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德國之旅】意想不到的shopping day@海德堡





海德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城。那裡有校舍、商店街、教堂、城堡、公園、河道和古橋,風景怡人。到過海德堡的朋友說這裡可留一整天。

遊海德堡的那天也是天陰、寒冷,在Bismarck Platz下車後,我隨即被一列商店吸引著。進入海德堡古城的必經之路是一條叫Haupt Street的大街,那裡商店林立,有藥房、朱古力店、文具店、花店、書店、鞋店、熊仔糖專賣店、聖誔飾品店(Christmas Shop)、簡餐店、咖啡店、小酒吧等等。這些商舖的吸引之處是小巧玲瓏,並且大部份都用傳統的木門(即是要按扭開或下門柄開門),令人想起舊時的店舖。


想不到我來到這裡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觀光而是shopping。在香港售價很貴的Rosina Wachtmeister精品(半月型臉的貓),在這裡的文具店也有售。貨品種類比香港的更齊全,因此可買到較便宜的產品。我便買了個眼鏡盒--縱使它放不下我的太陽眼鏡。


這裡的紙製品很漂亮,我忍不住買了心意卡和花紙。熊仔糖也是德國的名物,堪稱最佳手信!這裡的熊仔糖分為大、中、細碼;我買了中碼,因覺得口感最好。將顏色一深一淺的熊仔糖同時放進口,是我最喜歡的吃法。太細粒不夠味,太大粒便不能同時吃兩粒了。除了熊仔,還有其他形狀的軟糖,有手槍、「哈哈笑」、手提電話等,不愧是專門店!



熊仔糖砌成的足球場!



花店




Kathe Wohlfahrt的櫥窗

而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必定是那間名叫Kathe Wohlfahrt的Christmas Shop。德國人很重視聖誕節,聖誕市集可說沿於德國。從旅遊書的照片中,見到一排排放滿聖誕裝飾和食品的檔口,照亮了黑暗的冬夜,耳邊更仿佛傳來陣陣歡笑聲...... 真想置身其中!不過碰不上聖誕市集的遊客也不用太失望,德國還有一年四季開放的Christmas Shop,讓遊人感受一下聖誕氣氛。總店在Rothernburg(羅騰堡)的Kathe Wohlfahrt,門外佈置十分吸引,讓人不假思索地推門入內。踏進店內,更加不得了!滿坑滿谷的咕咕鐘、木製掛飾、聖誕屋擺設、不同造型的薰香木偶http://www.wretch.cc/blog/estilo/7329185)、泰迪熊(包括著名品牌Steiff )等,令人目不暇給。那兒的木製品都是手製的,感覺厚實,顏色鮮艷,顏料不會塗至越界,比工廠大量生產的精緻得多。那裡的商品很貴,但物有所值。可惜裡面禁止拍照,否則我一定瘋狂照相。


邊逛商店,邊催促自己快點離開,但最後仍逛至午飯時間。餘下行程,我就用相片表達吧:



學生監獄--以前的學生在這裡坐牢坐得很開心,甚至將坐牢當是榮耀。當然他們犯的不是嚴重罪行,只是講講粗口、醉酒鬧事而已。總之,莫負青春啊!




坐牢的學生喜歡互繪頭像。











進入城堡






最初以為有旅行團以帽子作識認。後來見到他們一起大聲唱歌,唱完一次又一次,禁不住問他們唱什麼。原來他們是瑞士某大學的舊生,唱的是校歌。帽子是學校帽。真開心!







歌德長椅




秋天的樹特別美。






旅行團未必會去的德意志藥事博物館。







鼠鼠合照








2013年1月28日星期一

取,還是不取?(含《奪命金》重要劇情)


在電影《奪命金》裡,何韻詩飾演的銀行投資顧問,業績是同事間最低的,主管當眾暗示假若她的成績再不達標,便會被裁掉。

她為了追quota,昧著良心遊說無知的師奶(蘇杏璇作高風險投資。

看得出她很不願意走這一步。如果她一早如此,便不用變成業績最低的一個。當她真的要這樣做時,多番猶豫,甚至開口警告蘇杏璇不要亂來。

只看了幾幕,觀眾便對這個受挫的小女子有好感。她面對工作挫折我們有共鳴(誰未遇過討厭上司,誰未曾在工作中受挫?),她為了求存而違良心,我們多少能理解。

所以,當盧海鵬的五百萬突然「從天而降」,只待何韻詩作一個決定,錢便會歸她時,我們都感同身受,與她一起內心掙扎。整件事美妙的是,如她想得到那筆錢,根本什麼也不需要做,只要不說出來便可。沒人知道,沒人會追究。

好了,看過電影的朋友,當時你是怎麼想的?因為同情何韻詩,所以希望她獲得那筆錢?因為那筆是盧海鵬的不義之財,而平日又經常被他調戲,加上是他主動給自己保管的,拿走那筆錢也沒有對不起盧。況且,如果盧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說不定真的會分她一點錢呢?而且,她取了那筆錢,便海闊天空,可以立刻離開銀行,不用再做違背良心的事。你輕易地替她下決定,是否因為知道這是電影?電影情節,當然越刺激越好看。如她乖乖還了錢,你可能會想,這個角色太悶了!

