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食之分享--我喜歡吃的食物




(照片攝於北京的大董烤鴨店)。讓店的北烤鴨有三種吃法,第一種是用鴨皮點沙糖,第二種是放蒜泥(+忘記了是哪樣),第三種是放葱(+忘記了是哪樣)。


別以為文化人都是書獃子,很多文化人愛玩、愛旅遊、愛吃。

評吃的文化人有很多,包括杜杜、蔡瀾、李純恩、歐陽應霽、梁家權、梁文道、吳瑞卿等等,在他們的生花妙筆和文化修養下,能將食物的味美、食物的典故、食的文化、食店的人情味...... 統統都寫出來。

我雖然愛吃,但對食物沒什麼研究,更不知道相關的典故。與A玩互相出題目的寫作練習時,她曾開了”食物”這個題目叫我寫,可惜那時腦袋一片空白,怎也寫不出來。

雖然對食物沒甚心得,但關於食品的回憶卻有一些,伴隨著食物的記憶,為那些人人都在吃的食物賦予特殊意義。小時候喜歡或討厭吃的食物、親朋戚友愛吃的食物、到特別的餐廳和與特別的人共同分享的食物,才最令人印象深刻。

 

先與大家分享我我愛吃的食物:

餃子--百吃不厭!最好菜與肉的比例均勻,不要太多肉,不要肉太肥,一定要蘸上足夠的醋。浸在湯內的水餃與蒸餃同樣愛吃。與平常愛品嚐新的態度不同,吃水餃,差不多每次也點白菜豬肉餃。(中環的”王府”有雞蛋西紅餃,也很好吃)

蕃茄--逢是用蕃茄烹調的食物,我都愛吃。中式的有蛋花湯、蕃茄炒蛋(但要均勻,蛋不可太少)、茄汁豆等,西式的有蕃茄醬意粉/意大利飯(配長通粉尤其好吃,可以從洞中將醬汁啜出來)、蕃茄湯、蕃茄芝士沙律等,都好吃。


薯仔--與蕃茄的情況一樣,有薯仔的任何菜式也好吃。不過如果是焗薯,真的會很易食肥人呢!


魚--魚生不是最愛,中式的蒸魚才是至愛。很多種魚也喜歡吃,除了被人說像吃紅肉的”石頭魚”(?)外。不太怕腥。新鮮魚當然最好,罐頭魚也不錯。不過不是太喜歡吃茄汁沙甸魚(可能是唯一有茄汁而我不愛吃的餸),豆鼓鮻魚更覺得過鹹。罐頭魚還是水浸的好。另外,日本魚罐頭也會試試。我最愛的其實是加拿大的三文魚罐頭,不用茄汁、油浸等"花臣”,單單水浸便很好吃。它不會一大塊乾乾的瘦魚肉給你,會適量地夾著脂肪,也有吃得落肚的魚骨。不過這罐頭在香港買要五十多元,還是忍一忍口好了!

白灼蝦點辣椒鼓油--最佳吃法


粉絲,豆腐,豆腐卜,冬菇,草菇,金菇--換然之,煮齋的材料

芥菜,芥菜胆,唐好菜,菠菜,油麥菜,小白菜,西蘭花(要軟硬適中)--特別愛用蒜頭/蒜蓉來煮的菜。喜歡碌和浸的菜多一點,不太懂欣賞炒菜(最怕又硬又多油的炒芥蘭),不太懂欣賞菜心(因最怕吃難嚼的菜葉和軟而無味的菜幹,以前家裡最常煮菜心,我就是吃得吃怕的)。

北京填鴨:吃北京填鴨是吃每一種材料和調味的配搭,生葱是點睛之物。我甚至覺得其他材料都是用來襯那束葱的。看來我不能吃全齋,戒得了肉也戒不到葱蒜等葷。


(稍嫌葱切得太幼)

蠔鼓,瑤柱--名貴的鮑參翅肚,其實都不特別渴望吃。鮑參翅肚本身無味,吃翅又殘忍,肚很少吃,四樣之中最欣賞的是參。不計這幾樣有名的貴餸外,其他貴的食品中我最愛的是十分有味的蠔鼓,瑤柱。瑤柱更喜歡”生吃”。

雞肉,羊肉:長大了知道吃太多肉不好,所以自覺地吃少了肉。豬扒已很久沒吃過,反而變了愛吃煲過湯的半肥瘦豬肉--點鼓油吃,perfect!

芝士--不能忍受Blue Cheese, 其他的都可以。最愛有洞和硬硬的Swiaa Cheese,配餅乾吃一流!


