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

人性的弱點 (三體III中期閱讀報告)

曾說過看《三體》像在看幾本書,所以要作中期閱讀報告。看了第三集不到一半便有所領會。


劉慈恩很懂人性。我們沒經歷過外星人襲地球,為什麼他能詳細寫出人類在經歷漫長的三體戰中不同階段的反應?人類在抗戰過程中經歷了分黨分派、自相殘殺、積極抗戰、極度恐慌、醉生夢死、樂觀等種種階段,作者寫得很有實感。我想是因為他熟識歷史、政治和心理學。人性的特點(和弱點)是什麼?事例太多,從眾多歷史事件可清楚看到。他可由此推測人類社會在遇到不同問題時的反應。


作者有幾點關於人性的觀察我覺得很到肉:


偽善:
人人都想對付敵人,又不想弄髒自己的手。於是選一個人來做,但當那人成功地完成任務後,卻又害怕那個人的能力,甚至想懲罰他。人類一心想對付敵人,卻嫌手段太殘忍,忘了敵人是多麼強大,不用非常手段難以應付。前人沾了滿手血換來全人類的安穩生活,他們享受成果,卻不懂感恩。
--我想起莫泊桑的《脂肪球》。


敵我不分:
如前述,英雄成功打擊敵人,保衛地球,太平時代才得以來臨。但在太平時代,人們卻不需要英雄,更害怕英雄的能力,要追捕他們,將恩人變成了敵人(如對羅輯)。另一種敵我不分是錯誤估計形勢,將外星人當為朋友,忘了「黑暗宇宙法則」。羅輯和章北海從來沒有犯這毛病,在這場戰役中頭腦清得可怕。但「善良」的人類卻摒棄他們。另外,人類建立太空艦隊,本想找尋新家,兼且為人類「留種」。但踏入「太平盛世」後,人類便立即搜捕那些可能變成威脅的「種」。人類的自相殘殺,到現在仍每時每刻在發生。
--我想起Watchmen以及很多美國漫畫裡的超級英雄。當然,這些漫畫人物靈感來自現實生活。


善忘,不懂汲取歷史教訓:
《天與地》裡的其中一句名句:香港人最擅長什麼?是「善忘」。太平時代,便忘了黑暗時代的可怕。一句「向前看」,便忘了歷史教訓。當你質疑政府決策,或懷疑某人的誠信時,會被人覺得你「陰謀論」、「翻舊帳」,但歷史其實清楚地記下了某人的功過,是你自己選擇忘記。反過來,善忘也會令人「好人當賊辦」,如古時的皇帝因幾句讒言便處死立功無數的大臣一樣(或者夾雜了忌才成份)。
--我想起了特首選舉,中日關係。


天真:
在美麗新世界,人類享受著科技成果,並相信和平時代到臨,以致完全忘了來自三體世界的威脅。以致像程心所說的,她(和人類)活在童話世界中。而黑暗宇宙並不是童話。三體人思想透明,但他們是一個很實際的族群,目標明確。人類則只會懷著感化三體人的良好意願發夢,不懂從敵人角度思考,忘了三體人是久經憂患的戰士,為了生存不會輕言放棄。就算他們欣賞人類文化,也改變不了他們的求生本能。人類也自視過高,知道三體人不懂計謀便放下一百個心。新一代沒有受過苦,容易變得天真。「執劍者」不是應該心中有劍嗎?程心心中無劍,劍反而讓外表柔弱的敵人拿了。
--我想起某些香港人,包括自己。


歷史會否不斷重演?人性是否永恆不變?我們是在進步,還是在倒退?善良和天真的界線在哪裡?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洞穴奇案」應該怎麼判?國與國之間能有真正信任嗎?這書令人思考很多問題。


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談《大追捕》2(論兩篇影評)

