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星期三

難以預測故事走向——陳浩基《網內人》


陳浩基的新書《網內人》全書共544頁,比前作《13, 67》的496頁還要多。不過不用擔心,此書追看性強,看至「入局」後,便會越看越快。要擔心的反而是怕看至三更半夜,影響精神。

故事講述與女主角阿怡相依為命的妹妹小雯自殺了。小雯在死前受到網絡欺凌,有神秘人惡意中傷她。阿怡想找出這個「殺死」妹妹的隱形殺手,輾轉找到神秘的黑客阿涅幫忙。阿涅性情古怪,查案手法極端,但他十分能幹,阿怡只能依靠他......

此書涉及的題材豐富,涵蓋網絡生態、黑客技術、青少年問題、創業投資等;又如《13, 67》一樣,兼具本格與社會派推理兩種特性。陳浩基在書中佈下多於一個謎團,有的易猜,有的難估。在訪問中說,他說他「反對將『與讀者鬥智』視為推理小說的全部...... 與其追求『無人能解』的超級謎題,不如追求『人人讚好』的有趣謎團。外行的讀者可能會因為謎底的意外性而大呼驚奇,而內行的讀者可能讀到一半便看穿真相了,但至少我要讓他覺得這謎團布置得巧妙有趣。」我很同意。有些推理小說在謎團解開後,便仿似完成了它的功用,再沒有其他訊息要傳達。而此書不只是個推理故事,還帶出作者對做人和待人的信念,對正義的追求。他筆下每個角色都描寫探入,令讀者代入其角度思考。他的故事帶有餘韻。


(注意︰若你打算看此書,便不要往下看。我雖沒透露謎底,但作出了不少暗示。)

作者佈下了的其中一個謎團,在中途已被解開,於是讀者會期待下一個謎團的出現,但某一個謎團的答案,我卻不太在意(即是,沒有那個謎團也不影響我的閱讀樂趣)。不過這個謎團和阿滔接受這個委托的動機有關,有其功用,我明白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對我來說,最有趣的謎團是這本書的走向。究竟故事會越來越黑暗絕望,還是會邁向光明?這一點,我一直看不穿。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就是像交響樂般,不同篇章給人帶來不同感覺。例如從查案轉為復仇,就像來到下一個樂章。此書最初有阿怡與IT職員施仲南兩個敍事者,隨著劇情發展,增加了其他視角;在主題方面,前中後段也有焦點,可謂層次豐富。


阿怡為妹妹復仇的主線固然打動人心,不過我也很喜歡施仲南與司徒瑋交手這條副線。一心出賣老闆向上爬的初創IT公司職員施仲南,想方設法巴結IT界知名創業家司徒瑋。司徒瑋則讓他了解成功人士的生活和想法,讓他大開眼界。

施仲南是個很立體的角色。他對自己空有才智卻沒有好出身、要屈居無能老闆之下感到委屈和不忿。他對司徒瑋的「人上人」生活既羨且妒。我也與施仲南一樣,對司徒瑋的富豪生活感到好奇。難得作者寫得有說服力,寫得像是真的。看到司徒瑋帶施仲南到iSquare高層的高級中菜館用膳,我還上網搜尋iSqaure是否有這種超高級食肆。施仲南渴望憑自己的努力一朝發達變成人上人的想法,以及他對司徒瑋的感覺,皆充滿人性,所以我有點同情他。他就像The Talented Mr. Riply
中的Mr. Riply,可恨之中有可憐之處。因此明知他有壞心眼,我卻希望他成功。但這個角色的發展與我想像的不同,看至後來,我再不能代入這個角色。

因為陳浩基在台灣發展事業,主要讀者是台灣人,所以書中每提到一個香港地方時,他都不厭其煩地介紹一下。雖然這些地方我已十分熟識,不過看作者怎樣描寫它們也很有趣。我可嘗試以外人角度看香港,也因此更珍惜某些香港地方。此書的知識量豐富,特別是 IT知識。作者特意安排阿怡為一個電腦白痴,連智能電話也不用的人,以便阿涅(作者)向她(讀者)灌輸IT知識。用這方法來學IT知識很有趣。有些科技和技術叫人大開眼界,如導向式擴音器、「MITM中間人攻擊」。(順帶一提,近期《明報》「星期日生活」也有一版介紹新科技,我剛看完一篇講Blockchain的。)

