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AI X DID》讀後感


接下來的《AIXDID》 (空晴 著),講的是在同一個時空下,另一個男人的故事。此書的主人翁秦舜堯是一個33歳的建築師,有工作才華,高大俊朗,比《IMU》裡林蔚的條件更好。秦舜堯婚姻美滿,有個好太太,自翔是個好男人。但與林蔚一樣,他背棄了深愛他的另一半,出軌了。

(下有微雷)

雖然有AI參與,不過此書也是不折不扣的一個愛情故事。譚慧妍對秦舜堯的深情尤其令人動容。當然,這樣包容丈夫的妻子不符合現代女人的思想 —現代女子已很獨立,不需要守住一個令自己委屈的男人。但這是她的選擇。如果是甘心樂意的,又為何一定要她改變?不過作者的安排很妙— 這樣一個守著傳統價值觀的人,竟然要與一個前衞的中性人共享身體。這經驗為她帶來衝擊,令她更開放地看待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想不到變成「珍妮」後,這角色仍有成長。

而另一段愛情(其實是偷情)的描述,有種都會愛情小說的感覺,即是錢瑪莉、Sex and the City那種。秦舜堯與歐子菱因工作相識,兩位都有外型又有頭腦,瞬即互相吸引,繼而開始幽會。他們初次約會和之後幽會的地點都在酒吧。我覺得這部份有懷舊感。為何如此?原來我覺得久違了的是故事中的都會感覺—那種下班後去酒吧喝一杯的歡快熱鬧、那種燈紅酒綠...... 香港已有很多酒吧結業了,夜生活盛況不再; 連幽會,我也想像不到在一間型格酒吧內發生。像歐子菱這種漂亮有型、工作能力又高的女子,是否經已移民?

身為女性看秦舜堯,他就是一個「渣男」,還是偽君子的那種,很懂自欺欺人。例如他覺得沒和出軌對象上床便是對妻子的「最後尊重」。但想也知道,禁慾只會令慾火更強,變成與對方越軌的助燃劑。他自以為與別不同,其實與一般出軌男無異。於是我懷著惡意看作者會怎樣折磨這個出軌男,而他的確受盡折磨,哈哈!

至於歐子菱,有小妖女的感覺,是女性眼中很難應付的「狐狸精」。我喜歡看她怎樣操控秦舜堯的傻表弟阿廣。但我想不到作者會給她這樣的一個結局。若她沒有在一氣之下做出「那件事」,那她仍是「最強小三」,但這行為令她失了格調。她與楊傲雪的形象相近,不過相比之下,她的級數差楊一截,光芒很快被後者蓋過。

提到書中的女性,相信程真影最受女性歡迎。個性爽快、有俠氣又可愛的她,令我想起郭襄。可能書中的出色女性太多,警察關嘉懿雖然也是美女,但面目較為模糊。到後來,差點忘了她曾加入祖兒的「性愛戰團」。不過我覺得不讓她與祖兒發生關係,只讓她查案會比較好。

而不得不提的角色,是中性人祖兒。這個角色像Sandman裡的Delight,非男非女、亦男亦女,能燃起慾望,卻也有著一份純真,是個十分有趣的角色。他/她既是情節的推動者,亦是幾個角色的啟蒙老師。

最後再提一提珍妮,喜歡作者將她設定為一個能力普通的AI。在她與Michelle對戰時,更顯出她為愛無懼的勇氣。

作者在第二本書比首作加入了更多角色,需要更高技巧來處理。今次大部份角色都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偷情故事只是前菜,AI定會出場。想不到的是,作者會想出人工智能X人格分裂這個設定。上一本講AI上身已很有創意,想不到這本的情節更是「超展開」,令人意想不到!

我喜歡看AI與黑客的攻防戰,想到用星座代表不同的AI特性,也是一絕。喜歡作者加入不少細節,如Stray和Fungas的背景,令故事更立體和有實感。

今次楊傲雪只是小試牛刀,番外篇預告她的驚人大計 (其實她已開展了計劃,只是在此書中還未詳述),可見第三本是個格局更大的故事,令人令人期待。

p.s. 以英文字作中文書名很冒險,《IMU》我過了很久才記得住。這本的書名我仍未搞懂是《AI人格分裂DID》還是《AIXDID》(我腦海裡浮現的竟然是「Did Did姐」,有夠煞風景XD)。第三本《ICE》應該是最易讓人記住的。

購買電子書︰連結

8 則留言:

  1. 跟別人討論電影,書本,故事,是有趣的事—當然大家要水平相若,他太高,我太低,便不行。而看別人評說自己寫的故事,又是另一種體驗,寫小說之前我未經歷過,很有趣,也獨特,所以很感謝每位會對這些故事分享看法的讀者。

    我喜歡看愛情故事,也被好的愛情故事感動過,如去年看的《宛如星辰的你》;被震動過,如新近看的《一瞬之光》。三部曲第二部原本想寫道德命題—現仍是有的,但不是主力。起動前一刻決定寫一個愛情故事,最後呈現成現在這個樣子。怨憎會,傷別離,求不得。於我而言,人世間最哀痛、無奈、遺恨、心碎的,是傷別離。我當然曾經歷過,心裡曾淌淚、滴血。而這本,也是一個關於別離的愛情故事。

