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

《最後禮物》劇本讀後感

(上月看完《最後禮物》劇本,有很多感受想寫出來。但工作忙,不夠精神,放假也以逛街看書看戲看劇優先。最後連當初想寫什麼也忘了大半,有點焦躁,於是也不大整理,便將作有想說的話通通寫出來,所以變得這麼長。:P)

                    *           *          *

沒有兄弟姊妹的我,不用受父母偏心之苦。所以當我有次聽到朋友訴說她帶著兩個孩子的姐姐被丈夫拋棄,她害怕父母將房子留給姐姐而不留給她時,我感到很吃驚。她不是應該先關心姐姐嗎?為什麼會這麼快想到這方面?後來,我陸續聽到不同人的類似抱怨。有同事說她的母親只分錢給每個男孫,獨獨不分給她的女兒,委屈到哭。有與父母同住的朋友與弟弟關係不好,害怕父母過世後同住的弟弟(在將來的太太影響下)會逼走她。她們在訴苦時表現的悲傷和憤怒令我難忘。這種憤怒應是累積多年而來的,包含著從小自大感受到的父母偏心和手足間或明或暗的競爭。

莊梅岩的《最後禮物》講的是兩兄弟爭奪父親遺產(一個唐樓單位)的故事,但故事講的不只是「爭產」,而是「鬥氣」。哥哥歐陽晴在年輕時因為做生意受騙,遠赴阿根廷避債,多年來沒回家。弟弟歐陽曦飛到當地找他回港見重病的母親,他避而不見,父母親的葬禮也沒有出席。弟弟是位成功人士,根本不需要這份遺產,但他想懲罰弟弟,不想讓這位令父母傷心、沒負過家庭責任的不屑子取得一分一毫。就算最終失敗,他覺得起碼要教訓一下哥哥。

但是,弟弟的苦澀與哥哥的逃避,都緣於從家庭而來的創傷。弟弟學業成績好,父親對他期望大,令他壓力很大。他到阿根廷找弟弟回港失敗,父親怪罪於他。他接跌倒入院的父親回家照顧,但要忍受父親的壞脾氣和尖酸說話。哥哥的頭腦和學業成績不及弟弟,從小便聽到來自父母傷人心的說話,如「點解細佬識你唔識嘅?點解細佬做到你做唔到呀?」長大成人後,他告訴弟弟︰「乜撚嘢Home Sweet Home? ......一入屋就噬你!一入屋就準備打擊你!」這種感覺光想像便覺得可怕。而帶給他們最大的創傷的人,是他們的父親。

他們兩人回憶年輕時的經歷,都是由他們口中講出來,但有一幕戲,就讓觀眾(/讀者)見識到他們的父親是個怎樣的人。這位父親為人有點刻薄,說話不留情面。在那幕戲中,他剛出院,體弱,要坐輪椅,但這一點也不減他說話傷人的力道,例如他說兒子「你對我好不過係為咗我幢樓。」兒時看過一句話—"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 ,我不大同意,語言對一個人的傷害可以很大。不過人就是因為很難不受別人的說話影響,才有這句話的出現吧。而親人講出來的話更傷人,因為親人的話能準確地戳到你的痛處,你也更在乎親人如何看自己。而這個戰場,就在本應是安全的家 (像晴所說的)。父母親的一句話,孩子可能記一世。這種幾乎見血的吵架,是可以將親人間的愛消磨殆盡吧。

此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是因為有很多人的家庭是這樣的。新一代父母可能會懂得更多育兒理論,但有些話就是容易衝口而出。有次飲茶,我表弟不自覺地將女兒與她表姐比較,說她表姐「坐得定」,為何表姐做得到,女兒做不到。但我覺得將兩人比較不公平,表姐坐得定,可能是她個性較沉靜,也可能她大一歳,更懂得自控。我父母也會將我與親戚的孩子比較。我記得母親常讚我表姐很懂事,但那是因為她的家庭環境迫她快速成長。那時候我心想,若我在破碎家庭成長,相信我也會變得懂事 (Sorry, 表姐。)。

