀 , 其 餘 部 分 用 布 紋 綠 紙 裱 褙 。 聞 說 是 倫 敦 藏 書 世 家 放 出 來 的 , 運 港 之 初 英 鎊 標 價 , 金 融 海 嘯 一 旦 肆 虐 , 英 鎊 步 步 貶 值 , 書 價 跟  調 低 了 許 多 , 我 原 先 動 容 不 動 心 , 最 終 還 是 動 了 支 ! 閱 世 漸 多 , 興 趣 漸 少 , 難 得 近 年 沉 迷 英 文 閑 書 , 克 里 斯 蒂 這 樣 有 趣 的 故 事 這 樣 舒 服 的 文 字 輒 成 避 世 良 伴 , 深 宵 一 本 一 本 慢 慢 讀 , 英 文 或 許 還 可 以 學 得 好 些 , 世 味 或 許 也 可 以 品 得 再 淡 些 。 早 年 我 在 英 國 愛 讀 談 書 的 書 , 偶 然 讀 過 Vincent Starrett 的 《 Books Alive 》 , 這 位 十 九 世 紀 生 在 多 倫 多 的 作 家 寫 過 偵 探 小 說 《 The Great Hotel Murder 》 , 聽 說 連 克 里 斯 蒂 都 稱 讚 他 寫 得 好 , 可 惜 我 至 今 無 緣 一 讀 , 倫 敦 戴 立 克 說 他 有 一 本 , 改 天 找 出 來 一 定 寄 給 我 : 「 你 不 說 我 倒 忘 了 這 本 書 了 ! 」


克 里 斯 蒂 也 忘 了 她 寫 過 的 許 多 書 。 錄 音 帶  說 她 忘 了 寫 《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 》 怎 麼 會 塑 造 Miss Marple 這 個 人 物 , 連 小 說 在 什 麼 地 方 寫 她 也 不 記 得 了 。 她 女 兒 說 母 親 從 來 不 太 重 視 她 的 偵 探 小 說 , 老 說 那 是 手 藝 人 "craftsperson" 養 家 做 的 活 。 一 九 三 ○ 到 一 九 五 六 那 些 年 她 用 筆 名 Mary Westmacott 用 心 寫 的 六 部 言 情 小 說 反 而 不 叫 座 , 聽 說 克 里 斯 蒂 其 實 最 在 乎 這 六 部 文 學 作 品 , 她 的 偵 探 小 說 大 紅 大 紫 之 後 她 甚 至 賭 氣 明 講 她 最 想 當 個 歌 劇 名 伶 ! 有 個 劍 橋 研 究 生 說 克 里 斯 蒂 命  注 定 靠 偵 探 小 說 享 盡 榮 華 富 貴 , 賭 氣 也 沒 用 , 文 學 不 文 學 倒 是 文 評 家 的 事 了 : 「 通 俗 小 說 難 道 就 沒 有 文 學 的 功 能 ? 」

寫 書 的 人 和 讀 書 的 人 能 看 穿 這 一 關 的 向 來 不 多 。 年 輕 的 時 候 我 也 一 心 崇 尚 高 眉 , 唾 棄 通 俗 , 涉 世 深 了 , 視 野 變 了 , 我 漸 漸 在 意 作 品 好 不 好 看 。 讀 克 里 斯 蒂 的 偵 探 小 說 我 讀 出 她 洞 徹 世 情 , 思 路 清 爽 , 故 事 奇 特 , 文 筆  淨 而 又 不 屑 賣 弄 : 「 像 她 那 樣 迷 得 倒 幾 代 人 的 英 國 女 作 家 到 底 不 多 ! 」 威 爾 遜 說 。 《 聽 楊 絳 談 往 事 》  沒 說 楊 先 生 讀 克 里 斯 蒂 。 我 喜 歡 楊 先 生 寫 的 書 喜 歡 的 也 是 她 的 練 達 她 的 思 路 她 的 故 事 她 的 文 筆 : 她 也 絕 不 賣 弄 。 夏 衍 對 李 健 吾 說 「 你 捧 鍾 書 , 我 捧 楊 絳 」 , 夏 先 生 真 是 通 人 。 他 賀 楊 先 生 八 十 歲 生 日 那 十 六 個 字 字 字 千 鈞 : 「 無 官 無 位 , 活 得 自 在 ; 有 膽 有 識 , 獨 鑄 偉 詞 」 , 多 貼 切 。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不simple的《血迷宮》

