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魑魅魍魎︰大衛連治」


迷離、詭異、恐怖、感性,大衛連治(David Lynch)的電影只此一家。

最初看他的電影只因好奇。第一套看的是《野性的心》(Wild at Heart),好像是明珠台播的,看得斷斷續續,劇情已全忘記,想來我當年也看不明白。不過那些點火的大特寫、演員對鏡塗了一臉紅、那些跳接的鏡頭,令我看得一愣一愣的。最記得片末那首Love Me Tender,十分浪漫。第二套看的是《藍色夜合花》(Blue Velvet),好像也是十幾歲時看的,也只記得少許內容。最難忘的是片中的苦命女人。《失憶大道》(Muholland Drive)是出來工作後才看的,雖然看不明白,但很喜歡。

但David Lynch也有我受不了的地方,就是他的電影很難明。說起來,我好像從來沒看明白過Da他的電影。雖然看不明白的電影也可以好看,但觀眾總是想知道導演想表達什麼吧。他的電影會將人捲進噩夢中。最初,「發噩夢」這感覺是好的,但在噩夢裡待太久,我便會迷失,很想逃出去。《妖夜慌蹤》(Lost Highway)有某些場面我是喜歡的 (如主角收到拍攝自己家的錄影帶,有人在本應無人的家打電話給主角,主角變了另一個人等),但看到後來我只想逃走。科幻片Dune是套比較直白的電影,不過我最不喜歡的亦是Dune,覺得整戲拍得死氣沈沈。而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電視劇《迷離劫》(Twin Peaks),我就未曾看過。

最近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魑魅魍魎: 大衛連治(David Lynch)回顧展」,讓我有機會在大銀幕觀賞他的作品, 但因工作忙碌,我只選了兩套來看;選的是《擦紙膠頭》(Eraserhead)和《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

Eraserhead是David Lynch的第一套長片,是套著名的cult片。知道有這套戲,是因為蔡瀾。中學時,我在萬寧(是的,那時萬寧有書賣)買了《蔡瀾談電影》一書。他介紹了很多我從未聽過的電影。這套戲講的是一個男人的女友誕下一隻有點像雞的怪物,要他照顧,蔡瀾覺得怪誕又恐怖。我是有點好奇, 但一直沒找來看。

這次知道可以在大銀幕看, 覺得很難得。一開始,David Lynch用有創意而又帶點raw的手法,拍了一段在外星的片段,然後髮型古怪的男主角出場,躺在地上,口裡吐出外型像精子的異物。之後鏡頭回到地球,描述男主角在一個了無生氣的工業城市的生活。他的鄰居是個外型妖艷的女人,他本身有個感情不穩定的女朋友。有日, 鄰居告訴他他的女朋友找過他,請他到她家吃飯,同時「見家長」。他來到女友家後,認識了女友那對行為古怪的父母。女友的母親告訴他女兒被他弄大了肚子...... 在這次會面之後,女友便在醫院誕下一個不像人類的畸形兒,將「它」帶到男主角的家......

我發現自己無法將電影橋段寫出來,以上看似平淡的情節,拍出來其實怪異無比。我這樣平鋪直敍地寫出來,對電影是不公平的。這套戲要親眼看才成。電影拍的是一個男人的噩夢——「見家長」的緊張心情,在毫無心理準備下成為父親,養育一個自己還未與之建立感情的孩子,愛上一個不應愛上的人等等。電影令我看得不安,那個畸胎的外型真的「吾不欲觀之」。不過奇怪地,當它像嬰兒般哭泣時,我也像男主角一樣覺得要去照顧它。

這套戲有一些非常古怪的場面。為什麼電影叫"Eraserhead"?戲中竟然有個場面說明,絕對令人意想不到。而最古怪的一幕是男主角家裡的暖爐竟然藏著一個小舞台,有個女伶在其上歌唱(電影角色表將她稱為"Lady in the Radiator")。看到這,我突然明白為何Muholland Drive會有微型人出現。而男主角的女友突然全身抽筋,也令我想起Muholland Drive的一幕。他的妖艷鄰居則讓我想起Blue Velvet中的苦命女人,她們同樣魅惑。暖爐女伶也令我想起苦命女人, 因兩位都有唱歌表演的場面。原來David Lynch往後拍的電影有不少元素在這裡出現!這是看這套有點難捱的電影的一大樂趣。


