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公主》與《十四才》這兩套電影比《四分鐘》消極多了。《爛公主》有點像實況電影,情節不強,主要是四位女孩生活片段的剪輯。一開場便見到片中最惡的有點像麥當娜的女孩在巴士內無理打人(只因“唔順超”)。之後見到只有約十歲的小女孩與朋友抽煙。再來是她們因“爭仔”而找人尋仇,來自俄羅斯的新移民女孩不斷地踼著另一女子的肚,一腳又一腳又一腳……
片中的十歲女童的成長背景如何,電影沒有描述,但想必也是沒有人愛,沒有人管的。她在夜店內跳艷舞以及勾搭老男人的一場最令人慘不忍睹。另一位女角也沒有任何描述。電影只集中描述新移民少女與最壞的麥當娜少女(她快要坐牢)。麥當娜少女家裡有母親和母親的男友,但她得不到任何愛和溫暖。她天性反叛,爲了不想坐牢而不去報到,過一日算一日;爲了錢可以搶去朋友的提款卡;甚而偷去母親男友的手槍……她做任何事都不顧後果,結果不但連累了好友,更令自己走上不歸路。片中她一直的表現都很強,直至被母親趕出家門,才流露出一絲軟弱;最後她一個人碰到仇家,便再也強不起來……
電影對新移民少女著墨最多。俄羅斯的新移民都愛玩在一起,偏偏她與德國的壞女孩做了朋友,更爲了維護朋友而被警察警告,令父母對她失望,也被她的族群排斥。電影沒有說爲何她不與同鄉玩──可能是她不被家人了解,也可能是她有一夥野性的心,不想循規道矩做父母安排的酒店打掃工作。
這套電影的景物是灰色的街道與灰色的建築物,“配樂”是主角們常玩的鞭炮聲,對白的二分一是粗口與有味笑話,主角們像是一刻不吸煙也會死…… 看得人很灰。看完後,很慶幸自己的少年時代不是這樣度過。
《十四才》這電影橋段很吸引──一個在十四歲時被老師輕責後一刀捅在老師身上的少女,長大後竟會選擇做老師,並要教導十四歲的學生!電影有著這樣吸引的情節,但是電影並不易明。首先,但是,導演拍攝時有某種風格,就是鏡頭常影著角色的背面、手和腳。或是石階邊,讓你看到路過的人的…… 腳。老師在改簿,你見到的只是老師改簿的手,而看不到她的頭。老師在點名時,所有學生都不理睬她,你也只會叫到老師的身體,而見不到學生的樣子。
這部電影裡的人物都很壓抑。學生不會公然地挑釁老師,只會寫字在黑板揭發老師;少女的母親不讓她繼續上最喜愛的跳舞班,她也不懂與母親交涉,只不斷告訴同學她沒有任何課外活動;男主角小時候的鋼琴老師令他失去學習興趣,他長大後便用更粗暴的言語去打擊學琴的學生;女主角被老師責罵,她一句話也不說,卻會拿起刀子刺向老師(片中的另一學生也是這樣)…… 是否日本人是一個壓抑的民族?什麼都收在心裡,一是不去表達,一表達便會傷害別人。(香港的學生大都較“外露”,多會壞/頑皮得令老師頭痛。不像此片的學生,陰陰沈沈,在沈默中帶著威脅。)
不只如此,片中很多人都像有精神問題。其實片中除了女主角外,最少有三個人都應去看心理醫生。暴力鋼琴老師見到學生沒有鋼琴天份,彈了一些可笑的音符出來,竟會狂笑不止;他在洗衣店內被告知衣服上的血跡洗不掉,竟在店員面前仰天長嘯(低音,monotone)數十秒。一位對學生粗暴的老師因學生犯了小錯,便大力刮學生的臉,又忍不住刮自己的臉,一下又一下輪流打。一位女學生最愛用心理方式欺負別人。女主角雖說想逃離過去的陰影,正面面對一班十四年歲的學生,但她喜歡燒紙碎以及渴望燒掉小動物的癖好仍在……
這套電影節奏緩慢,又難明。是我不懂欣賞嗎?是我不懂導演的用心,錯過了眾多隱喻嗎?
可能我年青時沒有經歷過戲中學生角色的憤怒,沒有共鳴。這是我在今屆國際電影節中最後觀看的電影,與尾二看的電影一樣,都是令人down的。(和開始看電影節時的hyper截然不同啊!)
這種題材的電影對我來說很另類, 光看芝芝的描述便知道不合我的口味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