《血迷宮》(Blood Simple.)是奧斯卡常客高安兄弟(the Coen brothers)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也是他們的成名作。


這套片已廣為一眾Cult片愛好者所談論。因出了碟,我才有機會看。


有些所謂”扭橋”的電影,是那些情節出人意表,結局嚇你一跳,或瞞騙觀眾直至最後幾分鐘才揭曉真相的電影。如《鬼眼》,如《搏擊會》。而《血迷宮》,也是一套有很多出人意表之處的電影,但卻不是”扭橋”這麼簡單。而是每一處都讓你意想不到--一個接一個的誤會,一件事引發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事情愈弄愈複雜,罪惡的雪球愈滾愈大,一步步,築成一個由血肉組成的迷宮。


故事開始的時候是很簡單的。一個言行舉止像黑社會大佬的酒館老闆,請私家偵探跟蹤紅杏出牆的妻子。他的妻子因為受不了他,而與他酒館裡的一個酒保”私奔”,住進他家裡。她說想殺了丈夫,為止更帶了槍。其實是用作傍身多一點。因她的丈夫實在不好對付。


有仇必報的丈夫,知道妻子的行為後大怒,於是買兇殺人,請私家偵探殺了這對情人。


需知殺人不難,但殺人而不為人知就很難。原來戲名"Blood Simple"是一個term, 來自一個作家的小說:"The film's title derives from Dashiell Hammett's novel Red Harvest, in which "blood simple" is a term coined to describe the addled, fearful mindset people are in after a prolonged immersion in violent situations."(from Wikipedia) 簡單來說,世上沒有完美的謀殺案,而且錯都是出在殺人者身上。殺人並沒有看起上來這樣容易。就像他們之後的作品Fargo(《雪花高離奇命案》)一樣,主角本只有一點壞心,但一踏足犯罪世界便一發不可收拾,被逼殺人,還要技巧拙劣,看得觀眾又驚又笑。


很久沒有一套電影能看得我如此心驚肉跳。本打算看完電影便去睡,怎知給電影嚇至很精神。


導演的鏡頭很有心思,一個簡單的鏡頭都能無端令人心跳加速,有時甚至有被玩弄的感覺。如,老闆家裡養了一頭樣子純品的狼狗。電影鏡頭跟著這隻狗的腳步走過老闆家的長走廊,已沒來由地令我忐忑不安。另一處,女主角在酒館內的洗手間內洗臉,酒館內正躲著一個危險人物。鏡頭對準洗手盆上的鏡子不動。當女主角彎腰洗臉時,觀眾便見到她後方的牆。當她直起身整理頭髮時,她的臉便擋著後方的牆。按一般驚慄片的慣例,鬼怪通常會在她某一次彎身時在她身後突然出現。偏偏她又好整以暇地慢慢洗,屢次彎腰、起身,看得我腎上線素提升,感覺像被導演玩弄!


電影也充滿黑色幽默,如被害者身上的血,是源源不絕,長洗長有的。(電影有個”血”字,果然充滿大量灑血鏡頭)而最能讓人認出身份的證物,偏偏留在案發現場。


聽說電影是小本製作,所以角色和場景有限,但就是這樣,才更突顯兩位創作人的小宇宙。我想起拍”殺人三部曲 ”的導演,也是因為一套低成本製作而成名。


《血迷宮》,意想不到的刺激,意想不到的好看。


P.S. 有興趣看的朋友,記著不要看影碟上的介紹。不懂寫介紹的宣傳人員將電影的所有重要情節都寫出來。這情況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幸好我是看戲之後才看碟套的!


P.S. 2 Wiki講B Movie的意思時舉了這套戲做例子, http://en.wikipedia.org/wiki/B_movie,想知道B片是什麼和有什麼經典B片的,可以一看。


不作&quot;中產人&quot;


我不是中產人士,卻喜歡過中產生活。


喜歡有機食品,喜歡外國食品,喜歡到City Super 和吉之島買煮西餐的食材,喜歡坐咖啡館(雖然大學生也喜歡),愛看舞台劇,愛看西片,但不懂download和不愛買翻版碟,愛擁有一張CD的感覺。


