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

「愛讀已成狂」— 憶「狂栗」

「愛讀已成狂」這句有氣勢的話不是我創作的,是栗子妹曾用來形容自己的。現在回想,用「狂」來形容她很貼切。

她是個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傾注百二分熱情的人。Yahoo Blog開台,她出文頻密,快得我來不及看。電影,她看很多,曾說自己一年看三百多套,很誇張。書,她讀得多,看的種類也廣。

我自小就愛看書,老媽常叫我不要太沉迷,可能因為老一輩是聽著「玩物喪志」這句老話長大的,覺得太沉迷於興趣,會廢荒正事。但我很久沒聽人說過這句話了,可能因為現代人的價值觀已有所轉變。興趣有可能變成事業,可以帶來朋友,可以令人生圓滿。而且越來越多人覺得人生要快樂,比遵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更重要。看書看戲又不傷人,也沒影響工作,我們又怎能批判別人如何運用時間呢?

「狂」這個字可以是貶義,也可以是褒義。而在栗妹身上,知道書與電影為她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豐富了她的人生,亦令她認識了不少朋友,便覺得,「狂」得好!

栗妹除了喜歡閱讀和看電影,也喜歡分享。她曾說她肯花那麼多時間寫電影文章,是因為她選的電影以冷門居多,網上缺少中文介紹,希望寫出來讓其他人多了解。她也會傾力支持對電影有心的人,如熊秉文辦的InDPanda熊貓國際電影節,她除了買票看,也向我和幾位影友推廣。與影迷朋友交流,亦令她感到快樂。

對書也是一樣。栗子妹經常在讀墨討論區分享好書,與其他犢友交流 (我也是因為她而開始看中文電子書及加入讀墨群組的)。她會支持她欣賞的作者,特別是新作者與年輕作者。她試過送好書給朋友,亦曾自資舉辦網上活動推廣冒業的首本長篇小說《千禧黑夜》。另一例子,是看《肆季.逝季》時,我和她都很喜歡李靡靡那篇。我止於喜歡,栗妹則更進一步留言給編輯稱讚她。

上一篇我分享與她的光影回憶,這篇則想講講我與她的閱讀交流。其實我們的交流很隨意,有時只是傳個訊息說自己正在看什麼書,覺得怎樣,一句起兩句止。有時則討論得更詳細。說到這裡,便不能不提我、她和blog友淇淇的三人群組。在2021年4月尾,我們三人在Facebook messenger開了個聊天群組,主力談書,也談電影和劇,亦有時分享日常生活點滴。她倆介紹的書,如有興趣,我會記下來,在下次購書時考慮是否入手。她們的閱讀速度比我快,所以我記下的書單越來越長。因為她們,我認識多了作者,看書也多了。我們的交流有來有往,有時候說不上來是誰介紹誰看哪本書。總之,我們習慣向大家匯報。

有些書只有我與栗妹討論,如《偵探冰室》系列。也有些書是她與淇淇討論,我搭不上嘴的,如中山七里。她很欣賞中山七里的書,覺得他的寫作質素穩定,全部作品都有一定水準。

如果真要找一本她介紹我看的書作例子,我想起《學校沒教,但一定要懂的地緣政治課: 從地球儀開始的國際大局觀》。這是我本身沒聽過也沒想過會看的書。不過我對地緣政治有興趣,想由淺入深地認識,於是看了這本,更介紹了給公司同事— 我公司的一位年輕同事與我一樣喜歡讀推理小說,而我的讀墨書櫃有很多這類書,於是與他成為讀墨「家人」,分享電子書櫃。我介紹了他看這本,而這也是他不會主動找來看的書。想不到他聽完我介紹,竟然有興趣借閱,並告訴我他也覺得好看。我覺得有種「傳承」的感覺,可惜來不及告訴栗妹。

對了,有一個例子能讓大家知道栗子妹如何享受閱讀樂趣。《肆季.逝季》是十二位港台作家的短篇集,編輯特意不在每篇的篇名頁標註作者名字,讓讀者邊看邊猜,增加趣味。栗妹那陣子工作忙,於是決定每日只讀一篇,邊讀邊猜作者,看畢全書後才「對答案」。我知道後決定陪她「玩」,與她一起每日看一篇。為免在群組「爆雷」,我們轉陣到Whatsapp討論,傾了一個多星期。我覺得這種交流很難得,為我的生活增添色彩。

這是今年七月的事,亦是我們關於閱讀的最後交流。

在與她失聯後,我有多次在讀書時想起她,很想與她討論。我想告訴她,《偵探冰室.金》比《劇》好看,陳浩基那篇比他在《肆季.逝季》那篇精彩。我想告訴她我看了三津田信三的《如無頭作祟之物》,很喜歡。inanna在留言回憶我們仨曾討論接龍小說《筷》,交流超過一百個留言。我是因為這本書而認識三津田信三的。(想起來,栗妹曾介紹他的《作者不詳》。雖然貴,但我最近入手了。)

我知道這種失落的感覺會持續一段時間。唯有安慰自己,有機會認識她,與她頻繁交流,是很有緣亦是很難得的事。

與大家也一樣,讓我們繼續談書論戲吧。

6 則留言:

  1. 栗子妹有妳這個朋友,彌足珍貴。

    書和光影這兩個朋友,則足以令她覺得不枉此生吧!

    栗子絕對是狂生!發乎於本性,疏狂、率真、熱血,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世上許多假裝狂士的人,跟她不可以比之。

    我曾跟她說,妳有嫉惡如仇之氣(大致意思,說了好幾句,找不出來了),她笑了笑,說自己不是。

    因為《唐伯虎點秋香》而紅了的那兩句唐寅詩,放諸於她身上,合適不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有時有些朋友說我看很多戲,我會立即糾正:絕不是——不是裝謙虛,事實不是。每次(真的是每次)我都會說:我有個朋友,一年看超過三百部電影!

    早陣子跟一位資深台灣出版社編輯聊《日麗》這部電影,我說,我有朋友談這電影時說:「有些遺憾在記憶中給美化,有些則變成了永不磨滅的執著」,對方說:「說得真好。」這兩句話正是栗子說的。

    書與光影,是栗子永不磨滅的執著。

    思念拾遺於歲月的足印。想起beyond的歌詞:風中希冀一點,今天一再想起妳……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會告訴朋友,我有個朋友一年看三百幾套戲 :)
      唯望天邊一方,他朝可重逢。

      刪除
  2. 難得可以擁有一起談書論戲的朋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啊,很難得。也想不到可以一起玩「每日看一篇+猜作者」小遊戲。
      我希望我勤力些,可以在這裡寫多些,與大家交流。

      刪除
  3. 真的很厲害,我剛放映這一行也沒有看那麼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