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

from YBlog: 天要下兩,娘要嫁人,yahoo blog話摺就摺

我將會搬到這裡-- http://gisumworld.blogspot.hk

But everything will be different...

---------------------------------------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這兩句歌詞說得沒錯。用了七年的yahoo blog,終於要離棄忠實(今時今日仍在這裡寫的都是死忠)的blog友們。

雖然常告訴自己yahoo blog不可能是永恆的,但當事情發生時,仍很受打擊。

本身今天請了假,早上起來,興致勃勃地開始寫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和《奇幻夜》的觀影感想。因為平日晚上太累,沒精神寫,故趁著假期便在精神最好的時段開始寫。剛寫完六段短片的第一段,便要外出赴飯約,於是將之儲存為草稿,待夜晚回家再寫。怎料,下午時份,便從facebook驚悉yahoo blog要「摺埋」這個消息。

用了整個下午的時間來消化這件事,回到家,打開「李碧華鬼魅系列」這篇blog,卻再也寫不下去。

還是需要點時間平復心情。

在facebook share消息的朋友,其中一個是介紹我玩yahoo blog的人,對方後來已不再寫,我卻一直寫到今日。但見他share這消息時,狀甚冷靜。還有一位,也是在早年寫yahoo blog的,他是會計算用什麼方法才可吸納人氣的那種人,也是寫了一段時間便沒寫。他在share這消息時也是一派輕鬆,只強調要「備份」。天呀!問題不是能否備份啊!他們知道嗎?難為我五內翻騰。

果然,愛得愈深,傷得愈深。

我知道有很多blog友很忿怒,但這是一件投訴無門之事。就算你與健身中心簽了幾年約,付了很多錢,中心說要「摺埋」便會「摺埋」,沒情講的。Yahoo Blog要摺,並沒有犯法,只是不近人情罷了。而我們對一間商業機構,是不應該有這麼大期望的。還講人情?

我本身在blogger (blogspot)有兩個blog,一個只給自己看,一個公開但沒有更新,網誌名稱也不是用「芝心世界」。這兩個blog幾年沒更新,只不過在佔位而已。現在終於派上用場。給自己看的那個,我將想保留的文章儲存後,便整個刪去了。不想管厘理太多blog。而另一個,我將之改為「芝心世界」,這將會是我的新居。雖然「有著落」,但我一點開心的感覺也沒有,甚至未決定是否將yahoo blog的文章搬過去。現在是有一個單位,但那又怎樣?物是人非啊。當初yahoo blog upgrade已失去了一批blog友,今次亦預計會失去一些。如每人用不同的平台,感覺就是不一樣。如花布街去了西港城,「囍帖街」變「囍歡里」,還會是同一回事嗎?有人用拆村來形容今次事件,我覺得比喻得很好。望著「新」平台,還真沒有寫文的衝動。

在這裡被拆前,我(們)可以做什麼呢?狂寫嗎?每日寫一篇?做「大事回顧」或重post自己喜歡的blog嗎?死命寫一篇短篇小說出來嗎?設立blog友記念冊嗎?進行告別儀式嗎?寫一首告別詩嗎?將一直不敢寫的都寫出來嗎? 或者與blog友們玩遊戲?如接龍,每人寫一句,看這條鏈可以有多長。

或者,先寫好「李碧華鬼魅系列」這一篇文吧。留個美好回憶。


又搬這首歌出來啦:
(如看不到youtube畫面請按lin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5nhGEZs52I


