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

《音樂人生》(KJ)


很少對一套電影一無所知便走入戲院看的,《音樂人生》(KJ)是其中一套。


乍聽是一套講音樂神童的紀錄片,便沒有太大寄望,也不為意它其實得了獎。


音樂天才的故事,不都是"三幅被"嗎?都是自小有音樂天份,父母加以栽培/逼迫,然後被世人發現、追捧,然後再越到錯折。有些人能克服,有些人自此消沈。


看來,我是不把天才當人。我只覺天才是一些離我很遠的人,他們的遭遇與我無關,我不會明白,亦沒有興趣知道。這套又不是《莫扎特傳》!


進場遲了,一開始便是主角黃家正教師弟們演奏的那幕。年青俊朗的面孔,口音不正的廣東話,說半中半英兼語不驚人誓不休,罵人不留情面...... 這種人,我在現實中接觸過。天啊,這是我最討厭的人種之一!


而且他所讀的名校,那些精英,也有很多這種"乞人憎"的精英。可能我自卑,可能我學琴學不成,可能我因為唱歌走音而不能加入學校的歌詠團,以及沒有其他特長以至能加入學校的其他榮耀團體,所以我特別討厭這些能力卓越的精英。他的Orchestra隊友在獲獎後喊著"捨我其誰"的口號時,我聽得打冷顫,哪有學校容許學生如此自大,還引以為榮的?(不過家正沒有加入喊口號,他不認為贏了比賽有什麼了不起)。


電影透過他身邊的人來看他,包括他指導的低年班學生、他的同學、他的哥哥、他的妹妹、他的父親,以及他的鋼琴老師,全是他日常生活出現的人物,部份更與他相處多年,不可謂不全面。透過訪問他的身邊人,家正的現身說法,以及他七歲到現在的生活片段,我漸漸看出興味來。


他的琴老師是有名的羅乃新小姐,教得很用心,但家正說琴老師不喜歡他。(是嫌他太自大,太張狂?)他的哥哥不像他有天份,在小時候一次錄音時,被弟弟當眾嫌棄,足可構成終身陰影呢!而妹妹,可能是最聽他話的一位。他教她如何克服賽前緊張,她留心地聽。但,不禁讓人想起有他這位哥哥/弟弟作楷模,同是學樂器但天份又不及他的兄妹,應該會感到壓力,或覺得無趣。身為他的好朋友,更要忍受他的脾氣;與他在同一團Orchestra的朋友,常要忍受他的脾氣,兼被他公開侮辱,但好朋友說他是上天派來守在黃家正身邊的(大意),令人感動。最複雜的角色是他的父親。他本身是精英,也將兒子培養成精英。沒有他,兒子未必能有如此一個好老師,未必能出國見識,未必能全情淌洋(?)在音樂世界中;但他卻為他安排了一個又一個比賽,更將他與其他人比較。對他的父親來說,獲獎,是證明自己的唯一方法。父親帶他進入音樂世界,但父親卻進入不了他的世界。父親在世俗中與一眾凡人做著世俗事,兒子卻在仙界享受著音樂。只有仙人能與他分享,世俗人根本不明白他的快樂,不明白他到達的境界。


縱使家正的行為"克人憎",縱使他在鏡頭前過份誇張和囂張的感覺,但我可以看出,他是真正喜歡音樂的。他有超卓的演奏技巧,他獲獎無數,亦能帶領一班同學獲獎,但對來說,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最核心的東西是,他到達了一個很高的音樂境界,超越了比賽成績,超越了別人誇獎,超越了一切。在那裡,他得到無上滿足。


某位朋友說,她很愛才。他如有才華,她會容忍他的缺點。天才是注定與普通人不同的,他們可能比較易感,比較脆弱,比較不懂與人相處,不易為人瞭解,因此較常人痛苦。我如單以他的言行來批判他,但卻不懂欣賞他,不懂珍惜他的才華,不瞭解他的音樂世界,只以凡人粗淺的眼光來看他,那我與文革時期那些批鬥藝術家的人有什麼分別?


小小的家正已思考人生的意義,人生的不公,人生的痛苦。天才的承擔比俗人多,是應該比常人享有多一點特權,是應該被大家容忍一下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