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星期二

嚴冬下的大學圖書館

最近天氣轉涼,我背著一堆要看的書,打算找個地方好好閱讀。
我想過去公園長椅上看,想過去海灘看,想過去Pacific Coffee/巴黎咖啡店看,甚至在車上看,但就是不想進圖書館看。

我在學生時代和待業期間其實經常蒲圖書館,很喜歡借書回家看,當然,揀書時免不了會先在圖書館看個痛快。

當年剛到加拿大,與家人住人家的地牢,未開始上學,又未識到朋友,最大娛樂便是到圖書館。那時候沒有車,也會自己步行去圖書館。當時離家最近的那間圖書館只有英文書,於是我便看了一堆給青少年看的英文小說(主要是鬼古),又亂看些教畫畫的書,手工藝的書,連透視法也借回家看。

後來有車了,可以駕車到有中文書借的圖書館,圖書數量不多,我也不揀擇,總之圖書館內有什麼中文書便看什麼中文書。竟也給我借到很多金庸(有華人便有...),亦舒(除了借,也有買二手書,差不多update了她所有小說),倪匡,蔡瀾的書;也認識了一些當時的新作者:深雪,關麗珊,李敏等。我看過的五十多本克莉絲蒂小說(中文版)也是從加拿大的公共圖書館借閱的。

到讀U時,開始的頭一個學期其實讀得很吃力。因爲揀錯Electives。因爲中學時英文好,便自信地揀了英文科,卻發現上英文課便等於上香港的英國文學課(被"English Patient"一書玩死),讀Earth Science時自以爲溫習好了,怎知見到試卷才知不妙。那時以爲外國採用”活動教學”,其實還不是一樣要背書?但我在家裡是沒心機溫書的,只好放學便去公共圖書館。那裡的圖書館外有樹有草地,環境很清幽,加上溫到悶時可看閒書(佔50%!!),又可上網。圖書館仍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主科是Communication,這科重research與theory,又要常常寫essay,加上我也選了一些Phychology 科作爲elective,也是要做大量research的,但只有學校的圖書館才有足夠的參考資料(電子/文獻),所以我的讀書陣地便被迫轉移至學校圖書館。而這間圖書館,可能是我的陰影來源。

圖書館內有電腦室,多數學生進圖書館都是用電腦做research的。或者在電腦先尋書名,再到書架找書。那時候其實不太懂寫essay。不知道搜集資料是用來證明一個理論是否成立,只知道找一堆與essay題目有關的書。找了一堆與書名有需要的keyword的書,堆在桌上,然後再查看相關內容......然後,該怎麼辦呢?不知道。於是,便quote, quote, quote 。(當然,再讀上去便開始懂得寫essay了)有時候,會索性在圖書館內溫習,看那些大部頭的教科書。大學圖書館內有足夠暖氣,但這也導致館內很焗,在裡面有缺氧的感覺,使我昏昏欲睡。不過這也沒辦法。功課需要,我常要在那裡待到日落西山。

加拿大很冷,從圖書館步出時,寒氣絲絲滲入衣服內,雙手即時變冷;加拿大的冬天,日很短,踏出圖書館時,天已暗,路燈已亮。從圖書館穿過校園主樓再步向停車場,經常連一個相熟的朋友也碰不到。從開著暖氣的主樓走到空礦的停車場,再走一段路到自己的車子,然後從溫暖的口袋內伸出手,拿著車匙開車門,再坐在冰凍的車廂內哆嗦著等暖氣充滿車廂......感覺很孤單,好像這世上只餘下我一個人似的。

陪伴我成長的圖書館,現在竟不太想進去,是寒冷的天氣勾起我這段回憶的嗎?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

再講玩!