下一站,天國 (下一站,blogger?)
作詞:林夕
作曲:黃耀明/蔡德才
編曲:蔡德才
主唱:黃耀明

明日過後 我的天空失去你的海岸 (我的網誌失去你的關注) 餘下今天足夠我嚮往 
陽光正仁慈地 滑過睡床  
然後 時候有限換來無限奢望
然後公園商店逛一趟
還可以平靜地 望透天邊海角
我已很快樂
改天再訪 若你仍盼望
請吸一口氣證明你開心
(請揮手證明你開心)
請牽一牽掛試驗愛的殘忍
(開開心心請不要試驗我的惻隱)
縮短了永恆 增長了皺紋
於天國再會亦能拾回前塵 (於blogger /wordpress/ sinablog... 再會亦能拾回前塵) 請緊緊擁抱證明你貪心
請輕輕一吻證明這個不是路人 (請慷慨留言證明這個不是路人)
(即使貪心請給我證明我不是路人)
撫摸過雪人 苦戀過聖人
從來未遇過你聲音 多動人
(多麼傷感的笑聲)
明日再會 我的身軀搜索你的身影 (我用google搜索你的網誌)
如下一站不會到天國 (如下一站不會到blogger)
來沾濕我眼睛 做個記認 然後 然後各自夢遊餘下生命
然後彼此都要更高興 如果再無然後 踏過天路歷程
你我可約定
將於哪天 在哪兒暢泳
請勿回望 請勿回望 請勿善忘

http://mojim.com/twy100192x9x1.htm (摘自:魔鏡歌詞網)


聲明二


舊平台捨忠實blog友而去,我又回來了。只是,不知是否有興致寫下去。

要點時間適應。

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分享陳慧訪問

只看過陳慧的《拾香紀》、《味道/聲音》和一些短篇故事,喜歡,但沒有成為她的忠實讀者。不過,每見有她的訪問,我都會讀。我覺得她為人認真,記者問她問題,她會經過思考然後謹慎回答。她給我的感覺,是做人毫不含糊。她不能容忍記者「想當然」、隨口問和隨意分析她。訪問她,必須做足功課。

最近才看回六月期的《讀書好》,內裡有一篇六版長的陳慧訪問。雜誌訪問她,自然是因為她宣佈支持佔中。一個一向低調的作家身先士卒,毅然表態,當即惹起關注。

正如她所說,認識她的人,應該不會對她的決定感到太過驚訝。正如我,只透過她以往的訪問和講座認識她,對她的決定,也不會感到過於驚訝。一個關心香港的人,一個低調、實幹、默默耕耘和誠實的人,一個之前沒有公開參與政治活動的人(亦因此不用跟隨任何團體的行動),支持「佔中」,其實不出奇。(在此不討論是否應「佔中」。想講的是她為爭取普選「站出來」這件事。)

說回訪問,這篇訪問有些地方稍為難明,有些地方說得比較隱晦。不過有她有些答話我很喜歡,摘錄如下:

讀:喜歡這樣的香港(指節奏這樣快、情緒這樣浮躁、這麼小又這麼擠迫的香港)?
陳:不能用喜歡形容,香港不用我喜歡。我問你,你喜歡你家人嗎?我屬於這個地方,與我與之相關的所有事物都在這裡,是愛恨交纏的。有時我很怕一個說法,說我看香港是甚麼,我覺得香港如何如何。其實沒那麼sentimental的,問題是,你知道她本來是甚麼嗎?

摘錄陳的答話:「......我們一直住在這裡,生活在這裡。這城市一直沒有漠視我們。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其實也影響這方,倒是我們漠視了它,漠視了我們每天其實影響這城市的每個大小決定,是我們一直于取于攜。我們要一個只需交通發達的地方方便上班,返到工就可有薪水,有薪水就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玩,都缺乏了生活的「細節」,也很自私。我不單說別人,我自己也是。」

摘錄陳的答話:「......請讓生命環保少少。不要到頭來,生命只有一事肯定的,就是你在地球製造了很多垃圾,製造了不能磨滅的干擾,那你問你自己,除了製造垃圾,除了碳排放,你做了什麼?那就做些事吧。很簡單,一點也不複雜,負責入,就是這樣。」(按上文,「你」是指689。但也可以指更多人。)

