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proof-read)
很久沒選年度十大電影,其中一個原因是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少了,而且除了頭幾位,餘下作品較難排名次。不過我還是分享一下幾套我喜愛的電影。
戲名「老狐狸」是他們的「包租公」謝老闆的綽號,他擁有不少房產。在機緣巧合下,廖界得意與他單獨相處,更開口請求他以合宜價格賣房子予父親。謝老闆覺得廖像自己的小時候般進取,於是對他好,傳授他致富秘訣。基本上,就是明白人人生而不平等,而且要利用這種不平等致富; 並且要冷酷無情,不要婦人之人,不要有同情心,即是不要像廖界的父親!
廖界慢慢學習他那一套,變得會使詐,並從中得到好處。他也開始嫌棄老實的父親,覺得他是失敗者。但父親始終如一地愛著他。廖界最終會長成一個怎樣的人?
今年我看的港產片都不錯。
《從今以後》平實地講述一個女人(Angie)在同志戀人(Pat)逝世後與她的家人因為戀人留下的物業出現矛盾。人性的描寫讓人心寒。雖然那些家人的爭產的舉動很卑鄙,但我又明白他們的心態。Pat比兄長的賺錢能力高很多,她和Angie過著中產生活,哥哥一家卻要憂柴憂米。電影其實有警世意味,無論伴侶對自己多好,人也要學懂獨立和計劃晚年生活。Angie被Pat寵得太久,變得太天真,對著Pat的家人注定會爭輸。她隨意買了一條金魚到Pat侄女那狹窄的家探訪,我立時想她家哪有位置放。她那種「懵懵地」和不食人間煙火,在Pat眼中是可愛,在她家人眼中可能令人討厭。區嘉雯演得好,許素瑩也很有戲。
看《爸爸》,主要是為了劉青雲(小學開始便喜歡他),還有見到谷祖琳在Facebook寫信給劇中角色,覺得她很投入演出,有點感動。我喜歡電影平實地展示這一家四口以往的日常生活,我好像認識了他們。過往一家人的溫馨與現在父親的孤單對比强烈,令人心痛。到最後,父親與兒子看回海南島全家福的那幕,令我覺得他這些年都好像活在回憶中,經常觸景傷情。觀眾則陪他走了一趟回憶之旅。就算一般人家裡沒有發生這麼戲劇性的事,也會面對親人的生老病死和種種變故,所以也能找到共鳴。
《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都好看,但看完後我很少回想內容,到現在已沒太多感想可以寫。
以上都是special mention。如果要選一套去年最喜愛的港產片,我會選《我談的那場戀愛》。
近年很少看港式愛情小品,而這套裡的「愛情」不是一般的男女之愛,而是電騙的受害者腦中編織的愛情故事。電影拍得不落俗套,細緻地描寫男女主角的心路歷程。
兩人最初都藏著很多秘密,但吳君如的角色漸漸打開心扉,因此變得更為脆弱。張天賦(MC)的角色是騙子,當然說了很多假話,但他後來也忍不住向吳訴苦,對她動了真感情 (但我不會形容為愛情)。這段拍得動人。
詐騙公司的運作拍得誇張,但未至於胡鬧。Stephy是個看透世事但很投入愛情遊戲的女子。總覺得女人最懂得怎樣「攻陷」另一個女人。這個角色容易演得過火,但Stephy恰如其份地帶出一種這類港片獨有的喜劇效果。張錦程演得好已有很多人提及,他與的那段令人動容。不禁惋惜曾經相愛的他們「點解會搞成咁。 劇本編得用心,選角好,拍得浪漫,令人有笑有淚。
很喜歡電影道出都市人的寂寞。獨居而朋友不多的女強人與沒有什麼成就又渴望家庭溫暖的MC都是寂寞的人。他們沒有相見,卻互相取暖。幸好到最後他們都能move on。
p.s. 全片我比較受不了的是MC的代號「少年」,講出來有點肉麻。
韓國代表︰《破墓》(Exhuma)
不算喜歡驅魔電影,但這套拍得很有氣氛,演薩滿女巫的金高銀很有魅力,作法儀式拍得非常好看。
年尾看的《教宗選戰》(Conclave) 是套優秀的電影,劇情鋒迴路轉,有懸疑驚慓的感覺。Ralph Fiennes演得很好。不過我最後選了較冷門的《老嘢時速》。 《老嘢時速》是一套「老人動作片」,男主角九十多歲的祖母Thelma因為電話詐騙,損失了一筆錢。雖然家人沒有怪她,但她心有不甘,誓要奪回金錢。但她的老朋友不是已離世就是已失智,她唯有去找一個關係一般但擁有電動輸椅的舊朋友幫忙,與他展開一場冒險之旅!
電影靈感來自導演的祖母,現實中她收到詐騙電話,但最終沒有捐失金錢。電影中的「老人大冒險」是創作內容,但祖母的性格和言行則根據真人而寫。我也想好像她這麼強悍呢! 喜歡這套電影關注老人的處境。孫子教Thelma用電腦的場面令我很有共鳴。 p.s. 騙徒的真身有驚喜 p.s. 2 這套不是在戲院看的,但這是2024年的電影,所以我計數。
舊片們︰ 在網上看了《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巴比倫》(Babylon),《宿劫》(Barbarian)和Speak No Evil(丹麥版),皆精彩又令人難忘。不過後兩部都是恐怖片,令人看得不大舒服,特別是Speak No Evil。心情不好時真的不要看。 又,終於看了《JSA安全地帶》(入戲院看的),明白為何時經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