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的前言有這樣一句——
「在香港談『老』,以乎總是與『問題』相連,令人不敢期待『老』。」
我對此很有同感。老經常與「貧」、「病」、「孤獨」、「行動不便」拉上關係。很多人都怕老,覺得老來定會不快樂。大家用盡方法保持青春、「抗衰老」。有些人明言不希望活至耄耋。有些老人家身體不好,會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累。總之,年老是一件可怕的事。
本書的作者陳伊敏嘗試透過德國老人的例子,告訴我們「老」並不可怕。作者走訪19個德國城市,做了200個訪問,訪問對象包括老人、從事護老行業的人、推行老人政策的官員等等,告訴我們老年生活和照護的各種可能,以及探索高齡社會的潛力。
全書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獨一無二的年華」,作者訪問了11個活得精彩的老人家。第二部份是「高齡社會的機遇」,介紹不同老人機構、社企,以及種種創新的老人服務和令老人活得更好的點子。第三部份是「沒有孤獨的城市」,作者到訪在20年前便徵集全市老人的意見來規畫長者友善城市的小鎮Arnsberg,看看這小城的老人是怎樣過生活的,並訪問了政府部門「高齡有未來」的負責人,了解他們的工作。
在第一部份,她訪問的老人各有各精彩。有投入政治、失變後遷往另一城市重新開始的80歳堅強女士;有喜歡跑步、徒步走、攝影、閱讀、繪畫、唱歌、彈吉他、研究德國文學和哲學的69歳男士;有退休後重返校園、選讀正規大學課程的76歳「百科全書爺爺」;有81歳仍會穿背心短裙、去健身房的女士;有認為「愛情隨時可能發生」的82歳男士。
作者會問每一個受訪者關於怎樣面對「老」的問題。例如,老年的理想居所是怎麼樣的,步入老年時身心經歷了什麼變化,內心覺得自己幾多歲,是否怕老,是否怕死等等。多數受訪者最怕老來不能自理,要被人照顧,覺得很沒尊嚴。但也有人覺得人在快將離開世界時,與剛來到世界時都同樣都需要別人照顧,沒什麼好介意的。有人說「老是一種成長,只有懦夫才不想長大。」有人說︰「年老的精力不及早前,但這並非一種『不足』,只是一種『不同』。日漸年老,對我來說經常伴隨著『得』,而不是『失』。」「得」的是更有定力、專注、心平氣和,能望到更廣闊、更遠的生命。
有人說步入老年,身體會退化︰「要調節一下角度,接受年紀大真的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我向來好動,現在也依然好動。每天騎單車,我還喜歡步行,跳舞和游泳。(步入老年)身體會退化,腰酸背痛,腳不能跳,做事情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慢,但你要懂得察覺到這些變化,對於你自己是誰,要有一種新的想像力——不再是年輕女子,成了阿婆,並且要與病痛相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感到孤獨、軟弱或被孤立。要放棄某些不再適合老人的舊活動,但可以用新活動取代。」
我特別喜歡上面提到的那位擁有多種興趣的老人——Werner Radtke的訪問。有的老人家不適應退休生活,仍留戀著之前的工作。但Werner認為「職場的狹隘,往往捆綁扼殺了一個人作為個體的全面發展。而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對此有同感。退休後,他成為一個「專業的業餘愛好者」,盡情地享受長跑、德國文學、語言研究、哲學、音樂、行山。他「每天感到振奮,簡直無法安靜下來」。很羨慕他能處於這種狀態。
讀這些訪問,我發現快老來快樂的人大部份都很活躍,有很多興趣,會做運動和勞動。也有不少愛美人士,有的就算獨自在家也打扮一番,一天能換幾套不同的衣服;有的仍然愛穿高跟鞋。他們努力保持健康、對生活有熱情、對自己有要求。我好像找到老得優雅的秘訣。
邊讀這些訪問邊想,他們的經歷,香港老人是否能借鏡呢?