摘錄陳的話:「書本裡太快樂了,重要的是生活。看書是抽離一點的。若只看書,但不生活,那是玩物喪志。若一個人只讀書,而不認真對待生活的,也不嘗試理解和投入生活,他不過在消磨時間。閱讀最開心的,是當你讀完一本書,已經不是那個人,本書對你有影響。否則那不如看消閒電影吧?閱讀像一場搏鬥,特別是經典,它跟你素來所想的不一樣,它在打破你的安穩。......」(這句話對我是當頭捧喝。)(補充,記者請她分享這樣的閱讀經典經驗,她以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作例子。)

「我是一個很膽小的人,我不玩過山車。但其實我為甚麼要?很多閱讀經驗都比坐過山車刺激。」

「我得說,我不是評論的人,我《蘋果》寫專欄,我也說自己寫的是書介,不是書評。」(我反而見過一些將書介當書評的例子)

她亦分享了她對《異鄉人》和《西遊記》的看法,都很有趣。

「若再從形而上的看,那是一段對旅程的描寫。《三國演義》是求權勢、《水滸傳》是求名,《紅樓剒》最後是說虛無的,但《西遊記》最後是求經的。經是智慧,是對眾生的關懷,而且那旅程不是一個人去的,是一隊人,而且取經後不是自己升仙自己上西天,而是帶回中土。」

「如寫《小事情》時候,香港經濟不很好,但我也寫小事。在別人眼中,那是很小的事,但在當時人心中,那是很大的決定,甚至那是生命裡最重要的一天。他要花很大勇氣才做到那決定。我們平日進入公共空間,卻從來不會知道那些人經歷甚麼,我們從來沒想像過。不過,我們總希望有人在乎,那我就做這個人吧。」
(記者的回應:所以說公義,說民主,後正是源自,也落實於這份對人的關懷。)

「因為我的「做好自己」,包括我想把怎樣的香港交給下一代。是責任,說的是責任。......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也說這話,但我們當自己是後人,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也是前人。......那你種不種樹?那我不明白為甚麼你只乘涼,你預備好自己做前人嗎?
不會有人有天早上起來,發覺自己已經是前人了,不然那刻你真的變「前人」了,但你無種到樹囉,okay?
......對的事就去堅持,然後為堅持的事負責任,that's all。這甚至不是一個「本土」與「外來」的問題。」

這句很好笑:
「香港人在長年累月的受驚和失望底下,會擺一種姿態出來,說,有甚麼我未見過呢。這大半年來發生太多事,若香港人還原真實反應時,應該心臟病發死了。」

這句話我也喜歡:
「我愈安靜 你就竊取我愈多安寧」

(怕寫政治題目,是因為很容易惹起罵戰,更大原因,是自己對很多事都一知半解。如果單看新聞和專欄文章,你會發現有很多不同見解,令人無所適從。一股熱血的人,黑白分明,會被說成頭腦簡單,不懂看形勢。就像小孩子剛學會捉棋,未有章法,被旁觀者不斷問「你為何行這步」、「你懂不懂捉棋」和「你這樣走沒用的」...... 只想說,這篇不是完整文章,只是訪問分享。)

p.s.打咗咁多字之後,先發現有網上版:
http://www.books4you.com.hk/69/pages/page8.html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自學

辭工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如報校外課程,又要看會否與上班的時間相撞。有沒有想過在家自學?(這不是廣告啊,哈哈~)

最近有朋友向我介紹免費網上學習平台,共有三個,按入網址,課程很多,一時間眼花繚亂。

對學習知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些人會覺得,如要學便學一門專業的知識,要學有所成。最理想的是,該課程可以讓自己有機會進入另一個行業。否則,不斷報course而沒有得著,只是浪費錢又浪費時間。但是,如果要讀足以令自己轉行的科目時,便要慎選。而目前免費網上學習平台的課程,未能達致這個效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應要付費,或正正經經付錢報一個course才成。更重要的是,懂什麼好?我是個沒大志的人,從小被母親帶去上鋼琴課,但我對彈琴沒有熱情,又怕了考試,沒有如母親預期一樣去教琴。誰叫我逃避壓力,只喜歡輕鬆做人?

