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非煙民說


我不是個吸煙者。


原因一:我怕煙味,覺得煙味很臭。在室內禁煙法生效前,如在餐廳內碰上鄰桌有人吸煙,我會要求調位。


原因二:我鼻敏感,恐怕不適宜抽煙。(不過,又有什麼人是適宜抽煙的呢?是身體健康,家族沒有嚴重病史的人嗎?)


原因三:吸煙對健康的害處,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吧?


原因四:吸煙是自私的行為,二手煙會影響別人,又不環保。這不等於我有愛心,不等於我環保;只是我不想吸二手煙,所以也不會讓別人吸。


原因五:我在一個接近無煙的環境長大。小時候,身邊沒有煙民,父母也很怕煙味,外出吃飯時會儘量避開煙民。我只接觸過煙味,而接觸不到香煙。長大後,認識的煙民也不多。無端白事,我不會主動去買煙來試。我只試過貪玩地拿朋友的煙來玩。


雖然我不吸煙,但我有點明白香煙的魅力何在。


吸煙,可以代替說話;
吸煙,可以代替嘆息;
吸煙,可以熏染氣氛;
吸煙,可以令無言時的自己顯得更有氣質(有些人怕一開口,便會露底),憂鬱時的自己更添型格;暴怒時的自己更顯威勢。
吸煙,可以打破隔閡。借火給對方、為對方點煙,是一種示好的行為,連開場白也不用多想。在寒風凜冽的街頭一起圍爐吸煙,可增取感情。同是煙民,且現在又被壓迫,大家好像有一種連繫。


最近在看美劇Mad Men,背景是六十年代美國曼克頓,故事發生於一間廣告公司內。劇中人差不多每時每刻都在抽煙。連加入廣告公司不久的女秘書也說:"抽煙是工作的一部份"。

有人說吸煙的女人樣子很醜。不是的!飾演男主角太太的那位美女,抽起煙來很cool,很好看。


就是因為有人抽起煙來很cool,很型,戒煙廣告才會突出煙民的多痰,煙屎牙,以及藏在體內的那個黑黑的肺。

政府應該怎樣叫人,特別是年青人戒煙呢?

他們是知道吸煙的害處的,但是,害處好像離自己很遠。他們有些連五天後的事也說不上來,更何況是數年後才有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何況,不煙不酒的人也會得肺癌,某某煙民健康長壽,他們為何要為不一定會發生的事而放棄眼前的享受?才不會!


戒煙廣告高舉的是充滿陽光氣息的年青人形象,但那不是青少年煙民所追求的形象。憂鬱的、憤世的、黑暗的、蒼白的...... 這才是他們要的形象。他們是夜的孩子。


那群在陽光下揮著汗水,露著潔白牙齒笑著的乖寶寶,與我何干?



要年青人戒煙,除非所有成年人也不吸煙吧!



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

蛋撻事件

以下片段改編自真人真事:


冬至夜,姑姐請幾位親戚上她家吃飯。
好客的姑姐買了兩打蛋撻打算款待大家,二十四件大大個的酥皮蛋撻。
從外國回來渡假的叔叔一家買了一打蛋撻作餐後甜品,十二件大大個的牛油蛋撻。
芝一家沒有買蛋撻,但買了水果。

是晚共八人一起進餐,一人早走,飯後大家對著三打蛋撻發呆。
二十四件酥皮蛋撻加十二件牛油蛋撻,等如三十六件蛋撻。
堂細佬吃了三件,其餘六人各吃一件。
還餘下二十七件。

姑姐:你們多吃一件吧!
芝母:我已經很飽。
芝父:我膽固醇過高,不能多吃。
叔:蛋撻多糖,酥皮很油膩,老人家真的不宜多吃。
堂細佬:我已吃了三件......
姑姐:那麼,你們都帶回家吧。
芝媽:我們一家人吃不了那麼多,最多帶四件。
叔:我們根本吃不完,很浪費!
嬸:拿給姑媽吃吧。
姑姐:她不愛吃蛋撻,她會罵我的。
芝媽:不如送給大廈管理員吃吧!
堂細佬:不過要姑姐親自拿給管理員,你大廈的管理員根本不認得我們!
姑姐:也好......
叔:但將吃餘的食物拿給他吃,不太好。管理員有自尊心的。
堂細佬:那也是。
芝:不如叮熱了才拿給他吃。
芝爸:但是有這麼多件他一個人吃不下。
芝媽:芝,不如你帶回公司給同事吃吧!
叔:對!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不是經常肚餓嗎?他們什麼也吃的!
芝:媽我正在放年假!
芝媽:你帶蛋撻上公司說是慰勞他們不就得了?
芝:我放假時是絕.對.不.會.回公司的!
芝媽:那麼由我帶上你的公司吧。
芝:對,你可扮作送外賣的人,說是某經理訂的,放下就走。(心想:真可以用這方法向敵對公司的職員下毒。)
叔:好!達到目標便可!
嬸:她們不是認真的!
芝爸:我覺得吃餘了的食物才帶給你的同事吃,不大好。
芝媽:但上次芝也帶了姨媽造的糯米團請同事吃。
芝爸:但芝是帶回公司和同事一起吃,與現在特意帶回公司不同。
叔:仔,你不是幫朋友帶東西給一個女孩子嗎?你請她吃吧。
堂細佬:爸,我不認識她的!她是我朋友的朋友。
叔:那更好!
芝:你約了她在那裡等?她的公司附近嗎?
堂細佬:不,我約了她在地鐵站等,她住得很遠。
叔:她可以帶回家吃。怕什麼,就這麼辦!
堂細佬:我不想得罪她啊!
芝:正是!如果她穿套裝裙、高跟鞋,拿了朋友托你交付的東西,還要取一盒蛋撻,那會多狠狽!而且,那是盒冰凍的蛋撻。
堂細佬:對,那是盒冰凍的蛋撻。
芝爸:對,沒人喜歡吃冰凍的蛋撻。
嬸:對,就算在家叮熱了,到交給她時已變冷。
姑姐:還是你們每人帶些回家吧。
芝媽、芝、嬸、堂細佬:不!!!
芝:我們帶這麼多回家,最後也是扔進垃圾箱的。(心想:分別是誰下的手)
芝媽:芝爸見到蛋撻會忍不住吃的,我們只能帶四個。
叔:仔......
堂細佬:總之我是不會拿給她的!
芝爸:為何當初買這麼多?
叔:很浪費啊!
姑姐:我不知叔會買蛋撻來,我原想一些給你們今晚吃,餘下的給你們帶回家......
(芝心想:但帶回家要第二天才能吃,隔夜蛋撻不好吃。)
叔:算了,餘下的蛋撻我都拿回去罷!
嬸:你給什麼人吃?
叔:我全吃掉!
嬸:怎能如此?
姑姐:不要勉強啊!我下次不買這麼多就是。
叔:我心意已決。
......