    曾有位男讀者給我信,說如果三部曲最終回仍有程真影,不要弄死她,否則弄死我。看到妳的說法,我在想,男讀者喜歡這角色我明白,何以女讀者會喜歡呢?可以分享妳的看法嗎?男女大不同,男讀者女讀者看同一本書,有時感受迥異。台灣皇冠出版總編輯許婷婷主持的讀書節目《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說《一瞬之光》這本書的一集,另一位主持彬如說,男讀者與女讀者看這小說,會看出兩個故事來!我是同意的,很奇妙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與你不同,我對愛情故事興趣不大,所以很少主動找來看。就算看,也多是看影視作品而不是小說。有很多寫得好的愛情故事都是悲劇 (如你所說,關於「傷別離」的),會令人看到個心「乸住乸住」,很辛苦。所以我選的多是較為輕巧的愛情喜劇。(不過之前看One Day,以為是後者,但原來也是「虐心」的......)

      看了《宛如星辰的你》的試讀本,覺得作者的文筆吸引,但暫未打算看。

      我以為男讀者會喜歡歐子菱,女讀者會喜歡程真影,這樣的想法其實有點stereotype。男性未必只喜歡小妖女 ,也懂欣賞個性爽直的程真影。(又,很多人說小三是「冇樣睇」的,歐未必是「最強小三」。)

      至於我為何會喜歡程真影,因為她很可愛啊!率真可愛聰明又有義氣。我想起的除了郭襄,還有《紅樓夢》裡的史湘雲。她們都很受讀者歡迎 (但我不知道是否分男女)。

      講起男讀者與女讀看同一本書時感受迵異,看吳靄儀寫金庸小說的角色便感受到。她最討厭小龍女、王語嫣和香香公主,覺得她們天真純潔得太誇張、太假,傷害了別人也不自知。以現代潮語來形容,就是「綠茶婊」啦XD。

      刪除
    2. 知妳一向對愛情故事不感冒,卻不知道是這原因呢。其實任何類型都可能會叫人「乸住乸住」—— 就算血殺片都可以。我看完《一瞬之光》何止乸住,直程好瀨嘢;類似情況出現在第一次聽完ado的'elf'之後,只是更嚴重,抽唔返出嚟,挺麻煩的。

      我覺得有爭議性的角色,譬如歐子菱、michelle young這些,接受與否好視乎個人性格。我有個算是方方正正的朋友,便完全接受唔到後者。而程真影這種generally positive的人,則應有被接受及喜歡的最大公約數。一個故事裡有這種角色,似乎也會有締造「平衡效應」的作用 —— 尤其more than positive的角色,例如妳說的郭襄,或小昭。

      *倪匡超憎金庸小說的修訂本,他認為全部唔掂,唔搞好過搞,只有一個修得好,就是把王玉燕改為王語嫣 :) (換了是我的話我會把王語嫣改為黃語嫣,這三字合起來較襯)

      刪除
    3. 要數一部經典乸住乸住愛情片該有"before sunrise"吧!

      刪除
    4. 早前看The Sandman第二季,裡頭改編了希臘神話Orpheus的故事。其實以前看Orpheus入冥界帶妻子出來,在最後一刻回頭令妻子復活失敗便好「忟」。我不想再看這個故事!在劇集中,Orpheus的命運更悲慘(只餘一個頭卻死不了)。實在不想看。不過Sandman的結局頗動人。

      Michelle是big boss,要寫成這樣才好看。但秦舜堯若是做了一些太離譜的事,我便未必接受到。(e.g. 偷情可以,但不能出賣朋友)

      「黃語嫣」字形看上去也漂亮一點

      刪除
    5. 妳的觀察很對,半反派角色要有「大義」,如果連大節也反了,個角色就會散晒。去年的《企鵝》劇集,主角的本性差到不行,完全是反覆無常毫無原則的惡棍小人,但編劇設定他孝順阿媽,整個勢竟給拗過來了。

      "the sandman"我只看了第一季第九集,因為是喜歡的"the substance"、"revenge"法國女導演coralie fargeat執導,但看完覺得不怎麼樣 (btw她執導的短片"reality+" youtube有整部,挺不錯的,有興趣可看);其實妳會推介從頭看嗎?

      "one day"好像在netflix快要下架了(它的電影海報真是經典),趕快重溫一遍先。

      刪除
    6. 當初看The Sandman的原因是Neil Gaiman,知道原著(漫畫)很有名,「夢」這個主題也吸引。開始看後覺得男主角Tom Sturridge演得好,也很有魅力 (還有他的聲線!)。也喜歡形象親切的Death。(Desire剛出場時令人期待,但在第二季他/她也沒多少發揮)

      第一集也很多情節在人間發生,我喜歡看這部份。但第二季的劇情集中在「仙界」,角色全是神祇,我就不是太enjoy。

      或者你可以試看多一集再作決定。第一季最獲imdb會員好評的集數中,我推薦E5(27/7),有Stephen King feel,亦可以不用知前文後理地單獨看。

      我也喜歡E6 (The Sound of Her Wings),有Death和Dream的交流,幾溫馨,與E5的氣氛完全不同。

      刪除
    7. 謝謝詳盡介紹,我會先看 s1e5.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