有些人的看法,就是有興趣的科目便去上。知識不一定要學得深入,雜而廣也可行。人生短短數十載,要做盡自己喜歡做的事。有愛旅行人將旅遊當成學習過程。是啊,放眼世界,認識不同國家的人,也可以作為人生目標。在這裡又要搬李欣頻出來。她從事寫作,旅行成為她的靈感泉源,又可以出書賺外快,很爽。作家學習任何知識,都可以將之放在小說中,真化算!

這裡有沒有人想讀這些課程?無論如何,也貼出來與大家分享。

1)香港公開大學開放學習平台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openlearn.ouhk.hk/free-coursewares/viewall


有實用的「個人理財計劃」、「財務會計理論」、Consumer behaviour和Hong Kong Housing Market等,亦有興趣班如「古典音樂作品簡介」。

我試過上工聯會的「個人理財」課,第一堂便lost track了,實在有點膽心。但如我在「又吐苦水--工作篇」所說,這些知識是必須學會的。我不是生活在Wonderland裡,要學會居安思危。

而我有興趣的科目呢,有:「學習香港歷史」、「媒體的發展及其閱聽人」、「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理想的翻譯」、「語義知識與語義分析」(我曾報讀翻譯校外課程呢,可惜成績不佳)和「中醫學的藏象學說」。


2)Coursera
https://www.coursera.org/

簡單介紹:Take the world's best courses, online, for free. Choose from 300+ courses in over 20 categories created by 62 Universities from 16 countries.

每科皆列明開課日期和學習時間。

這些是我有興趣的:media by understanding google  (sept 16   6 weeks long), The power of macroeconomics: economic principles in the read world
(Sept 1, 11 weeks long), Economic issues food & you(sept , 10 weks), preparation for introductory biology: DNA to organisms (Aug 26  4 weeks) --其實很多基本知識,看書也可知道。但有老師講授內容,效果就是不同。

3)台大開放課程Open Course Ware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
這個學習平台操作簡單,在選擇科目的頁面,已見到整段影片,可立即開來看!這平台的人文學科比較多,但連量子力學和微積分課也有,厲害!問題是,老師以普通話教學,真要試試是否聽懂才成。

這是我覺得有趣的科目:
醫學與人文、生命科學與人類生活、現代生物學之應用(誰叫我當年沒有選理科)
稼軒詞、中文系國文:先秦兩漢文選(中學畢業後,便一直沒有機會好好讀中文。單看書進展緩慢,聽課應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這課程特別向栗子妹介紹!)
紅樓夢:我猜無論什麼人講我也有興趣聽。

Youtube 也是個好的學習平台,話說我上攀石班前也上youtube看教學短片,也會上去學煮菜。

InDesign專業排版實戰教學(可將自己的網誌排版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eY7LbGOr0


能在youtube上看的五十套電影,名單中我最有興趣的是科幻片Solaris:
http://flavorwire.com/396166/50-great-movies-you-can-legally-watch-for-free-right-now




 


Stephen King心聲

(之前因為一粒粗口而出唔到呢篇blog, 天啊!)

Quot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Stephen King's Everything's Eventual:

Writing them (stories) is not so pleasurable. I can only think of two in the current collection - the title story and "L.T.'s Theory of Pets"--which were written without an amount of effort far greater than the relatively slight result. And yet I think I have succeeded in keeping my craft new, at least to myself, mostly because I refuse to let a year go by without writing at least one or two of them. Not for money, not even precisely for love, but as a kind of dues-paying. Because if you want to write short stories, you have to do more than THINK about writing short stories. It is NOT like riding a bicycle but more like working out in the gym: your choice is use it or lose it.

