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星期日

談夢想也可以很冷靜——《90%夢想無法實現》(「執書櫃」系列)


當年因為朋友介紹買了這本《90%夢想無法實現》,內容也是關於生涯規劃、工作態度之類。當時我卻沒從這本書中得到太多啟發,現在打算記下一些內容後便捐出,希望它會去到合適的人手上。

作者弘兼憲史是漫畫家,最有名的作品是「島耕作」系列(包括《課長島耕作》、《部長耕作》、《取締役島耕作》等。島耕作會一直升上去的,哈哈!) 他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學院,1970年入職松下電器(現Panasonic株式會社),工作三年後離職,成為全職漫畫家。

弘兼憲史學業與事業皆優,是位成功人士,由他來講生涯規劃和工作態度,當然具說服力。但由他談夢想,會令人有共鳴嗎?很多談夢想的書,內容都熱血動人,作者會分享自己經歷過多少艱辛、怎樣從谷底反彈,如何堅持下去等。但是,這本書的書名和宣傳文案,都像在向你潑冷水。書名《90%夢想無法實現》告訴你大部份的夢想無法實現,封底語是一些看上去忠言逆耳的建言,如「還是新人的時候,即使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也不要挑工作」、「越是『討厭的人』越是要接近」,「『諸凡順遂』比陷入低潮還恐怖」等。腰封語是「夢想是用來祈禱的,目標才是用來實現的。活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我們都需要生存戰略。」他講得沒錯,但感覺像訓話。他會明白年輕人的處境嗎?他經歷過失敗嗎?他迷失過嗎?此書連封面設計也是冷調的,夢想不是色彩繽紛的嗎?為何此書顏色這麼素?那些黑色圓點就像一個又一個黑洞,困在裡頭的全是尋夢失敗的人......

讀此書〈前言〉,發現作者對此也有自覺。他解釋說他不會對年幼的孩子說「不要懷抱夢想」,只是「希望孩子隨著年紀增長,能夠了解自己的力量,自己修正夢想的方向。接著,將『夢想』轉變成『目標』,在能夠達成的舞台上努力奮鬥。」他分享了一位朋友的例子,對方渴望考取某大學的油畫系,一直考不到,過了三十歲還在重考。他認為「『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說起來很好聽。不過等於要浪費十數年的青春光陰,即使是當事人,也一定考慮過『放棄』的選項。」他說當事人與其說是堅持,不如說是不想或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但若因為這個原因而錯失了撤退的時機,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問題。他只要提醒我們要為夢想設期限。這讓我想起日劇《重版出來》裡的資深漫畫助理,他努力多年也出不了道。終於有日,他想通了,收拾包袱回鄉去。

我沒有重看一次此書,只是選了幾篇來看。他對讀者的工作態度建言,對社會新鮮人較為有用。而我工作多了,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亦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不用再參考太多建議。不過見到〈如何面對討厭的工作」這個標題,還是忍不住揭去看。他的解決方法是——「肅肅以對」(此為日文漢字),即嚴肅以對,態度要「恭敬而謹慎」。我處理討厭工作的方法則是將幾件不想做的討厭工作集中在一起做,像喝苦茶,一口氣捱過去。

也看了〈光是工作毫無建樹〉一章。他說漫畫家不只要培養畫工,還需要具備各種各樣的能力,如語言能力。漫畫家不能只看漫畫,最好還要讀小說、報紙、雜誌,也要看電影和電視。人不能只留意自己喜歡的事物,只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

有一章是〈無論如何都要思考『能不能謀生』〉」。他說自己離開大企業成為漫畫家,別人會認為這是非常冒險的事,不過這不是「拋下一切、有勇無謀的挑戰」。他辭職前已問過自己在順利成為漫畫家前,該如何謀生。他在松下電器從事宣傳工作,經常與外判的設計公司接觸。他不像一些藝術總監高高在上地對待這些外判公司,而會善待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他說一來自己性格如此,二來他考慮到自己離開公司後還是會繼續與這些設計公司合作——「『思考自己往後的人生規劃,與各式各樣的人保持良好關係』是商務人士的生存之道。」這做法,讓他在離開松下電器後,隨即接到設計公司的工作,讓他維持生計(他不忘補充,當年的好景氣也是原因之一。)。他的離職,是「基於策略性思維的離職。」畢竟,能成功實現夢想的人是少數,意志、毅力、熱情、才能固然重要,但他覺得「一邊思考各種可能,一邊擬定策略性的計劃」也很重要,「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狀況都要生存下去」。