那麼,有沒有人是希望她老實告知警察的?(我相信一定有,因我肯定我某幾位朋友都會交還金錢)除了因為這是「對」的,和這樣做比較安全外,你是否怕一旦她做了此事,心便會被污染,不再善良?人一旦有了貪念,只會越來越貪;良心失去了,便不容易找得回來?有很多人幻想中六合彩,那末便可達成自己的若干心願,然後便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事實是否如此?金錢會否令你變質?達成某些願望後,你會否再有新的心願?當親朋好友知道你富起來後,對你的態度會否有所改變?你對他們的態度又是否會不同?


吊詭的是,如果她不取那筆錢,繼續做現在這份工作,便要繼續「騙」人,慢慢地,她可能會變成像那位成功的鄰座同事一樣,不擇手段。如果她取了那筆錢,用得其所,說不定她仍可保持一點天真?看她在最後一幕快樂吃雪糕,觀眾可能會覺得她的選擇是對的。我們會自行想像她到底如何用那筆錢。先是將小部份儲在銀行--不能讓人起疑啊!再捐一點錢到慈善機構,用部份來投資(她應會選隻穩陣的基金吧)。然後帶一份禮物去探望久未見面的婆婆--之前工作太忙,很久都沒有看望她了。還要編個理由告訴家人錢從何來。(就說易是說自己投資賺了一筆吧,但不能透露實際金額)然後便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先去學造蛋糕吧!原來自己這方面頗有天份,於是再到外國讀一個course,回來後轉行做整餅師...... 不只這樣,還要自己開店呢!
(對不起,片末她在街頭吃吃雪糕的那幕實在太美好,讓我只往好處想。)


想不到,一向老實的我,竟然會希望一個角色用這個方法發財。貪念,就是這麼一回事。這一情境,是否可成為《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其中一個故事?



p.s.喜歡《奪命金》裡何韻詩的故事,是因為太少港產片講正常人的生活。黑社會、名門望族、一代宗師、俊男美女、慘綠青春,全都與我距離很遠。喜歡許鞍華的電影,多少是因為她常拍實況片。想不到擅長拍警匪片的杜棋峯,會有一個可以讓普通人代入的角色。


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有感而發(工作篇)

通常我寫blog前會預先想好題目,組識後才「落筆」。不想寫太多記下當下心情的「發洩文章」(因為可以變得很負面)。但忍不住了,又要寫啦~

人不知道需要哪種程度的聰明才最幸福。太笨的隨時被人騙了整副身家,太精明的人瞭解人性黑暗,會變得不容易信人。

我不是個「陰謀論」的人,不易洞識別人的詭計,被人欺負了或看不起,有時候要旁人提點我才會察覺。有幾次發生了一些事,別人告訴我他們的推論,當中涉及人性的黑暗面,我都會感到驚訝。因為我不相信有人會為了很小的事而花精神和時間想一個陰謀出來。後來才發現不懂防人是很危險的,輕則被騙金錢時間,重則有生命危險。單純的人不會猜到別人的黑暗的動機。(如你認為在街上與人口角不是大事,但有些人就是會侍機報復。如糾眾打你。新聞上也說過)

因為太單純是缺點,加上有人提點,我便漸漸開始懂看人情世故,懂得從一些蛛絲馬跡發掘別人的計謀。我不能說自己很懂得這回事,只是,當你有心觀察,往往會有所發現。

如辦公室政治。一直以為自己可置身事外,凡事只要肯蝕底,好像都有解決方法。例如叫不動別人幫忙,便自己學懂怎樣去做,然後自己加班做。但後來發現不是辦法,因為如你做了那項工作,那工作以後便由你負責。無論多忙,你也要做。而且,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我不懂推卻別人的無理要求,受苦的不只是我,還有我的同事(因為我要幫對方推)。昨日便有一項無聊但重要的工作,另一個部門的同事會幫我做(事實上不是「我的」東西,但不知為何落在我手)。但我的上司卻有要求,需要跟著修改。於是那同事發脾氣不做。然後答應了的東西沒有給我便放工了。以前的我,會忍,會叫別人幫忙。但我已經很忙,實在不願花心力另外找人去做這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於是我找那人的上司說,她轉交給另一同事跟進。到了今早,那「燥底」同事扭計不做,跟進同事無奈的叫我另找人做(因為那人同樣向她發脾氣)。我很氣憤。為何他發脾氣便可以不做?我要做是否因為我不發脾氣?於是我給了充份理由,堅決不做。就算同情那位「中間人」,也沒辦法。就算那「燥底」同事因此懷恨,我也不理了。所以,懂得找人幫忙和懂得據理力爭是很重要的。

還有,我竟然連平日看不透的「辦公室政治」也開始看懂。一個會議就像照妖鏡,將整個部門的權力表和人物關係圖顯現出來。誰和誰坐在一起,誰在present時說了什麼話,不說什麼話,哪項數據詳細解譯,哪項數據匆匆帶過。說話語氣。同事甲與同事乙在何時說悄悄話,說時的表情,和忍不住的眼神交換。全都會透露他們的想法。

有同事一向說每句話都很有道理,思路清晰,看似中立持平。但慢慢發現(他/她)只是扮持平來攻擊另一同事。當一個人看似光明磊落,大部份說話都很有道理,便更難發現(他/她)某句話原來是為了曲線攻勢別人而說。有投票狀似中立,其實某些人用自身影響力控制結果。

天啊,這種事,為什麼我以前就是看不懂?現在突然像盲人開眼般,能看清「究竟在發生什麼事」?