至於Inland Empire,我曾一度誤以為它是科幻片。其實它是講一個女演員拍戲的故事。我再次無法寫出劇情,因為它依然虛實交錯,時空跳躍,視點也不只一個。看一套這樣的電影三個鐘, 絕對是個挑戰。不過我看這套戲是想圓心願,畢竟好奇了這麼久。

好笑的是,一開始我還覺得「雖然有些片段難明,不過我仍能理解劇情主線」。不過是一個女演員拍戲的故事;一個是現實空間,一個是戲中戲的空間吧。但是,David Lynch又怎會這麼輕易放過觀眾呢?在女演員的角色外,還有一個女人在電視看這個女演員的故事。然後又有一個被催眠的女人的故事。還有幾場詭異無比的「兔子處境喜劇」呢!

我難以形容這部電影,只想說女主角Laura Dern在這個噩夢迷宮裡由頭帶到尾,很厲害!


Inland Empire 裡的「兔子處境喜劇」(原來片段是從David Lynch的短篇作品Rabbit剪輯而來)







29 則留言:

  1. 我最記得電視播過《象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冇揀到《象人》, 覺得個故事太慘。

      刪除
  2. David Lynch is in a class of its own. I think most people don't fully understand his movies me included but they are unique. Do you know of Richard Linklater? I usually don't follow any directors or take notice of who is the director. It is usually much later that I realize I like many of their movies.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有看Richard Linklater的戲, 但沒太上心。 我近幾年多了留意導演名字, 但外語片導演則經常不記得。 最近才發現某套我喜歡的電影的導演, 拍過一套我一直想看但未看的有名電影。

      刪除
    2. what's the name and title? I think you would like Linklater's Before series.

      刪除
    3. 我提到的導演是美國獨立電影導演Todd Solondz,他早期的Happiness我聽過多年,但最近才有機會看。我因為Dark Horse而認識他,早前他旳Wiener-Dog(獵腸狗四圍走)有一些影友和影評人談論,但我那時仍不知道他就是Dark Horse的導演。知道後,便看回他1995年拍的舊作Welcome to the Dollhouse和1998年的Happiness,但新戲Wiener-Dog卻未有機會看。他拍的電影調子很灰,心情不好不宜看!
      Before series有很多fans,但我沒有特別愛(也不是不喜歡,只是不上心)。

      刪除
    4. "wiener-dog" 是非常犀利的半獨立作品,直視人生的灰暗與殘酷,肯定是個人今年十大電影之一。

      刪除
    5. 我是"before sunrise"忠粉 - 此生暫看過最揪心而斷腸的愛情片。二、三集也各有勝長,唯以境界論跟首集始終有著不小的落差。

      刪除
    6. 看過的幾套Todd Solindz都好看, 不過對Dark Horse最有感覺, 可能因為是第一套。 Wiener-dog趕不及看, 要等出碟。 (p.s.講開電影, 我近期最喜歡的是《出貓特攻隊》)
      原來你是Before Sunrise忠粉, 看完三部曲應會覺得很唏噓。

      刪除
    7. 所有朋友一致推介《出貓特攻隊》,這部電影真是口碑載道,看這幾天能能否抽時間看。

      三部曲告訴你,愛情就是這樣,始於驚天動地,後轉化成平實,最終歸於歲月與生活的磨洗。人生與感情,難免就是這樣吧。

      刪除
    8. 最揪心而斷腸咁緊要? 我覺得係每一個獨遊者的幻想和其望. 一次無束的真愛情

      刪除
    9. I only saw Welcome to the Dollhouse. I think it is better than average. I gave it 3 stars in Netflix. Have you read anything by 劉震云? I saw a movie based on one of his book 一句頂一萬句. It is interesting. The book is about no one to talk to but my take is about attitude as some choose not to talk to anyone.

