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

將外傭還原成一個個人︰《外傭— 住在家中的陌生人》(上)


《外傭— 住在家中的陌生人》(蘇美智)

香港有大約三十三萬個傭。她們為香港家庭打工,在這些家庭的屋簷下居住。而無論你有沒有聘請外傭,當你走在街上,也會看到她們的身影。

這本書,將這些在香港工作的外傭還原成一個個人。

她們當然是人,為什麼要「還原」? 因為在很多香港人眼中,她們只有一個身份,就是「傭人」。很多人只看到與她們的僱傭關係,關心的只是她們的工作表現。她幫得手嗎? 醒目嗎?會扭計嗎?信得過嗎?很少人將她們當成一個獨立個體去看。你鮮少見到傳媒訪問外傭,很少見她們成為影視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不是沒有,而是很少,印象中描寫得最好的是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你很少與她們同場參與活動。在星期日的街道上,外傭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像有一道無形的楚河漢界,各不相干。而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很多外傭的故事。有的遇上好僱主,有的遇上差僱主。有人只想賺夠錢回鄉;有人在港感受到在家鄉沒有的獨立自主,或進修,或發展自己興趣。有的成為工會領袖,為其他外傭爭取權益。《外傭— 住在家中的陌生人》不只講述這些女子在港的打工故事,也講述她們的人生故事——她們在家鄉的生活是怎樣的?為何來港工作?來港工作前後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回到家鄉過的又是什麼生活?

此書內容豐富,作者訪問了大量人士,以不同角度講述這個議題。她訪問僱主,訪問外傭,還到是菲律賓訪問外傭的丈夫和子女,到當地的海外家務工訓練中心採訪。她也訪問中介公司前職員、訪問為外傭提供援助的組織代表,如團結各個家務工組織的香港亞洲家務工聯會、提供義務法律諮詢服務的Helpers for Domestic Helpers、為外傭服務的儲蓄互助社Asian migrant Credit Union等。她甚至訪問了「親子王國」的創辦人,問他如何看討論區內家傭討論專頁裡充斥負面情緒的言論。要訪問的人,作者都找來訪問了。本書圖文並茂,除了有菲律賓受訪者的照片,書內還附有一小輯相集,由外籍攝影師拍攝星期天的外傭聚集處,展示她們多姿多彩的假日生活。只有在假日,她們才能做回自己。

作者想得很周到,寫一本關於「外傭」的書,就是要這麼寫。

14 則留言:

  1. 以前D咩咩檔案, 其中一個係媽媽過來打工, 攻到個女讀完大學, 結果阿女最後都係一樣要去香港打工
    仲有佢地有老公, 有子女, 好多時係菲律賓個頭家都有好多問題, 子女會無王管, 又或者佢地關係好疏離
    其實隔近地區嘅離開鄉下去城市打工都有呢個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書入面訪問咗好多外傭,有好多故事,我下篇會講下。我之前只係聽人話"菲律賓男人好懶",靠老婆去香港謀生,然後用晒佢哋啲錢又搵其他女人。但唔同家庭其實有唔同故事。有啲係好想個老婆返屋企,但老婆唔肯返,結果夫婦分成19年都係分隔兩地。個老公仲話祈求老天爺俾多二十年命佢,等老婆返嚟過二人世界。(但訪問過咗半年,老婆都仲未返去)
      係啊,離閏鄉下入城打工都有呢個問題。大陸都有。有朋友屋企係咁,結果同父母有啲疏離。

      刪除
  2. 見過小朋友係公車上打外傭屁股。
    港人,外傭;像古時英國的貴族,平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父母教得好,唔好當外傭係下人。
      外傭喺香港因為要住喺僱主屋企,變咗好冇保障。有啲冇定收工時間,要做到三更半夜,第二朝由一早起身。有啲唔準鎖房門,唔準坐梳化。但受訪者覺得喺香港,僱主都係受害者,因為托兒、護老政府唔夠支援,工時又長,佢哋要依賴工人。真係"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但咁並唔係佢哋對外僱差嘅理由。

      刪除
    2. 其實,小市民受了老板氣,壓力,難怪回家會發洩在外傭身上,甚至親人身上。
      現今社會愈來愈病態。

      刪除
    3. 巴士阿叔那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真是香港人的寫照,多年沒變。

      刪除
  3. 《爸媽不在家》應該是近十年來最出色的新加坡電影 (這部戲 inspire 過我創作了一個廣告 :D )

    "菲律賓男人好懶,靠老婆去香港謀生,然後用晒佢哋啲錢又搵其他女人",這類說話,講得多就會形成套板印象。在港人眼中,菲律賓人只有兩種身份:賓妹(菲傭)與 band 佬;男的食軟飯,打女人,性關係亂籠,又貪心。很多港人對菲律賓人都有這些偏見,骨子裡就是歧視。相對之下,港人對泰傭比較好一些。

    回覆刪除
    回覆
    1. 《爸媽不在家》最打動你的是什麼?
      我喜歡看這種平實的家庭故事,香港電影比較難看到(除非是獨立電影吧)。所以我很欣賞《天水圍的日與夜》。
      "菲律賓男人好懶"我聽過幾次,已形成印象,此書提醒了我"菲律賓男人也有好多鍾"。
      好像很多香港人喜歡純良的女傭,嫌菲律賓女傭太醒︳怕被騙(也是聽回來的)。但若對方不醒目的話,又會嫌對方蠢。

      刪除
    2. 我看《爸媽不在家》的感覺應和其他觀眾看到的差不多吧,就是 terry 與家樂漸生成的關係。家樂漸視 terry 為母親,terry 則暫把家樂當做自己在家鄉的孩子,一種近似的親情遂在二人間滋生/衍生。故事很簡潔,情節很淡卻表現得平實,自然而真摰。

      《天水圍的日與夜》比《爸媽不在家》更淡,但更震撼。梁歡自己煮飯自己吃的一幕,是經典。

      刪除
    3. 可能在大都市自己煮飯自己吃的場面比想像中多

      刪除
    4. 她中午煮多一點,可在晚上翻熱吃,不用再煮。在兩餐之間,她便一個人坐著,沒什麼事好做。

      刪除
  4. 可能是一個完整的悲劇, 三方都有其失

    回覆刪除
  5. 諗下諗下我原來之前都有睇《爸媽不在家》,我鍾意《小孩不笨》多啲。始終爸媽呢套太寫實,好容易投射咗自己落去傭主身上,見到自己的醜陋,不舒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