最慘的是,越瞭解世情,思想越灰暗。看清了,心裡突然感到害怕。有種處身於「妖獸都市」的感覺。說不定某一天,同事的同上突然長出尖角,異變成怪物,跳上會議桌上噴火。如果我身處美國,我會更緊張,說不定有一天,某同事會持搶衝入公司「呯、呯、呯」。

我在公司人緣算不錯。當然我職位不高,影響力不大,也就不會和太多人有衝突。(是的,不同職級,不同部門的人之間永遠會有衝突和誤會。因為大家關注的事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上司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工作標準也不同。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沒有對錯。高層想同事團結,從公司角度去想事情,大家一起「頂硬上」為公司賺更多錢。員工不想為了完成公司的目標加班、捱病,不想做一些不是自己工作範圍內的事來成全別人。因為有些員工永遠是能做一隻「牛」,付出汗水;被讚賞、獲加薪的卻是那些騎在牠身上指點的人。)但是,人緣好不能當飯吃。有時候,為了不想逼迫同事,工作進度便慢了,上司會不高興,覺得是你的問題。你最好不驚動上司,用盡方法自己找資源去完成一件事。工作場所本身便有很多灰色地帶。有些事,你自定規矩,用辦法令某人負責,那事以後便由某人負責。當有天某人反抗,說他忙不過來,上司會覺得他在推卸責任。但他做了,上司卻不會感激他。(我越寫越亂,例子由「受害者」角度,變了「加害者」角度)

今日,讓我發現某個人的另一面。對方在我面前,只露出好的一面。但那人刻薄的一面,卻用在另一人身上。那人對我好,我高興嗎?我很難高興起來,因我不知道那人對我好的動機。what if 那人本性刻薄,因為某些原因才對我好?

知得太多,真的不是好事。

(沒時間再看一遍,有錯字,請體諒)

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減壓書《深夜食堂》




最近工作壓力大,有一晚下班,忍不住衝到最近的書店,趕在打烊前買書。

家裡明明有很多書,但那一刻,希望入書店消費,買本輕鬆易讀的來減壓。

我在五分鐘內,選購了去年開始大熱的日本漫畫《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以一間凌晨十二時至早上七時營業的食店為背景,以食物為引子,帶出食客們的小故事。每個故事只有幾頁,輕輕淡淡,有時卻埋藏著深深的情意。食店的餐牌只有一種菜式,但在能力範圍內,老闆樂意為顧客做出他們想吃的餸菜。光顧的客人形形式式,多數是社會上的小人物--壓力大的上班族、退了休的老翁、尋愛的獨身女郎、愛吃的胖女孩,甚至小混混、夜總會小姐、變裝者和其他邊緣人(如果此店開在香港,可能會在油麻地)。當中有好人,但沒有大奸大惡的人;只有間中會做錯決定,有時變得軟弱,像你和我一樣的凡人。在這食店,他們不會受歧視,不會被標籤。在食物面前,大家都變得寬容。食店老闆兼廚師是個低調的主角,他與客人有互動,但不會介入客人的私事。他只是個旁觀者。他臉上有刀疤,不知背後有著怎樣的一個故事。


這本書是讓人心頭暖暖,像comfort food,是壓力大、睡不著的最佳藥方。


我買的是第四集,這集介紹的食物包括烤鰻醬汁飯、奴豆腐、串炸、秋茄子、金平牛蒡、可樂餅等等。喜歡的除了情節,還有作者的晝風。安倍夜郎只用簡單的線條,便令人物變得有血有肉。

用了兩晚讀完此書,不夠喉,於是上網找劇集看,看了「牛油拌飯」那集。故事講述一個常在食店打嗑睡的年輕女子。她在遊戲中心(彈珠店?)工作,男友是個不得志的搞笑藝人,經常問她要錢,又常向她發脾氣,好不討厭。觀眾後來才知道她在少女時代為了男友離家出走,到東京工作,最終卻被這個男人欺負。故事最有趣的是一個旁觀的小混混,他是食店常客,暗地裡為女子出頭,卻別無所求。「仗義每多屠狗輩」。老闆也頗為喜歡這個女子,為她特別調校餐牌上沒有的「高杯酒」。有一晚,女子的男友在食店向她發脾氣,拿食物扔她。一向溫文的老闆立時拿起一個酒樽;剛準備衝出店面,小混混上門,老闆這才沒有出手。他的狠勁,令觀眾對他的背景更加好奇。


看至夜深,有點餓,突然想試試牛油拌飯。這應是最容易做的《深夜食堂》菜式吧(OK,還有一味「八瓜魚腸」)。

於是我立刻衝進廚房,洗米煲飯。然後學著劇集教的方法用牛油和少量鼓油拌勻吃。

這樣還未夠。見家裡有罐豆豉鯪魚,順手開來吃。 

很久沒吃過豆鼓鯪魚了!很香,很甜。如果有港版《深夜食堂》,這應是其中一道菜吧。


心靈有comfort food,肉體也有comfort food。真好!


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

爛撻撻的女人




第四季Mentalist 裡的Summer。



Shame(《色辱》裡男主角的妹妹Sissy。



(含第四季The Mentalist關於Cho的劇透)

本想用"f___ked-up woman"做主題,但又怕太粗俗(後來發現原來如果出整個f___字,文章會被yahoo blog過瀘掉),想了很久,還是用中文來表達。

看The Mentalist(心計),一向能幹、冷靜、孤僻的Cho突然有個love interest。不易動情的他,愛上的會是個什麼人?

