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星期一

母與子:《巴打。絲打。My媽打》(Me, myself and mum)


法國喜劇演員Guillaume Gallienne在這套半自傳式喜劇中一人分飾兩角:一角是他自己,另一角是他的母親。電影以他踏上舞台演獨腳戲展開。他向觀眾述說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在他回憶往事時,畫面會突然轉換至真實場景,時而回到舞台,在兩者之間流暢地來回往返。雖然他語調輕鬆,表現幽默,但其實他經常感到痛苦迷茫。當觀眾看到舞台上的他的臉部特寫時,才可從他細膩的表情得知他的感受。

這對母子的關係有點怪,母親渴望有個女兒,於是將文弱的他當女兒辦。在叫喚三個兒子吃飯時,她會喊"Boys and Guillaume, come to the table!"。兒子說起他的女朋友,母親會自動將那人當做"he"。當他說自己愛上了一位男同學,母親覺得理所當然。Guillaume為了討好母親,變得愈加娘娘腔,甚至模仿母親的說話腔調。縱使父親討厭他這種行為,亦動搖不了他。

將自己的孩子當女孩養,現代家長聽了,可能會嘩然:「這不是虐兒嗎?」母親這樣做,不是會影響了兒子的性別認同嗎?但是在另一個時空,另一種文化的人眼中,這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兒子「演女孩」也演得很開心。如果他覺得舒服的話,又有何不可?

不過在這個例子中,兒子確實覺得迷茫。他拼命討好母親,以致迷失自己。究竟他是誰?他是男還是女?他是同性戀者、異性戀者還是雙性戀者?還是他只不過有易服癖?看著主角尋找自己,觀眾也跟著混亂起來,將當初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撕如又貼,貼完又撕。然後我不禁想,我們為何要急不及待替他貼標籤呢?當我們為他貼上某個標籤時,代表我們會以某種眼光看他,某種態度對他。但人是很複雜的動物,真的只能以這幾類劃分嗎?我們是否太急於為為人作性別定型?

電影有搞笑場面,有狀似搞笑但目的不是想讓觀眾笑的場面,亦有搞笑但不能令我笑的場面。灌腸療法那段,便恕我笑不出來。但這套戲,目的不只是讓我們笑;這段奇特的母子關係,便令人回味再三。不知有多少母親有這種想法?母子關係和母女關係有何不同?母親情願兒子變成「裙腳仔」呢,還是情願他離開自己往外闖?我們應怎樣愛自己的母親?母與子的電影我看得不多,但覺這是一套別出心裁的作品。(我是否應挑戰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7 則留言:

  1. 今天仍然見到女孩子,還要是很年青的,中文名都是帶著很重兄弟的味道,不知算不算也是另外一種變奏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知她們的父母是否想女兒剛強些?
      想起往時有些重男輕女的父母,為女兒改名為「帶弟」或「帶娣」。現在已很少見。

      刪除
    2. 你誤會了,我說的正是你說的第二種。當然前者也有例子。

      刪除
  2. 是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咪制呀,睇到我反眼 o.o
    這篇先跳過,看完才過來串門子 :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太眼瞓,打錯咗個戲名(連grammar都錯埋),冇check返添。(想快些post,不想等到第二天......)
      咁我唔睇呢套啦,本身都驚驚地呢個題材。

      刪除
  3. 想起那姓陳的女歌手, 她不是也曾將兒子小籠包作女兒打扮嗎? 我想不少母親其實想要個女兒, 看看公司那些童裝, 就覺得女娃娃會特別可愛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女孩多數比較乖,也比較黏人。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