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Outliers《異數》





Outliers(中文書名《異數》)是研究為何世界上有一小撮人會比其餘的人突出和成功。究竟冰上曲棍球明星選手、電腦奇才、名歌星、名律師,是因為天份過人而成功的嗎?還是有其他因素?

作者Malcolm gladwell以多個例子引證,一個人要精通一件事,需要經過長時間練習(作者說起碼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但是,一個長期練習的機會,也不是人人可擁有的,很多時都與你的運氣、際遇,甚至出生日期有關。例如加拿大冰上曲棍球是在每年的同一月份挑選少年隊成員的;而同年紀的孩子,年頭出生和年尾出生的能力已有天淵之別。他們因為一開始便被選中受特訓,於是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練習機會,進而比其他人更易成功。又例如Bill Gate,他在初中時便有機會使用當時剛推出不久的Time-sharing電腦系統(再之前的programming是要用咭的,不單慢,還沒有樂趣可言),因為他就讀的學校很有先見之名地置入一部,所以他才有機會練習programmin。就算他之後被踢出校,他仍然偷偷地到附近的一間大學用他們的電腦(那間大學在他家附近,電腦室24小時開放)。他著迷的程度,是每晚凌晨至天亮和每個周末都用來做programming。近乎無限的"computer time",加上他本身的才能,才令他這樣成功。作者還不忘逐一列出那一連串令他得到如此多練習機會的very fortunate event。他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造就的,缺一不可。(但作者補充,他本身也要天資聰敏,否則再多機會,也未必能成就一個Bill Gate)除了這兩個例子,作者也用其他的例子來證明「機遇」的重要性。

Outliers除了講成功異數,也講失敗異數。例如為何同樣IQ爆棚,有人成為知名人士,有人卻連大學也讀不了。又例如韓國航空公司,為何曾經發生那麼多意外。他的理論大膽獨特,但舉的例子頗有說服力。這些例子也相當有趣,令此書十分好讀。

在此分享其中一個故事--Marita's Bargain;是一個關於Bronx KIPP Academy學校的故事。作者研究為何富人的孩子成績比窮人好。有一間大學的社會學家做了一個研究,根據家庭環境比較一班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和閱讀能力。他發現富家孩子在一年級時成績只比窮家孩子好一點,但越高年級,富家孩子與窮家孩子間的成績差距越大。經過仔細分析,他發現在暑假過後,富家孩子的閱讀成績開始拋離窮家孩子。兩個階層的孩子的成績本來進步相若,但在暑假時,富家孩子有機會跟父母去博物館、圖書館,參加夏令營和各種學習班。他們家裡也有很多書可以看。而窮家孩子,雖然暑假也過得很快樂,會與朋友玩樂,但卻沒有學習機會。他們的父母可能連一本書也沒有買給他們。作者的意見是,窮家孩子,缺少的其實只是學習的機會。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學生為何成績優於西方學生?就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時間比西方學生長。

於是,一間專為窮家孩子而設的學校--Bronx KIPP Academy誕生了。篇名Marita's Bargain中的Marita,便是這間學校的學生。她是來自單親家庭的窮孩子,受訪時十二歲。她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呢?她每日清晨五時四十五分起床(她有一半同班同學五時半便要起床),梳洗後趕到學校,有時早餐也要帶到學校吃。學校七時二十五分開課,在半小時的思考訓練後,便是九十分鐘的英文課,九十分鐘(或以上)的數學課、一小時科學課、一小時社科課...... 還有必修的管弦樂課。下課時間是下午五時。不過五時後還有功課小組、補課或校隊運動練習,一直至七時。如果那天沒課後活動,Marita五時半便回到家。但是,她要用兩、三個小時做功課,最早要晚上九時才完成。如功課多,則做到十至十一時。第二天從頭再來。這間學校星期六也有半天課,暑假則比其他學校多三星期課,上課時間比一般美國學校長很多。Marita有時做功課至飯也不願吃,每天只有很少時間與她的母親談天,更別提娛樂。她轉校後,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和舊校的朋友玩了。以前的一位好朋友更因她這種轉變與她疏遠。

總的來說,這間學校的策略便是讓窮孩子有更多學習時間,以拉近他們與富家孩子的距離。教育改革要做的不是小班教學、一人一電腦或增添學校設施,而是要讓窮學生與富學生有同等的學習機會。作者直言要小孩子受這種苦於心不忍,但這卻是窮孩子的一個出路,能改變他們一生。這間學校的大部份學生最終能入讀大專院校,打破窮孩子成績差的宿命。所以,儘管失去童年,作者還是覺得"Marita's Bargain" is a good bargain. 若你家境貧困,快樂童年與悠閒暑假對你來說已不是最重要的事。

窮人的孩子要額外吃苦,這個故事令人感到唏噓。

2 則留言:

  1. 《香港經濟日報》一作者說:(這本書,台灣中譯本名為《異數》,林行止先譯為《表表者之勤有功》,後改為《出類拔萃》。三個名字都不太喜歡。第一個使人想起天剎地球反擊戰;第二個太過三字經千字文;第三個是基於對自己母校的情意結,唔太歡喜對面山那間出名串咀的學校)
    [版主回覆01/11/2012 05:22:18]謝謝提醒錯字!!
    這本書裡的飛機師例子, 其實是失敗人士的例子, 不過作者主要用來證明一個地方的文化/語言怎樣影響國民性格, 進而導致成功/失敗(書裡舉的是飛機失事的例子)。除了天賦條件和後天因素, 作者還提出了較少人提到的「時代背景」。於哪一年/哪一月出身也會對一個人是否成功帶來影響!
    [liwill回覆01/10/2012 22:06:38]倒數第四行有一個錯字;大部份學生最終能入讀大專院校,打破「窮家孩子」成績差的宿命。
    [liwill回覆01/10/2012 21:54:23]Outliers的副題為The Story of Success,顧名思義,這本書介紹不同行業裏成功人士的故事,包括軟件大亨、運動員、律師、飛機師等等,從中歸納成功的元素。它指天賦條件(如智商)雖然是必需,但超越某門檻後,這些條件就沒有明顯的影嚮。反而後天的種種因素卻是成敗的關鍵,包括「一萬小時法則」、獨立程度、適應力、反抗權力的能力(Power Distanc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