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萬有理論:北歐人本vs.美國夢,美好生活的終極探求》(The Nordic Theory of Everything: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的特別之處,是作者來自北歐,以局內人的眼光介紹北歐模式。作者安努‧帕特寧(Anu Partanen)本身在芬蘭當記者,認識了美國人男友,後來嫁到美國。她移居美國後,充份體會在美國生活的優與缺。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對美國懷抱夢想,渴望移居美國,包括一些北歐人。但身在美國的Anu,卻驚訝於美國這樣一個先進、文明的國家在福利制度上竟如此落後,人民得不到足夠保障,以致擔驚受怕。美國遠不如她想像般美好。她希望藉此書向美國介紹北歐的一套,讓美國人能過更幸福的生活。
這段官方圖書介紹很好地總結了全書內容(以下是節錄)︰
「2008年,芬蘭記者帕特寧移居美國後,馬上從意氣風發的專業人士,變成不知所措的外籍新娘,時時自我懷疑,心存戒心。她覺得在美國要搞定基本的日常生活,遠比家鄉來得複雜,令人備感壓力,舉凡申辦手機、報稅、教育、育兒等都令人無所適從。一開始她把自己的焦慮歸因於文化衝擊,以為自己只是難以適應自由的新環境罷了。但是隨著她逐漸瞭解美國人,她發現其實美國人跟她抱持同樣的深切憂慮。為了瞭解為什麼芬蘭的生活與美國如此迥異,她開始密切關注這兩個國家。
在本書中,她比較美國與北歐的生活方式,把焦點放在四種重要的關係上──親子關係、男女關係、雇傭關係、政府和公民關係。北歐國家向來給人『社會主義保姆國家』的刻板印象,她破解了這種大眾迷思,揭露美國人其實遠比我們所想的更陷入難以自拔的依賴心態。她逐步說明北歐的生活方式反而讓人民享有更多自由平等。
帕特寧想讓美國人瞭解,生活其實可以過得更好;她想讓美國知道,他們可以參考其祖國的作法,重振美國夢,讓人人都有機會過更健康、安穩、有經濟保障、向上提升的生活......」
此書的中文書名「北歐萬有理論」很幽默,但也有一種諷刺的感覺,因為無論美歐模式多好,也不是萬能的吧。其實作者真正在書中提出的理論,名叫「北歐式愛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向國民提供不同種類的福利,務求每個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須依賴他人。這樣,人人都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追夢、尋求自己想過的生活,找理想工作、找理想伴侶。作者以這樣的一句總結——「『北歐式愛的理論』,就是讓每個人達到自給自足,以便更大方、單純地奉獻愛與關懷。」
Anu發現美國的福利制度不健全,很多人都要依賴他人過活。例如你要有一份穩定工作,才能獲得免費或價錢合理的醫療保險。例如育嬰假很短,母親未休息夠,便要為年幼子女張羅托兒服務(為何只提母親?因育兒擔子往往落在母親身上。她還不忙損美國一句︰「美國人不是經常強調男女平等的嗎?」)。孩子大一點時,父母又要為他們張羅好學校,甚至不惜搬屋到好的校區,又或花大錢讓子女入讀好的私校。同時,這些父母的父母開始年老,他們既要照顧下一代,亦要為照顧上一代奔波。而且現在啃老族增多,孩子大了可能仍需要父母費心。在此情況下,你還有餘裕逐夢嗎?若你工作得不愉快,你敢輕言轉工吧?若子女要父母供書教學的話,子女就會容易受制於父母,例如被父母影響選科的抉擇,不得自由。
但北歐國家提供福利予每個獨立個體,年邁父母得享國家的好福利,不必依賴子女照顧。但這樣的話,他們會否更感孤獨? 作者如此說——「北歐家庭跟世界各地的人一樣深愛年邁的父母,那正是他們不希望父母被迫依賴他們,導致他們心生怨恨而減損親情關愛的原因。那樣的依賴破壞了每個相關者的自主、獨立和自由...... 就像北歐社會認為孩童的未來不該受限於父母資源的多寡一樣,他們也認為老人的生活不該受限於成年子女的資源多寡。」
她又提到很多美國女性找配偶時都看重對方的收入,或將之納入考慮因素之中。她最初不明白為何美國人的結婚戒指一定會鑲鑽石,不明白為何美國女人渴望嫁給富有男人(我奇怪竟然會有人不明白,她是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嗎?就算童話故事的女生也渴望嫁給王子啊!)。後來,她發現美國人將結婚看成一種財力的結合 (美國的國稅局也奬勵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稅),是一個讓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但在芬蘭,婚姻狀況不會影響你繳納的稅金。Anu說,「美國夫妻之間這種心照不宣的財務衣存關係,就像美國的親子關係一樣,讓我不禁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彷彿是往昔留下的殘跡...... 兩家人藉由聯姻來滙集資源,幫彼此存續下去。這不禁讓人納悶,為什麼全最現代化的國家竟然還需要那麼老套的合約?」
