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讀後感(下)

這是Michael Heneke Amour的劇照。不想社會再有這種悲劇。 

《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的第二章「高齡社會的機遇」有13篇,每一篇都是一個關於老人的idea。

Idea 2: 「老人興趣班,300種可能」介紹了漢堡一個名為「公園之屋」的活動中心。這裡有多達300種興趣班和活動予長者參加,當中包括戲劇小組、單車小組、街舞班、電腦班、拼布班等等。作者在中心遇到了一個在用電腦的90歳長者,那位伯伯曾為盲人、殘症人士和小孩錄製有聲書,已錄了幾百本。另一邊廂,一班人在準備一套木偶戲。大家分工合作——工匠們負責造木偶和搭建舞台,縫紉班長者為木偶縫衣服,繪畫班長者負責上色,戲劇小組的長者負責改編故事。木偶戲的演員有老人家也有青少年,大家互相學習——「老年人說︰『從年輕人身上我學習放輕鬆點,他們的世界似乎只有綠燈』。少年説︰『我看到了老人家的好奇和熱情』。」



科技發達,現今的長者更長壽,亦更健康。過往,參加老人中心的大多是60多歳長者,現在80多歳的也有。他們更會踏單車出入。經營「公園之屋」的基金會的主管認為,人們「在失去行動力、需要別人照顧之前,仍有相當長的時光是健康而充滿活力的。這段時間仍有很多可能性,被視為『人生中段』。這是人生的另一個新開始。」他說「創造一個長者友善城市是一件全民的事」。他向很多公司宣揚年長員工的價值,也努力吸引30歳以下的年輕人關注這個議題。因為「年輕人要與大量老人家一起生活。」

Idea 3: 「長者形象營銷,重金賞『老』」也很特別。有基金會做調查,發現「有必要改變長者的形象,特別倡導更加突出年長所擁有的機會和潛力。」於是這基金會舉辦「德國老年奬」。這個為長者而設的奬項鼓勵創意,表揚展現老年的多樣性和新形象的個人或項目。這個奬特別之處在於其高規格——奬金高達六萬歐元。其中一個獲奬者是一間長者模特兒公司的創辦人。僱用長者當模特兒能令長者有工作,也改變大眾對老人的刻板印象。

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點子,充滿啟發性,令人看到希望。漢堡市的「探訪80+計劃」安排專人探訪市內所有年屆80的老人,聆聽他們的擔憂,了解他們的需要,讓政府可盡早介入處理市內的老人問題。「Au pair」是給長者參加的「旅行打工換宿」,工作是為接待家庭當保姆。

書中多次提及「老幼共融」。其中一個意念是學校與安老院合作「世代計劃」,讓小學生每個月到附近的安老院與老人互動。小學生得以了解真實老人的需要,老人也因此有人探訪,不會感到那麼寂寞。

在第三章,作者走訪德國西部中西紀小鎮Arnsberg。這裡是一個著名的老人友善社區。當地的官員有遠見,早在1995年便開始為高齡社會作準備。當年,政府向全城2萬多個長者派發問卷,詢問他們想老了時過怎樣的生活。之後20年,政府和整個社會一.起.實.現.問卷上提出的願景。政府甚至開設了一個「高齡有未來」獨立部門,為高齡社會做各種各樣的規劃。

在第一章,有受訪者表示「我不怕老,只怕患上認知障礙症。」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心聲。「高齡有未來」創立了「認知障礙學習實驗室」,進行一個擁抱認知障礙症的社區行動。例如訓練小孩到長者中心做小丑表演。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會忘記一切,但他們仍會感受情緒。小丑表演這類活動會令他們快樂。他們也讓小孩子透過遊戲認識認知障礙症,有認識便能增加同理心。這個部門促進和支持了很多有創意的活動,令人大開眼界。

看完此書,我一方面覺得鼓舞,很高興有人想出這麼好的點子讓人「安享晚年」(現在覺得這個詞有點老套,書中老人不只是安享晚年,而是活得精彩)。另一方面會覺得香港人沒可能追得上,對照兩地老人的處境只會令人心灰。政府只會當老人是問題或棋子,沒有心去想更多創意點子建設高齡社會 。不過香港也有一些做創意老人服務的社企和慈善機構,如樂活新中年、大銀、歷耆者、老正工作室等,值得支持。

這本書是否適合老人家看?我怕老人家看了,只會羨慕德國的老人。我覺得這本書更適合中年人和年輕人看。大家都有需要為晚年的自己做準備。

4 則留言:

  1. 相片應該是電影 Amour 的劇照
    老人照顧老人, 另一半健康有毛病, 是何其艱難之事, 我有問過自己, 如果我是照顧者, 相信也會做不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啊。如果老人患的是腦退化症,會很難照顧。

      刪除
  2. 我記得當年為這部戲下的標題是:愛是恆久忍耐,睇你忍得幾耐?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
      我沒看過這套戲,一直都不敢看Michael Heneke的戲。(其實隨著看戲多了,應該可以解禁。但這套戲真實得太殘酷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