原來是他的線人,一個曾做妓女,有毒癮,活在犯罪世界,但想改過自身的女人。

她是一個正常男人會敬而遠之的女人。雖然她美麗、活潑、好玩、熱情、嬌傭像貓,但她不懂照顧自己,生活不正常,像隨時會惹禍。就算喜歡她,玩玩就好,不必認真。為何精明的Cho會愛上她?

我只見,一向木無表情的Cho,對著她便會忍不住笑。她向他撒嬌,他無法抵擋。

可能Cho本身便是一個成功脫離犯罪圈子的小混混,所以他同情她的遭遇。每個不幸的女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她可能來自破碎家庭,可能遇人不淑,可能成長於一個到處都是罪犯的地區。他明白一個人是如何走上墮落之路的。

第二個原因,是他身為警察,又「好打得」,自信有能力保護她。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他一向習慣收藏情感,所以對一個懂得表露情感的女人招架不住。老套點說,便是她溶化了這個鐵漢。

有些female fetale是冷艷的,像一個謎似的吸引男人去探索;有些female fetale是熱情如火的(這女子的名字叫Summer啊),可以令男人溶化。

她雖然經歷這麼多,卻仍給人天真的感覺。仿佛她的墮落,與她本人無關。只不過是她容易信人,容易受騙而已。事實上,很多外表天真的人,都很會騙人。我親眼見過。若愛上她,稍一不慎,便會被她拖垮。

這個角色雖是個stereotype,但導演用心塑造,演員也演得好。不單外形似,還有肢體語言。這種女子,通常愛笑亦會笑,身體柔弱無骨(簡直是劇中另外兩個女角的相反)。有一幕她在家穿著一個bra,外罩一件沒扣上的裇衫,入形入格。我覺得很隨便的人,才會在家只穿內衣走來走去(獨居者除外)。她做到了那種「爛撻撻」的感覺。

這女子讓我想起另一個f___ked-up woman。(f___ked-up這個個詞,看多些西片或美劇便會學到。我還有點擔心自己誤解了意思,特意查過解釋)那就是Shame(《色辱》)裡男主角的妹妹Sissy(Carey Mulligan飾演)。她與Summer不同,不是在犯罪世界的人,但她情緒不穩,極度倚賴,感情生活混亂,就像Summer。有趣的是,她們的形象也相似,都是短金髮,在家穿著暴露,未語先笑。她們倆看起來都楚楚可憐(亦容易自憐),令男人禁不住要保護。

被這種女子吸引不難,但要長期相處,便不是太多人應付得到。有些男人清醒過後,便像戒毒似的離開她們。

所以,Cho最終也離開了Summer。

導火線是,Summer瞞著Cho親身去幫他向一個毒犯「套料」,卻偷了人家的毒品,結果被毒犯發現,對方打了她。

Cho發現這件事,卻不知道女友偷毒品一事,便氣沖沖找毒犯出來,打了他一頓。Cho兇狠起上來,不是講笑的,他說他差點便會打死人。當毒犯告訴他Summer被打的原因,他知道,他不能再與Summer在一起。身一個警察,這樣公報私仇是不對的。繼續與她在一起,他不知道自己還會做出什麼違反職業操守的事來。

你又有沒有遇過這種f___ked-up woman,有沒有愛上過她們?


p.s.我錯過了他們認識的那集,只看到Cho受她影響濫藥和和分手那兩集。不知道有沒有錯過關於Summer和Cho的重要情節。
p.s. 2 我最喜歡的f___ked-up woman是Nikita。她與文中提到的兩位完全不同類型。

曾寫過三篇關於「暴烈女性」的文章:

香港國際電影節之暴烈女性(一)

香港國際電影節之暴烈女性(二)

再談電影中的暴烈女性




Cho這個角色好好睇,在劇中,他95%時間都不笑,偶爾說一句簡而精又「串串貢」的對話,笑死人。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完美的一天」


最近壓力很大,公事與私事都令我困擾。上星期一至五更可以用「地獄」來形容。

於是到周末時,決定來一次「大解放」。有什麼平日想做而未有時間做的,都在那天做吧!

那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早上十一時落樓下的茶餐廳吃豐富早餐。

回家後寫了篇blog(就是《球狀閃電》那篇)。

然後洗頭、敷面膜。

之後帶了一袋舊書去捐,再與從外國回來的舊同學和好友(也是舊同學啦)吃下午茶。我們興奮地研究餐牌上的各式甜品,最後各自點了一款新地吃。

之後我便到戲院和另一位朋友看期待已久的In the House(港譯《偷戀隔蘺媽》,台譯《登堂入室》)。戲院很靜啊!全場觀眾都都看得很專注,快樂地被O先生耍弄。

吃素的朋友帶我試一間日式素食店(其實「日式」只是gimmack,不只有日式,餐牌的選擇多得很),好吃!

接著我們到誠品看書,又一期待已久的節目。

我告訴朋友,今日就像實現小學生的作文題目,過了「完美的一天」。

什麼是「完美的一天」?因為小學時已明白「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故此每年生日總希望那天是「完美的一天」。沒有被大人罵,沒有跌倒撞瘀,沒有踩狗屎,做什麼事都順利...... 那時心想,只要有這樣的一天便夠好了。

嚴格來說,這不是「完美的一天」,其實煩惱如烏雲躲在一角,隨時會出來。只是我暫時放下,希望能做到「得快樂時且快樂」而已。

即是,有甜品便要立即吃,不用先吃苦瓜才奬自己一份甜品。先反正這刻吃了苦瓜,也不肯定餐後會獲贈甜品。而苦瓜們,一個個排在面前呢!