我認為西方人和東方人文化不同。在面對某些事情時,西方人好像比較可以放得開。老人可以有新戀情,老人可以談性,老人可以用不同方式尋找快樂。華人的社會較保守,很多人會顧忌他人的目光。有的害怕穿衣顏色太鮮艷會被人笑。有的就算另一半已經不在,也害怕尋找新戀情。有的話也不想讓子女知道。西方老人不覺得子女一定要供養自己或要待在身邊,而華人總是對子女有期望,會一直擔心(和管束)已成年的子女,容易令自己不快樂。看此書的華人老人家,可能覺得外國人較開放,老人家可以隨心所欲,但自己便做不到了。話說回來,德國應該也有思想保守的老人,此書的老人或許是較開明開放的一群。
有很多人會覺得外國的老人福利好,老人家當然活得更快樂。看訪問照片,就算是低收入長者的住處也佈置得舒適漂亮,還有餘裕每次給二十歐元予在街上碰到的年輕表演者。我想起在香港居住環境惡劣、要節衣縮食或執紙皮變賣的貧窮老人...... 兩地老人的待遇差距太遠。
這些受訪的德國老人無疑活得精彩,但我嫌他們太「精英」。年輕時是優秀、能幹的人,年老時自然過得較好。我們未必能效發。所以,這些訪問雖然好看,但對我而言,也只是好看的訪問文章而已。
真正令我大開眼界的,是書的第二和第三部份。
(待續)
ps.
很想節錄多一句︰
「(Werner Radtke)退休後跑了幾次馬拉松,找到一條去黑森林的新路徑,收集當地教堂和紀念碑檔案,將數千張家庭照片和幻燈片數字化。練結他,錄歌。他將一切都慢下來,日漸療癒了職業生涯所受的傷害——在忙碌的職場中,往往無法消化那些傷害。」
「在香港談『老』,以乎總是與『問題』相連,令人不敢期待『老』。」
我對此很有同感。老經常與「貧」、「病」、「孤獨」、「行動不便」拉上關係。很多人都怕老,覺得老來定會不快樂。大家用盡方法保持青春、「抗衰老」。有些人明言不希望活至耄耋。有些老人家身體不好,會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累。總之,年老是一件可怕的事。
本書的作者陳伊敏嘗試透過德國老人的例子,告訴我們「老」並不可怕。作者走訪19個德國城市,做了200個訪問,訪問對象包括老人、從事護老行業的人、推行老人政策的官員等等,告訴我們老年生活和照護的各種可能,以及探索高齡社會的潛力。
全書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獨一無二的年華」,作者訪問了11個活得精彩的老人家。第二部份是「高齡社會的機遇」,介紹不同老人機構、社企,以及種種創新的老人服務和令老人活得更好的點子。第三部份是「沒有孤獨的城市」,作者到訪在20年前便徵集全市老人的意見來規畫長者友善城市的小鎮Arnsberg,看看這小城的老人是怎樣過生活的,並訪問了政府部門「高齡有未來」的負責人,了解他們的工作。
在第一部份,她訪問的老人各有各精彩。有投入政治、失變後遷往另一城市重新開始的80歳堅強女士;有喜歡跑步、徒步走、攝影、閱讀、繪畫、唱歌、彈吉他、研究德國文學和哲學的69歳男士;有退休後重返校園、選讀正規大學課程的76歳「百科全書爺爺」;有81歳仍會穿背心短裙、去健身房的女士;有認為「愛情隨時可能發生」的82歳男士。
作者會問每一個受訪者關於怎樣面對「老」的問題。例如,老年的理想居所是怎麼樣的,步入老年時身心經歷了什麼變化,內心覺得自己幾多歲,是否怕老,是否怕死等等。多數受訪者最怕老來不能自理,要被人照顧,覺得很沒尊嚴。但也有人覺得人在快將離開世界時,與剛來到世界時都同樣都需要別人照顧,沒什麼好介意的。有人說「老是一種成長,只有懦夫才不想長大。」有人說︰「年老的精力不及早前,但這並非一種『不足』,只是一種『不同』。日漸年老,對我來說經常伴隨著『得』,而不是『失』。」「得」的是更有定力、專注、心平氣和,能望到更廣闊、更遠的生命。
有人說步入老年,身體會退化︰「要調節一下角度,接受年紀大真的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我向來好動,現在也依然好動。每天騎單車,我還喜歡步行,跳舞和游泳。(步入老年)身體會退化,腰酸背痛,腳不能跳,做事情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慢,但你要懂得察覺到這些變化,對於你自己是誰,要有一種新的想像力——不再是年輕女子,成了阿婆,並且要與病痛相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感到孤獨、軟弱或被孤立。要放棄某些不再適合老人的舊活動,但可以用新活動取代。」
我特別喜歡上面提到的那位擁有多種興趣的老人——Werner Radtke的訪問。有的老人家不適應退休生活,仍留戀著之前的工作。但Werner認為「職場的狹隘,往往捆綁扼殺了一個人作為個體的全面發展。而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對此有同感。退休後,他成為一個「專業的業餘愛好者」,盡情地享受長跑、德國文學、語言研究、哲學、音樂、行山。他「每天感到振奮,簡直無法安靜下來」。很羨慕他能處於這種狀態。
讀這些訪問,我發現快老來快樂的人大部份都很活躍,有很多興趣,會做運動和勞動。也有不少愛美人士,有的就算獨自在家也打扮一番,一天能換幾套不同的衣服;有的仍然愛穿高跟鞋。他們努力保持健康、對生活有熱情、對自己有要求。我好像找到老得優雅的秘訣。
邊讀這些訪問邊想,他們的經歷,香港老人是否能借鏡呢?