莊梅岩在場刊中說,此劇的靈感來自《聖經》裡的「浪子回頭」故事。離家出走、散盡家財的小兒子浪子回頭,父親高興得為他宰牛。大兒子不禁抱怨,他天天乖乖地服侍父親,卻從未得到父親的奬勵。父親的解釋是「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可是你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應該歡喜快樂。」莊梅岩只說對這故事「有意見」,卻沒說是什麼意見。看完劇後,我覺得父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的做法「唔fair」、不公道。他應該多些讚賞大兒子,讓他感到受父親反重視。如劇中的父親最後的自我反省—「一個鬧得太多,一個讚得不夠。

在看劇本初段時,我只覺歐陽晴自私、無情,歐陽曦較值得同情。不過晴是一個有魅力的人,他比曦隨和友善,也較懂得享受生活。不過他不擅理財,又令他生活拮据,迫使他回港拿父親的「最後禮物」。而歐陽曦縱然是個好人,但他充滿負能量,苦澀從心而發,和他相處會很辛苦 (我猜他的女友因此離開他)。後來看到晴的自白,才發覺原來他自小在家裡受了很多委屈,才令他離家多年來不回港。他的內心也充滿苦澀,只是他在妻子面前很少表現出來 (見回曦則勾起了他所有不愉快回憶)。他選擇建立一個理想的家,不讓他的苦澀影響下一代。他說的這句我很喜歡︰

「我告訴你,我的家很快樂,小孩子喜歡怎樣就怎樣,而且我時常讚他們,我把他們寵到上宇宙,跟他們說他們是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我一定不會像你們一樣:為甚麼弟弟懂,你不懂?為甚麼弟弟做到你做不到?你是哥哥!你要當個榜樣——去你的!我家很公平的,我會指著他們兩姐弟,跟我老婆說,不準比較!不用互相照顧! 你們是獨立的個體!沒有需要為對方負責!不要干預對方的人生!
 」在家裡,大子/大女要為弟妹做榜樣,這可以是令他們變得負責任的動力,但也可能變成壓力。

《最後禮物》一票難求,因此我只能看劇本,邊看邊想像演員的演出和觀眾的反應。潘燦良和黃子華都做過類似角色,因此我想像到他們的表情和語氣。在歐陽晴回到舊鋪和老店員嫻嬸相認那場有不少笑位,我想像到觀眾在何時笑。(不過有一處我猜錯了,我以為他們叫已長大成人的歐陽曦做「曦曦」會有人笑,看了劇的朋友說沒有人笑。我覺得這裡寫得很妙,反映人大了,但仍然受童年經歷影響。)

看了劇的朋友在Matters寫了觀後感,我覺得她寫出如何避免《最後禮物》的悲劇:「父母視角」和「自強不息,治療/解決原生家庭問題帶來的傷害」,很有心。

這個故事令我想起《被討厭的勇氣》的內容。阿德勒否定佛洛伊德的「決定論」(其中一點是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因為他認為人是活於現在的,人有能力擺脫過去(或不以過去發生的事作為藉口),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向自己定下的目標進發,獲得幸福(此為「目的論」)。我覺得「目的論」是理想的狀況,「最好能做到啦」,而不是「一定能做到」。朋友旳母親引用她年輕時上司跟她說過的一句話—"You are over 21!" (「你們已年過二十一了」!),「意思是,你們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負責,不要再賴家裏甚麼了。」。我不是不同意,只是覺得有個前提,就是你要先面對父母帶來的創傷。就算你已over 21,父母對你造成的傷痕仍在,只是你選擇原諒他們,選擇move on。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理想的情況是,父母會反省自己,會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父母很多時候都不會反省,不欲再提舊事。於是你要想方法擺脫來自父母的陰影。你可以講出你受過父母的什麼傷害,然後想方法醫治自己。我覺得其中一個方法是,回想自己曾講錯/做錯了什麼,你也曾傷過父母的心 (就算你覺得道理在你這邊)。要明白父母也是人,人便會犯錯。一個人無論性格多麼好,也會做錯事或講錯話,特別是在家人面前。無論是父母照顧子女,還是子女照顧父母,都有疲累的時候,那便是容易發脾氣之時。而兩代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很易有不同價值觀。子女與父母意見不同很正常。

剛看了電影《美國女孩》,也是講家人之間的衝突。母親帶兩個年幼女兒移居美國,留丈夫在台灣 (往返深圳)工作。在大女兒適應了美國生活後,母親卻發現自己患癌,於是帶兩個女兒回台治病,大女兒與母親的衝突由此而來。大女兒要與好友分離,又要適應保守又傳統的台灣學校 (第一件事便要剪髮!),十分不快樂。她埋怨母親,說既然最終要回台,她當初為何帶她們去美國 (且因此要和丈夫分隔兩地)。但母親也不想發生這種事,她不能預知未來。她覺得女兒很難教,但她治病和照顧女兒已忙不過來,又怎有空間照顧女兒的心情?

