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9日星期五

《自在住》




《自在住》的作者方盈是《號外》雜誌專欄作者,七十年代開始從事室內裝飾工作,八十年代任電影的美術指導。她講香港的居住問題,生動又幽默,精準但又令人感到無可奈何。

且節錄一些:

.高樓對著高樓很有壓迫感,看不見天,望不到海,觸不到地,吹不到風。大多數的單住望出去是人家的後窗。又不是偷窺狂,誰也不想看人家在家裡做些什麼......


.報紙上刊登的地產售樓廣告,豪宅滿天飛,什麼所謂的大小豪宅都有。八百五十平方呎的住宅,實用面積可能只有五百五十平方呎,如果處於貴價地段,也被稱為”豪宅”。這種蚊型的豪宅只有香港才有。


.香港豪宅普遍流行金碧輝煌假洋鬼子式樣,其實是中國人百年崇洋反洋義和團心理作怪。不管用中國或是中外古董傢俬,也需要懂得年代、背景、來由和配合之道。


.發展商一定知道,如果拍了樓房的環境實況,用上中國人示範...... 現實太殘酷了!新樓房大概是賣不出去,沒有人敢問津是不是?


.有個外國朋友問為什麼香港人比起西方人都偏瘦?天啊!如果個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長成大胖子,首先家裡地方小回不去,外出巴士上的椅子坐不下......外面餐廳的廁所間也擠不進去。


.房間裡不管你雙人或單人睡,反正是放得下床,就放不下衣櫃,拉不出抽屜,人也走不進去。現時的雙人床縮減至四呎寬,兩個人塊頭大一點兒睡上去動彈不得。


.買樓花和買字花差不多,份屬賭博。


.建築面積,真是官商勾結的最大成就,社會文明大倒退的行為之一。


.很多樓宇把晾衣處設在廚房門外,廚房這麼油煙,完全不合情理。(同意同意同意)


.有水晶吊燈的雲石大堂和豪華會所沒有什麼必需用途,誰也不會長時間停留在大堂和會所,每個人都需要回家。


.大家準備裝修前,首先不必忙著構思怎樣時尚?如何美麗?值得考盧計劃的是你每天的作息、生活習慣和應用空間,全屋家當雜物如何取捨。三思自己怎樣生活之後,再計劃怎樣裝修。


.注重環境衛生,家居清潔、安全,才有條件講究衣食,追求美好生活。



方盈講的我全都很同意。同期還看到林嘉欣在《號外》講她的快樂生活。只是在家種幾盆香草,自己煮煮飯已很開心。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家居佈置

搬了屋,還有一些傢俱擺位未想好,還差一些物品未添置,我便開始胡亂構想了。


明明家裡已不需要裝修,只是要添一些家具而已,我已心急地走到書店的室內設計書架前,逐本書看。


這方面真像Harry Potter裡的妙麗,甚麼也要先查書。


看了幾次,漸漸看出一些心得來。


讓我將這些書分三大類來講,分別是:收納、室內設計和家居佈置。

I. 收納類書:


日本人是收納狂,他們最愛整齊清潔,家裡潔淨到可怕地步。由日本家庭主婦來教收納最為適合。


收納的金科玉律是:

.將物品按用途分門別類
.物品用完後馬上歸還
.不要一下子存放過多日用品
.勤打掃,勤執拾
.不囤積雜物
.要狠心丟棄/轉贈不合用的東西,即使是朋友送的禮物(當然具特別意義的除外)
.善用家裡每一個收納空間
.儘量將東西收在隱蔽處,雜物要隱藏起來


日本的家庭主婦是會有心機到在雜物架上加一條伸縮棒造一張布簾來蓋著內裡的雜物的!


但是,她們的那些示範單位,傢俬一律用木色或白色,地板多數是和傢俬差不多顏色的木地板,不是不美,但有點悶。而且,她們整齊得太過份了,她們甚至連膠袋也有一個特別的摺疊方法,能將之摺到最細!我投降!我沒有心機這樣作。真是,學到也很難持之已恆吧!