Stephen King在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的前或後分享了故事緣起、靈感來源和他對故事的感想等,感覺和讀者很親近。你可以想像得到他揮筆疾書時的樣子。

他在前言中也講及一件事。原來Bullet這個故事是他在那次嚴重交通意外後寫的。寫作有助他減輕痛楚。而這亦是他第一次出版電子書的故事。電子書推出後大受歡迎,比他的紙本書反應還要好,他賺了很多錢(...... and I ended up making an embarrassing amount of money. (Except that's a fxxking lie, I wasn't embarrassed a bit.)),到哪裡都被人包圍,甚至登上了《Times》的封面。

但這些反應反而令他很苦惱,因為大家關心的只是他出電子書的經驗,沒有人與他討論他的故事:

-And what was driving me crazy? What made it all seem so pointless? Why, that nobody cared about the story. Hell, nobody even ASKED about the story, and do you know what? It's a pretty GOOD story, if I do say so myself. Simple but fun. Gets the job done. If it got you to turn off the TV,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 (or any of the stories in the collection which follows) is a total success.

-But in the wake of 'Bullet,' all the guys in ties wanted to know was, 'How's it doing? How's itselling?' How to tell them I didn't give a flying fxxk how it was doing in the marketplace, that what I cared about was how it was doing in the reader's heart? Was it succeeding there? Failing? Getting through to the nerve-endings? Causing that little frisson which is the spooky story'sraison d'être? I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 was seeing another example of creative ebb, another step by another art on the road that may indeed end in extinction. There is something weirdly decadent about appearing on the cover of a major magazine simply because you used an alternate route into the marketplace.There is something weirder about realizing that all those readers might have been a lot mor einterested in the novelty of the electronic package than they were in what was inside the package. Do I want to know how many of the readers who downloaded 'Riding the Bullet' actually read 'Riding the Bullet'? I do not. I think I might be extremely disappointed.

E-publishing may or may not be the wave of the future; about that I care not a fiddler's fart,believe me. For me, going that route was simply another way of trying to keep myself fully involved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stories. And then getting them to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This book will probably end up on the best-seller lists for awhile; I've been very lucky that way.But if you see it there, you might ask yourself how many other books of short stories end up on the bestseller lists in the course of any given year, and how long publishers can be expected to publish books of a type that doesn't interest readers very much. Yet for me, there are few pleasures so excellent as sitting in my favorite chair on a cold night with a hot cup of tea, listening to the windoutside and reading a good story which I can complete in a single sitting.

他最關心的,是讀者有沒有讀他的作品,以及短篇小說集在市場上的命運。

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恐怖大師的短篇小說集:Everything's Eventual:14 Dark Tales




買了Stephen King的Everything's Eventual:14 Dark Tales多時,看了幾個故事便放下,過一會再拿起來看,但始終未完成。一直放了幾年,書頁都發黃了。最近因為想好好執拾書櫃,於是「的」起心肝,重拾這本書。今次終於完成啦!

十四個故事,有的血腥暴力,有的是pure evil,有探討人性和人際關係的,有幽默「驚笑」小品,有奇幻故事,有犯罪故事;不同類型的小說Stephen King都能駕馭。想開始看Stephen King的讀者,不防由這本開始。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又吐苦水(工作篇)

間唔中呻一呻,有益健康。

有沒有發覺,「點樣可以做少啲但又賺夠錢養老」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特別對香港人來說。

我到現在才多了和朋友討論這個話題,真是「醒覺」得太太太遲了,有些人,十幾歲已開始想這個問題(但這又太早了)。

為何忽然會想到這個問題?

是和我的工作有關。

一向不大將工作情緒帶回家,亦很少因為工作而睡不著的我,「終於」開始感受到工作壓力。

別人有工作壓力會睡不著,我有工作壓力卻會昏睡。最近積勞成累,每天都睡過頭。

還有,我一向有胃/腸抽筋的毛病。以前幾年才發作一次,工作後一至兩年一次,但今年上半年,已發作了三、四次。

有時是因為自己太晚吃飯,吃飯後即睡;有時是因為太緊張。近兩次發作都是在外工作時,但因為有任務,故要死忍。能坐下時便坐下,同事都體諒。

今夜則有胃氣/胃酸倒流,很清楚與壓力有關,因此睡不著。

我這份工,是否太辛苦?

