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字傳:我的麥田捕曲》這套J.D. Salinger的傳記電影一上畫,便有朋友推介我去看。
我其實完全不熟J.D. Salinger,我當年之所以會找《麥田捕手》才看,是因為這本書是名著,也因為喜歡「麥田捕手」這個概念。讀的時候,我代入不到Holden Caulfield的內心世界,看得不大投入,要靠評論告訴我此書好在那裡。或者,我沒有Holden的那種憤怒;又或者,我的文學程度不足以讓我理解此書。當時,我心目中的叛逆少年經典作是S. E. Hinton的The Outsiders。
因此,看《叛逆字傳:我的麥田捕曲》(Rebel in the Rye)時,我不怕自己期望過高,反而怕自己不夠熟《麥田捕手》,影響觀影感受。
不過電影講的是一個天才作家的成長及成名故事,喜歡寫作或曾幻想當作家的人,應該都會有共嗚。喜歡寫作的人,知道無論過程多痛苦都會享受寫作,明白為何一個想像中的人物能陪伴Salinger度過艱苦的打仗日子。
Salinger和Burnette的互動很好看,但他們的火花到後來減弱了;後期的Burnett太可憐,與Salinger有了利益關係,這段關係便變得不及開頭好看。(我比較喜歡題材相近的Genius裡編輯Max Perkins與作者Thomas Wolfe的關係)。
我不大喜歡戲內描寫的愛情部份,總覺得他在三段關係裡都不是真心愛對方。在第一段關係中,Oona O'Neill夢囈似的說欣賞他的才華,他全然受落。天啊!她明明是為了虛榮而與他在一起,他卻沒有察覺。這是否男人的通病?而O'Neill剛出場的時候,Salinger的好友便叫他當心的O'Neill「門神」(為她擋去狂風浪蝶的兩個女孩),我還以為她們有更多戲份,但原來「門神」就只是問他他的文章有沒有出版過(這不難應付嘛),之後便再沒發威。那為何要有這段舖陣?
(但我又不禁想,如果Salinger一直默默無聞,他會否一直寫作到老?)
Salinger的大學寫作老師Whit Burnett告訴他做作家就要將自己奉獻給故事,要不求回報地去寫。這主題貫穿全套電影。但最觸動我的不是這個主題,而是Salinger與Burnett的友誼。Burnett看出Salinger的才華,給他很好的建言,在他氣焰高漲時調教他, 在他氣餒時鼓勵他,讓他上了一堂又一堂難忘的寫作課。 他給予Salinger沒有從父親身上得到的支持。在他們鬧翻後(其實是Salinger不原諒老師),我一直等待他們和好,以致看得有點分心。我害怕Burnette突然過身,令Salinger抱憾。
總之,三段感情都不動人,可能這是反映現實吧。我亦慨嘆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和成見。Salinger要成功了,寫出暢銷書,才得到父親的肯定。但父親在肯定兒子後,卻不忙拋下一句給兒子壓力的話——要他寫出比《麥田捕手》更成功的作品——真可怕!幸而母親一直支持他寫作,給他信心;恩師Burnette則用令他臣服的方法調教他。在兩者剛柔並濟的支持下,Salinger才一步步踏上作家路。我慨嘆的是,世上有多少父母愛護子女,卻用了錯誤的方式,令子女反感。或者Salinger的父親沒有錯。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說羨慕別人「靠父幹」。Salinger有父親為他鋪路,不是很幸運嗎?但父親不明白兒子對寫作的熱愛可以達到何等程度,他不明白這是兒子畢生的志業。他愛寫作的程度,就是縱使沒有金錢回報,他仍不會放棄。兒子的這種感受,父親永遠也不會明白。
Salinger最終決定不再出版任何作品,離群索居。這個決定,不知是否因為受到戰爭創傷症候群的影響?還是源於他的宗教?我是俗人,只覺得很可惜。我不大理解他的宗教。他的宗教導師著他要摒除雜念,他卻只懂搬去郊區住,我還以為有更厲害的方法呢!在人群之中摒除雜念,縱使走紅了仍心境如常,不是更厲害嗎?一個不和世人聯繫的作家,我只覺得是埋沒才華。不過,我又哪有資格論斷他呢?
p.s. 聽過香港作家陳慧分享,說寫作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於尋求掌聲與光環。她說過類似寫作要「不求回報」這種話。我當時被她的話觸動。我曾經想寫故事,但卻寫不出好故事。我根本不是這塊料子。最大問題是我沒有話想說。如戲中Burnette所說,不要(單單)為了想做作家而寫,寫作時不要賣弄聰明,不要充滿ego,不要怕被退稿,願意奉獻終生....... 細想之下,實在很難做到。
我其實完全不熟J.D. Salinger,我當年之所以會找《麥田捕手》才看,是因為這本書是名著,也因為喜歡「麥田捕手」這個概念。讀的時候,我代入不到Holden Caulfield的內心世界,看得不大投入,要靠評論告訴我此書好在那裡。或者,我沒有Holden的那種憤怒;又或者,我的文學程度不足以讓我理解此書。當時,我心目中的叛逆少年經典作是S. E. Hinton的The Outsiders。
因此,看《叛逆字傳:我的麥田捕曲》(Rebel in the Rye)時,我不怕自己期望過高,反而怕自己不夠熟《麥田捕手》,影響觀影感受。
不過電影講的是一個天才作家的成長及成名故事,喜歡寫作或曾幻想當作家的人,應該都會有共嗚。喜歡寫作的人,知道無論過程多痛苦都會享受寫作,明白為何一個想像中的人物能陪伴Salinger度過艱苦的打仗日子。
Salinger和Burnette的互動很好看,但他們的火花到後來減弱了;後期的Burnett太可憐,與Salinger有了利益關係,這段關係便變得不及開頭好看。(我比較喜歡題材相近的Genius裡編輯Max Perkins與作者Thomas Wolfe的關係)。
我不大喜歡戲內描寫的愛情部份,總覺得他在三段關係裡都不是真心愛對方。在第一段關係中,Oona O'Neill夢囈似的說欣賞他的才華,他全然受落。天啊!她明明是為了虛榮而與他在一起,他卻沒有察覺。這是否男人的通病?而O'Neill剛出場的時候,Salinger的好友便叫他當心的O'Neill「門神」(為她擋去狂風浪蝶的兩個女孩),我還以為她們有更多戲份,但原來「門神」就只是問他他的文章有沒有出版過(這不難應付嘛),之後便再沒發威。那為何要有這段舖陣?