      刪除
    10. 我幾年獨遊維也納時也想起Before Sunrise的劇情呢~ 但現實是, 獨遊時沒遇過這麼投契的異性。 反而有投契的同性。 曾與一個香港女孩相約到布拉格近郊教堂(各自去, 約定時間在教堂等。 那時我們的電話都不能上網, 中途不能聯絡), 再一起吃晚餐。 我們沒有交換聯絡方法, 因明知之後不會聯絡。

      刪除
    11. *幾年前
      我沒看過劉震云的書呢~

      刪除
    12. 不常有就是它的特別^^ 一句頂一萬句有它的深. 到最後人生只在乎您對它的太度

      刪除
  3. 妳談了兩部普遍認為至難啃的 david lynch 電影,"eraserhead"是噩夢,"inland empire"是深淵。對我來說,大衛林歐(台灣譯法)至難頂的是"dune",這部戲無論如何都屬於佐杜洛夫斯基,david lynch 則把它變成一場災難。

    〈象人〉既悲慘,也很 sick!

    看大衛林歐,不能不看毫不魑魅魍魎的〈路直路彎〉。

    他的唱片"crazy clown time" & "the big dream"是我車裡常備武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為 duran duran 拍攝的音樂會"Unstaged"也不錯,一首'the man who stole the leopard'意象很正!

      刪除
    2. 難啃的戲最好在戲院看。 Inland Empire有三個鐘!! 我也最不喜歡Dune。 我還未看《路直路彎》, 這套可在家看(因為不會難明)。
      謝介紹好音樂! 聽了少許, 喜歡The Big Dream。

      刪除
    3. 看不明〈路直路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P

      刪除
    4. 第一次睇 dune 覺得好怪但愈睇愈覺得深

      刪除
    5. 你睇書定戲?
      套戲我睇一次已怕怕 :P

      刪除
    6. 看了〈路直路彎〉,節奏慢,情節簡單,不過有種魔力吸引人看下去。很喜歡電影描寫主角在路上遇到的不同過客,男主角都有意無意間說了些啟發或安慰那些人的話(除了一個常撞倒鹿的倒霉女人外),令人感到溫暖。很喜歡電影充滿著好人。

      刪除
    7. 從妳說"the straight story"想起"arrival"(純屬聯想,二者不能比較),後者也是「有種魔力吸引人看下去」,對白多而不嘮叨,絕無拖沓之感,是一部吸引力很強的「科幻文戲」。這份以靜制動,殊不容易,而導演處理得很好,綿長,凝聚,有張力;他的近作於這方面,個人覺得,稍遜。

      刪除
    8. 還記得看完Arrival我有點depressed, 要找地方坐下沈澱。這部戲真的是「以靜制動」。很少見科幻片這麼描述外星人。
      我大讚《銀翼殺手2049》,是我覺得拍成這樣已經很難得,不過電影如你所說,比起Arrival的凝聚和張力稍遜。K的故事線一直牽引著我,見到Deckard也感到很開心。K與Deckard這兩個角色一脈相承,都隨著劇情發展而越來越有人性。但到Deckard被捉後那段,則有點"散"的感覺。叛軍的行為對我來說不夠說服力。我亦有點不明白為何Deckard要被帶去外星(除了他不聽Wallace話之外)。Wallace這角色太玄(或者說,有點「作狀」)...... 不過我很喜歡K的故事線。
      重看第一集,我發現我不想Deckard與Rachel的結局。我情願不知道他們的結局。不過我又想見回Deckard,很矛盾。

      刪除
    9. 話時話,roy batty 可能係電影史上死得最有型的「人」。

      拉闊宏觀點說人工智能作品,始終不出決定性三點:有沒有感情?、我是不是人?、可會有自我意識?(《智能叛侶》三點全蓋);最後一點,我認為必然會發生,那就是 awakened (就如《未來戰士》所發生之事)。即是,如果 alphago 說,我不想下棋,想去飲茶,人工智能就有意識了,i guess.

      刪除
    10. 剛重看完,印象深刻。Roy那段詩意遺言成了經典。他確是死得有型。
      看完戲,不夠喉,找soundtrack來聽。
      如果AI有自我意識,一定受不了人類。人類做事沒有邏輯,又不斷破壞地球和其他生物,這麼多年來都不見有很大進步。現在科技發展得很快,但人文質素卻追不上。我曾一度以為人類會越來越進步,但過程比我想像中慢很多很多。

      刪除
  4. 之前知道百老匯中心有這個回顧展也想去看一看,但無奈最近工作真的很忙。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過去一星期工作也很忙。不只忙,還煩。好辛苦!
      看不了戲便聽音樂或看書啦~ 有助減壓便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