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星期五

日本年輕人求職血淚史——《何者》(Nanimono)


//五位即將邁入職場的年輕男女,機緣巧合聚集在一個屋簷下,把這裡當成討論求職策略的秘密基地。他們分別是擅長冷靜分析的拓人(佐藤健飾演)、拓人看起來遊手好閒的室友光太郎(菅田將暉飾演)、光太郎的前女友瑞月(有村架純飾演)、住在拓人樓上的求職女強人理香(二階堂富美飾演),以及跟理香同居並不積極求職的隆良(岡田將生飾演)。唯一冷靜觀察五人互動的,就是拓人的話劇社前輩澤學長(山田孝之飾演)。//


以上是日本電影《何者》的官方簡介。

很多青春片也講尋夢,若是勵志片的話,更會將年輕人的一往無前、遇上挫折後重拾勇氣等經歷大書特書。此片不是那種熱血勵志片,而是寫實地描寫日本年輕人如何面對找工作的挑戰。

當很多大學生會在畢業後來個大旅行,或過一年gap year才開始找工作時,在日本,大學生在二、三年級時已開始為找工作籌謀——參加就職博覽、寄履歷表到心儀公司、經歷重重筆試、面試。若他們未能在畢業前獲得公司「內定」,畢業後找工作會難上加難。有學生更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情願延遲畢業。了解更多

《何者》呈現這種求職文化的殘酷和泯滅人性——學生穿上款式近似的黑色套裝,一律要在短短一分鐘內介紹自己。大企業的筆試就像另一場學校考試,都是「求分數」。在小組面試時,求職者要想方設法勝過其他競爭者,可想而知伶牙俐齒反應快的人會佔優。學生在過程中一定要做點偽裝功夫,沒機會展現個性之餘,更會被磨平棱角。

《何者》講述五個大學生如何面對此求職階段。大學劇團編劇兼演員拓人與大學樂隊主音光太郎,雙雙放棄自己的夢想,離開學會。其實他們根本不敢發夢,無論多喜歡唱歌和做舞台劇,也知道這條路太難走,只將之當成學生時代的興趣,「興趣還興趣,搵工還搵工」。拓人是個喜愛觀察和分析的人,亦是電影的敍事者。他對求職有一套策略,但卻遲遲未找到工作。

光太郎的前女友瑞月是個乖乖女,雖然很欣賞分別在自己領域發光發熱的光太郎和拓人,但卻從未發展自己的興趣。她沒有特別專長,也無甚自信;對找工作,她是個穩陣派,只期望進入大公司,穩穩定定打一世工。這個極度平凡的角色在青春片中反而少見,但這種人我們卻經常見到,或者我們自己也是其一。

理香和她的同居男友隆良,給人感覺獨立成熟,像已經進入成人世界。對找工作,理香一副成竹在。她滿腦子計劃,已有明確的目標公司,打算利用她的「人脈」打聽軍情。隆良喜愛看書自我增值,看不起其他人的求穩定心態。他覺得與其受大企業牽制,不如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故他雖然未有工作,但連卡片也印好了。

電影海報中的第六個人澤學長其實不是主要角色,他是拓人的話劇社前輩,經常給拓人建言,是個「智者」角色,只偶然出場。拓人自命智者,將一切看得通透,不過澤學長才是有能看破表像的那位。

比澤學長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個沒出現在海報上的「隱藏角色」。這角色在戲中沒有正式出場,觀眾只能透過其他角色的對話、他的Twitter post和別人對他的評價去了解這個人。他是銀次,是拓人在學校劇團的最佳拍檔。銀次是個追夢者,從大學休學後,他全職辦劇團,將之當成志業。這角色的作用很微妙。在這班人中,只有他一個不顧一切去追夢。拓人對他的決定不以為然,但又很在意他的一舉一動——緊貼他的Twitter動向、到討論區查看觀眾對他每一套劇的反應。他對銀次的行為諸多意見,覺得他經常將夢想掛在嘴邊很肉麻,將與名人的合照放上Twitter很"hard sell"。不難看出,他對這個朋友又羨又妒,既不想看到他尋夢成功(那樣才能證明自己放棄尋夢是正確選擇),又不忍見到他的作品被網民劣評。透過銀次,觀眾對拓人這角色了解更多。

看戲前沒看簡介,不知道電影海報提到「背叛」與「虛偽」。當我覺得拓人與銀次的關係是主線,正為此深有共鳴時,想不到電影還有這兩個主題要講。所以看到那部份時還真嚇了一跳。原來電影比我相信中要黑暗啊!