看了導演的其中一個訪問,對以下的話深有同感︰

「......電影的最後結局不是和解,而是接受親情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我們跟家人有時候很親密,有時候很疏離,所以不要在疏離的時候覺得怎麼樣,而是要有信念,這個關係是流動的狀態,就讓它流動吧!

現在的我,不太會跟媽媽吵架了。媽媽也老了,沒有體力跟我吵(笑)。彼此算是放下一部分,和解了一小塊。畢竟我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還是會遇到不同的衝突產生,就算現在和解了,未來還是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要不停地和解。所以只要我們活著,就沒有永遠的和解。」

我與父母的關係也是這樣。接受這點,可以令自己看得更開。

---------

後記︰

-這篇文拖了很久很久,其間我看了一些書和戲,但一直沒動力完成這篇文 (寫作比閱讀和看戲費神)。
-不過也是因為我看了《美國女孩》,才對這個題目有多一些想法。
-"You are over 21"這句說得沒錯,但有的情況是,子女被傷得太深,沒有能力復原。《最後禮物》中的曦在社會上是成功人士,但他一直到中年仍受父親影響,他不懂尋求協助,沒意識到自己需要治療。
-有一件舊事,到現在仍記得。前男友的父親對身為長子的他很嚴厲,在他小時候常對他體罰,兩人關係不好。可能他意識到這點,對二子比較寛鬆。有次我上他家吃飯,他的父親只對太太和二子說話,一句話也沒向我們說。電視剛好播出有人彈吉他的片段,他便問二子是否有興趣學,態度很輕鬆,但仍然一句話也不向大子說。這種態度,我連一餐飯也受不了,很難想像要經歷多年。

18 則留言:

  1. 不知道為何我在各blog友上的留言都變成垃圾留言消失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知道為什麼呢!不過已復活了你的留言~

      刪除
    2. 而家情況都係一樣,基本上我完全被消失。😅🤣

      刪除
    3. Blogger Help的討論區有人問過同樣問題,但暫時未有答案 :(
      https://support.google.com/blogger/thread/173374809?hl=en

      我也不知可以怎樣令你的留言不消失呢,唯有見到時就幫你復原啦~

      刪除
  2. 舞台劇與我無緣 T-T
    今年彷似港產片回歸~~
    我好想看《飯戲攻心》和《正義迥廊》, 相信我要等DVD 才可以看到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常看舞台劇,不過近幾年想多看一點。很喜歡看一班人即場表演給觀眾看。
      《飯戲攻心》在溫哥華有上映,但在法國便很難啦。

      刪除
  3. 妳後記的最後一段真人真事,來得很舞台。如真在舞台表現出來,卻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刻意,或者「現實不至於那樣」。其實,現實裡甚麼事都會發生,像京極夏彥說「沒有不可思議的事,只有已發生和未發生的事。」是以舞台上,其實沒有超現實的世情。

    對子女偏心,是人世間裡最混帳的事之一,為人父母必須慎之戒之。我沒子女,但有工作上的下屬,伙記。day one (真的是day one,做了所謂的部門主管的第一天) 我便告誡自己,對下屬一定要平等,處事務必公正。多年下來,我覺得自己做得絕對還可以。這其實也不是太難,只是想唔想咁做而已。看看某自以為的大國領袖,身旁一堆馬屁精,便可肯定此人處事0.01公分的公平也沒有。公司與家庭,好多時也是如此。

    小時候,父母親早異離,而且都不甚理我,我算是「自由自在」長大的人,也沒父母偏心的問題。我母親理性而漂亮,真的哦,我覺得她近乎完美。唯一我細個時,她不時兜口兜面說我「好蠢」。對此我其實沒有甚麼感覺,也不因此而真的覺得自己很蠢。但這樣說孩子,當然不對,這是我對母親這個維納斯女神的唯一批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起來自《安娜·卡列尼娜》的這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沒看書,是從亦舒的書知道有這句話的。) 以前不明白,但後來聽多了別人的分享,才知道多古怪和離譜的都有。