我未能為每套看過的電影寫觀影後感,或因沒時間寫,或因感受不深,或因不懂得寫;而促使我寫《大追捕》影評的,是「星期日明報」內的兩篇影評。

「星期日明報」有一電影版,每次都有兩篇專題文章和一列短評,由不同作者撰寫。因為有字數限制,他們要寫得精準。而為了令文章吸引和建立風格,他們有時要玩弄一下文字,我明白。但有時候,他們的文字很難明,要看幾次才能弄懂意思。他們玩文字玩得過頭了。亦有一些情況,作者寫的是insider's joke,只有行內人、影評人和資深影迷才看得懂。我覺得鄭政恆和石琪寫的短評最易讀。

我看戲的那天(3月18日),那版刊出了兩篇《大追捕》的短評,我想分享一下感受:

張偉雄(給電影的評分:3粒半星)
向荷里活經典類型取經是有必要。我不介意平衡對剪戰戰競競做足沒有音畫抒情重疊,也明白過份全知出問題,雙雄格式失效無言以對,幸好有謝安琪有腦女警一角及時補缺。怎也是好的,周顯揚與杜緻朗給了自己(及香港電影)一次難得清醒的指望:發掘古典敘事的樂趣。

我不是第一次看不明那些短評,不過借著這個例子說出我的感受。

張偉雄寫的第二句,我已看不懂。我猜他想說的大約是這些話吧:編導太著意跟隨荷里活的拍攝方式,拍得戰戰競競,但他不介意(?)而且他覺得電影用全知角度容易出問題。編導想營造雙雄效果,效果卻未如理想...... 但究竟是誰和誰「無言以對」?是指雙雄無言以對呢,還是作者和一同看戲的朋友無言以對?不會是作者和大銀幕無言以對吧?謝安琪這角色「及持補缺」,這句話我雖然不同意,但總算看得懂。最後那句,應是他諷刺編導的敘事方式太守舊。是因為字數所限所以寫成這樣,還是我理解力低呢?這篇短評看得我好辛苦。

這篇也算了,最多看不懂,下一篇卻令我冒火。


清心(給電影的評分:2粒星):
5分鐘已知道謎底,演員演得再好都變成一直在觀眾前整蠱弄怪。三分之一才透露張的角色是啞巴,恍然他原來沒講過一句話,全是神情眼神和身體語言而表達力如此豐富!導技和劇本均稚嫩生硬和不真實,反映人生體驗不足。年輕作者寫自己擅長、熟悉和有感覺的東西都可以很成功!空玩風格以為出位就很「殺人」了。


是我天生愚魯,人家在5分鐘內便知道謎底,但我在那時候連謎面也未知道呢!頭5分鐘,「那件」兇案還未發生,連主要角色也未全數出場,清心未卜先知。將一眾落力演出的演員形容為「整蠱弄怪」,真夠冤。也幸好我在一小時後才猜到謎底,以致不用看演員們一個小時的「整蠱弄怪」。奇怪的是,在猜到劇情後,我仍然看不出他們在「整蠱弄怪」。是我特別好騙嗎?

作者說編導「空玩風格以為出位」,是否說編劇標奇立異?不知作者是否認識他們?我不認識他們,但見過杜緻朗一面。她表情嚴肅,說話時不帶笑容,語氣斬釘截鐡,且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是個特別討好的人。我不會猜她這樣寫是為了「出位」,我只覺這種風格是她的偏好。從她上一套電影和小說創作中,可看出她喜歡寫十分dramatic的故事。像很多初出道的創作人一樣,她的作品感覺比較「激」。可能有機會拍戲,有機會出書,便想將自己喜歡的元素豪無保留地都放進作品中,「去盡」一點。角色性格可以極端一點,處境荒謬一點,衝突強烈一點,感情濃烈一點(腦中想起了不少歌影視作品)。這種作品可能不成熟,卻往往充滿生命力,亦容易見到一個作者的創作原點。待創作者的技巧再成熟點,便會有另一種表達方法。像許鞍華所說,人大了,自然會收火。