談《網內人》,不能不提偵探阿涅。與《13, 67》在體制內的關振鐸不同,阿涅是黑客,只能在暗處工作。他能進入的灰色地帶尺度要比關振鐸的要大,行事作風也更為邪氣。這個角色塑造得很成功。他的痞、他的冷他的狠和他的極端,作者都透過他的一言一行、語氣和表情塑造出來。阿涅神通廣大,懂得很多助他執行任務的黑客技術,不過我最欣賞他的地方,是他能洞察人心,真正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以找出種種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真相。他心思細密,不會像大部份人般「想當然」。他屢次戳破阿怡的思考盲點,也提醒了我要認真思考。

阿涅與阿怡的相處,令我想起V for VendettaV與Evey。阿涅與V同樣以極端方法令女方開,讓她們知道不必凡事跟隨世俗的一套。V藏身面具之下,阿涅則隱藏於網絡之後。他們的見解也許令人難以接受,就像吃了Matrix中的紅藥丸一樣。若跟隨他們的一套,你可能要作出犧牲。你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世界嗎?

官方故事簡介節錄︰

//面對蜂擁而來的惡意,
她想不到的是,
就算拔掉了網路線,
也逃不出這張人性交織出來的網……

小雯死了,從22樓墜下,摔得粉身碎骨。

警察說是自殺,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殺死」的。畢竟她在去世前,才因為一起性騷擾案遭到網路霸凌,姓名、學校都被公開,每天忍受著網友不堪的辱罵、陌生人惡毒的眼光。為了不讓小雯白白犧牲,阿怡誓言揪出整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只要能揭開真相,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她找上了神秘的無牌偵探阿涅,阿涅繭居在破落的舊大樓裡,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卻擁有超凡的駭客技術。他很快地縮小了調查範圍,推斷幕後黑手就隱藏在小雯身邊的人之中。

但隨著真相一層層剝開,阿怡心底那個「妹妹」的形象卻漸漸模糊……// 

//「復仇」是什麼?是彌補遺憾的救贖,還是人性陷落的深淵?「網路」又是什麼?它帶來更多的便利,還是更危險的紛爭?陳浩基繼《13‧67》後,傾盡兩年心血,以更臻純熟的敘事技藝,融合精湛細密的布局和深入骨髓的描寫,帶給我們一部有如鑽石般璀璨的極致傑作,也讓我們人在網中,身不由己,欲罷不能!//


16 則留言:

  1. 我找了數間書局,上樓的、三商中,都似沒有陳浩基的書。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那本在商務買的, 我見銅鑼灣誠品有他的三本書(這本, 《13, 67》和他與寵物先生合寫的《S.TE.P.》。

      刪除
    2. 去了誠品,果然有,可惜沒有折扣 (我不是會員)。

      商務,所謂減價,要買到第四本書才有85折,決定不買。

      刪除
    3. 也可以上博客來訂或在圖書館者,或者隨緣。:)

      刪除
    4. 決定下回到台灣時,網訂店取,一網打盡佢 ~ 哈哈 ~

      刪除
  2. 回覆
    1. 係啊!越寫越好。
      (不過我的最愛仍然是《13, 67》。

      刪除
    2. 終於看畢全書。天才之作!香港人的驕傲。

      刪除
  3. 今早讀報有句話很打動我:也許,曾經有個年代,對自己「真」也是需要努力爭取的。
    我想,今天不用爭取了,但我們仍不能對自己真,因為真我不經不覺間已經消失,每個人都只是在扮演某個角色。(很像獵殺星期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在不同圈子中的表現都有些不同,就算我在這裡和fb寫東西,也不多不少遮掩了自己的真面目。
      其實上班時,經常要玩角色扮演呢。

      刪除
    2. 人生,就是反覆的角色扮演,直如三島由紀夫某部作品名字一樣:假面的告白。

      刪除
    3. 其實我都幾想同阿姐告白,叫佢快快炒了我。
      有時我會想,就算我在公司顯露真性情,別人也可能以為我在做戲。做人真的很難。

      刪除
    4. 顯露真性情時,別人以為你做戲;戴假面具時,別人以為這是你的真面目。這樣可能最高明,也最荒謬。

      刪除
  4. it is on order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but they don't have 13, 67@@

    回覆刪除
  5. 終於買了網內人,不過暫未看,因應電影,想先看追捕和東方列車謀車案 ~

    看了再跟你討論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