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星期日

在香港尋找歐洲









(這條街帶有歐洲感覺)

到歐洲旅行,你會發覺自己的步調開始慢下來。走過帶有中世紀風情的廣場和小巷,參觀古老的教堂和城堡,逛舊書店,駐足欣賞拉小提琴的街頭藝人,在咖啡店慢慢地啜飲咖啡...... 這一切,是多麼的浪漫,多麼的有氣質~啊!每一棟建築物的邊緣都透出光暈,七色的吹氣泡泡徐徐升起,走到哪裡都有背景音樂伴隨...... 這種崇歐心情,在Woody Allen的Last night in Paris,甚至在《交響情人夢》的電影版中也可見到。

究竟崇歐的人會做什麼?就像一切崇外的人一樣,會學當地語言(比較多人學的是法語),看歐洲電影(「文青愛看歐洲片」已經成為sterotype和港式喜劇中的笑料),看歐洲小說(不懂原文便看英文翻譯了),聽歐洲音樂......

不過,人在香港始終很難感受到任何歐洲氛圍。你會發現,在回到香港的那一刻起,人便徹底回到現實,在歐洲所經歷的一切只不過像個甜夢。回到香港,無處不在的嘈吵談話聲音、狹隘的行人路、欠缺品味的街道、玻璃幕牆、自動門、商場內的刺眼的白色拋光地磚撲面而來。行人步伐怱忙,走慢一點也會換來身後人不耐煩的「唧」一聲;入電梯時人人都靠邊站,沒人願意站「按鈕位」;汔車司機爭路,互不相讓;侍應將碟飛擲到你枱上...... 這一切,都令生活粗糙起來。完了! 歐洲夢醒了!

於是,懷念歐洲的港人會四出尋找帶有歐陸風格的事物--歐洲風咖啡廳,歐洲風家具,歐洲時裝品牌。被歐洲消費品包圍,人也仿似變得高貴起來。如果你有錢,還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在家居設計上著手(雖然我覺得,如果你住老式平房的話,基本上你的家已經符合要求)--選用木地板、木餐枱、實木五斗櫃、白色鐵窗框(剛讓我發現原來有些會會將鋁窗框漆成白色)等等。

如果不想花費過多,除了光顧小型咖啡廳、看歐洲片和聽歐洲音樂外,崇歐的人還可以做什麼?

我想到了一些「屎橋」,供大家參考。如有更佳建議,歡迎提供:

。買一管鋼筆。
。用這管鋼筆寫信給朋友,寫在泛黃、有厚重感的信紙上。
。買設計得有格調的英文平裝小說來看。(誰說只能看歐洲作者的書?)
。用電話簿記錄朋友電話。簿的設計是重點,選皮面,內頁偏黃的。
。我這麼強調用黃調的紙,是因為白雪雪的紙只會讓人想起辦公室文具。
。看舊歐洲片,會見到主角寫信的情景。主角在擺弄和摺疊那些紙時,紙張聲可真悅耳。同樣,鞋子踏在木地板上的聲音也悅耳。
。家裡燈膽全用黃燈
。儘量不用膠袋,只用布袋或紙袋。
。早午兩餐吃法式麵包。就算是在辦公室吃,也要用瓷碟盛著包。(不過如果你在公司內用牛油碟放牛油,再用牛油刀塗麵包,小心被人白眼。)
。既然要買瓷碟,不如買一整套瓷餐具。在公司用隻靚杯喝茶,別人會對你另眼相看。(參考書目:鄧小宇《吃羅宋餐的日子》)
。走路慢一點,講話輕聲一點,動作斯文一點。(「優雅」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斯文」較易理解)但在辦公室內,便不建議你這麼做。(我公司的文化是,上司要見到你表現很急,才覺得你重視一項工作)
。除了下雨外,不穿膠製衣物,不穿Crocs涼鞋。
。不穿羽絨,改穿絨褸或皮褸。
。除非你是做運動,否則不要穿運動裝上街。
。女士們多穿裙。


想拍著野餐照,朋友說,包裝食物的膠袋和膠碗膠叉,大大降低了照片的氣質。


這是不是比較靠譜?Instagram的妙處便是一幅平凡照片變得有氣質起來。





香港的舊建築買少見少。


石峽尾也可以有氣質。


 

4 則留言:

  1. inanna的留言忽然不見了,從email回應中copy-and-paste出來:

    我認為今日的歐洲是人類文明的巔峰 — 當然很多人不會同意。 如何能「活得更歐洲」呢?我覺得,是體現於精神價值與生活方式上。於前者,譬如崇尚理性、寬容、民主等價值觀。尊重歷史,客觀及確當了解國家民族的過去,而不是為配合當權者而任意扭曲,並保護古建築與文物,珍視民族的優良傳統;也常過簡約生活,愛護動物等。於後者,是縱在繁雜都市中仍能保持閑適心情,慢活,多閱讀多思考,而不只是麻痺於賺錢炒作、物質消費或無聊娛樂中。這些,都是能「活得更歐洲」的生活方式,也是我覺得美好的生活方式。
    [inanna回覆04/09/2013 10:11:04]btw "black mirror season 1 "第三集比頭兩集更厲害!不容錯過。
    [inanna回覆04/09/2013 08:17:00]最尾一句好黃子華。就如說: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哋今晚仲會唔會嚟(睇show)?一定唔會!因為你哋知道,我唔會嚟....
    [版主回覆04/09/2013 04:28:09]Black mirror我只看了兩集,很精彩。等我再找其他其集來看。
    我們現在生活於恐懼中,又怕禽流感、又怕打仗、又怕核電廠有意外...... 世界末日隨時降臨。(但不知道何時到來,否則工作不用這麼辛苦)
    [inanna回覆04/08/2013 09:50:35]也來回應:現代科技把人類帶到甚麼地方去呢?我們企圖以科技創造天國,但人間卻沒有成為天堂。
    最近重看英國電視劇"black mirror",依然驚歎於它對科技及資訊現象作出的深刻批判及其鋒銳創意,實非流行美劇可比呢。
    [版主回覆04/08/2013 08:57:30]我的回應:講得好!
    我提議的只是「屎橋」。你說得對,「活得更歐洲」是「體現於精神價值與生活方式上。」我們現在離歐洲,甚至離文明越來越遠。
    我們發展了這許多科技,發明了這麼多制度,一切都在進步中(supposedly),但生活方式卻在倒退。

    回覆刪除
  2. 我認為今日的歐洲是人類文明的巔峰 — 當然很多人不會同意。
    如何能「活得更歐洲」呢?我覺得,是體現於精神價值與生活方式上。於前者,譬如崇尚理性、寬容、民主等價值觀。尊重歷史,客觀及確當了解國家民族的過去,而不是為配合當權者而任意扭曲,並保護古建築與文物,珍視民族的優良傳統。於後者,是縱在繁雜都市中仍能保持閑適心情,慢活,多閱讀多思考多親近大自然,而不只是麻痺於賺錢炒作、物質消費或無聊娛樂中。這些,都是能「活得更歐洲」的生活方式,也是我覺得美好的生活方式。

    回覆刪除
  3. 黃色的紙
    鋼筆
    紙聲
    感覺到你是想得很細緻也很細心的人
    紙聲...真一絕
    [版主回覆04/19/2013 21:51:03]我看《心靈港灣》,老先生送禮物給妻子,用牛皮紙包,那種聲音和感覺我很喜歡。:) 
    而且他不會再將禮物「入膠袋」。「入膠袋」這行為很現代,但沒氣質。

    回覆刪除
  4. like
    [版主回覆05/26/2013 08:20:53]謝謝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