我有夥中產的心,卻沒有中產的「產」。


以上這些活動,但都是要有多餘錢才能做的。所以,如果我都依著這些喜好去做,我會很窮。


有時在City Super超市推著購買車,買一些高於街市幾倍的食材,望著滿店的外國人時,會覺得,這不是我應該來購物的地方。


一包公仔"面"要十多元,十粒磨菇要二十多元,一塊新鮮芝士盛惠四十塊錢,一瓶黑醋最少售七十多元...... 這種消費,與我的收入不相稱。但,煮西餐,又確是用這些正統食材才好吃。(連沙律醬,我也不買奇妙醬,而要買保羅紐曼牌的意大利黑醋!-- 幸好不算太貴)


City Super有很多港式超市買不到的東西。間中去消費一次,很開心。


有一教授說,要慳錢,便千萬不要去Starbucks。不值得用廿多三十元買一杯咖啡。


在加拿大,Starbucks反而較平民化。在那裡,喝咖啡是很casual的。在咖啡機沖又得,駕車經過咖啡店買一杯上車喝又得。很多人都是天天喝的。根本不會為了咖啡店的氣氛而去喝。那裡可放鬆的地方多的是,不一定要進Starbucks。


在香港,咖啡店的第三空間意義更大。家裡狹窄擠迫,茶餐廳坐不久,麥記太吵,要溫習和討論功課的學生,到Starbucks邊喝提神咖啡聽輕柔音樂,邊做功課,最爽!在那裡,真的是用錢買空間。


而我,最喜歡Starbucks的也是這種寧靜、放鬆感覺。而且那張圓枱的高度很適合我在上面寫字。有些blog的內容也是先在咖啡館寫出來,再回家打字(像這一篇)。在Starbucks,寫作的靈感好像多些似的。


所以我常說我的錢不是花在一般女子花費最的護膚品和衣飾上,而是在食物上。


怪不得儲不到錢。


我有一極度慳錢的朋友。她基本上不打扮,不護膚(有的都是朋友送的),不買衫,不去戲院看戲,不唱K,不應酬,不去婚宴(當然也不給人情)。她會買淨色T-shirt然後手繪圖案,她會在圖書館借CD。她的娛樂是打柔道、走路、踏單車、聽歌。


她對食物也不揀擇。她大多吃素,一份野菜"面"或蕃茄意粉便足夠。


最重要的是她不大有購物慾,不會為買而買,不會為減價而買。她挑選了沒太大壓力的工作。壓力不大,便不用借助消費來減壓。


如果學到她幾成,已可慳到錢。


購物慾是一隻鬼(就像電影《神探》內的鬼)。


不禁想到,電影Into the Wild的男主角不稀罕物質,將錢都燒掉,車都不要,只帶備必要的用品,隻身踏進白茫茫一片的阿拉斯加(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他就是為了遠離世俗和一切俗世的邪惡而出走。


為了夢想,為了將來,我一定要不作無謂的開支。


畢竟,經濟已開始壞,不慳也不行。


 


(P.S. 其實我也喜歡逛街市,不過放工後,街市都收檔了)
(P.S. 2 其實吉之島和UNY也很好逛!)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黑暗的心

張小嫻名句: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但我認為,更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旁,但你不知道我不再愛你。


曾經愛過,現在不愛,那個不能去愛的人可能也很無奈。本來好好的打算一起走人生路,大家也以為你這一對很幸福。但你卻想退出,毀了雙方共同建立的一切。你會內疚,無奈你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有些人,枕邊人每日的心思都放在別人身上,心裡已沒有自己,但卻一直被蒙在鼓裡,傻傻的不知道自己將會被賣。有人說,如對方不拆穿,那人都仍然是幸福的。但,不知道真相,一直活在虛假中,這不是太恐怖嗎?

見過被瞞騙者與第三者同場出現的情景,還笑嘻嘻舉機替情人與第三者拍合照。很心寒。從此對該位享齊人之褔的友人「刮目相看」。雖然只是一場朋友,但暗地裡已為對方分了類,類別是「出色演員」 。
 
告訴你,一個人瞞騙另一個人的功夫可以很厲害,就像我常說攝影可以騙人一樣。純真的人很難想像一個人可以騙人騙到什麼程度。


你會很難想像騙財騙色騙感情的事是怎樣發生的。但社會上這種例子多的是。


我不是未看過電視劇的類似情節。通常一腳踏兩船的都是衰人,被觀眾唾罵。但現實中,他們也只是普通人,甚至是很和善與樂於助人的人,不是電視劇中的奸惡之人。


他們只是有弱點的人,他們對不起的,只有情人。


有些人會得內疚,有些人不。他們只要自己得到快樂便夠了。被揭穿了,便索性攤牌。我愛上別人,你也可以去愛另一個,我沒有阻止你。從此大家自由。並沒有想過對方想要的不是自由。