戲中有些角色表裡不一,被評為「
虛偽」。不過想深一層,當人們慣於在網上媒體(facebook, Twitter)建立個人形象時,就自然會將自己真實的、不堪的部份收起來。與其說是「虛偽」,不如說是「偽裝」。沒自信的裝成有自信,平凡的裝作特立獨行,失敗了裝作不在乎......這是人之常情,亦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其實不用深究。而身陷日本的殘酷求職戰,一起求職的戰友,彼此有競爭心態也很自然。他們只是被逼成長,提早經歷辦公室與同事間看似友好但暗裡競爭的關係罷了。

我很喜歡片中的一個小段落。拓人覺得隆良和銀次很相似,他們都沒循正途找工作,都印了卡片,都落力在Twitter建立個人形象,都愛告訴別人自己見過那位名人。不過澤學長提醒拓人,不要單單從這些表象去評價一個人,「隆良和銀次根本不同」。至於這兩人有何根本性的不同?編導給了觀眾一些時間去想,才讓其中一個角色揭曉答案。我覺得那部份很感人。

(劇透)
至於某人(「何者」)對朋輩表面支持,暗地裡冷嘲熱諷,這種「背叛」可以原諒嗎?我認為心裡批評看不順眼的事也是人之常情,此等刻簿言辭若經過轉化之後,甚至可成為寫作題材。這種觀察力有利想成為創作者的人。我覺得若當事人增強自信,學會以寬容的眼光看待周遭一切,便有望成為一個既有獨到觀察,亦有同理心的寫作人。
(劇透完)

電影穿插拓人或銀次的劇團演出片段,有時用來交代劇情,有時用來表達角色內心想法,很特別。

我喜歡看青春片,但本地的青春片不多,講社會新鮮人的則更少。我只想起麥曦茵的《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裡頭提到畢業後的年輕人要面對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音樂系高材生替人寫廣告歌,要跟隨客戶的諸多要求改歌 ; 擅長繪畫的學生成了廣告PA,在公司資源不足下「什麼也要做」; 進入製作公司的畢業生,發現老板壓榨員工,異常憤怒...... 這種種情況很多初出茅廬的人都經歷過,故能帶來共鳴。不過該片的重點是愛情,還要是複雜又暖昧的愛情關係,我覺得好看是好看,但這種愛情與自己距離太遠(或我不想回首那段日子)。《何者》這套日本片給我的共鳴感更大。


22 則留言:

  1. 記得以前睇小說, 佢地只要係名牌大學出身, 就算做事表現平平, 仕途都會如坐火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唔知宜家仲係唔係咁。
      聽講佢哋一份工做好耐,好少會轉公司。

      刪除
  2. 入大公司穩穩陣陣打一世工也曾是我的夢想呢。
    不過去到這把年紀又想做點別的,只是不知道要做甚麼才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去到這把年紀我體力下降,宜家先想入大公司穩穩陣陣打一世工,但唔知仲有冇啲咁穩陣嘅工。

      刪除
  3. 日本大企業的大型考場式面試,甚是駭人。如果是東大、一橋、京都大學等一級學府畢業,還好,不然可能天天月月不斷面試,令人極度洩氣。

    人類社會,最基本本質就是競爭 (達爾文亦如是說),而非合作,是以共產主義鐵定破滅。然,競爭殘酷至如日本或今天的南韓般,也委實太痛苦。難怪我有個日本朋友說,來生想做南歐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讀書考試已經夠辛苦,搵工時都仲要同一大班人一齊筆試,又要小組面試,好似考多場試咁,好辛苦。
      做南歐人好似好開心咁,佢哋識享受人生。 

      刪除
    2. 看了《何者》,方知與《聽說桐島退社了》是同一原作者,名為朝井遼。他現在才二十九歲,寫桐島時才二十,真有才氣!

      《何者》電影也很好,那場虛擬的舞台戲很酷!

      耐唔耐就會見到菅田將輝,上週才看完其得獎作《火花》;他應該每日都在鏡頭前開工。

      刪除
    3. 看電影也講緣份,話說我電影節時自了《河畔的惡意》,不喜歡,突然想起有《聽說桐島退社了》這套戲,立即問朋友借來看。很喜歡!不說不知兩套都由同一作者創作呢!很喜歡他能進入年輕人的世界,道出他們面對的處境。人大了,便很易忘記當初經歷過這些。
      話說我剛開始看《校對女王》,也有菅田將輝呢!不常看日本片和日劇的我也認得他!