如果我不是如此容易想東想西,或許我會是個更快樂的人。

*       *       *

舊同學從外國回港度假,因此有機會和其他舊同學聚會。

同學們各有各忙,能有九人聚會是十分難得的事。不過大家少碰面,難免有點生疏,加上下班後的大家都累,對話不是太熱烈。某同學因為公司annual dinner遲來,到場後見到我們這麼呆滯,便不斷帶起話題。

問了幾個有關某同學的工作問題外,她突然問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是:「你們工餘時會做什麼?」

我心想,這麼簡單的問題,她們一定會搶答吧。但沒有,沒人答。

於是我便說出我的答案:閱讀、看電影和寫作。而發問者的工餘興是看卡通片。

之後再沒有人回應。我好奇,便多問一次。其中一個人想了想,答「多數是約人吃飯」。吓?就這樣?

人怎能沒嗜好?怎能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很多時,足以安慰我的,便是這些嗜好。而且,它們不只安慰我,更讓我藉此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的,包括正在看blog的你和妳)。就像剛過去的周末,我便三樣做齊。

真難想像沒有這些興趣,我的世界會變成怎樣。

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球狀閃電》(劉慈欣)


看《球狀閃電》,速度比看《三體I》要慢。

雖然有幾個看過《球狀閃電》的人告知我,此作十分精彩,但因為《三體》講的是有趣的外星世界,這本講的是天文現象和軍事題材,所以我對此書的興趣比較小。首先,中學時的地理課,最難倒我的是天氣圖。一直不懂看!最後更呈半放棄狀態。畢業後,更加沒動力去研究。至於軍事,我討厭戰爭(「我討厭政治」?),更加沒興趣看種種新科技武器。書中的女主角林雲,因為母親在戰爭時被受過改造的攻擊蜂蟄死,受了很大打擊,自此迷上新概念武器。(他的父親林將軍說,「這樣的經歷,對不同的孩子,可能產生相反的影響︰可能使他終生厭惡戰爭與戰與戰爭有關的一切,也可能使他專注甚至熱衷於這些東西,很不幸,我的女兒屬於後者。」)我則因為戰爭的慘無人道,而不喜歡看關於戰爭的一切。我從來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男生對打仗、武器、軍服感興趣。

因為這兩點,再加上專業的天文學和物理學術語,使我看此書看得比較辛苦,曾經放下數篇。不過大執屋時我想「還書債」,而我又以為書的後段會脫離軍事題材,講男主角的另一些經歷,所以才努力讀下去。後來想想,幸好本書貫徹始終地講一個在在軍隊發生的故事,否則尾段便不會令我感到震憾。

本書的男主角(第一身)是一個性格比較弱的人,大部份時間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講女主角林雲的故事。這做法不錯,因一般讀者很難了解林雲這個人。一個快步攀山也不會喘氣的小女子,一個對武器著迷的小女子,一個在工作上霸氣如大男人的小女子。這個與自己相距十萬八千里的人,如果不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寫她,我會對她失去興趣。

我辛苦地讀著一個又一個艱深的物理學術語(看到捕捉球狀閃電那章,我開始跳著讀)和那些沒有人性的實驗,忍受著一些我不喜歡的內地用語(如「搞物理學」),忍受著從幾個男士的角度來看一個自己不認同的女性。不過,這最終都帶來回報。

到最後,我開始明白林雲;到最後,我開始明白「宏電子」、「空泡」、「量子態」究竟是什麼。作者巧妙地將這些硬知識與文學結合在一起。甚至還帶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是的,是浪漫。物理學的世界可以很浪漫。

我發現,之前跳讀內容,是因為我看得太心急,用了一種征服的心態,而不是享受的心態來讀小說。看完全書,反而想看回之前挑戰失敗的部份,細嚼那些物理學理論(其實它們是「理論」,而不是「術語」)。

劉慈欣的文筆照例地好(噢,都對他要求這麼高了),短短一句「爸爸,你晚了。」便帶給我無比震撼的感覺。作者的電影和文學知識豐富,看到他連那套講颱風的Twister(1996年電影,我當年在皇后戲院看)都記得,又引用了Robert Frost的詩,覺得很驚喜。

其待他下一部作品。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傷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



台灣有位女作家,在1996年出第一本小說,在口耳相傳下大受歡迎。至今出版過三本書,仍以此處女作反應最好,加印再加印,於本地書店仍然有售。


她是朱少麟,成名作是《傷心咖啡店之歌》。說的是社會新鮮人馬蒂的一段奇遇。她正值人生低潮,開始對循規蹈矩的生活感到厭倦,在機緣巧合下認識「傷心咖啡店」內一班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從此開了眼界,亦改變了她的人生。


書中對話頗多,馬蒂和她的新朋友討論了不少人生課題,包括工作的意義、自由、金錢等。一班朋友就著各項人生議題討論,各有各的見解和理論--這種內容應會吸引文藝青年,但實在很難寫得好,容易變得幼稚、俗套。而且作者一方面透過這些角色討論嚴厲話題,另一方面卻將故事變得像偶像劇。自戀美男子(由言承旭飾演?)、患上單相思的型格女孩(由桂綸鎂飾演?)和戲劇性的愛情,都是偶像劇原素。不過,這些設定沒有令這本書變得庸淺,它們具有文學性,亦令故事變得更吸引。


