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戲的主角是Adèle,故事從她的角度出發,鏡頭一直跟著她。開頭有點像記錄片,拍的全是她的日常生活--早上趕巴士上學、在學校上文學課、課餘與同學講「男仔經」、與朋友參加遊行、和喜歡她的男孩子展開對話、在家裡的餐桌上大快朵頤、晚上在床上熟睡等細節。她的每個表情,都輕易讓觀眾看到;她的心情,亦輕易讓觀眾猜到(她是個喜怒形於色的人,不懂隱藏情緒)。她是一個很普通少女,有點不修邊幅,有點迷惘,觀眾很易進入她的世界。然後,導演越來越「過份」,開始讓我們看到她的肉體,以及她的慾望。
電影開始不久,我便期待著藍頭髮女孩的出現;一直在想,她究竟會在何時以什麼姿態出現?而在Adèle第一次見到她以後,懸念仍沒有消失--究竟她們何時再遇?那女孩是如何進入Adèle的生命?於是除了Adèle,連我也有一份忐忑。
很喜歡文學課內讀的那段小說文字,表現了少女敏感細膩的心思和對一見鍾情的看法,也預告了Adèle的戀情。因為電影先用文字告訴觀眾一見鍾情的感覺,之後便不用再長氣,只需讓觀眾意會。Adèle不是理論派的人嘛!我們只需要看著她,不需要聽她講。(而自從她與她那男性好友傾訴過一次後,我們便幾乎聽不到她講心事。)
藍頭髮的Emma再次出現的那場戲沒有叫人失望。她表現flirty,信心滿滿,好像很快便看穿Adèle。不過,我們是從Adele的角度看這段愛情的,最初只覺Adèle對Emma無力招架;但卻沒有從Emma的角度看,其實她也很快受Adèle吸引。
熱戀時期總是美好的,不過越看越會感到她們之間有暗湧。在Emma那班藝術界的朋友中,Adèle顯得無知,只能殷勤地招呼大家吃飯。在Emma遇上事業困境時,Adèle不能給她心靈上的安慰或給她實質意見。她只能給她食物和肉體。
後來發生的事不說了,只想說,我們一直看著Adèle成長,心裡免不了會向著她。這套戲道出愛情給人帶來的狂喜、傷痛,以及苦澀。她們雖是一對同志,但遇上的愛情問題,與異性戀者無異。
--------------------
有關這套戲的其他方面,我想列點說:
-我覺得兩個女主角都漂亮,但未看這套戲的影迷男同事說演Adèle的女演員醜。天啊,她就算不是美若天仙,也不算醜吧,為何要求這麼高?是否女性較懂得欣賞女性不同的美態?
-在Adèle穿便服上學時,我已經覺得她身型比例好。事實上,她的同學們的身型比例都很好,腿長身短,令人羨慕也來不及啊,嗚~ (我想起當年瘦蜢蜢穿長衫上學的自己,很醜樣。)
-戲中的兩位男配角都很英俊。為什麼法國的俊男美女這麼多?還是,只是因為這是個夢工場?
-影迷上司與我討論此片。她說生蠔是有象徵意義的,蠔本身有性意味。Adèle本來不吃生蠔(同性戀?),但與Emma一起後她接受了生蠔。
-影迷女同事說不覺得Emma吸引,但我卻覺得她有種小飛俠般的boyish charm。喜歡她那短短的鼻子、藍眼珠和那壞壞的「溝女表情」。
-談這戲,怎能不談「床上戲」?看床上戲本來已容易叫人尷尬,當兩位女角在激烈地做愛時,感到戲院的氣氛改變了。全場鴉雀無聲,大家都好像怕做任何反應。見到她們激動表現,有一刻我想笑出來,但觀眾席太靜了,我不敢發出聲音,連口水也不敢吞。片中的床上戲,我的感覺是太長了,長達十分鐘的那幕,我看至「遊魂」。
-喜歡Adèle初遇Emma的那一刻,因為經過期待,加上配樂帶動了氣氛,我也像Adèle般有觸電的感覺。
最初覺得Adèle背叛Emma很不應該,被如此對待是她自找的(雖然也覺得她很可憐)。但上司卻有不同看法。她認為Emma是藉著這件事趕Adele走的。她說,在這段關係中,一直都是Emma做主導,而Adèle年輕,沒什麼愛情經驗,未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故當感到自己受忽視,對這段關係失去信心,便容易做錯事。Emma是情場老手,對Adèle,她不應做得這麼絕。而Emma在心理上已出軌,只不過她沒有提分手而已。不過我卻不覺得Emma變了心,她只是對Adèle的感覺淡了。她也不應該在派對上與好友Lisa這麼親密,令Adèle難堪。可能我想法太直接,Emma說什麼我便信什麼。
-Adèle是個隨性的人,不懂計算,根據直覺做事。她當幼稚園/小學老師,生活圈子比較單純。而Emma的世界則比較複雜,她要計算很多才能令藝術變成收入。與Adèle相比,她是一個比較攻心計的人,上司的想法不無道理。
-我和上司也認為Emma不應該迫Adèle成為作家。Adèle的心願是做老師,她做到了,也做得很出色,這樣還不夠嗎?Emma是否覺得Adèle配不起她?