我常說,我不懂評戲,只會講感想,我的電影知識不像這兩位影評人豐富,我只是看不過眼這種影評。寫這麼一大篇文章來談兩個短評,反應好像過激。但給大眾看的文章,一篇這麼難明,另一篇的判詞如此重,令我禁不住要為這套戲平反一下。

p.s. 見到看慣戲的朋友大力批評這套戲,與它與另一套很成功的外語片比較。我覺得兩套戲講的是不同主題,我亦不會作這種比較。


談《大追捕》1(論戲)



杜緻朗與周顯揚這對編導組合的上一套作品《殺人犯》劣評如潮,令沒看過的電影的我也因那些評論而知道故事謎底。因為不大喜歡看郭富城,以及謎底被傳媒揭露得太快,我沒有去看那套戲,故難以作評論。(下一句有劇透)不過單看「衰老症」這謎底,觀眾覺得難以接受也不出奇。講衰老症不是問題,但以之作一件案的謎底便感覺「屈機」。不過我始終沒看戲,不知道伏線舖排得好不好。無論如何,我有點同情編導,他們因那套戲被人大肆抨擊、嘲笑,有些言論更帶侮辱成份,也有些觀眾將他們列入黑名單。


我之所以去看《大追捕》,有點陰差陽錯。我打算看四點場的《星光夢裡人》,但早於一時多便到達戲院買票。買票後發現自己還有時間多看一場戲,而《大追捕》的時間剛好配合,便立即追加這套。不過,買票原因又不只是「有時間看」這麼簡單。我在乘車到戲院時,讀了《明報》副刊裡的兩篇短評。一個影評人給三粒半星,另一位給兩粒星。他們對電影評價不大好,但其中一位對張家輝卻讚譽有加。我喜歡看張家輝演戲,更特別喜歡看他演寡言的角色。他在《A1頭條》、《黑社會II》、《證人》和《線人》中的表現都令人印象深刻。(這句是劇透:)當我知道他在此戲演啞巴時,覺得電影就算拍得再差,單看他也值得入場。


事實證明看他的演出真的值回票價。其他演員也演得好,包括任達華、余安安、謝安琪、王敏德等。Janice Man話不多,但這個好像和社會脫節的角色頗適合她演。看這戲,才發現她的嘴唇很漂亮,是有菱有角的完美唇型!

那麼,電影劇情如何?開始得有紋有路,也有足夠的懸疑性,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劇情頗為暴力和變態,不過現代觀眾都應該習慣了。不過那件案有漏洞,令我不大信服。如:(重要劇透,反白)一個少女在家生了BB竟然沒警察查出來,很不合理。她單是幾個月不上學這一點,警察也應該徹查。不能將一切賴在那個充滿偏見的外國督察身上。而且,王遠揚為何不向警察說BB一事?案發時BB在哪裡?徐翰林是何時要回那個BB的? 她出世紙上的生父是誰?)但導演營造氣氛的手法不錯,有幾幕更令我覺得很不安(反白:徐翰林那幾場)。而張家輝有口難言的設定十分聰明,令此片大大加分。一來可讓他發揮演技;二來為他增添神秘感,三來令觀眾禁不住同情他。

總括來說,電影有缺憾,但仍然是好看的。它有與其他賣座港產片一樣的優點(節奏明快、情節緊湊、演員出色),亦有些經常在港產片出現的缺點(誇張、煽情、不合情理)。亦即是,縱使它有缺點,但它不比同類港產片差,不會像《殺人犯》那麼令人難以接受(《殺人犯》的觀眾看戲後是會寫文章大罵的)。我看過同樣有Janice Man的《報應》,那套戲雖沒有太多不合埋的地方,但卻捉不到「報應」這主題(片名大鑼大鼓地叫「報應」,令觀眾對此主題有很多期待)。而《大追捕》,主旨並不是「大追捕」,但它卻貫徹始終地表達了編導想要表達的主題。

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不僅是桃姐的故事--《桃姐》

看《桃姐》,最深的感受是:
慶幸香港有許鞍華。


這套電影的光芒集中在葉德嫻身上,以致我在開始看戲時忘了留意導演。但當我看至桃姐入護老院那幕,見到院內眾人時,忽然記起這套戲的導演是許鞍華。這一幕,令我想起《天水圍的夜與霧》裡的婦女庇護中心。