也見過利用對方至沒有利用價值時才分手,還口口聲聲說自己對對方多麼好,意思即是:「我雖然利用了你,但我也對你不薄,大家都開心過,還想怎樣?」


人性令人害怕。


「人心是最黑暗的地方」,這倒是永恆的名句。


(給好友們:以上所說的不是我的故事,特此聲明以免你們擔心。因知道一些故事,想起某些人的殘忍,有感而發。)


[我的blog沒有設"愛情"這個分類。因這人生大題目被談得太多太濫,自己也看得生厭。而且這種題目談起上來,容易一發不可收拾。但有些感想不講不快......想不到一講便講黑暗面,唉~]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又到塔門

最近又到塔門。雖然稍嫌熱,但風夠大,天很藍,天氣好得很。和我上年十一月去時的灰濛濛不同。


這地方很舒服,真要每季去一次!



對著這風景,坐一小時也可以。








快樂的塔門牛。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電影嘉年華6--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電影名稱是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港譯《珍.奧斯汀奇情書友會》,"奇情"兩字想必是用來增強吸引力)。


這套電影沒有在香港上畫,對它有興趣是因為看了電影原著的中譯本《珍.奧斯汀讀書會》。


我只看了Jane Austen的《傲慢與偏見》(書)和Sense and Sensibility(李安拍的電影),不算十分認識她。其實Jane Austen有六部主要作品,小說便以她這六部作品來貫穿。


故事是說五女一男組成了一個Jane Austen讀書會,每次聚會輪流由其中一人主持,討論她的其中一部作品。而書中每位主角的性格或遭遇都各自對照著Jane Austen筆下的一個角色。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點子(亦舒寫過一本類似的書,叫《痴情司》書中幾位主角對照著《紅樓夢》的主要角色,很好看),可惜我只認識Jane Austen的兩部作品,很難作對照。不過我想,既然Jane Austen的書好看,就算猜不中這些關鍵小說仍會好看。


但我錯了,雖然能看完全書,但覺得內容頗為平淡。對最後,知道唯一的男主角的愛情著落後,便當”收貨”。但其實,書裡的每個人在讀書會過程中都有轉變,可能是寫得過於平淡,所以被我忽略了。我對角色們沒有什麼代入感,之所以想看電影是想知道電影改編得如何,看看由真人演出會否比原書吸引。


電影一開場,便有些書沒有的情節出現--是六個主角各自在生活小事上"頭頭碰著黑"的情景。我立刻為編劇喝采。這些鏡頭既有趣,又讓觀眾可一次過看到六個主角露面。他們的倒楣小片段更能立即引起觀眾的共鳴(試問誰沒有試過bad hair day呢?)。

此片輕輕鬆鬆令人開心。六個角色性格背景各有不同,單看他們的相處情景便覺熱鬧。而且通常幾個女人相安無事,一但在當中加入一個男人,相處模式便會有所改變,十分有趣。


還有一點,就是很少電影會有這麼多閱讀的鏡頭--他們在圖書館閱讀,在花園讀,更多是在床上讀,令喜歡閱讀的我看得開心:你看,電影中的俊男美女也愛看書呢!


電影情節不詳述了,留待大家自己看。眾人中最喜歡Mario Bello演的角色。學生時代甘心讓愛給好朋友,此後與狗為伴,更成為為狗配種的專家。當見到好友被丈夫拋棄,便立即為她物色男伴,將自己覺得不錯的男人推給她。後來被人一語說中她害怕去愛但有支配慾,以為好友的幸福要由她安排。其實她最不懂處理的便是自己的愛情。


對整套戲最不喜歡的地方是荷里活式結尾--有情人終成眷屬,表白上床大結局。請問是否可以含蓄些,有些餘韻?




看得戲多便認得更多演員。Mario Bello原來便是History of Violence內佔戲很重的女主角,也是Thank you for Smoking的酒商說客。雖然她不是典型美女也不是青春少艾,但我覺得她是個很吸引,很有味道的女人--這叫氣質吧!唔,我以後要多點留意她的電影!



在《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很搶戲的Emily Blunt也是其中一角。她演在婚姻中感到寂寞,受俊男學生引誘,敏感又高傲的中學教師,在此片同樣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