木瓜蕃茄生魚湯,周打魚湯--既然愛吃魚,當然愛喝魚湯。木瓜蕃茄生魚湯集合了我愛吃的蕃茄和魚,和我最需要的木瓜,當然愛喝!不過中國湯真的大都好喝,肉湯有肉湯的鮮味,菜湯有菜湯的清爽。中國地方菜還有笋湯,不過這個在香港便很難喝到了。西湯其實也好吃,不過罐頭湯十分高鹽,對身體不好,不宜多吃。新鮮的?菇湯(湯要啡色的,不要cream多過菇的白色)、羅宋湯、洋蔥湯和薯仔大蒜湯都好吃。


我還有很多很多喜受的食物和菜式,不能盡錄。怪不得文化人愛寫食物,邊寫邊想像,好像真的吃過了。


主角!

 


 


2007年9月16日星期日

重溫Beyond長城


《長城》
   曲:黃家駒
   詞︰劉卓輝

   遙遠的東方 遼闊的邊疆
   還有遠古的破牆
   前世的滄桑 後世的風光
   萬里千山牢牢接壤

*圍著老去的國度 圍著事實的真相
    圍著浩瀚的歲月 圍著慾望與理想〔叫嚷〕

    迷信的村莊 神秘的中央
    還有昨天的戰場
    皇帝的新衣 熱血的櫻搶
    誰卻甘心流連塞上

    重唱 *

2#矇著耳朵
     那裡那天不再聽到在呼號的人 哦~~~~
     矇著眼睛
     再見往昔景仰的那樣一道疤痕 哦~~~~
     留在地殼頭上

     無冕的身軀 忘我的思想
     還有顯赫的破牆
     誰也沖不開 誰也拋不低
     誰要一生流離浪蕩


看Beyond的歌詞,跟著唱並不夠,最好在腦內播放他們的樂器演奏--是精華所在呢!《長城》這首歌,令我想起達明一派的《天問》。兩首歌都令我想起中國人的苦難。



《天問》
作曲:劉以達
填詞:周耀輝

# 抑鬱於天空的火焰下
大地靜默無說話
風吹起紫色的煙和霞
百姓瑟縮於惶恐下

誰挽起弓箭 射天空的火舌
誰偷仙丹飛天 月宮安守青天

縱怨天 天不容問
嘆眾生 生不容問

瘋顛的漆黑的火焰下
沙啞的叫喊是烏鴉
洶湧起一天丹緋雪花
千秋的咒詛何時作罷

@ 誰斗膽挽起弓與箭
射天空囂張的火舌
誰不惜偷仙丹飛天
月宮孤單安守青天

縱怨天 天不容問
嘆眾生 生不容問

重唱 #,@

眾生 天不容問
眾生 生不容問
眾生 天不能問
眾生 終不能問


遊長城慕田裕2



幕田裕長城中有一些像古墓的建築,還有鐵梯爬上”遼望台”。



 


遊長城慕田裕1



這裡不是遊人常去的八達嶺,而是更受內地人推崇的”慕田裕”。我去的時間是平日早上,遊人很少。長城連綿不斷,想想建造時的困難程度!



上到長城腦外中響起了兩首歌,一首是Beyond的《長城》,另一首是羅嘉良的《秦始皇》主題曲:”大地在我腳下(碰碰碰)......”



因為今次到長城是跟團去的,不能控制遊覽時間。人人都說步行上長城才有意思,但因時間關係只能坐吊車上,而且只能遊一個小時,根本不夠!其餘時間還不是帶你到景泰藍工場想你購物!幸好,北京的人好像較南方的純品,其間沒有人”硬銷”我們,他們主要還是問問我們從何處來,談談天、為他們解解悶而已。


再次勸籲大家,去旅行儘量不要跟團,包車會更好玩!




我們坐的吊車是沒有車廂的,其實應叫”吊椅”才對,構造就像上雪山滑需的那種。我們報團時對此全不知情,坐上吊車後才懂得驚。登山時當局還播放節奏強勁的流行曲,破壞了長城的肅穆感覺,令整件事變得很商業化。我情願他們播劉華的《中國人》!


下山不是坐吊車,而是坐在由人手(自己)操控速度的”滑椅”上,從彎彎曲曲的滑道溜下來,像機動遊戲一樣,感覺相當好玩!但,這是在遊長城嗎?



 
下了吊車後可朝兩個不同方向走,各有不同風景,因時間關係,其中一邊風景要犠牲了!



長城有些石級特別高,真的會令人走至腳痛!


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外表


一個人的樣貌是天生的, 不由自己控制。但是偏偏, 多數人都會以貌取人。樣貌對一個人受到怎樣的對待和自我觀感都有很大影響。更甚者, 有人說外貌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在一見鍾情的例子中, 外貌是否最強烈的吸引因素?