      前男友的例子,你可以說相方都有份(我不說有責任了),因為大家在冷戰中(冷戰了很久...),而且兩人都硬頸。不過始終是父親開的頭。

      講多個例子,我某姑姐教仔很嚴,令表弟小時候壓力很大。結果表弟很乖,讀書成績也好,但他是個容易緊張和壓力大的人。大學畢業後,本身約好與同學們一起去畢業旅行(去歐洲成個月果啲),他則因為找到工作所以沒有去。之後他賺到很多錢,也會去旅行度假享受,但他常覺得自己賺的錢不夠退休。他現在有個幾歳的女兒,他很疼她,有次他說不明白為何叫女兒不要做某件事(例如叫佢唔好行東),女兒偏要做(偏要行西),很不解的樣子。我想,是不是他小時候太乖了,不明白小孩子就是會這樣。

      刪除
    2. (以上的例子是想說我表弟現在這樣,可能就是受到他母親的影響。)

      想不到你沒經歷過父母偏心,仍會在當主管後Day one便提醒自己不要偏心。很好呀!我工作多年來,最多只有一個下屬(或1又1/3個 <-與同事說笑的,因為那人要一個幫三個),沒這個問題。但這是個好的提醒,我記住先!

      我母親也說過過份的話,如「如你不XXX,我們斷絕母女關係/我死咗佢」。但我知她那時在氣頭上,也沒有上心。(她讓我留下陰影的是其他事) 不過我小時候父母過份保護我,又驚我跌親(跌一跌都驚),又不讓我做家務(開燒水爐也怕我弄不好),令我沒自信,家務也做得不好(欠缺技巧和常識...... 現在好了些。)。

      刪除
    3. 你一點也不蠢 :P 但做人就算有啲蠢,也ok呀!

      刪除
    4. 我覺得,性格是生成 (智商當然更是。情緒智商可以後天提升,智商不能)。妳我現在的模樣,80%來自先天;父母和後天,長大環境等的影響,有,但不是決定性 (反而後天的刻意栽培可以改變極大,例如小時被逼學琴,或學語言,便從冇到有多了技能)。是以我認為妳母親當年的說話,保護性...etc,對塑造成今日的妳,有影響但只是調整調較,mostly 妳始終大概仍會是現在的樣子。

      當然,這只是我的主觀看法,未去到論斷。

      刪除
    5. 我很少去想這個問題,總是想當然地覺得受父母影響很大。但想起很多人的性格與父母不同。有些例子是父母不是太好的人(討厭/自私),但子女生性、有愛心,與父母截然不同。子女有時候是父母的救贖。也有父母親是好人,子女卻做壞事。

      如果性格是先天的,不知會否與體質有關。如有活力的人會比較開朗。也許像《靈魂奇遇記》般,在The Great Beyond被隨機賦予不同個性。:)

      刪除
  4. 妳文說"我覺得「決定論」是理想的狀況",我猜妳說的應是「目的論」。我母親的話可能會對我形成「決定論」,如果我擺脫不了,發揮不了目的論,亦可能會波及一生。

    父母製造成的傷痕很多,肉體的精神的都有。反而我覺得現代人,不少都選擇「原諒了他們」, 或是已忘記了童年的事。over 21,大個了,放下了,渾然不覺年少時的衝突開火有多嚴重。又或者,只是我認識的人是這樣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p.s. just to be clear "父母製造成的傷痕很多,肉體的精神的都有" i was referring to general phenomenon, not me :)

      刪除
    2. 我認識的朋友也大多「原諒他們」或「與他們共存」,有的已搬出去住,組織自己的家庭。(但有的一與父/母見面時便會變得煩燥,會吵嘴。) 但也有朋友像走不出陰影,build up不了自信(可能與本身性格也有關係)。

      對啊,我想說的是「目的論」,謝提醒!

      刪除
  5. 存在同社會嘅壓力系好大, 就算生活安定, 變態嘅社會都會把人嘅心理扭曲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得兩年前公司的某次節日聚會,同事們的話題是誰有國籍(及哪個國家的國籍),誰考慮移民......

      刪除
    2. 正常. 所有嘅社會都有好多心理唔正確的人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