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拍得平實,又拍得好看,可能是許鞍華的特色。她把老人院拍得很有實感,而住客竟然包括一個中年女人,是一妙筆。她的身份令我們嚇一跳,但又合情理,繼而提醒我們,世上有一班不幸的病人,我們平日可能與他們沒有接觸,沒有想過他們的生活和需要。如沒有做過資料搜集,不會想像得出這樣的情節。這裡曲線地提醒我們要關心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包括不同族裔的人),也告訴我們,幸福不是必然的。


這套戲寫的不僅是桃姐,而是老人。我城的老人是否有尊嚴和快樂地度過餘生呢?我們有沒有關心老人們真正的需要呢?看戲後,每次經過護老院,我都會望一望。果然見到一些呆坐的老人,和方便管理但不重私隱的房間間隔。戲內有一位經常想回鄉的阿婆,特別令人感到心酸。桃姐雖然入住護老院,但她算是當中比較幸運的一個,因為有人來探她。當少主來帶她外出時,她是多麼的快樂!


這套戲的結尾收得很好,為記錄片式的電影增添一點詩意。最後那幾個鏡頭對我來說最催淚。


我喜歡許鞍華平實的拍攝手法。她拍得像記錄片,含蓄、不煽情,卻又處處見小趣味。就算她拍大明星,拍燦爛的電影行業,強調的不是星光熠熠,而是電影工作者的實務工作和行業生態。


可能看得多風格化和重口味的電影,偶然來一套拍得平實的,感覺就像在大魚大肉後吃一碗白粥,可清腸胃。


提起許鞍華,我便想起香港有一個陳果。他也擅長寫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但比許多了一種浪漫感覺。特別是《香港製造》和《香港有個荷里活》,既浪漫亦帶點魔幻。看陳果的資料,才發現《香港製造》(與《桃姐》一樣)同樣獲劉德華出資(更可能因為有他相助電影才得以完成),為他加了分。亦突然想起陳果的《榴蓮飄飄》裡也有秦海璐。陳果真是有眼光!


寫至此,很想追回及重看許鞍華和陳果的所有電影。


想重看《天水圍的日與夜》、《女人四十》、《榴槤飄飄》和《香港有個荷里活》,想看《娛媽的後現代生活》、《投奔怒海》、《去年煙花特別多》和《人民公廁》。


希望再看到這兩位導演的新作!


p.s.  寫BLOG時看資料,發現此片所獲的榮耀如下(來自Winki);
-入圍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為許鞍華首部入圍威尼斯影展的影片。
-獲意大利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平等機會獎(Equal Opportunities Award),表揚此片彰顯女性和弱勢社群在社會享有同等地位。
-天主教人道精神組織Signis頒發的特別表揚獎,表揚電影傳達服務他人精神信息
-意大利一個權威電影組織頒發名為La Navicella的獎給《桃姐》,表揚電影充分傳達人道精神。
-葉德嫻憑此片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殊榮,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香港女演員。
-勇奪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閱讀長篇小說

為慶祝自己看完《三體II》,在此快速地寫篇文。

終於讀完《三體II》,有望看完整個系列!

自少至大看長篇小說有限,在此分享一些名字。我指的長篇小說,是起碼有三冊書的。

看得最多的長篇小說必是金庸的武俠小說。

我最喜愛的金庸小說是《天龍八部》,講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世人的貪嗔癡恨愛惡慾。喬峰的遭遇有希臘神話悲劇英雄的氣派。

「第二最愛」是《笑傲江湖》。

最愛的長篇小說是《紅樓夢》,無論看多少次也不厭。

竟然完成一套七本的Harrpy Potter系列,覺得不可思議。

嘗試看Stephen King的Dark Tower系列。故事風格十分奇詭,引人入勝。第一至三集都好看,但停下來後,便沒有動力再讀下去。

人生第一套看的系列小說應是Narnia(納尼亞傳奇)。那時候感到非常好看,想不到長大後想重看,卻找不回童年時看的那份感覺。

之後朋友借了一套Fantasy兒童小說給我,講述一個少年英雄的故事。結局時主角的朋友們熱熱鬧鬧地一起去樂園(天堂?)永遠享福,主角卻情願和女伴留下來統治國家,與人民在一起,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怎料長大後看Lord of the Rings,見到相似情節。不同的是,主角是離開家鄉和一班朋友到樂園去。