在動物世界中, 牠們沒有衣服穿, 又不用化妝、整容, 又沒有身家金錢等外在物質包裝(才華倒是有的, 打獵的才華應被計算在內吧), 外表更是擇偶的最大標準。

偏偏, 你可以努力增強自己的內在美, 對於外在美, 怎樣努力去改也始終有個限度。

我們不希望別人只看自己的外表, 但我們卻禁不住去留意自己喜歡的類型。有人喜歡陽光健美型、有人喜歡蒼白纖瘦型、有的喜歡大眼長髮美女, 有的喜歡爽朗女孩。

不過外表很會騙人。有些人的外在與內在是完全不符合的。朗朗笑聲可能掩飾著受傷的心, 外表脆弱的人內心可能很堅強; 古惑仔經過變裝, 可以變成一個老實人; 清純樣子可以裝出來; 外表滿有氣質的人, 可能內裡很膚淺......

但, 我們仍禁不住以外表品人。騙徒就是如此得逞的吧!

寫這篇文章, 不是提醒大家小心別上騙徒的當, 也不是要大家不愛靚仔靚女。只是, 自己在街上望人, 眼睛不期然會被自己喜歡的那類面孔吸引, 久久移不開視綫; 那些外表邋遢的, 會別轉頭不去望。但想想, 大家也是人, 大家都經過在母親子宮中五官也未成形的時候, 大家都經歷過純真的嬰孩時期, 但為什麼樣子不同, 會換來這麼不同的對待?   (偏偏寶寶一出世, 一眾親人在確定寶寶是男是女後, 第二件做的事便是對他/她評頭品足。外貌從這一刻起便已發揮作用)。

朋友告訴我她認識一個朋友, 因為暗瘡生得十分厲害而很多次見工都失敗。她已試了多過方法, 戒口戒至沒有人生樂趣,  卻仍治不好。後來終於找到工作, 也是一份不需要見人的工作。我不知法例有沒有對這些人作出保障。她不是傷殘人士、不是因燒傷致毁容, 而只是被暗瘡影響容貌而已。在求職時究竟她會不會得到保障? 我在外國的圖書館見過面部曾被嚴重燒傷的職員。她笑容滿面地為大家借閱圖書。如你不習慣可以不直望她, 如你夠勇敢可以直望她與她打招呼, 她看來一點也不介意。當然中外的小朋友初見毁容人士時都會不解或害怕, 常見小朋友捉著母親的手目不轉睛地瞪著這類人士。他們多數很有同情心, 會問母親"why?", "點解果個人會o甘o既?"。我見到的母親也會耐心回答, 並叫小孩不要瞪著人看。

我們整天貪看漂亮明星, 看他們的電影看有他們出現的雜誌; 但在眼目被滿足後, 對我們身邊的人, 能否不那麼以貌取人, 能否看到對方的靈魂所在?


2007年9月11日星期二

吃大餐


以前常嚷著想到那些高級的法國餐廳,吃那些大大隻碟盛著的那些精緻得像藝術品的小小份量食物;還要是那些頭盤+主菜+甜品的三道菜式。 不過一直也沒有機會吃,最近似的便是在西餐廳吃扒和意粉,或是在自助餐中吃西餐(很少去吃,但仍記得數年前在喜來登酒店吃的自助餐,冷盤+熱盤+甜品皆好吃!讚!)。不過大碟上有大份量食物和大碟上月只有丁點食物的感覺很不同
,始終想一試。

就在十年之約那天,終於可一試了。餐廳在山頂上,伴隨著的有無敵夜景、有氣氛的裝潢、有禮的待應、排得整齊的餐具、還有認識超過十年的好友。我一向點菜吃也會先看價錢,但今趟當我提及價錢時,卻一再被阻止了。

幸好是share來吃,我們可以多試幾樣食物。


開始吃時已近晚上10時,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


餐廳贈送的頭盤--炸(?)蕃紅花.甜的.


fig salad(無花果沙律):每人分到約一片芝士,一片ham, 兩三粒無花果,三四片葉和用叉叉不到的pine nut--好吃!


羊腿--通常一枱人中總會有人不吃羊,但今次個個都吃。朋友說羊腿上的矮瓜最好吃。

左為我點的提子釀鷓鴣(對釀的食物有好感),右為龍蝦天使麵。


點黑松露菌意粉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這隻菌出名貴,哈哈!真膚淺!當然我們只會試少少,圖中在那”著”露笋上的那幾片像鉛筆碎的薄片,便是主角!
--最後每人分到一片,味道及口感皆像杏仁一樣。每人分到的兩啖面有”油益”味,但應是正常的.
Well, 試過便算。

還有生蠔與湯與咖啡沒有拍下,兩樣皆十分美味。那天大家忘了叫酒,不過大家已經夠high了。

吃完這些大家也未飽,幸好有蛋糕,還吹了爉燭。蛋糕上的字是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有點時光倒流的字句--"Friendship Forever"

真是令人難忘的一餐。

每人吃了五百多元,可能是我由細到大吃過最貴的一餐呢!(比飲宴還貴)

總算見識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