這個晚上,我們就著如何處理二十七件蛋撻開了這個會議。
會議翌日,再見叔叔一家,他告訴我們,結果他將蛋撻分給在酒店值夜班的職員,皆大歡喜。
Case Closed.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有些書適合放在枕邊,睡前揭開任何一頁看,看至累便將之掃在一旁;下次再看時,又可隨手揭開看。沒有長篇大論的文字,看得沒有負擔,沒有壓力。《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The Kow-It-All)便是這樣的書。


作者A. J. Jacobs(賈各布斯)畢業於長春藤名校,自小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經歷了娛樂記者工作的數年荼毒,他發現自己的知識水準日益低落。為了不繼續沉淪,加上受父親影響,他決定從頭至尾將最有名的《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讀一遍。


請注意《大英百科全書》不是從A到Z列些小知識便算,有些題目它解釋得很深入,簡直是一篇篇長文;有些知識十分專門,普通人不能輕易看得明白。從A到Z,這套巨著共有三十二冊,三萬三千頁,四千四百萬字。而且作者不是速讀,而是邊看邊嘗試理解內容,甚至記著內容。當然,身邊的人會認為他發神經,以乎只有嘗試過這舉動,但看至B部份便放棄的老爸支持他。他的太太雖然不強烈反對,但也沒有很支持,畢竟時間有限,他看書便不免冷落嬌妻。還有,他與妻子一直無所出,他們很渴望生小孩;他竟然在《大英百科全書》內找到一些生子古法(其實是求助於各種神靈)。證明《大英百科全書》的知識真的包羅萬有,甚至稀奇古怪。


這本書像《大英百科全書》般順著字母分為一個個條目;作者選出一些特別的大英百科條目來陳述,邊記錄他的閱讀過程和趣事。他的最大優點是很有幽默感。雖然這是本講知識的書,但讀者從中學到的知識不會多,證明讀"雞精書"是不能學到深入的知識的。但作為消閒,這本書十分好,你會看得卡卡大笑,但又可騙自己說學到一點大英百科的知識。引讀者笑似乎是作者的最大目標,以致寫序的大英百科總編輯也不禁說”為人風趣的賈各布斯看來非常樂於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瑣事......這是本很搞笑的書,雖然用語有點低級...... 但賈各布斯也證實了,大英百科能夠啟發人的部份確實比引人發噱的部分還要多。”--讓我覺得他其實不是太喜歡這本書,但因為這是市面上唯一一本以閱讀大英百科為主題而寫成的書,身為總編輯的他不得不為書寫序。(三個序之中,以台灣文字工作者昆布--《移動書房》作者--的那篇寫得最好。令我想找《移動書房》來看。)


作者寫得最好笑的部份是說他學了這麼多知識後,非常想在親友面前炫耀,於是他總找機會來運用他的知識。他如此形容--”我承載了滿滿的資訊,只要見到有洞可鑽,即使是個小銅,甚至是個小孔,像鮑魚屁眼那樣大的小孔,也會馬上鑽進去。”(在他說這句話是,其實已露了一手--大英百科有一條目是說鮑魚屁眼的。)可想而知這樣的人有多煩人(他的太太真的很愛他啊),幸好他還獨得自嘲。


例如他和太太的朋友吃飯,點酒時,他說想要一顆紫晶,因為大英百科說紫晶可以防止酒醉。對方答"是嗎?"之後,他就順便說出他不想落得像亞歷山大大帝的下場,因為他是跟人較量酒力之後醉死的。朋友忍不住轉話題講旅遊,他卻仍然用"哪個國家的人民平均消耗酒類最多"這條問題來考他們。最後,他的太太要用以下這句話來阻止他:
"我猜你還沒接近P部分,也就是"請(please)閉嘴。”



後記:這本書在2006年出版,寫到最後作者宣告喜訊,告訴讀者他的太太終於懷孕了!但作者卻沒有寫孩子出生的經過。於是我便上網查查看他最後究竟生了兒子還是女兒,卻赫然發現(btw有沒有網友能告訴我這四字詞是否用來形容不好的事?能否用來形容好事?)他竟然已經有三個小孩!在三年間,他從渴望生子到生了三個孩子,真為他高興!


另外,他做完這個project後,再做了另一個project,就是試著完全跟從聖經的話語而生活--是每.一.條.規.例也跟從!好像實行了一年,跟著出了書。我見書店有賣,可能剛出版不久。


(說一反高潮例子:我看了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 >後,正渴望有一個像女主角Julie的丈夫般的好老公,卻”赫然發現”真實中的Julie的第二本書講述了她的婚外情,而且她的丈夫也有婚外情!! 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