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黃貫中《Rockestra》演唱會



(換了條片,這條片拍得更清楚,但為何拍攝者在這氣氛下還可冷靜拍攝?)


如果早一點知道黃貫中今次演唱會的主題是Rockestra (Rock + Orchestra),我大概會早一點買票,就算找不到人陪也自己一個人去看。

Rock + Orchestra這個組合,單是聽到已興奮。我知道外國有人玩這種音樂,但在香港卻少見。一定要去見識一下!

這幾年阿Paul不是沒有演出,不過我都錯過了,自從Beyond舉行告別演唱會後(那次我沒有去),我就較少留意他們三人的發展,直到某次我突然懷念起他們,發現阿Paul仍在努力創作和玩音樂,於是買回他的唱碟。特別喜歡他近期的《A小調協奏曲》。

與我同去演唱會的,是我的同事,她比我早喜歡Beyond,但變了三人後她便很少再聽。她說因為不喜歡朱茵所以不聽阿Paul,我其實也曾因為知道阿Paul作情歌給朱茵而以為他要做family man,不再rock了,所以有段時間不聽他的歌。哈哈!

今次同事答應與我看演唱會,是因為想聽Beyond的歌。我嚇她,阿Paul可能只唱自己的歌,不唱Beyond的歌。(最有機會約到的人也要嚇,哈~)但她最終決定和我去看。不知怎的,我認識的Beyond fans都好像對阿Paul沒有信心。但是,一個一直在音樂路上堅持,一個這麼有心又有火的人,在紅館演唱,一定會竭盡所能。我對他有這點信心。

*   *   *

紅館在八時半左右便熄燈準備開場了。觀眾忍不住多次尖叫。一開始,音樂由一隊二十多人的弦樂團奏起,強烈的光線射出來,接著響起Paul有力的歌聲,是我在《A》碟內最喜歡的Can't Bring me Down!這時候,台上燈光不斷放射出來,還未見到阿Paul的樣子呢!真是太型了!一點不遜於外國的演唱會啊!

接著,是一連串Gothic音樂的演奏,以舞台上的堡疊,以及月光、烏鴉、陰森小路的影像襯托著,氣氛一流。古典音樂加上搖滾,是很好的crossover!

我不太懂音樂分類,只可這樣形容:Rock是湯底,可以加上很多配料,有節拍強勁的,有粗獷的,有空靈的,有funky的,有崩烈的,有柔情的,有純真的,變化萬千。我坐的區域的觀眾很安靜(中價,近山頂),我相信大部份人都很投入,沈醉在音樂中,但也不排除有早期Beyond fans,不熟識阿Paul的歌(我也不是全部識),像我的同伴。我看的是第二場,但沒看過第一場的報道,所以不肯定有沒有Beyond的歌。所以,當阿Paul突然說「呢段先至黎料時」,然後弦樂團奏起一段優美的天餓湖,再慢慢變成《金屬狂人》時,我和身旁所有觀眾一起發瘋了!立即有人站起來。同伴後來告訴我她在那段突然醒了。我們發瘋地叫。天啊!早前看《達明一派》和《林憶蓮》雖然都很high,但都不像今次叫得這麼多!加上我今次帶了螢光棒,跟著節拍揮動著,感覺特別興奮。 這個演唱會為我帶很多驚喜。連之前不大喜歡的那首情歌(就是他寫給朱茵的《無得比》),現在再聽卻令我感動。

每當Beyond歌一出,附近幾位本來坐著的觀眾都會站起來,Beyond的威力真強勁!我想不到,在《情人》那輕柔的前奏響起時,我也會忍不住大叫。 前幾行有兩位坐在走廊旁的男觀眾,與我一樣在《金屬狂人》時開始站起來;但他們怕擋著後排視線,所以站到走廊去。然後兩人跟著節拍掄起拳頭,不停跳著,效果有點滑稽。他們不是每首歌也站出來,所以不斷進進出出,很好笑。我有點遺憾,在rock band最興盛時沒有看過這樣的band show。明明很對我胃口嘛!我在心裡想,這兩位「阿叔」一定是Beyond四人時期的fans。我又想起進場時見到一個留著金色長髮塗了眼影、外型古怪的阿叔,散場時又見到另一個,想必他們平日在街上走是會令善男信女走避的。但Beyond的歌,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可能他們在八十年代已開始迷Beyond了。我,和這幾位活在不同世界的阿叔,喜歡的是同一隊樂隊。一想到這點,便覺得有趣。

到現在,提起Beyond任何一位成員,都一定有人說出家駒的名字,然後,便有一連串請求三位重組的聲音。聽完阿Paul今次演唱會,我不再堅持。因為,家駒已有繼承人了。阿Paul有心、有火、有力、有vision,這樣便很好。只要帶著Beyond精神,不一定要同樣三個人啊。有一刻,阿Paul感慨地說,夾band就是夾人;人不夾,便夾不到band。不知是否有所暗示。我開始不理會他與家強和世榮是否「不和」,他們三子各自過得好好的便可。

