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Stephen King的《小丑回魂》(下)



上一篇文講 It 的故事內容,那麼,電影版好看嗎?

我覺得看《小丑回魂》(上),有點像看《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其實是《怪奇物語》向Stephen King致敬才對!我還一度將《小丑回魂》中的少年惡霸Henry與《怪奇物語》中的不良少年Billy搞混。兩者相似的地方是裡頭的小主角在學校都是弱者、被同學欺負,兩套的主角都要聯手對抗惡魔/惡勢力、兩套片都有濃厚的八十年代情懷。《小丑回魂》好看的不是小丑,而是裡頭的小孩子。


在《小丑回魂》(下) ,已長大成人的主角們失去了他們童年時的魅力,個性變模糊了。 Bill是個勇敢善良的小孩,是小女主孩愛上的對象,但細想之下,他的個性不突出。他給人最深印象是他對弟弟的內疚。但不提他弟弟的話,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長大後的他變得cynical,築了道牆來保護自己。這是因為他仍然為弟弟內疚嗎?在上集,他好像已經放下了,為何這種內疚感仍然影響著他?(其他角色的心魔仍在,是因為上集沒有解決。但明明小丑已扮過他弟弟一次,他應該有所覺悟。可能我太少看內疚這種情緒。

又如Mike,當所有朋友都離開小鎮發展,只有他一個留在小鎮,努力找出真正擊敗小丑的方法。這是個偉大的角色,但這角色在下集中很功能性,只是用來引導其他人的行動。我差點忘記他小時候的心魔是什麼。又例如Ben,小胖子時期的他很有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長大後的他英俊了,卻變得面目模糊,怪不得引不起Beverly的注意。長大後的角色,給我最深印象的是Richie (他在Skeleton Twins的演出也好看) 和 Beverly (畢竟是Jessica Chastain)。

新版比舊版製作精良得多,但不像舊版給我如此深的印象。其實舊版獲得的評價不高,但我喜歡舊版小丑兇殘中帶點fun的感覺。新版小丑比舊版的多了兇殘,少了遊戲感。亦因為CG,它像一隻怪物多於一個惡魔。但也有可能是我恐怖片看多了,有了比較。

看舊版,感受到主角們「我見到嘅嘢講出嚟都冇人信,我係咪癲咗」的恐懼感覺。有一幕尤其令我印象深刻——Richie在圖書館見到小丑將大量氣球放出來。色彩繽紛氣球一個又一個飄起,不時會有一個氣球爆破。當氣球爆開時,裡頭的血會濺出,濺到圖書館讀者的頭髮、臉孔、衣服上。但他們看不見,只有Richie一人看到這景象。

新版沒有拍這一幕,可能因為編劇想展示Richie的另一面。新版大部份恐怖場面與其他恐怖片差不多,沒有新意。在遊樂場的古怪屋裡的追逐場面,在Stranger Things 3和舊戲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Goes裡也出現過。今集最令人難忘的場面,要數「動起來的Paul Bunyan雕像」那幕。Paul Bunyan是美國的伐木工人,高大、強壯、有力量,是美國人推崇的特質。由這個美國佬來教訓為了自己的性取而憂慮的小孩最適合不過。

Stephen King的It 有不少訊息想帶出,但電影礙於篇幅,不能講這麼多。為何不將故是拍成劇集呢?

11 則留言:

  1. 「我見到嘅嘢講出嚟都冇人信,我係咪癲咗」正是 stephen king 經營「恐怖意識」之一例,於"pet sematary" 便是「失去了的摯愛,即使邪惡危險,仍想與她擁在一起」;他的作品,往往就是令人自心底裡寒出來。出色的恐怖作品,一定有人性潛意識共感。我未看《小丑回魂》(下) ,希望會有驚喜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知為何,Stephen King的電影就算拍得不那麼好,我也想看。喜歡他的故事。若拍得不好,也可分折一下哪裡不好。但我錯過了pet sematary,有機會會補看。(但他的dreamcatcher評價很差,結果我一直沒有找來看)
      而公認拍得好的幾套都很好看。Shining和Green Miles都令我自心底裡寒出來。
      剛看了他的in the tall grass(Netflix電影),會在這裡寫寫。

      刪除
    2. 我也看了"in the tall grass". stephen king 說他每想一個故事,必先想一個'sit'(處境)。我們平常跟同事吃飯,不是 sit. 在公司廁所與同事講老細壞話,老細卻在廁格行出來,是 sit,不過是冇新意的 sit. 好的 sit,stephen king 的作品從不缺。

      刪除
  2. 故事中的怪物(還有烏龜),在盤古時已存在。牠以恐懼為食,每28年就大獵一次,造成大量小孩「失蹤」。偏偏大人對這些「失蹤」都視而不見,並嘗試把事情合理化,認為是年輕人「反叛」,出走了。

    28年後,當初的小孩變成大人,也如他們父母一樣,沉迷「搵食」,用「理性」去克服恐懼,用「習慣」來麻木痛楚,卻同時忘記了「信念」這回事,不能再用銀子彈打走怪物。所有不理解的東西,就想盡辦法以不同的藉口欺瞞自己。

    要直到大人累積下來的錯誤,導致小孩犧牲,變成浮屍,小孩的同伴就會集結起來,奮起反抗。因為大人早已習慣了,認命了,再看不見罪惡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神貼。 thumb thumb thumb


      p.s. 有朋友身在台灣心繫香港。我囑她快回來,協力抗擊水箭龜。

      刪除
    2. 這真的是神貼,令本網誌蓬蓽生輝!
      電影沒有提到烏龜,沒有將你講的訊息很清楚地帶出,有點可惜。你說得對,他們長大後忘記了信念,也認命了。覺得「係咁架啦」,覺得反抗的人擾民、愚蠢、「唔識為自己著想」(最後一句來自我父母)。要尋回信念,才能打敗怪物。

      刪除
    3. 兩位過譽了。純粹是我心中不暢快,才借芝君文章抒發鬱結。

      牠代表了城市,利用我們的恐懼,心甘情願地,一磚一瓦地搭建了牠。到怪物越來越兇殘,我們卻推搪自己是無辜的,甚至盤算另覓家園。

      望著小孩們清澈的眼睛,我羞愧難當。

      刪除
    4. abyss 兄多稱別人為君,甚有民國雅意。 

      刪除
  3. 人一大就會有包袱,好多嘢就唔一樣……

    回覆刪除
  4. 有好多嘢唔好知得太早.同時有好多嘢唔好明得太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