我是在上大學的時候讀這本書的,那時覺得覺得很有共鳴。不知道在經歷多年工作洗禮後再看回此書,會否依然受落。畢竟經過親身驗證和反覆思量,對一些人生議題我已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看法。


或者,這本書更像一套coming-of-age公路電影。一班朋友在長時間相處中互相了解,互相啓發,最後各自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這本書也讓我想起Catcher in the Rye《麥田捕手》這本書。


執拾時找到以前的閱讀筆記,我節錄了這本書的幾段話。看完後你便會明白此書的魅力何在(特別是對年輕人):


。「薩賓娜,要為你的感覺而活。」說得好輕鬆,可是到頭來,怎麼變成了樣樣抉擇都是為了向別人交代的局面?別人說

,總要找件正經事做做,所以馬蒂(即「薩賓娜」Sabrina)上班,別人說妳也老大不小了,所以馬蒂結婚......


。在這個城市裡,要活得像個人,就得要有工作,有錢,有住所。簡單地說,要有一個身份,然後才成其為一個人......


。馬蒂想到為今之計,是儘快找到工作,找到住所,找到他在社會上的定位。讓自己在社會上定位。馬蒂默想著,多少人

因為這句話,同時讓自己在生命上定格?
 
。我自認為不是個懶人,可是在人前我非常頹廢。有一陣子我拼命地讀詩,可是不會有人認為那是工作,好像單單清楚的

自覺對世界並不構成貢獻。


。有時候我頹廢得想做一個一無所有,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的流浪漢,可是我知道那不可能,我連靜靜地躲在家裡,都得

編出一個對別人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這個擁擠的國度裡,所謂出路是一條太狹隘荒涼的途徑。

。天地無情,萬物循環。用人有情的眼睛來觀照,難免徒惹感慨。除非人是星星,不管照看這世界多久,它就是不聽,不聞,不為所動,不參與,不干涉,兀自明滅閃耀。也只因這樣,幸好是這樣,這世界才能成形。不然,一念之仁救了狼嘴下的羔羊,結果是餓死了洞穴裡的乳狼。這結果,還是一樣的,讓旁觀的人徒添悲傷。


。為了應府每天如洪水出閘覓食的上班族,這附近衍生了很多吃食店。(芝按:抄下這句話是覺得這寫法很生動)


朱少麟的另外兩本書是《燕子》和《地底三萬呎》。

p.s.
竟然在youtube找到兩段(我猜是)書迷拍的短片。完全不是那回事!但欣賞他們的熱情:
片一: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641d1ic6Y
片二(自製傷心咖啡店形象廣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v=GqCf3uyltxM&NR=1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2012觀影回顧(影碟--不限年份)





(《永遠的一天》)


自選十大:

1.  慕尼黑(Munich):
隱約記得這套戲於幾年前上映時宣傳頗多,廣受好評,但當時引不起我的興趣;就連它是史提芬.史匹堡的作品我也不知道。遊德回來(行桯包括慕尼黑),加上看了由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Argo後,突然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於是租回來看。電影頗長,但情節緊湊,張馳有道,我在家看也完全不會分心。男主角與他團隊的人因著政治任務而要殺人。國家要復仇,卻犧牲了自己的國民--他們不只生命有危險,人性也受到考驗。部份「慕尼黑事件」的策畫人,看起來就像常人一樣,有事業、有興趣、有家庭,這比在峰火四起的戰場上殺敵更難下手。有一幕說男主角在暗殺目標所住房間的鄰房,他只要打出暗號(忘了是亮燈還是熄燈),他的同伴便會引爆埋在鄰房的炸彈,炸死剛與他在露台對話,現已安心睡下的男人。只見男主角坐著不動,遲遲未能打出暗號。那一刻令我想到《奪命金》的何韻詩到房外沖咖啡,蘇杏璇在她房中等候完成基金手續那幕。她也在那刻失神,差點下不了手.。類似場面還在別處出現。史匹堡的電影總是強調人性的善,永遠帶著溫情。這套戲也如是,很適合怕冷的我。

P.S.最近無意中在明珠台看到史蒂芬.史匹堡的訪問(關於他的最新電影:林肯),談及他與父親關係,如何由誤解變為諒解,十分好看。

2. 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
看了《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後對安哲羅普洛斯這位導演念念不忘。這套戲不及前作好看,但很多場面叫人難忘,如偷渡失敗的人貼在通電鐵絲網上的剪影、被壞人集合在空屋裡的小孩子、在車上演奏的樂手、在海邊歡聚的人等,這些畫面就像詩一樣,不經腦袋,直接通向人心,令人莫名地受感動。仿佛也有完美的一天,在生命的另一端等著我。
 
3. 月劫浮生(Moon):
非常特別的一套科幻片。當發現它的影碟竟是如此容易找到時,有點驚訝。我已寫過一篇博文談這套戲,不多說了。去看吧!科幻片迷不要錯過!愛看劇情片的人也應該會喜歡的。

4. 孖展風雲(Margin Call):
就算不懂投資理論和高深的財經術語也會看得明。Kevin Spacey好戲!

5. 粉紅色一生(La Vie en rose(少量劇透)
看戲前我應該只聽過Édith Piaf的一首歌,隱約知道有這麼一位Diva,卻從未認真看過她的生平事蹟。看這套戲為的是Marion Cotillard。想來她憑此戲獲選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後,我便想看這套戲,卻一直拖至明珠台播放時才看。她的童年就像《苦海孤雛》的情節。她的情緒化和欠缺安全感應該是童年經歷所做成。她得知愛人突然逝世的那幕令人心碎。邊看邊為這個小女子感到心痛。Marion Cotillard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似的,實在太精彩!