不過,我在公司只是個「資深小中層」,很多人比我壓力大。事實上,這種程度的壓力,對很多香港人來不值一提。有時候甚至覺得訴苦很難,因為「人人」都壓力大。

說說我的情況。「資深小中層」不易做。因為資深,所以知道一件工作的「最理想狀態」是怎樣,於是,想偷工減料(或用較聰明的方法處理)也不成。過不了自己關。加上你一向是做ABCD出來,怎能突然變ABD,不做C? 上司會覺得ABCD都很重要,我一向交到貨,為何突然做少一項?但是,明明是上司見我太忙,叫我「無謂/沒實效的事」不要做。但他們又「一樣都不能少」。(例如我以為「門面功夫」是可以省下的,但上司覺得這些才重要。即是,我明明可以用經驗向上頭分折做某件事的成效,上頭卻一定要看數據。畢竟,「做成績表給上頭看」才是最重要的。我之前以為這項工作可以省,很傻很天真。)

然後,就是「小中層」的問題。都中間人最難做,慣於每天一起吃午飯談談笑笑的同事,突然要分配一樣一開始便知道時間不夠的工作給對方做。明知不合理,但不能不做;因上司要交貨給老總,我要交貨給上司,同事要交貨給我(而那件貨,我又一直要input,要跟進)。我肯為這項工作加班,但同事不肯。有什麼辦法?

同事發上司脾氣,又發我脾氣,我也發過上司脾氣。但事情還是要做。

不是被人逼,便是要逼人。

於是,我突然覺得,我再不能與平日友好的同事們天天一起吃lunch。在他們面前,同事雖然罵的是上司,沒有罵我,但我是負責這項工作的,其實聽意思,是連我也罵,不過沒有明說而已。在公司,不同崗位的人便用不同角度看事物。我可以怪她硬頸,不懂控制自己情緒;她也可以怪我不明白她的難處,不懂(為我們)推job。我情願我退出這飯局,讓她暢所欲言,就算連我一起罵也沒所謂。我也知道工作不合理,但如我和她一起罵上司,那又有什麼用?因為罵完之後,我仍然會叫她繼續做。如果不一起罵,那我坐在那裡該怎樣反應?

此時,我又要提醒自己一次,與同事一起可以很開心,但不要將同事當朋友。有時候當朋友,便很難合作。

說回「點樣可以做少啲但又賺夠錢養老」這個問題。香港人愛談論,原因可能如下(或有部份人有這種心態):
首先,為何怕不夠錢養老?
-在香港要賺到足夠的錢養老很難
-香港樓價高、物價貴
-香港人對物質要求高,要年年去旅行,要吃得好
-香港社會高齡化
-很多人沒有下一代,或信不過下一代能養自己
-香港人貪錢
-香港人要有很多錢才有安全感
-香港的老人福利不好
-在香港,老是一件令人辛苦的事
還有很多,總之這是個複雜問題,或者我不應該混在一起談,但夜深,我不考究了。

至於為什麼想「做少啲」?香港人不是出名勤力的嗎?這我可以答你:
因為在香港工作很辛苦,工時長。「做少啲」,才能保住健康,才有時間享受家庭生活,才有時間做自己喜愛做的事。

工作頭十年我賣力工作,是因為我樂意賣力,亦能應付。

人大/老了,精神和體力都會下降。現在,連胃都在抗議。為了這份人工不高的工作,值得嗎?

如要我這麼辛苦工作,薪金應該更高,像某些醒目仔女一樣,「搏幾年」才轉一份較舒適的工作。(當然,需要當時人有能力找到及應付那份高薪工作才成。)

我就不是「醒目仔女」。而且,近期經常出現這個念頭:再過多幾年我便捱不到這份工。

早前經常加班,做完大project後,我想休息一下。但不成,休息個一、兩天,緊接著,新的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今個星期,明明很想放假,但我連一日也走不開。

「小中層」不是應該有人幫嗎?