有一篇我覺得很勵志,篇名是〈挖掘能力、才能的方法〉。他說人的能力不僅指一些「簡單明暸的條件」,如「畫畫很好」、「跑步很快」、「業績好」等,還有一些「難以言喻與呈現」的才能,例如「讓事情順利進行的群眾魅力」、「讓人放鬆心情」、「在旁邊默默協助眾人」、「自己沒有高見卻能引導他人提出看法」、「營造會議熱烈討論的氛圍」等。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掘自己的所有才能。

至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應當怎麼辦?他說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至少可以以儲蓄為目標,這錯不了,不是嗎?或者定一些小目標,累積成功經驗,如一個星期背X個英文字,每月認識X個行內人士等。在達成這些小目標時,人便會進步。到適當時候,可能就會知道要自己有何夢想。

看至此,我覺得弘兼憲史不像我想像中那般高高在上,他還是很「貼地」的。談夢想不一定要熱血沸騰或充滿悲情,也可以像他這樣平實待之,以策略一步步向目標邁進。

11 則留言:

  1. 最近看Benjamin Franklin自傳,發現原來古人找工作都是以實際出發,因爲工種太少。Franklin老豆當肥皂工人,早出晚歸,一身怪味,原因只是看見無人做這工種,有機會賺大錢。
    Benjamin本來想做詩人,但後來要搵食當了生意佬開雜貨店,慢慢還從政...
    所以,夢想不容易!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古代冇Marketing、保險、導遊呢啲工種(或者有,但唔係現今嘅模式)。我諗好似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個金字塔咁,古人先滿足基本需要同心理需要,有齊晒先到Self-actualization。我早前睇埈及木乃伊展,就想像緊果時有咩行業。佢哋需要祭師(主持儀式)、木匠(建棺材)、畫師(畫棺木)、種植者(種防腐嘅香料)、珠寶設計師同製作者等等。

      刪除
    2. 舉凡祭師,十個十個都會亂政,腐化兼墮落。壟斷了神的詮釋權,換了是我,都會壞事做盡。

      刪除
    3. 所以小弟都很佩服Benjamin Franklin,在強大反對下仍主張secularism:政府,宗教分離。現今地球上也很少國家做到。

      刪除
  2. 我仲有幾套佢嘅漫畫係老家
    島耕作我只睇左課長篇, 我仲有人間交叉點 & 黃昏流星群, 有好幾個故事睇到喊, 仲記得一個關卡無戶籍女子的故事, 還有重遇舊戀人, 還相約私奔, 對方以為說笑而爽約, 睇完真係唔開心左幾日
    反而佢其他作品, 我就無睇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島耕作我只睇咗好少,當時細個,睇唔慣一套漫畫嘅男主角有情婦......
      可能黃昏流星群啱我啲!
      佢喺呢本書度講島耕作畫到厭,有想過停,咁編輯當然反對啦,要佢繼續出。佢聽編輯話繼續畫,之後覺得可以堅持咁耐做一件事係種成就,感覺都幾好 :D

      刪除
  3. 也說幾句話吧。能輕易地實現的,便不是夢想吧。說是目標,最少降低了難度。其次,做了這麼多年工,那些最令人討厭的人,反而上位最快,在老闆心目中,他們也是能辦事的人;反而,所謂默默耕耘的人,都只能默默耕耘下去。
    人生交差點,當年也有看過,也挺感人的;沒有島耕作系列,又怎會有人生等的漫畫呢。或者說,又有幾多個職場沈淪下僚的人,不想做島耕作 ? 事業順遂之餘,又有女人緣。島系列,也算是打工仔的夢想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懂得表現自己的人和口才好的人,上位會快些,可能因為他們擅長與人social、談合作。默默耕耘的人,可能要多表現自己長處,訓練口才,為公司建立多些關係,才能獲老闆留意。 

      刪除
  4. 利申:我很怕這類書。循循善誘,道理每每是對的,內容往往是枯的。現實世界千奇百怪,壞人多的是,順利是例外。與其抱住一堆心法 — 或是一列教條 — 倒不如讀名人/不是很名的人的回憶錄,沒有理論,實戰實幹。冇得教,有得學 — 即是偷師,或受啟發。

    弘兼憲史的漫畫是好看的,《黃昏流星群》尤其好。但這本,咪搞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猜你不看這類書。我因為自覺需要這些指導,所以才看這類書,兩年前更訂閱了台灣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fb版),看這類文章看到嘔。打算今年看少些這類文章。而且我從日常工作中也學到不少,有自己的體悟。
      (悄悄話︰介紹我看此書的朋友,就像是一本活的Self-help書:)

      刪除
    2. 成敗只是彩數. 有人好彩有人唔好彩. 有成功之方就無人失敗. 成功都無用了. 同股票市分析一樣難有必行之方.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