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回加家大十多天探父母。感想如下:
朋友說加拿大國歌應是:O Canada, a nice but boring land!
我以為在那邊天氣冷又早天黑,人會很depressed。怎知過幾天便適應了。房裡的暖爐和我的Gap羽絨幫助很大。還有母親為我預備的舖上毛巾被的睡床(我的睡房是全屋除車房外最冷的房間)。
我在香港已有網癮,想不到在那邊上不到網也沒有不慣,還覺得十分舒服,能得到充份休息。
不能上網,也沒有什麼電視節目好看,所以有時間看書。看了村上春樹的《1Q84》第一集。
在香港所發的夢越來越現實,常發到工作和同事。在加渡假時反而會發一些天馬行空的夢。另外,想不到看《1Q84》也會發惡夢。我看完Stephen King也不會發惡夢呢!想不到竟敗在村上春樹手上。
常在晚上傾電話,像以往般在房內關了燈小聲地傾,像回到青少年時代。不同的是我比以往更早眼瞓,不能再像讀書時期傾至三間半夜。(我的最長傾電話記錄是午夜傾至早上六時)
在香港下班後便上網,加上常看電影,人有點像活在虛擬世界。在加拿大反而覺得自己在實實在在地生活,並想多了實際問題。
在香港我感到自豪的地方,在加拿大完全發揮不出來。我的父母覺得我賺錢很少(雖然他們不是怪責我或嫌我),我的朋友對我講的話題沒興趣。我在處理日常生活事項如做家務、格價、煮飯、照顧人、講好說話氹人等都不是太擅長。今次旅程令我認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學懂好好做人,而不是只在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上用功。
我在加拿大過的是優質生活。但想深一層,真是缺點錢也不可。父母很本事,我則太不濟了!
在香港有時候會胡亂花錢(主要是書和碟),但見到父親每一分毫都慳著,也提醒了我要小心用錢。如上所說,想要生活舒適,真是缺點錢也不可。
雨中風景
在香港,一個人生活和工作,有時覺得很辛苦,有時候完全失去工作動力。但我在加國的朋友,要在早上六、七時起床,起床後天仍是黑漆漆的--在冬天要頂著冷風或雪雨出門上班,下班時天色已暗。回到家,沒有無線電視歡迎你(雖然常罵無線節目,但無線也有它的好處。加拿大版的中文台節目舊之餘還要付昂貴費用)。如果一個人住,會更感孤清。
當我知道,我的朋友和我一樣也要每天一早提起精神去打拼,甚至比我更辛苦,我會覺得有人陪我。Life is rough all over。寂寞的不只我一個,辛苦的不只我一個。
我開始瞭解一些朋友的感情選擇。加拿大的生活十分沉悶,他們只想在日復日的沉悶生活中找些樂子,找些慰藉。在香港,獨身的人比較易過,一個人也可到處去。一個人可以去看戲、可以坐巴士河、到公園看書,甚至行山。在香港,更容易識到新朋友,有更多文化講座、短期課程和行山團可以參加。
但在加國,華人的活動比較少(中老年人假期時多數選擇返教會或打麻將,或返教會後再打麻將)。在那裡,很少人會單獨看戲、單獨購物、單獨逛公園的。而且那裡交通不方便,有車才有腳,很多時要互相依靠才能生活。在那裡,有伴兒很重要。
單是方包也有很多款!!
加國的超市很好逛,就像百貨公司,有家品、家電、化妝品、雜誌、DVD等。今次回去,其中一個節目便是逛超市,有一次更逛了兩小時。
野餐桌在水中央。(即是水浸)
在加國拍回來的大自然照片很美,但實際上我是在嚴寒下控制著發抖的雙手拍的。更有一些照片是淋著雨拍的。雖然加國風景優美,但風景不能當飯吃。我在年少無知時每次見到中國鄉間的壯麗山河,都奇怪為什麼那裡的人都往外走,到空氣污濁的大城市工作。後來才知道他們是為了生活啊!你要不愁衣食住行,才能住在仙境做神仙。
曾嫌加國悶,十年不變。十年前逛的公司是The Bay, Zellars, Superstore, Save-on-food, London Drugs, 十年後逛的也是同樣地方;十年前去Red Robbins, Milestone, Pasta Polo, A&W吃飯,十年後也是到那些地方吃飯,有的甚至位置也不變。以前覺得悶,現在覺得是好事,很有安全感。總好過在香港吃到好東西,之後會提心吊膽不知它們何時會關門。
看回學生時代朋友們寄來的信件及自己的隨筆,發現「三歲定八十」這句話確有道理,我和朋友們的想法、喜好、人生觀大致沒變。我今次回加的經歷和感想與幾年前回加時差不多。是代表我沒有進步嗎?
讀書時吃飯的地方來來去去那幾間,也不捨得吃得太貴。今次明顯感到大家用錢比以前「豪」,懂的餐廳也多了。我說想吃海鮮,結果在外吃了兩餐海鮮(有青口,有生蠔,有蝦,有魚......) 兩間餐廳我都從未光顧過。以前吃飯總會share前菜,也很少叫紅酒(最多是cocktail),但現在會每人叫一度前菜,也會喝紅酒。
十分好吃的青口。讀書時不懂這樣吃海鮮。(在Happy Hour時段狂掃特價海鮮,吃完就走,連主菜-Main Entries-也沒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