雖然喜愛Lord of the Rings電影,但始終沒心機看書。

看了Cliver Barker的Abarat系列的第一和第二集,等了很久才出版第三集。但一來書難找,二來已忘了近半情節,沒有動力追看下去。

不知完成《三體》系列後,自己是否再有閒情看任何一套系列小說。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罐頭刀

烹飪不是我的強項,在中學的家政課中,每每感到挫敗。唯一威風的一次,是懂得用一把舊式罐頭刀開罐頭。

可能很多同學家裡用的都是那種長柄、有齒輪、扭動扭掣使用的新式罐頭刀。

而我家的那吧罐頭刀,則只有手心般大,整個是銀色的,輕巧漂亮,更同時兼備開瓶器。雖然結構簡單,但十分好用。只要你將罐頭刀的凹位扣在罐頭邊緣的凸起處,將刀尖用力插入罐面,再沿著罐頭邊緣一上一下地按壓刀尖便成。動作其實與用扭掣開罐頭一樣,只不過整把刀就像那個扭掣而已。說穿了,只不過因為我在家裡慣用這種舊式罐頭刀,我才懂得使用。那次,很多同學對著老師給的舊式罐頭刀不知所措,我則在他們面前表演開罐頭,還特意說「很容易」呢!

那把罐頭刀我們家用了很多年,但不知怎的,後來不見了,可能是壞了後被父母丟棄隃。然後我家便改用新式的。後來我嘗試在雜貨舖找舊式罐頭刀,但店員都說那種刀已沒有推出了。

當我以為這款舊式罐頭刀已被淘汰時,我竟在大埔某商場的一間雜貨舖內重見它。找到這把刀的過程很是偶然,我只不過約了人吃飯,早到了,才踏進那間雜貨舖。在我慣性地找罐頭刀來看時,發現了它。

這把刀的款式與我們家以前用的那把是一樣的,但整個刀身是紅色的,十分帥氣。我在刀身尋找生產地,原來,這把刀是日本製造的,真想不到!

因為沒有在別的地方見到這款刀,我立時買下了。雖然用這款舊式刀開罐頭所需的力度比用新式刀為大,但有一種徒手使用器具的滿足感。發明罐頭以及罐頭刀的人,真是聰明。


後記:
 
上網找資料的過程比這篇文章還有趣:
 
--研究怎樣寫罐頭刀使用方法, 找到這個網。
http://unionlucky.com/chinese/c_instruct.htm
市場人員很厲害,用圖解加上文字逐個步驟寫出來。
 
 1. 張開罐頭刀手柄,並將罐頭刀平放在罐邊上,及令罐邊夾於牙仔與刀片之間,同時注意箭咀位應對正罐邊方為正確,細力關上手柄並留意起點。
   
 2. 以順時針方向轉動拎仔,刀片會切開罐邊並旋轉罐頭。注意在刀片完成切罐邊一整圈時,便須停止轉動拎仔,不要令刀片繼續切罐邊多於30mm。
   
 3. 以逆時針方向轉動拎仔約1/4圈並同時張開手柄,便可放開罐頭。
   
 4. 請使用罐頭刀上已獲發明專利的鉗仔,令你可以又輕易又乾淨地把罐蓋移去,遵照此使用方法可以保護你的手和手指甲,同時你又能不需接觸罐蓋,令食物更衛生,只要把手柄打開來便可棄掉罐蓋。
   
(我不知邊用來推動齒輪的那個扭掣稱作什麼,這個網叫它做「拎仔」,我從未聽過,想必有根據。)
 
--也找到一篇推薦某新款罐頭刀的網誌。原來有人對罐頭刀的設計如此講究。
http://lmkhea.blogspot.com/2010/05/kuhn-rikon.html
 
