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絲》是首部以跨性別為題材的港產片。單是這一點,已經難得。
更難得的是,電影令觀眾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開明開通。
更難得的是,電影令觀眾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開明開通。
感覺編導有意挑戰觀眾的接受程度,在戲中逐個關卡考驗觀眾。
首先,電影題材和選角本身便是個門檻。不接受同性戀者的人,大抵不會有意欲入場看這套戲。有朋友說男扮女很噁心,想也沒想過看這套戲。
好了,你說你接受同性戀者。那麼,你接受同志婚姻嗎?OK。那麼,跨性別人士呢?都可以。那麼,變性人呢?OK。那麼,若你父親就是那位同性戀者呢?若你老公是同性戀者呢?若你的父/丈夫是跨性別人士呢?若他決定變性呢?...... 而問題並不是在這裡打住。
我看的那場,在電影後段的某一幕,有觀眾看得禁不住喊了一聲「黐線」。我在想,她為什麼在那一刻會「嗌黐線」。我猜想,看戲前她聽聞過跨性別人士,但卻了解不深。電影的部署,讓她逐漸進入戲中角色的內心世界。她覺得跨性別人士值得同情,明白他們的心願只是想做回自己而已。但當戲中角色的行為越過她心中的某條道德底線時,讓她覺得角色不再值得同情,她便終於受不了。這就像有些人說自己同情同性戀者,但卻不想見到同性戀者得到幸福一樣。
甚至,我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只接受女同性戀者,不接受男同性戀者。有人覺得兩個男人一起比兩個女人一起「核突」。接受外國型男Eddie Redmayne穿女裝演《丹麥女孩》的人,不等於能接受「黑仔扮女人」。而更難令一般人接受的,就是若你是同性戀者/跨性別人士,還照樣結婚生仔,傷害了家人。一談到傷害身邊人,當事人便難辭其咎。但他們又未必會想到,當社會大眾接受性小眾的存在,不歧視他們,給予他們與異性戀者一樣的權利。當父母接受性小眾的子女,不扮作看不見,不強逼他們改變自己。那便不用有那麼多人勉強自己結婚生子了。
又,雖然我這樣寫,其實我不是說自己很開通。我早前碰到一位易服男性,視線忍不住在他身上停留了好幾秒。真實人生與電影不同。但下一次遇到同樣情況時,《翠絲》的劇情應會自動走出來,我會想像導演在戲中問過觀眾的問題。
p.s.本想一篇過寫完觀後感,但現時的精神只夠我寫這些,又想快些出。便分兩篇寫。
(應該又有錯字,請見諒。)
又,雖然我這樣寫,其實我不是說自己很開通。我早前碰到一位易服男性,視線忍不住在他身上停留了好幾秒。真實人生與電影不同。但下一次遇到同樣情況時,《翠絲》的劇情應會自動走出來,我會想像導演在戲中問過觀眾的問題。
p.s.本想一篇過寫完觀後感,但現時的精神只夠我寫這些,又想快些出。便分兩篇寫。
(應該又有錯字,請見諒。)
看過娛樂新聞, 電影是古天樂投資, 還跟導演說, 一定不用想大陸, 即已經預計這題材會蝕本, 仍然肯付錢, 算是有心人啦
回覆刪除古天樂是個有心人,香港國際電影找他做活動大使,他一做便做了幾年 (我猜想是他們難以找到其他人,而古天樂又nice)。他出錢出力支持港產片,還要是一部這麼小眾的,好好!
刪除應不會蝕本。現在口碑很好,但不會往上衝無極限,畢竟很多人抗拒這類題材,票房去到某一點會先天性止步。
刪除回到本已經很不錯,一向不贊成做賠本生意。
刪除但電影業好像很risky,有機會賠本。
刪除戲行涉及好多運氣因素,屬半偏門。所以很多電影公司裡面都有關二哥像 :D
刪除Netflix 未有
回覆刪除唔知會唔會有呢。
刪除利申,我用贈券看,並幫忙分發一些。當問到一位朋友要不要時,他回應:會立即把票扔掉!(好鬼決絕 tone 嗰隻)
回覆刪除再利申:我接受所有形式。如果我有親人,親至父母,變性,再與另一變性人結婚,我沒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的決定。
《翠絲》很好,但我認為有個位有問題,在妳下篇再談。
很好奇是哪個位,那我快些寫下一篇。觀眾嗌「黐線」的那個位(尾段),我猜你會猜到是哪一場。有些觀眾不接受,有些觀眾看不明,覺得很confused。而我明白為何件事會這樣發生,只是我也有點confused。我正在想,咁情況,不知那場戲是否應該存在。
刪除我說的可能就是同一個位,下篇裡揭盅。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