II. 室內設計書:


第二類書是室內設計書。雖然家裡已不用再裝修,但是,看這些書還是很有樂趣。見到設計師們怎樣出盡法寶將狹小居所變靚,也很好玩。


香港大多數房屋的設計都是不合理的,要”收拾殘局”的室內設計師們真是辛苦。


見網上討論區有人公開自己單位的裝修前後相。有一間屋,裝修前牆紙發霉,像被燒過;雜物繁多,且不統一;最特別是將大床褥放地下,旁邊有一塊大鏡。有網友留言說,此屋可借給王家衛拍戲。


再看裝修後的照片。放眼儘是橡木色的家居,將一切雜物藏起,感覺立時高貴了很多,像新屋一樣。只是,現在”靚是靚,卻沒有靈魂。”原來的藝術家感覺失去了,變成平凡的一個單位。有時,極簡約風格也不一定是好的,太沒有人氣。


有一個網站介紹家居的各種設計風格,有田園風(本人所愛)、美式風格、地中海風、北歐風、古典風、現代風等等。這是我暫時見過介紹得最詳細的網站,有興趣可看:
http://www.myhomelife.com.tw/index/


當然我是有點看上腦了。其實家裡的設計風格已定,能改變的地方不多。況且我住在香港,將屋裡弄到田園屋一樣,外面卻沒有田園、沒有農場、沒有花,未免落差太大了。


聽A說,簡簡單單已是好。


III. 家居佈置類書


第三類書,是家居佈置,我找到幾本教人將舊傢俱翻新的書,躍躍欲試。家裡正好有一個顏色腌悶的雜物架和一個多出來的電視小柜,正好給我發揮。


但是,如再漆新油便要先把家具”刮漆刨光”喎,豈不是很大工程?我的家又這麼小,只能在廳做此工作。那豈不是會弄髒新居?而且,要用機械”刮漆磨砂”嗎?真怕做到一半便放棄。還是讓我先研讀那些工具書,或到附近的木材店問問師傅吧。


我甚至在圖書館借了一本Decorating do-it-yourself step-by-step (over 100 step-by-step techniques for painting, special painting finishes, papering walls and ceilings, tiling and laying ,floors),附彩圖解釋,十分實用。


只是,翻到"tools"那篇,便倒抽了一口涼氣。


真的要很多工具呢!


而且,我想油牆喎~ 中國人父母最怕就是子女動那幅牆。油壞了怎麼辦?白色不是好端端嗎?


好了,先不考慮不油牆...... 我見到一本蝶古巴特拼貼(DECOUPAGE)的書,能將家具和餐具弄得像歐洲古董(http://www.decoupage.com.tw/),台灣現在很流行的。


我是否想遠了?”基建”還未完成,已想得這麼遠。


希望家裡不會給我弄得一團糟吧!



P.S. 台灣有一個供個人和團體進去做木工的農莊,就像”音樂農莊”似的主題農莊,很有創意!試問有多少人家裡有地方做木工?真的很想去玩玩,可惜香港沒有。(不如報工聯會的木工班?)
link: http://www.carpenter.com.tw/about.php


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講道理

時間:周日晚上九時許
地點:巴士上
人物:母與女


在巴士上,聽到不遠處有個小女孩在唸著英文。


向著聲音來源喵了一眼,只見到一個大約七至九歲的小女孩拿著一本作業在讀。


心想,晚上九時還在巴士上溫習,真可憐!之後,我便回復發呆狀態。


過了十分鐘左右,突然聽到一把女聲在罵小女孩。


聲浪不算太大,不是暴怒的喝罵,只是聲音比平常說話大一些,速度比平常說話快很多,還有點咬牙切齒。


她說的是(大意如下):


”你應承了我做什麼?你應承了我但做不到,為何我應承了你的事我要做到?今個星期六不要去玩了(好像是去海洋公園,聽不清楚),我是沒有所謂的。你沒有遵守承諾......"


頓了一頓,母親繼續說:


”你連一頁也記不好,還說會溫習整篇課文?你還告訴我你一個人會應付到,你會專心,會勤力,你都做不到!你都專心不到!快收起玩具(我好像聽到是玩具,但原來指作業)!我唔會理你,我當你透明......”


