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堂本剛,有一段時間常常泡論壇。有很多新發現。
發現了很多追星新名詞,可能已沿用多年,我卻是首次知道。不知是自己發明還是來自日本流行語。總之在粉絲群中是通用的。他們會叫偶像做主子或「我家XX」,光為了外貌而喜歡某位藝人的粉絲(或飯)叫「顏飯」。KK的「量詞」是「兩只」。最有趣的名稱是「本命」。你可以有多個偶像, 但只有一個「本命」,就像寶玉喜歡很多女子,但真愛只有一個一樣。
遠在天邊的偶像, 對他們產生神奇的影響力。有人說偶像的音樂渡陪伴他們渡過人生低潮;有人因為偶像學日文,去日本;有人因為偶像的說話而作出選科擇業的重要決定。而他們對偶像的理解和觀察,可能遠遠超過偶像所能想像的。偶像每一次打扮的不同,每次演唱風格的微細改動,在宣傳活動中不經意流露的個人感情,他們通通留意得到。
還有很多很多表達「愛意」的文章。這些文章,除了寫偶像的事,還寫偶像與個人的關係。有些文章, 讀來令人感動。這些文章可能會被輕看(如張國榮粉絲洛楓教授研究偶像的文章不入大學的法眼),也不會出書或留傳後世,但我覺粉絲貫注其中的感情是寶貴的,比報章雜誌上某些售賣美文的人感情更為真實。一千年後的人(或外星人),可能有興趣看這些文章,多於看現時雜誌上的Advertorial。不要以為他們都是盲目沈迷偶像的小孩子,他們有些文章甚具水準呢。
令我最震撼的粉絲語,是說如果偶像在演藝界不快樂,她情願他退出,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她情願失去聽他新歌和看他演出的機會。歌迷大多想偶像長存,只想經常看到偶像的演出,所以一個歌迷說這種,是很神奇的。
還有人為偶像畫畫、寫詩、製作Scarp Book、做布偶...... 還有一樣,是改名,為自己改一個與偶像相關的英文名,甚至以此為子女命名。粉絲可以無償地為偶像做很多事,不計產品消費、辦歌迷活動和收集剪報等行為,單是平日將他們的歌詞和整個綜藝節目中的對話翻譯(多是日韓偶像)的「字幕組」,也值得讚揚。堂本剛出版過一本散文集,沒有中文版;有粉絲便將他全本書的內容翻譯成中文。值得一提的還有張國榮歌影迷,他們每年都會舉辦活動紀念他。知道有策劃人為了能專心辦活動,每年四月都向公司請一次假,也有很多歌迷無償幫忙(有歌迷在活動舉行期間要在場外幫忙,不能入場參加,但也不介意)。在這個什麼也講錢的時代,這些事令人感動。
而最有創意的粉絲產物,可說是fan fiction。他們寫的時候,一定十分enjoy。也可以說, 「偶像」是個很環保的商品,能讓人「物盡其用」,不單可看他的唱歌跳舞和戲劇等各樣表演,也能看他的「真人」出現在綜藝節目和接受傳媒訪問,更可幻想與他交流,並且將他寫入自己的小說中,盡情地為他創作故事。還有人為偶像畫畫、寫詩、製作Scarp Book、做布偶...... 還有一樣,是改名,為自己改一個與偶像相關的英文名,甚至以此為子女命名。而最有創意的粉絲產物,可說是fan fiction。他們寫的時候,一定十分enjoy。也可以說,「偶像」是個很環保的商品,能讓人「物盡其用」,不單可看他的唱歌跳舞和戲劇等各樣表演,也能看他的「真人」出現在綜藝節目和接受傳媒訪問,更可幻想與他交流,並且將他寫入自己的小說中,盡情地為他創作故事。還有一點很有趣,是粉絲會與偶像作「虛擬對話」。你有些話想告訴他,明知他不會收到、不會知道,仍然會在腦中向對方說話(其實這是我會做的事。(像我去到卡夫卡的墓前,也莫明奇妙地對他說話。)
歌迷們從偶像的公眾形象和藝術形象中了解他們,雖然偶像在公開場合的表現未必代表真實的他/她。偶像每一次公開露面,都可能會滲進表演成份,或者要配合他們的唱片公司或經埋人公司為他們建立的形像。那麼,可以說那是假的嗎?又未必。因為一個人是沒有「最真」的一面,只有程度的不同,要看你決定透露多少給人知道,以及對著哪些人展示哪種面貌。甚至對著父母,也未必能100%做自己。不過,就算演戲也要投放真感情,假作真時真亦假啊,呵呵!
還有一樣,是改名,為自己改一個與偶像相關的英文名,甚至以此為子女命名。(例子)鄧小宇有兩兄弟,香港作家鄧小宙和香港演員鄧梓峰,其父親鄧廷琮是梅蘭芳的愛好者,鄧小宇三兄弟的名字源自梅派劇目《宇宙峰》。///還有一點很有趣,是粉絲會與偶像作「虛擬對話」。而我是會與不同的政治人物歷史人物及名人暗戀對象作「虛擬對話」的。有首歌叫便利店的蒙娜麗莎,是男人想像和便利店的女店員的故事.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1/02/2011 07:57:32]是啊,猜不到鄧小宇三兄弟的名字會來自京劇。
原來你也會與名人作「虛擬對話」!:)
追偶像,外人睇其實好辛苦...... 不過追過一兩年五月天,當時覺得好enjoy,而家老人家無力了....... 當年少輕狂回味吓都唔錯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1/02/2011 07:59:41]很多粉絲都多謝他們的偶像,讓他們這麼快樂。粉絲因為偶像給了他們很多,所以才想回報。
我知道五月天的粉絲都是很瘋狂、很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