--這是罐頭刀的發明史。謝謝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_opener
 
--見到一些人在網上討論區討論罐頭刀。有人說孖人牌的最好用,用很久也不會生鏽,不過價錢貴。有人喜歡IKEA的,因為價錢便宜又好用。有人喜歡開完罐頭後能連罐面一起拿走的,因為不想用手拉走罐面,也怕開得太盡罐面會跌進罐頭內。而最多人關心的應是罐頭刀會否很快生鏽。有人將家裡用的罐頭刀照片放在討論區上與人分享。一把小小的罐頭刀其實很有學問。我們隨手而用,但研究人員是花了很多時間來實驗和改良的。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香港娃娃





圖中這個塑膠娃娃,是我保存得最久的兒時玩具。

她不像名公仔芭比般的標緻,也沒芭比的好身材。她有啡色的頭髮,啡色的眼珠,相貌平庸,皮膚黝黑,手短腳短。照片中的她帶著頭巾,是因為經過多年,她的頭髮已結成團,弄不回原狀,便以手帕遮掩(那條手帕,也是我小時候用的)。


你見到她的眼睛,是望向旁邊的嗎?不知她是否害羞,所以不敢直視人?這神態,就像個怕生又帶點淘氣的小女孩倚在門邊偷偷望人。這對眼,亦影響了我小時候的繪畫風格,那時候我畫的人,眼睛不是望向左邊便是望向右邊。


她這身衣服很平凡,戴著圍裙(為何有袋鼠圖案?),像個村姑,但她其實會「變身」的。她還有一件白色紡紗裙(我小時候將它當為婚紗),可借替換,不過我在裙子破爛後將它扔掉了。現在,她只餘一套衣服。除非我幫她再造一套。


小時候,我將她放在枕邊,回鄉時也會帶著她。我不是沒了她會睡不著,而是喜歡帶著她到處見識一下。我不會像攬毛毛公仔般摟著她,只喜歡替她擺姿勢,以及替她換衣服。


最近拿她出來幫她拍照時,才對她的生製地感到好奇。究竟她是made in哪裡?


答案令我感到一陣心甜。她是made in Hong Kong的。她是個道道地地的香港娃娃。


現在,還有什麼是made in Hong Kong的?


 







2012年3月8日星期四

《三體II:黑暗森林》中期閱讀報告

未試過看書看至一半便寫閱讀報告,反正我未必有能力為《三體II:黑暗森林》寫一篇完整的讀後感,不如在此輕鬆地寫點感想吧。

拖了很久也未看《三體II:黑暗森林》,是因為沒心機看講述建造太空艦隊的情節。

不過《三體I》實在精彩,我不想放棄這個系列,所以最終,還是鼓勵自己重新拿起書看。

看這書,讓我重拾我在閱讀黃金時期的閱讀習慣。那時候,不管是否看得懂內容,也不管內容是否有趣,我都會堅持將書讀下去(還好像沒遇過無趣的書)。印象最深那次是讀王朔的《頑主》,書內用了大量內地方言和俗語,很多句子我都讀不明白,但即使要「猜劇情」也要讀下去。


《三體II:黑暗森林》出現的術語很多,如「大腦全息結構」、「核融合」、「量子態」、「摩爾定律」等。遇上一些較為專業的描述,我都儘量逐字看下去。我覺得,作者已經很努力地講解,我不想浪費他的心血。而且,重要的不是讀懂全部文字,而是了解作者對人性、政治和科技的探討。那些才是最精彩的。「面壁者」和「破壁人」是個十分有趣的點子,他們鬥法的部份十分好看。

作者在第一集描述的三體世界雄奇壯觀,令人驚嘆。在這本書中,也有如此宏大的設計。「水星計劃」那段,單是在腦內想像畫面,也覺得十分壯觀,思想初他牽引到老遠。作者的文字功力,很是厲害。