遊戲列表----

啤牌類:
七級豬:我覺得最好玩(可說是最難忘) 的啤牌遊戲,考反應,也考記性--要記得不要和哪些人談話。輸了要被人叫"豬",又要受懲罰。
心臟病:也是考反應的,多人玩會好好玩
講大話:明正言順講大話!
"come"棉胎:有段時候常常玩, 飽受訓練. 前後?更曾是我的絕技,簡直變了”reflex action"。
鋤大D:像打麻雀, 只能有四個人玩, 因不太懂技巧, 所以不特別喜歡玩
Last Card:用啤牌玩Uno,還記得曾在南?島的一個佈滿蚊血的房間玩通霄(年輕真好!)
占卜:小時候有陣子時興用啤牌占卜,有很多種玩法,其中一種是看King與Queen相相隔多少隻牌,便知道你和心儀的異性有多少”障礙”。我猜只有女孩子愛玩。
話事啤:與玩得的人才好玩--像那些男仔要著裙塗唇膏拍照,或畫花臉。不過我不贊成太過分......是會玩出火的。(曾聽電台節目有人說玩Truth or Dare玩到脫光衣服)
潛鳥龜:經典遊戲,易學易玩

集體遊戲:
Killer: Eye-killer比 Hand-killer好玩,前者夠氣氛,尤其在昏暗的環境下玩, 效果很好, 很刺激。做killer的人其實比被"殺"的人更緊張。
麻鷹捉雞仔:這個以爲小朋友才適合玩的遊戲,原來大人玩更好玩。因大人都手長腿長,又比小時候走得快,所以玩起上來更刺激,像玩機動遊戲似的。(中五時重玩,有此感受)
糖?豆,數字球:不停地跑呀跑,考反應的遊戲特別好玩。
捉:小時候捉的玩法有很多種,包括”掂”牆捉;捉完人要拉著人一起捉, 令人龍越變越長的捉, 又定下”V”字手勢可”自解”(只能三次),雙手交叉疊在胸前要別人幫你解(不知要幾多次)的捉等規矩。
捉迷藏:地方越大越好玩。有種玩法是"埋周"才算贏。
耍盲雞:地方越細越好玩.小時候與表姐妹在睡房內玩,更可攀上上格床玩。我玩時永不會躲在衣櫃內等無路可走的地方,因一定會被別人向捉人者提示。如果捉人的那個行動夠快,無定向飛撲,那便會更刺激。
估領袖:做估的人很慘,像給一大班人玩似的。其實不太難估,只要你轉得夠快便會看出端倪。
馬騮搶波:簡直是對身手不好的人-如我者-的一個帶侮辱成分的遊戲。(可能是遊戲名改得差!)
狐狸小姐幾多點,紅綠燈,"木頭公仔唔準郁":玩法差不多的三種遊戲, 不知是誰發明的。
Charlie-Charlie Cheap Bong Bong:  F.5時仍有玩,其實像集體跳舞,我個人覺得很好玩。:>
還有:掟手巾,歸來吧,大風吹,十字"界”豆腐,講古佬......

其他種類:
007, 入子彈:猜枚的變奏,只記得入子彈,反彈網和射三個”指令”,不過應該有更多。最近見過一些小朋友玩類似的遊戲,不過講的口號完全不同。
天下太平:不知是誰發明的,想到用鉛筆發射這一招,有創意!
打井:懂了竅門便不好玩了。
東南西北:幼童玩意,要有想像力才好玩。
”Hello Kitty搭錯線”:多年不玩仍記得口號--123, 三角形, 456 ,二吋半,七八九,手叉腰,十十一十二,喂喂喂,Hello Kitty搭錯線”!
(類似順口溜遊戲還有"小明小明小小明”,”小皮球,香蕉油...","黑白黑白黑白白”,”龍虎豹”......我覺得”龍虎豹”最好玩--因遊戲較爲”複雜”,又可”zhit"人)
何家母雞何家猜:其實我記得整首歌的歌詞......
日落西山下:其實可用這方法教小朋友作句/作文
時間,地點,人物:也是作文遊戲,常常笑到碌地。(不過長大後,便不再這麼容易笑了)

遊戲過多,不能盡錄...... (你們還記得什麼好玩的遊戲?)


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新年伊始,本想先寫寫新年計畫,新年願望等,腦裡已想了一些今年想做好的事、要改進的地方。但轉念一想,還是先寫這個在我腦內儲存了很久的題目。就是「玩」--嘩!簡直打這個「玩」字已令我有興奮的感覺。

可能自覺自己很少真正去玩。每天不斷的上班下班,工作久了自然想去玩。雖然放了一個又一個公眾假期,期間也有去玩,但總覺未算玩得盡興。玩得滿足開心,會令我更有動力去工作。我知道如果一直也滿足不到我玩的慾望,我只會永遠想去玩。(像畢華流的同學仔林小強,考試溫習期間便不斷嚷著要去玩!)