我認為西方人和東方人文化不同。在面對某些事情時,西方人好像比較可以放得開。老人可以有新戀情,老人可以談性,老人可以用不同方式尋找快樂。華人的社會較保守,很多人會顧忌他人的目光。有的害怕穿衣顏色太鮮艷會被人笑。有的就算另一半已經不在,也害怕尋找新戀情。有的話也不想讓子女知道。西方老人不覺得子女一定要供養自己或要待在身邊,而華人總是對子女有期望,會一直擔心(和管束)已成年的子女,容易令自己不快樂。看此書的華人老人家,可能覺得外國人較開放,老人家可以隨心所欲,但自己便做不到了。話說回來,德國應該也有思想保守的老人,此書的老人或許是較開明開放的一群。
有很多人會覺得外國的老人福利好,老人家當然活得更快樂。看訪問照片,就算是低收入長者的住處也佈置得舒適漂亮,還有餘裕每次給二十歐元予在街上碰到的年輕表演者。我想起在香港居住環境惡劣、要節衣縮食或執紙皮變賣的貧窮老人...... 兩地老人的待遇差距太遠。
這些受訪的德國老人無疑活得精彩,但我嫌他們太「精英」。年輕時是優秀、能幹的人,年老時自然過得較好。我們未必能效發。所以,這些訪問雖然好看,但對我而言,也只是好看的訪問文章而已。
真正令我大開眼界的,是書的第二和第三部份。
(待續)
ps.
很想節錄多一句︰
「(Werner Radtke)退休後跑了幾次馬拉松,找到一條去黑森林的新路徑,收集當地教堂和紀念碑檔案,將數千張家庭照片和幻燈片數字化。練結他,錄歌。他將一切都慢下來,日漸療癒了職業生涯所受的傷害——在忙碌的職場中,往往無法消化那些傷害。」
有人告訴我,那些中了肺炎的人,好多都是上了年紀,但是有經濟能力去坐遊輪(最近全都是有外遊紀錄),住的也是大坑等有大露台的地方的人……反而我們擔心的劏房戶,清潔工人,反而好像沒有怎中招。
回覆刪除貧富懸殊的問題,說不定比老人家生活不好來得嚴重吧。
暫時好像因為去旅行而中了肺炎的人比較多。搭飛機和坐遊輪都是一班人在一密閉空間內活動,都高危。
刪除貧富懸殊是個嚴重問題,如果不著力解決,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近年我都會逼自己做多點東西讓自己忙一點,別讓躁鬱徹底毀了自己的人生。
回覆刪除我也情願忙一點,太空閒會胡思亂想。
刪除安樂死係好的. 人老自然癈. 問題多咗,腦筋遲鈍咗. 好難唔癈. 紐約都有好多老弱, 行動不便的人天天返工. 人生只是一場悲劇.
回覆刪除有得選擇安樂死是好的,但我又不贊成老人家因為年老而走去安樂死。
刪除自古好死是福氣
刪除大眾書局結業了……
回覆刪除有幸在幾天前光顧過,唉……
想不到一下子便結業了。想起Page One......
刪除但我很少光顧大眾書局,因為不就腳,書的選擇也不多。不過我去年在大眾買過影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