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

一向怕到戲院看鬼片。在聊聊可數的經驗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鬼眼》,上畫首天去看,感覺震憾,幸好沒有後遺症(即回家後晚上好驚之類),可能因為這部戲帶給我的是感動多於驚嚇。

李碧華鬼魅系列之《迷離夜》和《奇幻夜》我都有入場支持。想看前者,最大原因是陳果(很餓他的戲),然後是李碧華的魅力,和想支持港產片。進場後才知電影由三個導演各拍三個故事。看後者,是因為前者好看,加上有幾位同事相陪。


先說《迷離夜》,觀影經驗令人難忘。因那段時間要加班,星期日也要,忙得很。於是我在要加班的那個星期天早上睡眼惺忪地衝到戲院看早場。第一次一個人看鬼片,坐在冷氣冰涼的電影院中等待開場。身旁座位空著,再隔鄰是位老婆婆,坐中間座位的女士在開場後沖沖入坐。三個女子獨自看鬼片,情境真有點詭異,哈哈!(後來我告訴同事這組合是「老中青」,立即被人說應該是「老中中」......)

《迷離夜》分為三個故事,有任達華拍的《贓物》,李志毅拍的《放手》和陳果拍的《驚蟄》。很喜歡《贓物》那場沒有對白的序幕--小女孩子的鬼魂在空寂的街上徬徨地尋找歸宿,到處都是敵意的眼光。鬼魂並不因為是小女孩而得到任何憐惜,其他鬼只會一張張利器飛過來將她趕走。這段戲對照著任達華這個小人物的處境--一個人住劏房,打散工,「冇人冇物」,沒有錢,被人看不起...... 這段片的嚇人手法比較低手,經常用音效加恐怖洋娃娃,但也頗為有效(起碼我便感到點寒意)。故事有兩條主線,任達華線比較鬆散,他大部份時間像個黐線佬,脾氣大,難相處,雖然可憐,但難引起觀眾同情。邵美琪線故事不錯,如果再長一點,應可更成功地打動觀眾情緒。駱應鈞演得很好,為電影增添戲味。

《放手》由梁家輝和陳慧琳主演。梁家輝是有陰陽眼的風水師父,在小商場開檔,以「音樂療法」作招徠。陳彗琳是在同一商場內開水晶店玩塔羅牌的「神婆」,很想見鬼,於是經常追問梁他是否見到鬼。一日,梁見到一個少女的鬼魂,她正纏著一對夫婦,而那對夫婦又向陳求救,最終梁和陳被捲入這次撞鬼事件當中......  這段落節奏輕快,梁和陳的演譯有趣,惹來不少笑聲。因為如此,鬼的出現變得不大恐怖。一個女學生的鬼魂為何纏著一對年輕夫婦?原因很易猜到。此片的懸疑性不強,「驅鬼」過程也沒什看頭。好看的是當中的小情小趣,和香港舊式商場裡的人情味(但願舊式商場長存)。

《驚蟄》是我最期待的一段,故事開首並不陰深,反而像一部講述民間風俗的記錄片。盧海鵬飾演的「梁嬰」和替人「打小人」的邵音音的對話更引來全場大笑。不過,好戲在後頭。Dada演的女鬼也來「打小人」,一共四人,究竟那些人和她有什麼深仇大恨?...... 這段故事有驚嚇之處,亦有令人意想不到之處。隨著Dada一下一下地「打小人」,故事濃度不斷提升。不過這種恐怖不是撞鬼那種恐怖,而是帶點官能刺激的恐怖。

我覺得電影的編排很好,先來個有恐怖氣氛的開胃starter,再來個comic relief,然後是最重口味的一個。

正如很多影評所說,電影帶出的訊息是「人比鬼更可怕」,所以看完後不會太驚。話雖如此,看戲後的一晚,我和一個同事在公司加班至深夜,關燈鎖門的一刻,還是挺害怕的。

6 則留言:

  1. 六個故事我最喜歡的是放手,枕妖其實都不錯,不過鹽花多些 :p
    要嚇餐飽,睇The Conjuring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最喜歡《放手》和《驚蟄》,《枕妖》可再調味(鹽味夠:P,但覺高潮位可再白得緊張些和長些。)
      The Conjuring,我怕睇完發惡夢。

      刪除
    2. The Conjuring有溫情位,不會發惡夢。
      昨晚看的About time超溫馨,十月上正場時可留意。

      刪除
    3. 謝推介!
      有同事約我看The Conjuring。hm...

      刪除
  2. 兩套我也看了, 也因為多年前是李碧華的長期讀者, 迷離夜系列五本小說是我最後看的作品. 支持港產鬼片, 因為中共宣稱大陸沒有一隻鬼, 要禁止鬼片上映, 所以我們更要支持港產鬼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要支持港產鬼片!特別是有多位香港導演參與,拍的又是李碧華的作品。
      大陸搞到鬼片都唔拍得,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