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熱血中有苦澀--《爆漫》

找不到港版海報大圖,用了台版。



連續兩天聽/看到類似的話:為了追夢,忙得沒假期;聖誕、新年都要工作。說這話的,一位是香港的Chocolate Rain,另一位是日本電影《爆漫》內的角色。

早看了《爆漫》的漫畫版,現在終於有電影版了!內容是說中學生高木秋人和真城最高合作畫漫畫,希望能在暢銷漫畫刊物《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秋人負責構思故事和分鏡,真城負責繪畫。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獲JUMP刊出漫畫,但這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JUMP以讀者評分為決定一篇漫畫是否連載的唯一標準。他們每星期收集一次讀者意見:排名高的會獲連載,甚至有機會作封面或「獲贈」彩頁;排名低的便有可能被腰斬。這制度非常殘酷,但JUMP的編輯這樣說:「不滿意這制度的,可以投到小眾刊物去。」你想獲得這種知名度,便要付出代價。

2016年1月23日星期六

人生信條

在「古籍研究社」系列中,高中生奉太郎有清晰的人生信條--「沒必要的事不做,必要的事盡快做」。一個人有一條說得出來的人生信條,好像剎有介事,但想想,我們在年輕時,曾否想過自己應以什麼態度面對世界?成年後,是否已不知不覺抱持一些信條,只是沒化成具體文字而已?

印象中第一次聽人說自己的人生信條,是中學時,班裡選班長(或學生會會長之類),有位同學被人提名,她說不想參選,因為她像龜一樣喜愛和平,不想與人競爭。當時我心想,「啊!我也是這類人,她講中了我的心聲。」更覺得這樣說出來很有說服,將來如自己遇上同樣情況,也可以這樣說。我小學時參加學校的速算比賽,拿下亞軍,但當老師要選我為班代表上台參加班際數學比賽時,我拒絕了。當時太小,說不出原因,很可能只是怕答錯問題,出醜人前。如果當時懂得說自己「熱愛和平」,多好!

我讀書時很勤力,用很多時間在課業上,沒怎麼玩過。可能意識到這一點,我儘可能找機會「玩」。在加拿大讀書時,比以前玩多了很多。成績,過得去就算了。大學畢業時,仍不懂為自己打算,何止五年計劃,一年計劃都沒有,只是見步行步,想做什麼便做什麼。我那些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同學,已經事業有成。但說我走錯路呢?又不是。我選了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快樂的時候還是比較多。我會想盡辦法令自己快樂(有時成功,有時不)。好像不知不覺,要快樂過活便成了我的人生信條。以前不敢承認自己愛玩,現在回想,我的表現不是愛玩是什麼?不過我仍未做到遊戲人間。我太著重別人對我的看法,也沒本錢盡情玩。

現在過的不是小時候想像的理想生活。或者,我總是羨慕別人,覺得他人過的才是理想生活,可能我根本沒努力爭取過吧。

p.s. 這篇文擱下很久,現在再寫,己忘了當初想說什麼了......





2016年1月10日星期日

閒話+{舊文重溫}我想和你到Kitsilano

這篇文寫於2003年,我在2005年12月23日將文章貼上這個blog。這是我頭幾篇放的文章,數數手指,距今已有十年。那次到Kitsilano的經歷,現今回想,就像夢一場。 

看回這篇文,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但又有跡可尋。不久前我突然想看回《我愛巴黎》(Paris Je t'aime),是因為Alexander Payne拍的那段--一個正在學法文的中年女人獨自到巴黎旅行。巴黎是一個浪漫的國度,但一個沒有伴侶同行、外貌平凡(其實我覺得她美)和胖胖的中年女人,很難和一般人心目中的「浪漫巴黎」扯上關係。但當她在公園坐下來欣賞風景時,卻忽然受到觸動,愛上巴黎,也被巴黎愛上。這種感覺很難用言語和文字形容,用影像會較易令人明白。但如果你經歷過這種觸動,便會有種「啊!我也試過!」的感覺。在Kitsilano,我試過。我突然愛上了這個地方。

2016年1月7日星期四

2015年我最喜愛的十套電影

去年的年度十大電影我在年尾便貼出來,但今年卻遲到了,要現在才貼。主要原因是今年公事繁忙,電影看少了,觀後感也寫少了,現在要花更多時間來寫感想。


1)Inside Out《玩轉腦朋友》
將人的情緒和思維具體化,拍成動畫給小孩子看,是個很大膽亦很聰明的嘗試。這個意念可激發無限創意,但拍出來容易失控。幸而編劇終能忍手,去蕪存菁(本身竟準備講27種情緒!),將劇情簡化(只集中在小女孩的搬家經歷),令電影拍出來戲味濃濃。這套戲可從多個角度解讀和欣賞(如情緒、成長、親子、歷險),且意想不到地感動人心。

我很現實,一早便覺得Wiley的imaginary friend Bing Bong不可能在她長大後還出現。有些樂趣,在長大後便再也享受不到。如果她長大後還見到Bing Bong,這才嚇人。這樣看來,Bing Bong其實是個無法擺脫宿命的悲劇英雄呢!他的決定是意料之內,但當下仍被感動至眼濕濕。電影拍得幽默有趣,只是大人會為小孩長大成人的必經(痛苦)階段而受到觸動;人越大,便越識愁知味。所以片末字幕出現了這句話:"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 Please don't grow up. Ever."。

電影有教育意義,令小朋友認識各種情緒,也令家長明白孩子反叛可能有很多原因。Wiley的父母最後終於知道女兒的心情,幫助她走出陰霾。有趣的是,除了Wiley長大,Joy也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