這次演唱會,娛樂版的報道不是說朱茵大肚沒來演唱會,便是說《天與地》三子與Paul合唱《年少無知》(雖然我也很喜歡聽),為何沒人多談今次的rockestra? 我沒忘記家駒說的「香港沒有娛樂圈」,只是,這麼精彩的演唱會,實在應該有更多關於音樂的報道。噢,還有說第一場入座率只有七成。其實一直有人質疑阿Paul的能力,想想,壓力真大。在香港,一個歌手,做好音樂上的本份是不夠的。努力也沒用,不夠紅會被人笑。所以,歌手們都這麼珍惜他們的忠實歌迷,因為他們不會「見高拜,見低踩」。

尾場,尾聲,阿Paul流淚了,印象中他一直都是扮堅強的,可能被隊友感染了。他和團隊摟在一起,場面溫馨。大家一起完成了一個大project,感覺很熱血。每次看舞台劇或演唱會,我都能感受表演者所付出的努力。他們好像為我注入一點能量,讓我也能努力工作。這種活生生的例子,比勵志書的力量更強大。

我突然想起當年無綫電視劇《淘氣雙子星》裡那個蒼白瀛弱的阿Paul,當年不熟識Beyond的我還以為他真是那樣的人。現在看來那角色似是個玩笑。這個單眼皮、「不靚仔」的男人,內心強大,一團偶爾會燒到人的火,讓他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爆谷電影


朋友約我看《無聲吶喊》,但最近工作忙碌,不想看兩個小時題材沈重的電影,反而早前在家一連看了三套popcorn movies。一套是《幻險巴黎:美女。魔龍。木乃伊》(個名好長),一套是《爭女特務王》(This Means War)(好唔鍾意英文片名),第三套是《職業特工隊4鬼影約章》(Mission Impossible 4: the Ghost Protocol)。

《幻險巴黎:美女。魔龍。木乃伊》是一套有懷舊感的奇幻電影。女主角的性格我不大喜歡,過份醒目又咄咄逼人,不過娛樂性豐富。魔龍情節有點像我小時候看的兒童片的情節。內容不必當真,不必理會合理性,它成功地發揮娛樂片的任務--娛樂觀眾。不過雖然主角是美女,我覺得這套戲女性會比較喜歡。

《爭女特務王》像王晶的電影,內容胡鬧、角色無賴,但底蘊是一個傳統、正路、純真的愛情故事。兩個男主角「爭女」,但他們的行為就與小孩爭玩具差不多。(以下幾行是劇透)兩個男主角,一個靚仔花心,另一個是離了婚、有個兒子的好男人(插嘴1:電影將這個角色的條件設定得比另一男主角次一等 插嘴2:離婚後沒有再拍拖的就是好男人,why?)因為這個設定,我很快便猜到誰會奪得美人歸了。知道編導思想較傳統,要皆大歡喜,有什麼好得過一個浪子回頭,另一個找回家庭溫暖(但後者處理得太差了)?還有一樣可看出這編導的心理--女主角先和一個男主角上床,如果她再和另一個上床,那麼她便會成為壞女人,沒觀眾會喜歡她的,所以他們雖然誤導我們相信女主角分別和二男上床,事實上不敢這樣拍。於是,女主角最先與先上求的一位,便是真命天子(劇透完)

話雖如此,這套戲娛樂性豐富,很多場面拍得誇張荒誔,做到搞笑效果。但有一個誇張情節我接受不了,就是靚仔男主角打探到女主角喜歡Kilmt,便帶她去一個收藏室,裡面全是Kilmt的真蹟。天啊!一個名畫家的真蹟竟然被一個「溝女王」這樣糟蹋,真受不了!

最後,要講講兩位男主角:play boy和nice guy。我一向喜歡沈實的nice guy多於那些英俊的花花公子,但是,這套戲的花花公子卻比另一男角搶鏡。未必與他的演技有關,而是因為另一個不太像nice guy(也可能因為他條件太好,沒理由不被眾女追求。這角色不大有說服力)。不過編導也捉到女觀眾心理,大多數女性都會覺得選nice guy安全些,而如果沒有一個twist,這套戲便不會好看。

最後談的是《職業特工隊4鬼影約章》,男主角團隊要執行的任務聽上去真的是impossible!這套戲令我驚喜的是,來到第四集,它仍然帶給觀眾新意。例如,片中有一個幕牆道具,可模擬實境,影像會根隨觀者的位置移動。它可以騙過守衛,令他們以為眼前的是實際環境,發現不到多了一幅牆在中間。Tom Cruise在杜拜的高樓大廈外爬的一幕,非常刺激,就算看了預告片也絲豪沒有影響觀影樂趣。整段杜拜大廈的戲都很精彩。電影沒有明顯的愛情線...... 不,其實有,不過可有可無。

作為popcorn movies,它們都合格了。

下一套想看的戲,是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想看Sci-fi,又想看喜劇。但還未找到影碟。


(沒時間proof-read, 原諒我的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