      刪除
    4. 朝井遼以年輕人身份 (這句話自己寫完也覺奇怪),完全進入年輕人心深處,但相信「大人」看了也會有共嗚。

      《火花》和兩個月前看的《帝一之國》都是菅田將輝擔正,前者有血有淚,令人動容。後者本地的業餘水平政客該看看,了解一吓政治應是怎樣玩的。他兩部戲都演得好 (《何者》的角色則無甚發揮機會);而在劇集《民王》與遠藤憲一合演的撈鬼亂兩仔爺也很出色。年輕、靚仔,有才華兼生得逢時,真是人生的贏家。

      刪除
    5. 看完《火花》的簡介,有興趣看啊!謝介紹!
      剛看完講解剖查案的《Unnatural》,好看,但未好看到想寫文記下來。(近幾年最愛始終是《重版出來》) 看完石原里美的演出,很自然看回她的《校對女王》。想不到拍得這麼輕鬆惹笑。
      年輕、靚仔,才華/努力還要有運氣。像陳家樂便突然跑了出來(我沒看那套劇,但有看《幸運是我》)。但感覺上他還要多經過一些考驗才會成熟。

      刪除
    6. "unnatural"風評不錯,但春季劇我沒選這部。倒看了熱門的《信用欺詐師 jp》和《大叔的愛》,繼續追大河劇《西鄉殿》,也看了 2010 年的《熱海之搜查官》(《火花》開場和結尾也是在熱海),非常三木聰,非常精彩之作。

      有沒看"partick melrose"? b.c.第一集的演出真驚人。

      今晚看了第一場的黃子華,他狀態不錯,但要連做廿多場,體能是大考驗。

      刪除
    7. 看來《熱海之搜查官》也很吸引。沒看Patrick Melrose。Netflix沒有,要花時間找來看。(The Crown Season I倒看完了) 好劇太多,看不完呢!
      這是黃子華的最後一次棟篤笑,有點傷感。他今次要"搏到盡"吧。

      刪除
    8. 看了改編自日本石油企業家出光佐三發跡與奮鬥史的《海賊大亨》,闡述到戰後日本企業在美國霸權治下如何求生,也可一看。

      刪除
    9. 謝謝推介!你介紹的這幾套劇,我最有興趣的是《火花》,而且Netflix有得播,實在太好了!
      剛看了黃子華的棟篤笑,覺得很感動。他的棟篤笑是獨一無二的,亦覺得他「語重心長」。他每講完一場代表離他金盤洗手的一刻越近,相信他很不捨得。

      刪除
    10. netflix 的《火花》是劇,我在上面提到的則是電影版;我亦相信劇會是很出色的。

      netflix 簡直是無敵!無論多忙多晚,我每天都逼自己看至最少看一小時 netflix 節目,常覺得益匪淺。

      我看子華那晚,他唱"幻海奇情"時有感而發,哭了,可能因為是第一場吧。

      刪除
    11. 原來《火花》有分電影版和劇集版。Netflix除了劇集還有紀錄片,很多都好看,但我追劇速度極慢,所以看得不多。
      想起多年前下班後腦袋放空,會慣性看TVB,後變了明珠台(但都是看紀錄片和真人show,劇集我麻麻,Mentalist和House播完後已沒追其他的)。若變成看Netflix(仍未形成慣性),真的會獲益更多呢。
      子華在我那場的感謝環節時也哭了,他每場多謝一個人,也多謝觀眾,可能因此憶起很多舊事。

      刪除
    12. netflix 我是在看不同的紀錄片 (長見識),反而只看過一部劇集,就是三季的《低俗怪談》了。

      如要讓腦子放空,可別看現在的 tvb 劇,看多了,腦子真會變空喔。

      刪除
  4. 看過書,也看了電影,不過兩者都沒有太大的感動。

    入場本是為了看有村,可惜她的戲份不算太多,也沒有起到關鍵的作用。二階堂的戲,反而印象深刻。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覺得電影很寫實,裡頭的年輕人經常觀察和分析朋友圈裡的其他人,又會互相比較,想起自己和朋友當年也是如此。
      有村在戲內看上去有點呆。這角色性格不強,較難發揮。二階堂一向演的角色都較為複雜,這角色表裡不同,更好發揮。

      刪除
  5. 回覆
    1. 我不大清楚,相信有香港學生在畢業前求職,但畢業後才求職也可以。不像日本,好像一定要在未畢業前找到工作。

      刪除
    2. It is similar in the US. people applied to grad school or interview for jobs before they graduate from college. There are new grad every 6 months, there isn't much time to look for a job after graduation. Also employers will wonder why you still can't a job.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