是有的,但幫我的同事同時在幫幾個人工作。她工作很賣力,很幫得手,但這樣,就更容易讓人搾乾。

現在的情況是,A幫我,但她同時要做幾個範疇的工作。結果上頭要A將她手頭上部份常規工作分給B。B是幫我的同事X各Y工作的。A將工作分了給B,B便又要做三個範疇的工作了。而公司老。是。不。肯。讓。一。個。人。有。一。個。幫。手。的,總是要一個幫三個,讓大家爭來爭去。
或者,講到尾是我不夠強,不懂和人爭資源,不懂拒絕上司要求,不懂聰明地工作。

早前聽了李欣頻的講座,她是個又勤力又醒目(雖然她自己不認)又幸運的人,可以用她的長處和興趣賺到很多錢。每日用一、兩個小時賺到整天的薪酬。她說人人都有機會做到,是嗎?於是我買了她一本書,她因此又賺到錢啦,哈哈~ 她說,你擁有越多,便會得到越多;即是「富者越富」的意思。有點像聖經裡頭,那個將錢交給三個僕人處理的有錢人的故事。未聽過的朋友,我簡單說:有錢人有天要遠遊,將很多金幣平分給三個僕人保管。他回來後,第一個僕人說他將錢拿去投資,賺了一筆。主人誇他忠心,大大賞賜他。第二個僕人也是將錢拿去投資,不過賺的錢不及第一個僕人多,主人也賞賜了他。第三個僕人只將錢埋在泥土下,原封不動交回給主人。主人責備這個僕人,並將所有金幣奪回。僕人一毛錢也得不到,還好像被他趕走了。(參考:http://bible.fhl.net/daily/read.php?VERSION=tcv&TABFLAG=1&chineses=%E5%A4%AA&chap=25&sec=14-30

以前我總聽不明白這個故事,因我就是會將錢埋在地下的僕人。主人沒吩咐我可拿錢去投資,我怎敢動他的錢?投資不是有風險的嗎?蝕了怎算?這故事的道理,我後來才想通。(可能不是正解,但那是我的解讀。)用這故事來解釋李欣頻所說的,不大貼切,只能說是我的歪理。可我從李欣頻講座中(或許是一廂情願)學到的道理,就是:在這世上,總有更聰明的賺錢方法。可以不傷身,便能賺到足夠的金錢。

我開始胡言亂語,苦水吐過了,這篇文也已經太長,收筆~

謝謝忍耐:)





2013年8月2日星期五

陳奕迅演唱會

陳奕迅每次開演唱會都好「大件事」,一收到風人們即奔走相告。一知道由什麼銀行贊助後,人們當即四處問朋友是否有那間銀行的信用卡,然後便擬定「作戰計劃」,由誰負責買票,打電話還是排隊,還是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排隊。開售那天,就像六合彩開彩,撲不到飛的人垂頭喪氣,買到票的人則急不及待四處炫耀。愈買不到票愈是想看,我建議,請不到人的公司可將「提供陳奕迅演唱會贈票」列為員工福利。

買不到票的人,與其「葡萄」(向年輕同事學來的用法)買不到票的人,不如著手構思Plan B,看誰人的朋友公司有內部認購,又,是否要幫襯黃牛黨;到絕望時,再四處找尋「放飛」的人(不知為何突然想起《放飛的風箏,放飛的心》。噢,這連爛gag也不算)。一個人買陳奕迅演唱會飛的過程,可反映他/她的人際網絡、社交手腕和性格--是執著還是隨遇而安?是否有毅力?樂觀還是悲觀?