6. 鋼鐵鬥士(Warrior)(少量劇透)
因為在飛機上看的幾個零碎片段而對這套戲產生興趣,但卻錯過了香港戲院上映的特別場,唯有租碟看。這套戲很「美國」。是那種感情濃烈、帶點煽情的電影。酗酒父親一角令我想起Wrestler的男主角--對家庭不負責任,一錯再錯,最終要懇求子女原諒。哥哥與弟弟在台上對決,銀幕外的觀眾鬧哄哄地討論喜歡/偏幫大哥還是細佬。我覺得細佬對父親有點過份,討厭他但又要找他幫忙,利用他之餘又在心理上折磨他。但Tom Hardy演的這個角色實在充滿魅力。我愛看這角色,但還是希望大哥會嬴。

7. 90男歡女愛(When Harry Met Sally):
真不敢相信自己在2012年才看這套電影!Billy Crystal和Meg Ryan都很年輕啊!Billy Crystal是那種聰明和牙尖嘴利,又不失溫柔的人,不知為何讓我想起我那早逝的細舅父,想像他和舅母在大學相戀的日子。Meg Ryan十分可愛。那幕常被人戲謔和模仿的「高潮戲」,現在終於看到!

8. Young Adult:
自認心態幼稚的我,不能不看Young Adult吧。終於有一套電影講述校園萬人迷長大後的生活和心理變化。女主角Mavis眼中只有自己,自以為是,做人的邏輯奇奇怪怪,一往無前地走去破壞別人家庭。這樣一個不討好的角色,Charlize Theron卻演得動人,令觀眾不自覺同情起她來。男主角也選得好,真像那種讀書時標青,長大後不過爾爾的男人。

9. Beast of the Southern Wild:
這套戲是在飛機上半夢半醒地看的。住在三角州的小女孩Hush Puppy與父親相依為命,母親在她小時候離家出走。但她的父親卻不大理會她,只供她飲食和住處。她沒有上學,玩伴就是四周的動物們,活得像個野孩子。這個父親頑固、脾氣壞,女兒卻聽話懂事,連對身邊的人和動物都很溫柔。這個地區資源貧乏,村民過著原始的生活,但他們安於現狀。只是這一切也許會改變,他們的家快被融化的冰川掩沒,附近的文明社區則想「打救」他們,用「文明」感化他們。小女孩的父親當然不會接受,更和其他村民想辦法反擊......


小女孩很可愛,她比大人還勇敢,她的溫柔觸動人心。我覺得很多小孩子都有此特徵。只是父母用錯教導方法,才令孩子變得嬌縱和任性。


喜歡看孩子戲的人,不要錯過這套啊!

10. 武俠:
這套是和母親一起看的。拍得奇趣。很高興重見王羽,但他那幕戲有點惹笑。


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2012觀影回顧(戲院公映電影)


2012年看了92套電影,其中約60套是在戲院看的。

因為很多大獲好評的電影我沒有去看,所以我沒心機弄一個「2012年十大電影」名單,反而想多設一些名目,舉行一個小小的「頒獎禮」。

寫完後才發覺我好像想將所有看過的電影都拿出來寫一次似的,愈寫愈長,又不自覺受其他人的名單影響。不過,這樣也好,起碼能在blog記錄自己看過什麼電影。(寫到最後已眼瞓

[2012香港上畫電影--包括電影節選片]個人五大:
1.桃姐:喜歡看許鞍華的寫實電影,很少在大銀幕見到香港護老院實況。提醒我們關心身邊的老人家。
2.Life of Pi(少年派的奇幻飄流):影像奇美,充滿寓意。看完後,和朋友同聲說:李安好厲害!挑選了3D和CG動物。這套戲能引起這麼多討論(印象中對上一次這麼多人討論結局的戲是Inception),十分成功。
3. Skyfall (007智破天凶城):不能說是最好的一套邦片(畢竟沒有典型的占士邦,便永不可能有這套還原占士邦的戲),但也可說是很top的邦片。符合現代觀眾(但未必是標準邦迷)的期望。
4.Hugo(雨果奇幻巴黎冒險):看到雨果描述看電影的美好經驗,便覺得心頭一暖。影迷當會覺得特別感動。
5.奇跡:又一套令人感動的電影。

[2012香港上畫電影](非港產片)special mention:
1. Holy Motors(巴黎聖騎士):因記錯戲院地點,所以遲了入場,可惜。電影橋段十分奇特、怪異。但當你知道這套戲是比喻演員生涯時,一切便容易明白。近結尾的一幕令人傷感。某影評人說得對,電影開首帶點大衛連治的感覺(我覺得不只開首)。
2. Moonrise Kingdom(小學雞私奔記):每幕場景都經過悉心設計,像一幅幅畫。帶點反叛帶點壞。戲內很多小情小趣和幽默之處,希望再看一次。
3. 戀之罪:不知選《希望之國》還是《戀之罪》。但重口味是原子溫的標誌,還是選《戀》吧。最大不滿是看不到足本,其中一個女角的戲份被大幅刪去。
4. Whack it, Ralph! (無敵破壞王):意想不到地好看。 
5. Dark Horse:很個人的選擇。
6. To Rome with Love(情迷羅馬):見到Woody Alan粉墨登場便開心
7. 插班先生: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一向喜歡兒童片。這套拍得克制,不說教,不煽情,意在言外。 
8. Frankenweenie(怪誔復活狗)
9. 霧裡的鐵道員: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moody的捷克動畫
10. Argo: 很難拍得好看的戲,但導演拍得有實感之餘又刺激。