可能我看得科幻經典太少,我覺得作者既有廣博的知識(科學、軍事、天文學、國際關係),有豐富的想像力,亦有優秀的文筆,真是不可多得。他的文字生動,亦動人。

舉數例:

(形容章北海穿著航太服飄浮在太空的情形)
但此時,他飄浮在這廣大的虛空中,在感覺上已經斬斷了與下面那個藍色世界的聯繫,感覺自己就是未宙中的一個獨立的存在,不依附於任何世界,腳下沒有大地,四周有空間,同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一樣懸浮於宇宙中,沒有從哪裡來,也不想到哪裡去,只是存在著,他喜歡這種感覺。
他甚至想到,父親的在天之靈可能也是這種感覺。

水星世界只能看到兩種色彩:黑色和金色,黑色是行星的大地,在烈日近距離的照射中,低反射率的大地仍是深黑一片:金色是太陽,在這個世界太陽佔據了天空相當大的一部分,在廣闊的日輪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海中的浪湧,看到黑子像烏雲般飄過,在日輪邊緣,也可以看到絢麗的日珥曼妙的舞姿。

唯一不可阻擋的是時間,它像一把利刃,無聲地切開了堅硬和柔軟的一切,恆定地向前推進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使它的行進產生絲毫顛簸,它卻改變著一切。

...... 經歷過這段美好歲月的老人像反芻動物似的不斷把那段記憶吐出來,甜蜜地咀嚼......


我剛開始看書的下半部,時間過了超過一世紀,某些角色在冬眠百多年後醒來。作者將他幻想的未來世界寫出來。單看這部份,有點像我小時候看的某些科幻短篇--設計一個有趣的未來世界場景,那個世界本身便是故事的重點。看《三體II》,就像同時在看幾本書。每一個單元的主旨都有點不同,感覺完整,又能串成一幅大畫像。


報告完畢!


流行情歌

因為寫這篇文,到十大中文金曲的網頁看歷年的得獎名單,由九十年代看至八十年代。嘩!想不到,單是歌名和歌手的名字已令我這麼震撼。見到《我的故事》得獎,想起陳百強那時還在。然後是一連串名字:張國榮、黃霑、Beyond......  越看越心痛。那些曾奪最佳新人獎的名字,很多現在已不見踪影,令人感到唏噓...... (我老了以後,一定會是個經常「想當年」的長氣老人)


 

數日前到旺角,聽到街頭表演者唱著九十年代的流行情歌,感到很親切。那些歌可能是一些人眼中的壞品味,但我就是聽這些歌長大的。在唱到《你怎麼捨得我難過》,我聽到身旁的阿叔在跟著哼唱。


啊!那時候的經典,還有邰正宵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黃靖雯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 、 張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很多很多。


這些歌,與我同年代的人可能會倒背。有些歌不單在香港有名,更紅至廣東和東南亞。至少我在去那些地方旅行時,聽過的士司機播。每次聽都覺得很有親切感。雖然那些歌大多是在精準的商業計算下所創作出來的產品,那時的樂壇,也被批評為「情歌泛濫」,但這些歌將我帶回我喜歡的那個年代,令我回想我的青葱歲月。這就是「懷舊」的威力吧。


而每一個年代的人,都在懷不同年代的舊。當有人說懷念八十年代,說現在的音樂不堪入耳時,另一些人在懷六十年代的舊。有次飯局,有位先生不斷批評現在的歌,批評林夕和黃偉文的詞,說他們比不上黃霑。我心想,其實每個年代都有經典。他不是不可以批評,但不應將他們批評得一文不值。他聽不明白那些歌詞,但卻有無數人在那些歌詞中找到共鳴。(剛在林燕妮的blog見到有讀者說被《你沒有好結果》「點醒」。而我記得當年是表姐向我介紹這首歌的,她還將歌詞印出與我一起讀。)


前幾天在尖吵咀,斷斷續續地聽著店舖播出一首歌。甫聽見第一句的旋律便覺得很耳熟。節奏很慢,好像是一首熟識的另一版本。感覺比思想來得更快,肯定自己認識這首歌,更覺得自己曾經喜愛這首歌,連接下來的幾句歌詞也浮現出來,但就是想不起是歌名,也記不起是誰唱的。


「...... 從未對你說,我的心早向你開啓。憑藉兩眼接觸交換熱情和安慰......」
是梁漢文、許志安還是蘇永康的歌?