我應是個隨遇而安的人,或者只因為陳奕迅不是我最愛的歌手。不是不喜歡,而是沒有「以心相許」。不過,看陳奕迅演唱會,其實是我和一位好朋友的約定。我們自從第一次一起看陳奕迅演唱會後,便相約以後都一起看。不過我們miss了一次,上次Duo Concert買不到票。

今次能買到票,也是因為她「識人」;雖然不是靚位,但能有票入場已經很好了。我們也不會計較場次什麼的。只是我心裡仍希望縱使坐山頂,仍然可以企。

演唱會開場前,只不過由尖東急步走到紅館會場,我們已有點喘氣。一坐下我們已嘆氣說:「老了!」而且,也覺得今次不像以往看Eason時那麼興奮。

值得一讚的是今次的贈品。不是又吵耳又阻礙視線的「bong bong捧」,而是一條像發出緣色螢光的手帶,更可調校為「持續發亮」與「一閃一閃」兩種效果。萬人戴著一閃一閃旳手帶,在溙黑的場館中十分漂亮。

他今次開三面台,我和朋友坐側位,但又未至於太側,又未到山頂,這樣我就已經滿意了。

舞台乍看簡單,但卻給玩出不同效果,道具、燈光、dancers的造型都很有趣好玩,就像一場嘉年華。我覺得就算是小孩子去看也合適(完全沒有玩性感陪舞女郎親熱動作那一套)。

演唱會開始不久,我和朋友已很投入,更已拿下螢光手帶揮舞。香港人看演唱會還是習慣手握物件舞動,不喜歡單單舉起手。疲倦?暫時忘記了。

看演唱會前我有點擔心自己不熟Eason的新歌,最近的我只聽到《陀飛輪》和《苦瓜》,還有《重口味》,僅此而已。我近年連收音機也不聽,除非那首歌大紅,否則我不會接觸到。不過,看了演唱會的表姐著我不用擔心。

我果然不用擔心,因為他的歌,就算我第一次聽仍覺得很好聽。而陳奕迅歌曲的歌詞,我總是特別留意,因大家都填好詞給他啊!他亦特別能將歌詞送入入我心裡。

因為今次沒有「做功課」,故大部份歌都忘記歌名,單聽前奏亦未能認到是哪一首歌,但當他開始唱之後,熟識感便回來了,很多歌都懂跟著唱。(不過不可以首首都大合唱--靜心聽有時,大合唱有時。)我最近有些心事,而他很多舊歌都觸動我,令我心情跟著起伏,有點辛苦。不過,好歌就是會帶動情緒,聽歌是心靈活動嘛!

他唱了多年來的大熱金曲,當唱至《最佳損友》時,我突然想起我當年開blog不久便寫過這首歌的感想。一查,原來是2006年3月的事,真是「七年人事幾番新」啊!(跟著生活流:http://blog.yahoo.com/gisum_world/articles/72668/category/%E5%BF%83%E4%B8%AD%E7%9A%84%E6%AD%8C)這首歌的詞真是雋永,人愈大,聽起來會愈感觸。所以,我們是應該珍惜伴著我們成長的「老」歌手的。

至於我關心的「是否能企」問題,因為Eason慢歌較多,所以大部份時間坐著也沒有問題。加上四周的人都看得很high,用力揮手,氣氛很好,所以沒有「想企不能企」的遺憾。到他唱快歌時,最初沒人站起來,但他來到我們這邊,說了句「唔企起身邊好玩架」(大意),我便將之當為一個「許可證」,當即站起來。好友也是「愛企」之人,於是我們齊齊跳。到慢歌時,又很自然地坐下。到最後幾首歌時,氣氛實在太好了,於是我們連企幾首歌(不論節奏),直至完場。(不過很奇怪,就算四周的人都站起來,坐在前面的四個觀眾仍然不為所動。就算唱的是「重口味」!)

演唱會在11時左右便完結,比一般演唱會短,但他中途休息的時間很短,演唱會一氣呵成,他靚聲,氣氛又這麼好,觀眾是沒得抱怨的。歌迷都疼他,不想他太辛苦。陳奕迅就是有這種親和力,大家都將他當朋友了。

經過今次,下次他再開演唱會時,我不能再「隨遇而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