-這是一套看後可以討論很久的戲,不同人對戲中那段戀情的感覺不同,藉著討論可以知道對方的愛情觀,有趣!
題外話:
-有晚在等地鐵時見到一對女同志,她們拖著手對望,明顯是一對情侶。這時,站在她們不遠處的兩位男孩望著她們竊竊私語,被Tomboy女孩聽到。只見她怒目瞪視那兩個男的一眼,再回過頭來對著女伴甜密地笑,就這樣靜止了好一會,然後拖著女伴慢慢走開。那笑容,包含了很多內容;仿佛是向她的女伴說,不用理會他人,不要害怕,這裡有我,我們很快樂。連我這個旁觀者,也受到觸動。
關於呢部戲我有太多嘢想寫, 都未有時間下筆.
回覆刪除我都覺得Emma好charming, 尤其係後段佢染返啡色頭髮之後, 好瀟灑好'dandy'.
另外好鍾意其中兩幕用咗兩部電影去為往下既情節作鋪排;Enter the Void 暗喻Adele對Thomas的感覺抽離(第一次約會去睇Gaspar Noe都真係重口味);花園舞會中播放Pandora Box更係令觀眾預視到Emma同Adele的關係將有暗湧.
我最初不知怎樣下筆寫,差點想全篇point form (剛好那段時間猛做公司powerpoint)。
刪除我看不出戲中電影的隱喻,我沒看過那兩部戲。原來都有意思。
這部戲看後可令人想很久,所以遲點寫也ok。
typical French movies?
回覆刪除看法國片不多,不知怎樣才算typical 呢。
刪除You watch more movies than I do^^ You haven't notic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llywood movies and European movies? (I only learn it at a film class "Language of Film")
刪除我沒有特意去比較,看得出什麼戲「不是荷理活片」,但看不出什麼戲是「典型法國片」:P
刪除本片的中文名改自村上龍的毒品小說《接近無限透明的藍》。記得當年讀這書時還刻意播著滿有毒品氣息的plastikman唱片"sheet one"呢 (多麼的煞有介事,真可笑)。
回覆刪除影片極多特寫鏡頭,真是大膽,太多close up是會令受眾抗拒的。導演逼近adèle以呈現她的狀態,顯然對adèle exarchopoulos極具信心 (令人想起"les misérables"裡各個演員close up live singing),而她實是不可思議的好,惘然,虛空,失戀後像一副中空的失魂軀殼。adèle是個好簡單的人,一旦失去座標便茫茫然不知所以。花園派對,她是寂寞的主人家,在熱鬧裡抽離地孤獨。在畫展裡更是漫無意義,置身現場卻離魂般浮游,最後寂靜地「逃離現場」,那個背影真是無盡空虛,「似把刀鋒靜靜穿過心窩」,adèle那刻可能也有這感覺吧。
刪除原來村上龍那本是毒品小說,藍是毒品的顏色?
(看書看得煞有介事,幾好Y)
Adèle失戀後的模樣很慘。「似把刀鋒靜靜穿過心窩」,這首歌很襯啊~
多謝你送我法文"Adèle"(我太懶了:P)
廿一歲青春登場,《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充滿毒品與迷幻藥、淫亂雜交舞會、暴力與騷動,村上龍一躍而成閃亮的年輕世代旗手。
刪除藍,不是毒品的顏色,而是主角以玻璃碎片刺進顫抖不停的手臂後,從碎片映照出的湛藍天空的顏色;映照出來的還有天空下植了高樹的街道,影像漸形成一道被團團起伏的柔美的白色包裹著的稜線。玻璃碎片邊緣迄殘留著血跡,黎明純淨的空氣漸變得透明,這,是一種接近無限透明的藍….
我想得太直接了,毒品怎會是藍色的,哈~ 是殘酷青春作品嗎?(唉,我又繼續將所有事物簡單化......)
刪除剛看完高安兄弟的Barton Fink,腦袋還處於混亂狀態。
1. Adèle is young looking and sexy in my opinion.
回覆刪除2. I also love Emma's boyish charm.
3. Emma是藉著這件事趕Adele走的 - 100% agree. Emma is experienced and manipulative.
4. I think the two characters are very well-developed and the movie engages me in a subtle way. Comparatively speaking, I personally find the story of Brokeback Mountain more touching and engaging.
Kenji, how are you? Still very busy?
刪除1. agree :)
3. I am simple-minded, at first I didn't see this. it's so so cruel for her to do it. (well, in spite of what of Adèle did, still...)
4. Yes, I think so too, Their love story is still in my mind two weeks after I saw the movie. I didn't thought of comparing this with Brokeback Mountain. I like both and can't tell which I like more, but I think Brokeback Mountain is more subtle.