我不禁偷看小女孩。她有一雙結實的小腿,穿著裙子,梳著短髮,襯著一張圓圓的臉,頗為可愛。只是這時候,她正一臉委屈望著母親,一聲不哼,手裡緊緊捏著作業。


而母親,當然正板著臉。


聽著母親罵她,我感到很難受,好像我也一同被罵。


那個小女孩,可能真的應承了母親她會乖,會自動自覺溫習,會溫習一整課書。但不知怎的,是心散?是課文太無趣?是想去玩?是天氣不好?還是疲倦?總之,她沒有溫習好那課書。


她可能屢勸不聽,她可能真的需要教訓,道理可能全在母親那邊。


但是,聽到母親振振有詞,滿有說服力地教訓她,她卻一句嘴也還不了,我便覺得她很可憐。


沒錯,應承了卻沒有做是不該,一課書也沒有溫習好是不該,但是,將之連繫到母親應承帶小女孩下周去玩的那個承諾,而且說"當她透明”,好像太傷小女孩的心。而那小女孩並不是駁父母嘴和反叛的那種孩子。她只是無言。


可能那母親會說教孩子很難,不是我想像中那麼容易;那孩子看上去無辜,其實很頑劣等。我不知道,我只是短短車程中的一個旁觀者。


只是,我覺得,家長不要以為不大聲罵孩子便是教得好。這個家長嘗試和孩子講道理--她認為孩子沒有遵守承諾,所以她也不用履行對孩子的承諾--雖然在講道理,但她其實一樣在傷害孩子。因為,我感到她的話常利劍般一下下地刺向孩子的心。


可不可換一個講法?可不可以說:”我應承下星期會帶你去玩,如果我不遵守承諾,你會很不開心,對不對?現在你應承我會溫習一課書,但結果沒有,我也很不開心。你溫不好書,成績不好,玩也不會玩得開心的。不如這幾日努力讀好書,然後開開心心去玩,那不是更好嗎?”


或者那母親已經累透,或者她真的對女兒很失望;但是,在一個周日晚上,在大家都應該鬆懈下來預備回家休息的時候,在巴士上檢查女兒的功課,對大人小孩都是一個折磨。


希望她們快些講和吧,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呢。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向左走,向右走

八年來第七次搬屋。

會否熟能生巧?多多少少啦。

不過仍會拖慢來執拾,仍會發脾氣,咁啦。

新屋地區好,交通方便,只是靜了一點。

靜不是很好嗎?難道想吵一點?

又不是,只是很懷念住在充滿人氣的地方,懷念童年的住處--樓下有平台花園,種滿花花草草,空氣清新,微風輕拂;一家大小在樓下乘涼,兒童奔跑遊樂(那時我也是兒童)...... 那裡還有一個養滿龜的池塘,常去看望,常見到龜疊龜疊龜的有趣情境。

現在樓下是一條馬路,碰口碰面的人,不是趕上班,便是趕回家,都沒有悠閒的人了。小孩子更不多見。

是有少量花草,都在馬路邊吸灰塵。

極目望去,都是灰濛濛的顏色。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氣”的問題。

還有,這個地區很有趣,剛好是貧與富的交界點。

向左走,會走到中產人士的住宅區和美倫美奐的大型商場。

向右走,是平民化的街市和久未修整的舊樓。

一邊有美麗的雕塑、明亮光潔的餐廳、冷氣充足的咖啡店。

另一邊,有不講究裝潢的茶餐廳、簡陋的街邊小販檔、拾紙皮的老婦。

有時外出,兩個方向也有公車站,我會猶豫一會,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努力讀書,完成學位,找個賺錢的行業,然後努力地工作,管錢有度,便可以一直向左走。

家裡貧窮,偏偏讀不上書,又沒有培養特別專長,找了份不賺錢的工作,物價升,開支重,便會一直向右走。有什麼閃失,這條向右走的路還會很長。

自問沒有特別才能,沒有工作智慧,(仍是)不懂理財,如不是受父母庇蔭,可能比現在辛苦百倍。不過如沒父母庇蔭,我又不會是今天的我了。

向左走,有無盡好風光,向右走,是另一個世界。不過中間沒有阻攔。住在右面的人也可一直向左走,探一探,望一望,享受一下咖啡香,在燈光過份明亮貨品過份包裝的超市內逛一逛。在燈光熄滅後身旁的人都回到那寬敞亮麗有工人執拾整齊的家時,才慢慢沿著陰暗的走道走回自己那狹小的家。

不過,天空仍是開放給大眾的。陽光照向左邊,也照向右邊。整天關在冷氣間,不見得有益;住在華廈,不見得快樂。不過,我未試過真正傾右,也未試過真正靠左,實在沒資格說什麼。

但我慶幸,每次出門,我可向左走,又可向右走。太陽依舊曬在我身上。我甚至可以一直走一直走,向右向左向上向下斜線U-turn,一直走,直至呼吸到海邊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