教育方面,作者說她有位住在芬蘭小鎮的朋友女兒即將上小學。她問對方有沒有幫女兒比較過不同學校,她的朋友說沒有。她收到市府的派位通知,覺得政府為她女兒選的學校很好,就決定送她到獲派的學校。作者追問朋友會否擔心女兒將來的學校成績。對方說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還反問她為何要這樣問。作者說,芬蘭為所有學童提供優質公立教育,讓每個人不論家庭背景,都獲得良好教育,所以一般父母都不會為此擔心。
關於交稅,很多人都覺得福利國家都要國民繳重稅,覺得會「養懶人」。她便訪問了一位有兩個孩子的芬蘭朋友威爾。威爾覺得他在美國繳稅後,比在芬蘭時有較多「可支配所得」,但美國的財產稅太要命。而且,在美國,他必須自己為養老存錢,在芬蘭時並不需要,因為有公民退休金。將上述的一切都考慮進去後,他覺得在芬蘭的「可支配所得」比在美國多。作者不忘補充,等威爾的兩個孩子到了讀大學的年紀,這些算法將會出現變化,住在芬蘭能讓他存更多錢。北歐人較傾向覺得他們繳的稅金「物有所值」。北歐的許多福利的多寡和個人所得有關,鼓勵多勞多得。制度提供了強大的動機,使人民在可以勞動時更努力工作,以便無法勞動時,依然過著合理的舒適生活。有錢人也是受惠者,所以不會反對這個制度。
她也解釋了為何美國人會覺得福利好等於「養懶人」,但芬蘭人並不認為如此。在北歐, 政府不會「懲罰」富人。作者這樣寫——「我們這種福祉國家不像討厭的福利國家,加入這個體制不需要抱持無私無我的崇高理念,不需要為了幫助不幸者而犧牲自己的發展。這種制度支持你個人的自由、自主,以及每個人決定個人命運的能力,因為我們不需要靠父母、配偶或雇主的慷慨解囊,來取得醫療、教育、急難救助等基本服務以發揮潛力。」
看此書時,最大的感覺是我們的情況其實和美國人差不多,同樣看似文明先進,但制度上有很多缺憾。我們有便宜的醫療,但公立醫院人滿為患, 醫生疲於奔命。我們也要自己付錢供醫療保險,否則就只能靠公司提供的有限福利,保障不足。養老院環境惡劣,若長者患重病,不是長者受苦,便是親人受罪。家長為子女考入好學校煞費思量,還要擔心子女將來的住宿問題......
作者大談「北歐式愛的理論」(這個名稱有點肉麻。),原意是好,但難免令未能享有此等制度的別國人感到不是味兒。她真的覺得可以憑一本書來令美國政府作出改變嗎?她覺得美國能複制北歐模式嗎?雖然Anu努力解釋說北歐國家沒有先天的優勢,現在所得到的,大都是靠前人努力而得來;言下之意,是北歐做得到的,美國也做得到。但這說服不了我。
她說「北歐成功的秘訣不是靠大政府,而是靠精明的政府...... 政府小一些,更明智一些,才是美國逼切需要的。」這話當然有道理,但實行起上來很難,讀之只讓人更感沮喪。情況就好像有個高材生對你說,只要你怎樣怎樣做,便能在考試考取高分、入讀名校。但是,你深知你與那位高材生的資質和家庭背景相差一截,怎麼比?一般讀者讀此書,只會感到無力而已。此書只會令人繼續羨慕北歐人。
其實,歐洲國家比較小,跟聯邦大國的國情很不同。我剛看法蘭克福傳。當年立國的人都很勤力,所以才反對大福利。但一戰後,政府為了穩定國家民心,才心不甘加了失業金和退休金。
回覆刪除而且,聯邦國由很多不同的州或省組成,他們的文化,喜好不同。要維持聯邦和氣已不容易!
同意啊,聯邦大國要面對的問題多很多。或者一些小地方可參考北歐國家的做法,但要作較大的改革則很難。
刪除都係你睇我好, 我睇你好
回覆刪除呢度樓價(唔係巴黎等大城市)普遍比香港低, 不過失業率高, 交重稅, 同官方機構打交道, 要準備好多 paperwork, 好多人都支持唔住呢啲作風
係啊,隔離飯香。
刪除原來喺法國同官方機構打交道咁煩(會唔會煩過在港時?),但我諗好多地方都係咁?
一定煩過香港, 好在我之前有心理準備, 又遇到啲比較好人嘅公務員
刪除人只能把自己的觀點影射到他人身上. 人的才能只能處理有限的問題. 歐洲國家有能力接受幾多難民? :(
回覆刪除係啊,難民係一個問題。我又想起,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光是處理不同移民的需要和令他們融入社會,也要花不少資源。
刪除globalization has exposed human limited capability to deal with big problems :(
刪除看完頓時想,那會何移民往北歐的不及美國多呢 ? 總有原因吧。
回覆刪除說香港生活艱難,天天不也是有不知多少人從各路而來嗎 ?
我的其中一句座右銘是"Life is rough all over",在哪裡生活都要面對困難。
刪除作者說北歐國家的人雖然福利好,但不見得比較快樂(氣候嚴酷是令人憂鬱的其中一個原因)。她欣賞美國人的樂觀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