看了"spectre", léa seydoux 入型入格。
回覆刪除部戲甚有點 comedy 甚至港產 comedy feel。有人說 daniel craig 老了,我倒不覺,他亦定了會拍第五部 007.
順道在大銀幕又看了遍"mockingjay - part 2" trailer,這部戲將狂收!!
Spectre好似評價麻麻,我還未決定看不看。007有港產comedy feel? 哈哈!
刪除007不怕老,要看後生仔還有Q :P
近期我最喜歡的電影是Mr . Holmes.
同樣是 sam mendes 操刀,本集電影本身與主題曲俱遜於"skyfall",亦沒了後者那份情調。我覺得"spectre"確然有港產片 feel — 雖然 james bond 冇話"my lam is ling ling 7" :)
刪除我也喜歡 "mr. holmes",福爾摩斯最人性的一回 — 個人目前為止最喜歡 (包括英美劇在內) 的 sherlock holmes 影畫作品。
(時日如飛,十一月中旬,又逼近「年度選」。今年亞洲電影頗不俗;《刺客聶隱娘》影像奇美、《來自星星的 pk》小喜劇模式探討大題旨,於印度此等宗教保守國家尤為不易、《延平海戰》頗有實感,brotherhood 亦寫得好、《所羅門的偽證》四個半小時沒一分鐘悶場,一眾十五歲新演員叫人眼前一亮)
"Skyfall"好正,亦似乎有不少邦迷受落。"Spectre"則有人話不如MI5好看。
刪除咦,你講開,我都覺這是我”個人目前為止最喜歡 (包括英美劇在內) 的 sherlock holmes 影畫作品”。電影的難看到我沒去戲院看第二集(不是演員不好,而是橋段令我失望)。英劇版本也是靠演員的chemistry。這套終於有回Sherlock Holmes的懷舊感。(啊,講講下,不如寫一篇。)
啊,真是時日如飛,最近做到死死下(公司節奏實在太快,又唔夠人手。),講下電影好開心。《刺客聶隱娘》我過了,《來自星星的 pk》好正。近年怕看長片,不過《所羅門的偽證》經你講完,我都想看(看不了書便看戲)。亞洲電影節有不少好戲,但我都錯過了。
刪除之前的電影電視版 sherlock holmes,一係就好打得,一係就料事如神,沒有人味。把 sherlock 還原為一個人,是很好的策略 — 也是個 so obvious 的策略 — 但之前就是沒有人想到 (即如"casino royale"把 007 還完為一個人,成功了), "mr. holmes"厲害處是把這想法推到盡,塑造了這個風燭殘年的福爾摩斯,成件事於是彈了出來。
刪除《所羅門的偽證》導演成島出前作《第八日的蟬》非常了不起,今次處理複雜的群戲,一個唔小心可以亂晒籠,難得出來後角色都很立體,有個肥妹尤其演得好。
大節臨近,做商場該是最忙的時刻吧。忙有忙好,開工收工,眨眼就過了。
對, "MI5"比預期好,有幾個設計明顯用心機度過。全片最難看的是靚佬湯,個樣好膠。
刪除這個老年福爾摩斯,颤巍巍的,又失憶,但就是因此而好看。不需要華生襯托,成件事都好出。
刪除工作辛苦都有點心理準備,但壓力很大,我不知能捱多久。不想經常加班。(不過香港很多人都要加班......)
我呢,自去年十一月開始,進行一個大 campaign,一路忙。現已過了一年,終抵達一個巨型爆破位;倘若爆過去了,明年仍會忙但會忙得較有系統;若爆不過,明年就可能好得閒咯 :)
刪除在工作壓力逼近爆錶的日子,仍讀了幾本書,總算對得自己住,其中包括艾可《玫瑰的名字》,與作者及主角一同潛進中古修道院。這本暢銷書不是易讀的作品,但已易啃過《傅科擺》好多。在符號學的世界,艾可是貨真價實的巨匠,絕非丹布朗可比。
還想多寫幾個日本女歌手/音樂人,但寫前要把唱片掏出來再聽一遍;希望年底時有時間與閒心。
記得你講過。原來是一個這麼長的ptoject。不過,應該是值得為此燃燒吧。我呢,以前的工作,我覺得有意義,直頭頭上有光環,艱險我奮進,覺得辛苦些也值。但後來覺得愈來愈難做,公司想賺錢又不懂/不敢,管理層換了,感覺公司變質了。做商場活動,可說成是為人帶來歡樂,但最大目的是叫人消費啦。而做嘢的人只能在有限時間和金錢內chur人和被churchur。
刪除不過,easy doesn't enter into adult life, 做什麼也難,也要用很多時間心力。值就得。(我都等緊做某campaign的機會,如果捱得到果日)
刪除總之,大家一齊努力吧! 一邊chur, 一邊吸收文化營養。:)
想不到妳引用「新亞書院」校歌。感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