(但我又不禁想,如果Salinger一直默默無聞,他會否一直寫作到老?)
Salinger的大學寫作老師Whit Burnett告訴他做作家就要將自己奉獻給故事,要不求回報地去寫。這主題貫穿全套電影。但最觸動我的不是這個主題,而是Salinger與Burnett的友誼。Burnett看出Salinger的才華,給他很好的建言,在他氣焰高漲時調教他, 在他氣餒時鼓勵他,讓他上了一堂又一堂難忘的寫作課。 他給予Salinger沒有從父親身上得到的支持。在他們鬧翻後(其實是Salinger不原諒老師),我一直等待他們和好,以致看得有點分心。我害怕Burnette突然過身,令Salinger抱憾。
總之,三段感情都不動人,可能這是反映現實吧。我亦慨嘆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和成見。Salinger要成功了,寫出暢銷書,才得到父親的肯定。但父親在肯定兒子後,卻不忙拋下一句給兒子壓力的話——要他寫出比《麥田捕手》更成功的作品——真可怕!幸而母親一直支持他寫作,給他信心;恩師Burnette則用令他臣服的方法調教他。在兩者剛柔並濟的支持下,Salinger才一步步踏上作家路。我慨嘆的是,世上有多少父母愛護子女,卻用了錯誤的方式,令子女反感。或者Salinger的父親沒有錯。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說羨慕別人「靠父幹」。Salinger有父親為他鋪路,不是很幸運嗎?但父親不明白兒子對寫作的熱愛可以達到何等程度,他不明白這是兒子畢生的志業。他愛寫作的程度,就是縱使沒有金錢回報,他仍不會放棄。兒子的這種感受,父親永遠也不會明白。
Salinger最終決定不再出版任何作品,離群索居。這個決定,不知是否因為受到戰爭創傷症候群的影響?還是源於他的宗教?我是俗人,只覺得很可惜。我不大理解他的宗教。他的宗教導師著他要摒除雜念,他卻只懂搬去郊區住,我還以為有更厲害的方法呢!在人群之中摒除雜念,縱使走紅了仍心境如常,不是更厲害嗎?一個不和世人聯繫的作家,我只覺得是埋沒才華。不過,我又哪有資格論斷他呢?
p.s. 聽過香港作家陳慧分享,說寫作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於尋求掌聲與光環。她說過類似寫作要「不求回報」這種話。我當時被她的話觸動。我曾經想寫故事,但卻寫不出好故事。我根本不是這塊料子。最大問題是我沒有話想說。如戲中Burnette所說,不要(單單)為了想做作家而寫,寫作時不要賣弄聰明,不要充滿ego,不要怕被退稿,願意奉獻終生....... 細想之下,實在很難做到。
妳說得很對,寫作 — 寫小說也好、寫部落格也好 — 是因為想寫,有話要說,有故事要講,還原基本,就是如此。
回覆刪除寫作,總想有人看,也會想成名。漸漸,猜想別人想看甚麼,而後迎合。自己本來想說的,已埋藏在底層,有時能透出一點點,文以載道一下,便已不錯。結果最後能成職業寫手的,多已變成文字販子。
像 salinger 這種人,悖乎人性,世所稀有,是絕世高人。我在二十年前左右讀《麥田捕手》,談不上很喜歡。閱讀,不同時空與環境,可以非常迥異。今日再讀,也許會更應機,也說不定。
寫作究竟有多少是自己想說的,又有多少要迎合讀者,這條界,很難掌握。作家很難完全不顧讀者。到最後Salinger隱居寫作,不發表作品,便能真正為自己而寫。只不過,讀者總想喜歡的作家能繼續發表作品......
刪除我也猜今日再讀《麥田捕手》會比較有感覺。
以前麥田捕手是必讀的教科書. 重有哈珀李 Harper Lee 殺死一隻知更鳥. 歷史中有不同時間,年代的奇人. 可能好多不為人知.
回覆刪除這兩本都不是我讀書時必讀的教科書,《麥田捕手》我是自己找來看的。
刪除是啊,可能有很多奇人都不為人知。看電影時,覺得Salinger終於憑寫作紅了,吐氣揚眉,再不用迎合出版社的要求,寫什麼出版社都肯出,但他偏偏決定不再發表作品,而且說到做到,很厲害(雖然會令讀者失望)。
don't know if you can see this or not in HK http://www.pbs.org/wnet/americanmasters/jd-salinger-film-salinger/2642/
回覆刪除在香港看不到呢~
刪除maybe you can see it when you are in Canada.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