我從頭到腳都不像是一個好(作動詞用)玩,或玩得之一。甚至可說是有點悶。在某些方面來說,我的確不太玩得。我沒有什麼運動細胞,不會溜冰和採roller,其他運動也玩得麻麻。機動遊戲我又動輒受不了。每次玩海盜船與過山車都有”接近死亡”的感覺。跳樓機和什麼G Force,給我一萬元我也不會上去。夜生活那種玩法如猜??酒玩?盅,我一不懂(反應不夠快)二怕煙味三不enjoy這樣喝酒。以前落過pub見識,但只喜歡跳舞。並發現很多落pub的人都是爲了看與被看,舞?越跳越三級(其實看某些歌星的舞便知)。而且落舞池如果落單或被以爲是落單,則隨時會有異性貼上來跳。落得舞池便要面對。

雖然如此,但我卻很渴望真真正正地玩。讀中小學時在學校沒有參加過特別有趣的活動。小時候我膽小、沒有自信,家人又過份保護,以致我不懂亦不敢去玩。幸好我有一班表姐妹和會帶我們去玩的舅父舅母,所以留下很多玩的美好回憶,包括--到離島渡假、踏單車、在八號風球下到海灘、在海邊跳浪、到水上樂園玩(難忘水上樂園,尤其是有人造浪的大泳池。小朋友玩會覺得特別刺激。),以及玩大量流行及自創的集體遊戲。小朋友對待遊戲真的特別認真,會計較輸嬴,但這樣才好玩。長大後很少機會有人陪你玩這些遊戲,甚至捉棋也捉得亳不認真。故很欣賞畢華流能玩大富翁玩到拿國際獎項,不是每一個人會玩得如此認真的.

到後來,便不只想玩小朋友的遊戲,也渴望戶外活動。可能我讀女校的關係,同學的家又管得較嚴,要玩也多是到同學仔的家去,或逛逛街,沒有自發組織去進行露營、宿營、行山、看星星等戶外活動。(中四時轉了班,有些較好玩的同學,加上家裡比以前管得較鬆,才玩多了。)最後悔是沒有加入童軍,因我發現不論我的能力如何,童軍活動全都是我感興趣的。在加拿大時反而因參加教會的福音營而會去宿營和行山,不過始終未試過露營。最接近是曾在公園內露天傾通宵(當然瞞著父母,否則甚麼也玩不成)。到現在,我仍希望能有露營的機會。

常覺得香港人都好想玩,但卻不太懂得去玩。去聽演唱會常遇到一些動心不動的人。甚至歌手唱快歌也無動於衷,弄得我不好意思站起來,怕擋著後面的人。(對,我坐山頂)萬聖節在外國是一個扮野的節日,同學(大專生!)不一定扮鬼,反而會扮太空人或卡通角色上學。教會雖反對慶祝萬聖節,但也會在教會舉行不扮鬼的扮野比賽,讓大人小孩也能樂一晚。節日倒數時這感覺更明顯。在香港大家都擁到街上,但大家都只是在等倒數時刻來臨,和等商業機構安排的表演活動。試過在這個環境下有少年無端叫囂?,跟著別處又有人跟著叫,好像這樣才有點氣氛,但不一會大家卻又靜下來.倒數時刻大家都與身邊熟人互祝新年快樂或擁抱,之後大家便立即想著回家的路,一個跟一個地迫向車站。沒有全香港一起慶祝新年的感覺.在自得其樂這方面我很欣賞香港的菲律賓人。他們在周日會在公園一大班人唱歌跳舞。反而香港人很規矩,在公園表演樂器大聲一點便遭人投拆.我明白黃貫中的忿怒。

為了延續寫這個題目時的開心感覺,下一篇繼續寫”玩”!

 

P.S.數年前突破機構曾搞跳舞倒數活動,可大家一起跳,也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