[2012香港上畫電影]港產片special mention:
1. DIVA華麗之後:導演拍年輕人戀愛有一手。在《前度》時已察覺。除了這套,麥曦茵拍為港台節目「女人多自在」拍的短片《幸福的旁邊》也不錯(戲情不是特別好,好的是鏡頭,和年輕人戀愛的感覺)。
2. 春嬌與志明:喜歡《志明與春嬌》,就會喜歡《春嬌與志明》。最不滿是結尾有些「玩玩吓」。
3.大追捕:別人說這電影的橋段是抄另一套戲,卻抄得不高明。我不是這樣看的。這套戲有其優點。

[2012香港上畫電影]型格之選: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oo (龍紋身的女孩):單是片頭便足已令它入選。除了這套,Skyfall是另一套有型格片頭的電影。

[2012香港上畫電影]男女演員之選:
不是選最佳或最受歡迎,而是我的特選。不經投票,沒有準則,絕對霸道。
男:Michael Fassbender
女:Anne Hathaway

[2012香港上畫電影]感到失望的電影:
1. 普羅米修斯(Promethus 2):對這套期望過大了。不過會繼續支持。還有兩集喔。
2. The Hobbit: The Unexpected Journey:亦是期望過大。
3. 女朋友,男朋友:我不懂欣賞這套戲內的桂綸鎂。

[2012香港上畫電影]爛片:
1. 天生愛情狂:沒有補充
2. 羅馬浴場:很不想列阿部寬有份演出的戲為爛片。但對這套很失望。

[2012香港上畫電影]錯過的電影:
1. Bernie (禮儀師之真假殺人事件)
2.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少年自讀日記)
3. 德國歡迎你
4. Sunny(陽光姊妹淘)
5. Avengers (復仇者聯盟)
6.追撃枕邊謎
7. The Lady
8. Moneyball 
9.  Postcard(戰場上的明信片)
10. 辰巳 Tatsumi

2012年私事回顧

。父母回港數月:經過上一次他們回港共住一屋,今年更快適應。今次父母少了下廚,始終體力不及以前。我反而多煮了。
與父母看戲(包括《繼承大丈夫》和《選戰風雲》--猜到母親會喜歡George Clooney;《鐵達尼號3D》--當年與父母是分開看這套戲的,現在三人一起看,很奇妙;和Footnote--第一次和父母看香港國際電影節)。與他們逛元朗、遊花展、食High Tea。返鄉下住了一天。與一眾親戚為父親賀壽,見他被親戚簇擁著,笑得很開心。父親在親戚中,是很受歡迎的。

。參加表弟婚禮,兩天後參加姑丈出殯儀式,心情複雜。

。和朋友到影樓拍類似"cosplay"的照片,發掘自己另外一面。

。參加七一遊行和反國教靜坐,從未如此關心政治過。(希望繼續關心,多看政治新聞。對政治仍十分無知,但這種話不宜再說出口。)

。遊新加坡:從未試過旅行途中病得如此厲害,雖影響口福,但不減遊興。第一次和兩位表姐到國外旅行,還是很難忘的。(不過仍然最懷念小時候和一眾親戚東遊西遊的日子。)

。遊台灣:好開心,好回味~ 出發前一天開始病,到達後立即買藥吃。幸好對旅程影響不大。時而獨自一人,時而有人陪伴,沒壓力,很寫意。

。遊德國:意外之遊,辛苦,但值得。終於不用病遊。

。好友得病,十分擔心。幸而她已踏入治病尾聲。願神祝福。

。全年只行過一次山(鹿頸),大倒退!鹿頸那次太辛苦,今日和朋友登山開年,挑了一條易行的山徑慢慢行,是個好開始!

。上工聯會營養學短期課程。這課程供學生考內地資格試,因我沒有報考,所以少了推動力去溫習。結果營養知識只是多了少許。

。終於換智能手機,已有輕微手機網癮。唉......

。不在此談工作回顧了。公還公,私還私。


歌影視聽讀回顧:。參加了多場精彩的演唱會:今年看演唱會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且都都很滿意!包括陳奐仁演唱會,林二汶的小型音樂會,令人充滿驚喜的達明一派和黃貫中演唱會,免費的文藝復興音樂節,年尾的Rubberband(被好友拉去。不熟識他們的歌,亦嫌他們的歌不夠rock。但這隊band誠意可嘉。現場氣氛比達明和阿Paul的還要好,終於可以坐山頂也能企起身!)。最特別的當然是Radiohead演唱會。幾經辛苦才撲到飛。這是我首次為一場concert坐飛機啊!

。看了黃子華棟篤笑《洗燥》,坐得很前。現場氣氛很好,整晚不停笑,都快笑至忘記內容。

。今年看的舞台劇數量大幅下降,看了一套好戲量的,不是我杯茶。

。今年看了94套電影(包括在戲院看和在家看的),比去年多,另文再寫。

。今年看書數量大幅下降,慚愧!最滿意是《三體》II和III,一生難忘。Blade Runner和Farewell Summer也好,以前者較令人難忘。至於非小說類,很多都開了頭,未看完,未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