再過一條街,我才想起是蘇永康。後來上網找,才找回歌名,是《 讓我暖一些》。這首歌,當年一定經常聽,才會如此入腦。我那時候有蘇永康的盒帶(好像是mini So),音樂帶點jazz,我覺得比現在大熱的《那誰》好聽得多。


那時候,我不單常聽收音機,還會與朋友唱K,自然懂得很多流行曲。想起流行曲曾成為友儕間的話題,感到不可思議。原來,這些歌曾在自己生活中佔有如斯重要的地位。現在,我已不會再和朋友討論歌詞了。不過,近期Soliton的歌詞廣告、YY Concert的熱潮以及即將舉行的達明演唱會,重新引起了我對廣東流行曲的關注(傳媒則更喜歡這話題吧)。最近看了《長訊》的劉以達訪問,同事也借了有達明訪問和Cantopop MV專題的《U Magazine》給我。遺憾地,這股熱潮只能令我有興趣重溫舊歌,未能引領我去聽新歌。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我愛旺角






說我喜愛旺角嗎?那裡又吵又亂,繁忙時間街道非常擠擁,簡直不能讓人靜下心來。

說我討厭旺角嗎?這卻是我每隔一段時間便想去一次的地方。說自己要到旺角充電也不為過。父母年初回港小住後,三個月內我只去過一次旺角,那次還是與朋友相約,只到了兩個購物商場,但那並非我最喜歡的旺角。於是,上周末晚趁著父母赴婚宴,我獨自一人跑到久沒踏足旺角。

逛旺角的慣例,是先去二樓書店(沒有邏輯啊,如有收穫,我便要全程拿著重甸甸的書本)。樂文的減價還未結束,但逛了好一會,也沒有找到想買的書。不過,我還是打了一會兒書釘。


離開書店後感到很肚餓,於是急步穿越西洋菜街,衝到家樂商場那條街吃小食。明知街角那檔臭豆腐不是旺角最好吃的那檔,但塗遍甜醬和辣醬的炸豆腐,仍然帶給我一種充實的感覺。下一檔是到阿升麵線買鹽酥雞。這也是滿濃味的小食。沒法,之前腸胃不適要戒口,而「大解放」的感覺實在太美妙!如果不是晚上趕著看戲,我還會多走一條街排隊吃肥媽小食店的生腸呢!

邊嚼著鹽酥雞,邊趕到信和中心--這是近年我每次到旺角時幾乎必到的地方。我沒興趣到潮流特區看潮流玩物,也沒興趣在旺角中心和十多歲的少女迫著看她們喜歡穿的衣服。而信和,卻是個充滿精神食糧的有趣地方。那裡有些鋪頭變得快,經常轉手;亦有多年來迄立不倒的CD舖。記得多年前那裡有很多間舖賣本地明星相,現在都消失了。剛開始喜歡堂本剛的時候,我一次又一次光顧那裡的CD舖,當然也會在那裡買其他歌手的碟(包括二手碟),有時會順便買一本的漫畫;還有影碟......

那天晚上,在以上地方留下腳印,也讓街頭小食落進我的胃後,我感到自己充滿力量,足以支撐我星期一回到封閉的工作間。我果然需要旺角的「電」。


我喜歡的旺角地方,除了這幾處,還有賣藝術用品的店、雜貨店、花園街、金魚街、有很多樓上旅行用品店的那條街,以及兆萬中心。旺角應該還有些特色小商場和店鋪,有待發掘。

而西洋菜街的街頭表演,通常是遊人的talking point。我不是沒興趣,而是已認得他們。是他們令逐漸單一化的香港更多元。無論表演項目是good taste還是bad taste,我也不介意。我想要的是more tastes。

我知道香港很多美好事物正在或已經消失,但老好旺角,請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